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百亿之昼千亿之夜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剪影之海

旅人跪日:呜呼,涸矣。

大海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响。水以比空气快上数倍的速度传播着声音、收集着杂音。从复杂的海流或海草丛生之处,声波转向、聚集,然后又扩散开来。

穿过海底岩石裂口的暗流,发出仿佛是漏出些微空气的声音。被冲走的小贝壳慢慢地滚动,落入石灰珊瑚群中,发出类似檐下滴雨般断断续续的短促声音。在看不见的海滨那边,被波浪卷进的气泡复而冲上海面炸裂,那隆隆之声听起来宛如遥远的雷声一般。遥远海沟的一部分峭壁崩塌,传出富有压迫感的沉重震动。此外,栖息在海中的无数生物也在发出嘟哝。

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噜噜……

仿佛小纺车摇出的催眠曲一样的声音,是双片贝的吸水管发出的水流声。

咔……咔,咔咔咔……咔咔……

从海百合那淡褐色的柄里,传来了轻微的躁动的声响。

为了满足永无止境的食欲,不断地咕叽……咕叽……用颚咬着东西的甲壳类动物。

嘎哦,嘎哦,嘎哦……

听到这恫吓的声音,生物们纷纷逃散,一群巨大的软骨鱼悠然游过。

他们的鳃大幅地开合着,这响声足以让其他更小的生物的动作产生瞬间的动摇。等这声音远去之后,从挖在软泥里的小巢穴那里,质朴的环节动物悄悄地伸出穗子般的鳃冠,开始缓缓摇摆。灰白色的圆脑袋从巢穴里往外窥探,看到一片随波漂来的海草,又慌忙把穗状的鳃冠缩了回去。

啾——

用力吸水时发出的尖锐响声。

哗——哗——

仿佛是暴雨敲打水面的喧嚣之声逐渐接近,一大群类似糠虾的小型甲壳类生物从这里游过。这声音持续了很久,终于斜斜地消失在遥远的深渊之中。

应该是在追逐着这些生物,什么东西的巨大黑影划出如梦似幻的优美流线,从头顶远方之处滑过。

沙、沙、沙、沙——

上方响起了有力的拍水声。

而那声音也缓缓远去,周围重被短暂的静寂取代。

波浪拍打遥远海岸的声音,从岩礁间曲曲折折地传了过来。

他从巢穴里探出头,探视周围的情况。海草丛林的深处剧烈地摇摆,能看到巨大的尾鳍和背鳍在那里时隐时现。不久之后,那个生物现出了全貌,原来是一条庞大但却非常温和的软骨鱼。

确认这一点之后,他嗖地一下从巢穴中游出,轻盈地飞跃海草丛林,从岩礁与岩礁之间的狭窄水道游向海岸的方向。被他的身影吓到的巨大软骨鱼巧妙地摆动左右的胸鳍,后退远离。一群小鱼就像在风中飞舞的树叶一样刮过,填塞了整条水道,使他的视野时常被挡住。等游出狭窄水道之后,海底急剧加深。他知道,大量从陆地流来的水使这里产生了危险的洼地,如果沿着谷地游动,就会和洼地撞个正着。在这附近栖息的,只有周边完全看不到的奇怪鱼类和海草而已。

他垂直地横游过谷地,直指对岸的岩礁。

在这幽暗的谷底,沉着一个让他非常在意的东西。那东西被耸立的岩礁挡住,进而又被黑色的沙泥埋没了一半,已经在这里沉没了漫长的时间。每当游过这个谷地的时候,那个被带有红锈色的黝黑海草覆满的东西都会使他的神经产生某种来路不明的危险感。

从很久以前起,他就注意到了这个沉在这里的奇妙物体,但他从来没有向下游到那个物体旁边。除他以外的鱼类有时会为了捕食而潜入黑暗的谷地,可不知为何,就像见到了什么极其恐怖的东西,他们总会发疯似的急速上浮而去。他想,在那些鱼类之中,一定有些个体无法逃出幽深的谷地,沉到了更深的地方。

P11-13

作者简介
光濑龙(1928.3.18-1999.7.7),本名饭塚喜美雄,是日本战后靠前代科幻作家,同时也被认可为日本很重要的科幻作家之一。1958年开始创作科幻小说,1967年转为职业作家。他以无与伦比的笔调将东方的无常观和波澜壮阔的宇宙史诗完美地融合到一起,创作出了一系列在科幻目前永不磨灭的经典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百亿之昼、千亿之夜》《归于黄昏》《失落都市的记录》,短篇小说集《宇宙年代记系列》等。
后记

