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羌族释比音乐的功能变迁与保护策略研究--以四川汶川阿尔村为例
内容
作者简介
巫宇军,男,广东省惠东县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中央音乐学院出站博士后(2012年9月-2016年5月),现任职于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主要从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目录

引言

 一 研究的历史及现状分析

 二 研究区域的选择

 三 研究区域简况

 四 调查的过程及方法

 五 相关概念和问题析解说明

现象篇 释比及释比活动中的音乐

第一章 阿尔村释比

 第一节 释比概述

 第二节 阿尔村释比

一 总况

二 现实生活中的释比

第二章 以神为中心的释比活动及音乐:“还大愿”

 第一节 “还大愿”概述

 第二节 “还大愿”过程实录

一 临时“丫夷得”

二 还愿准备

三 准备上庙

四 还愿

五 成人冠礼

六 下庙

七 跳刮封路

八 定村规民约、选会首、坝坝宴

九 还鸡愿(城隍)

第三章 以魂为中心的释比活动及音乐:忧事

 第一节 忧事简述

 第二节 忧事实录

一 得知噩耗、奔丧

二 准备收脚印物品

三 接开笼酒

四 杀犏牛

五 收脚印

六 迎接母舅及羊皮鼓队

七 唱《波些》

八 唱《嗬嗬伊萨》

九 唱《火塘天亮经》

十 唱《纳萨(天亮前)》

十一 念送亡魂经

十二 出殡

十三 唱《纳萨(坟山)》

第四章 以人为中心的释比活动及音乐

 第一节 疾病医治与释比音乐

一 送茅人

二 送血光

三 打油火和捞油锅

四 踩犁铧

 第二节 家庭事务与释比音乐

一 安家神

二 喜事

 第三节 生产活动与释比音乐

一 求雨

二 还天晴愿

三 教牛

研究篇 释比音乐的功能、变迁与保护

第五章 释比音乐功能研究

 第一节 释比音乐功能初析

 第二节 羌文化特性与释比音乐的功能

 第三节 释比文化:技术还是宗教?

 第四节 释比法术真伪辨

 第五节 科学与“法术难题”

第六章 释比音乐形态、经文文本与功能之关系

 第一节 “神曲”与“魂曲”:鉴别经文的重要标尺

一 释比法事及经文分类

二 “神曲”与“魂曲”

三 神曲与魂曲的功能意义:功能曲调模块

 第二节 释比音乐的形态特征

一 变异性

二 稳定性

三 音乐与经文的关系

 第三节 释比音乐与功能之关系

第七章 功能导向与释比音乐文化之变衍

 第一节 释比音乐中的异文化

 第二节 释比音乐文化存变原因探析

一 时势与环境:引起变迁的外部诸因

二 功能取向:变迁的文化内因

 第三节 释比音乐文化的内部嬗变

一 转化:从“通术”到“专术”

二 择舍:法术失传与合度止用

第八章 释比音乐保护研究

 第一节 阿尔村释比音乐文化的现况及生存危机

 第二节 释比音乐之价值及留存意义重估

 第三节 传统“羌年”抢救的启示

一 抢救阿尔村传统“羌年”始末及评价

二 经验、新知与启示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调整与方法建议”

结语 中国音乐的传承与未来一一道阻且长

附录 曲例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内容推荐

释比文化是羌文化最独特、最重要的部分,从远古存传至今,保留了许多古代文明的信息。口耳相传是其主要传承方式,音乐贯穿于各类释比活动始终,起着重要作用。没有文字,只有语言的羌人不仅利用音乐传承文化,还将音乐用于生产实践,使之具有生产力的特性。这一特点却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至今缺乏研究。近几十年,释比文化急遽衰落,已处于濒危境地,急需抢救和保护。

本项目选取一个释比文化留存相对最丰富、最完整的纯羌人村寨——四川汶川阿尔村——为研究对象,采用长期住村定点调查的方法,以大量实地考察材料为依据,研究了释比音乐的本质属性、核心功能、变迁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保护策略。

巫宇军编著的《羌族释比音乐的功能变迁与保护策略研究--以四川汶川阿尔村为例》的主要结论是:

技术性和工具性是释比音乐的本质属性。以技术手段解决羌人生产、生活中各种现实问题是释比音乐的核心功能。在现代知识系统中,释比音乐的核心本质应归属于自然科学技术,而不是艺术或宗教。

释比音乐在历史流变过程中,其本质属性和核心功能不仅最为稳定,始终不变,而且主导着释比音乐变衍存留的方向,决定影响着外显的音乐形态及其特性。

释比音乐以技术为内核的特点具有启发意义,可对重新认识、界定传统音乐的类型及解读远古人类音乐行为提供新思路。

保护和传承释比音乐的关键在于保护其本质不发生异变。

艺术取向的保护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所有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建议保护之前加强基础研究,而且不能囿于既有学科框架体系和思维定式,须针对具体对象,在客观准确定位传统音乐文化的前提下,制定切合实际的保护措施。

编辑推荐

羌族释比文化从远古存传至今,保留了许多古代文明的信息。音乐贯穿于各类释比活动始终,对羌人的生产实践和文化传承均起着重要作用。巫宇军编著的《羌族释比音乐的功能变迁与保护策略研究--以四川汶川阿尔村为例》首先以大量实地考察材料为依据,详细记述释比文化留存相对丰富、完整、典型的一个纯羌人村寨的释比活动及其音乐,进而研究释比音乐的本质属性、核心功能和变迁规律,在此基础上,剖析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并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及保护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建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羌族释比音乐的功能变迁与保护策略研究--以四川汶川阿尔村为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巫宇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94997
开本 16开
页数 4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4
出版时间 2016-12
首版时间 2016-12
印刷时间 2016-12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图书小类
重量 832
CIP核字 2016308842
中图分类号 J607.2
丛书名
印张 3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0: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