宋安群,编审。漓江出版社原总编辑、全国外国文学出版研究会原副会长。
涉猎文体:小说、散文、剧本、作曲、评论、古典文学评注、民间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翻译。
情有独钟:民间文学。出版有作品单行本13部,其中俄罗斯民歌翻译、广西山歌研究作品7部。创作了山歌剧剧本《刘三姐前传》,唱词全部用广西山歌。
重要经历:独立主持《当代汉语词典》的体例策划和编审工作。
笔耕讲究:自修风貌,特立独行。
获奖情况:9次获全国性戏剧文学奖,5次获省级文艺创作高奖。
图书 | 天歌地唱——广西当代山歌笔记 |
内容 | 作者简介 宋安群,编审。漓江出版社原总编辑、全国外国文学出版研究会原副会长。 涉猎文体:小说、散文、剧本、作曲、评论、古典文学评注、民间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翻译。 情有独钟:民间文学。出版有作品单行本13部,其中俄罗斯民歌翻译、广西山歌研究作品7部。创作了山歌剧剧本《刘三姐前传》,唱词全部用广西山歌。 重要经历:独立主持《当代汉语词典》的体例策划和编审工作。 笔耕讲究:自修风貌,特立独行。 获奖情况:9次获全国性戏剧文学奖,5次获省级文艺创作高奖。 内容简介 这是部关注、考察、研究、评鉴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当代山歌情状的专著。作者把领风骚于明、清两朝近六百年之久,在中国已基本失传的中国传统评点方法与串讲交织融合,调动自己在8种文体创作与翻译中所积累的知识、学识与见识,评鉴6类当下在唱的活态山歌。对近年网上“暴红”而尚无人评介的孽贱戏谑山歌给予特别的例举与定义。呈现广西当代山歌与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融 和呼应,读者跨越历史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樊篱,感悟具有历史根性特质的民间文化背后的深层文化意义。还反映了广西少数民族 过山歌活动,实现文化融合,,进而深化对民族身份与国家体制的认同。 图书以我国民间美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乔晓光的101幅现代剪纸为插图,大、中、小、微型幅面的剪纸铺展、流荡全书,山歌和剪纸融合叙事,使图书故事中还有故事,增强了图书的诗性魅力。装帧设计和印制,则以强化民族风格、民族文化精神为己任,新颖独特,质地精良,图书形貌独标一格。 内容推荐 以文学随笔为主要体裁,调动中国传统的评点方法和词源学、语言学、文艺学、美学,以及中外文学、文论经典,展示当今一二十年在歌圩传唱的广西山歌形貌和功能;揭示其与古今历史和文化诸多现象、论说的关联、契合与呼应;述评广西当代山歌的精彩;标举其在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中应有的地位。 涉及敬神祭祀山歌、人生仪礼山歌、谈情说爱山歌、孽贱戏谑山歌、宣教训导山歌、故事长篇山歌六大门类;对于近年网上“暴红”而尚无人评介的孽贱戏谑山歌,给予了特别的例举和定义。所考察的文本和引述的歌例,全依据作者收集的数百碟民间制作的当代山歌DVD,具有毋庸置疑的鲜活性和独异性。 作者的《天籁地声——广西情歌之旅》,曾获得广西文艺创作最高奖“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铜鼓奖”。《天歌地唱——广西当代山歌笔记》是其姊妹篇。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天歌地唱——广西当代山歌笔记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宋安群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漓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078877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17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20-11-04 |
首版时间 | 2020-09-01 |
印刷时间 | 2020-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162 |
CIP核字 | 2020069267 |
中图分类号 | I267.1 |
丛书名 | |
印张 | 2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286 |
宽 | 175 |
高 | 28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