“请列举一下您印象最深刻的科幻小说吧。”

我经常被问到这样的问题。

被人这么问了之后,扳着指头算算,计有:

A.C.克拉克,《童年的终结》;

雷·布拉德伯里,《火星编年史》;

R.A.海因莱因,《穿越盛夏之门》;

克利福德·D.西马克,《城市》;

这几部,另外还要加上范·沃格特的《猎犬号宇宙船》和斯坦尼斯拉夫·莱姆的《金星无反应》。

我是从昭和三十年代。开始读这些书的。在战前和战时,我只是被灌输着皇国史观和军国主义教育,但也很快适应了战后日本的思想变化。在我自己看来,我从这些科幻作品中得到的东西,简直可以称为强烈的文化冲击。真是有一种眼界大开的感觉。

我从《童年的终结》中学到的,是欧洲文化的本质。从《火星编年史》中学到浪漫。而从《城市》中,则学到了对幻灭之美的感受。

“绝对的存在”这个概念,是我的科幻世界中的一个关键词。无论对西方来说、对东方来说,还是对地球来说,乃至对整个宇宙来说,“绝对的存在”到底是什么呢?对这种问题的思考,是很惬意的工作。

而且,那个时候,我对大爆炸理论相当倾心。

“时间无形而又实在,从悠久的过去流向永恒的未来”——按照这种朴素的时间论的说法,在某个时间点与另一个时间点之间的变化,不过是有限的而已。而与之相对,存在于这个时间范围内的宇宙,在时间开始之前和终结之后,又是怎样的呢?若是按照那种说法,认为时间之外一切皆空,这种认识论便落入黑暗的虚无里了。如果思考到这里就终止,又真的好吗?从这个最基本的疑问中,科幻就产生了。

如今回想起来,昭和三十年代的我,实在是拥有非常丰富的科幻精神的土壤。我获得的资料和刺激都非常强烈,可写的素材也有着无限的范畴。

这本《百亿之昼、千亿之夜》就是这样,从我体内那昂扬的混沌之中产生的。对我来说,它是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也是不可能再写出第二部、同时又不可能视而不见的作品。

(想起来甚至有点不好意思,和那时相比,我精神中的科幻世界难道已经荒芜了吗?这可不是开玩笑。)

借本书再版之机,我又补充了几行。都是当初没有注意的地方。就是这样了。

目录

序章

第一章 剪影之海

第二章 奥利哈康

第三章 弥勒

第四章 来自耶路撒冷

第五章 失落的都市

第六章 新星云纪

第七章 最后的人类

第八章 遥远之路

后记

译后记

内容推荐

光濑龙所著的《百亿之昼千亿之夜》是一部科学幻想小说。

追寻“亚特兰蒂斯”的柏拉图到达了哪里?探索真理的悉达多领悟到了什么?耶稣被钉上十字架的真实含义,有谁能够知晓?在世界诞生与灭亡的永恒循环中,又有谁能理解这潮起潮落的命运之流?——以宏大的“时间”和“空间”为舞台,哲学的思索与诗的优美纵横交错。在那以“神”为名的“绝对的超越者”面前,探寻者又要怎样找到自己的前路……

编辑推荐

光濑龙是日本战后第一代科幻作家,同时也被公认为日本重要的科幻作家之一。

以无与伦比的笔调将东方的无常观和波澜壮阔的宇宙史诗完美地融合到一起。

光濑龙所著的《百亿之昼千亿之夜》是日本科幻“金字塔”之作,以宏大的“时间”和“空间”为舞台,哲学的思索与诗的优美纵横交错。

光濑龙代表作

影响一代日本科幻作家

宇宙之外是否还有宇宙

人类的历史与未来是否在最初就已注定

在百亿、千亿的日夜中

探寻者柏拉图、悉达多、耶稣和阿修罗

是臣服于命运还是与“神”抗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百亿之昼千亿之夜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光濑龙
译者 玖羽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324526
开本 32开
页数 3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5
出版时间 2017-03
首版时间 2017-03
印刷时间 2017-03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12
CIP核字 2016315047
中图分类号 I313.45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9
14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2:4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