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小坡的生日(精)
内容
试读章节

一 小坡和妹妹

哥哥是父亲在大坡开国货店时生的,所以叫做大坡。小坡自己呢,是父亲的铺子移到小坡后生的;他这个名字,虽没有哥哥的那个那么大方好听,可是一样的有来历,不发生什么疑问。

可是,生妹妹的时候,国货店仍然是开在小坡,为什么她不也叫小坡?或是小小坡?或是二小坡等等?而偏偏地叫做仙坡呢?每逢叫妹妹的时候,便有点疑惑不清楚。据小坡在家庭与在学校左右邻近旅行的经验,和从各方面的探听,新加坡的街道确是没有叫仙坡的。你说这可怎么办!

这个问题和“妹妹为什么一定是姑娘”一样的不能明白。哥哥为什么不是姑娘?妹妹为什么一定叫仙坡,而不叫小小坡或是二小坡等等?简直地别想,哎!一想便糊涂得要命!

妈妈这样说:大坡是在哪儿生的,小坡和仙坡又是在哪儿生的,这已经够糊涂半天的了;有时候妈妈还这么说:哥哥是由大坡的水沟里捡了来的,他自己是从小坡的电线杆子旁边拾来的,妹妹呢,是由香蕉树叶里抱来的。好啦,香蕉树叶和仙坡两字的关系又在哪里?况且“生的”和“捡来的”又是一回事,还是两回事?“妈妈,妈妈,好糊涂!”一点儿也不错。

也只好糊涂着吧!问父亲去?别!父亲是天底下、地上头最不好惹的人:他问你点儿什么,你要是摇头说不上来.登时便有挨耳刮子的危险。可是你问他的时候,也猜不透他是知道,故意不说呢;还是他真不知道。他总是板着脸说:“少问!”“缝上他的嘴!”你看,缝上嘴不能唱歌还是小事,还怎么吃香蕉了呢!

问哥哥吧?呸!谁那么有心有肠的去问哥哥呢!他把那些带画儿的书本全藏起不给咱看,一想起哥哥来便有点发恨!“你等着!”小坡自己叨唠着,“等我长大发了财,一买就买两角钱的书,一大堆,全是带画儿的!把画儿撕下来,都贴在脊梁上,给大家看!哼!”

问妹妹吧?唉!问了好几次啦,她老是摇晃着两条大黑辫子,一边儿跑一边娇声细气地喊:“妈妈!妈妈!二哥又问我为什么叫仙坡呢!”于是妈妈把妹子留下,不叫再和他一块儿玩耍。这种惩罚是小坡最怕的,因为父亲爱仙坡,母亲哥哥也都爱她,小坡老想他自己比父母哥哥都多爱着妹妹一点才痛快;天下哪儿有不爱妹妹的二哥呢!

“昨儿晚上,谁给妹妹一对油汪汪的槟榔子儿?是咱小坡不是!”小坡扳着胖脚趾头一一地数,“前儿下雨,谁把妹妹从街上背回来的?咱,小坡呀!不叫我和她玩?哼!那天吃饭的时候,谁和妹妹斗气拌嘴来着?咱…··”想到这里,他把脚趾头拨回去一个,作为根本没有这么一大回事;用脚趾头算账有这么点好处,不好意思算的事儿,可以随便把脚趾头拨回一个去。  还是问母亲好,虽然她的话是一天一变,可是多么好听呢。把母亲问急了,她翻了翻世界上顶和善顶好看的那对眼珠,说:

“妹妹叫仙坡,因为她是半夜里一个白胡子老仙送来的。”

小坡听了,觉得这个回答倒怪有意思的。于是他指着桌儿底下摆着的那几个柚子说:

“妈!昨儿晚上,我也看见那个白胡子老仙了。他对我说,小坡,给你这几个柚子。说完,把柚子放在桌儿底下就走了。” 妈妈没法子,只好打开一个柚子给大家吃;以后再也不提自胡子老仙了。妹妹为什么叫仙坡,到底还是不能解决。

大坡上学是为念书讨父母的喜欢。小坡也上学——专为逃学。设若假装头疼,躺在家里,母亲是一会儿一来看。既不得畅意玩耍,母亲一来,还得假装着哼哼。“哼哼”本来是多么可笑的事。哼,哼哼,噗哧的一声笑出来了。叫母亲看出破绽来也还没有多大关系,就是叫她打两下儿也疼不到哪里去。不过妈妈有个小毛病:什么事都去告诉父亲,父亲一回来,她便嘀嘀咕咕,嘀嘀咕咕,把针尖大小的事儿也告诉给他。世上谁都好惹,就是别得罪父亲。那天他亲眼看见的:父亲板着脸,郑重其事地打了国货店看门的老印度两个很响的耳刮子。看门的印度,在小坡眼中,是个“伟人”。“伟人”还要挨父亲两个耳光,那么,小坡的装病不上学要是传到他老人家耳朵里去,至少还不挨上四个或八个耳刮子之多!况且父亲手指上有两个金戒指,打在脑袋上,啷!要不起个橄榄大小的青包才怪!还是和哥哥一同上学好。到学校里,乘着先生打盹儿要睡,或是趴在桌上改卷子的时候,人不知鬼不觉地溜出去。在街上,或海岸上,玩耍够了,再偷偷地溜回来,和哥哥一块儿回家去吃饭。反正和哥哥不同班,他无从知道。哥哥要是不知道,母亲就无从知道。母亲不知道,父亲也就无从晓得。家里的人们很像一座小塔儿,一层管着一层。只要把最底下那层弥缝好了,最高的那一层便傻瓜似的什么也不知道。想想!父亲坐在宝塔尖儿上像个大傻子,多么可笑!

这样看来,逃学并不是有多大危险的事儿。倒是妹妹不好防备:她专会听风儿,钻缝儿地套小坡的话,然后去报告母亲。可是妹妹好说话儿,他一说走了嘴的时候,便忙把由街上捡来的破马掌,或是由教堂里拾来的粉笔头儿给她。她便瞢荚着小嘴,一声也不出了。

而且这样贿赂惯了,就是他直着告诉妹妹他又逃了学,妹妹也不信。

“仙!我捡来一个顶好、顶好看的小玻璃瓶儿!”

“哪儿呢?二哥,给我吧!”

小玻璃瓶儿换了手。

……

P1-5

作者简介
老舍(1899-7966),北京人,小说家,戏剧家,是新中国**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茶馆》《小坡的生日》等。
目录

一 小坡和妹妹

二 种族问题

三 新年

四 花园里

五 还在花园里

六 上学

七 学校里

八 逃学

九 海岸上

十 生日

十一 电影园中

十二 啃拉巴唧

十三 影儿国

十四 猴王

十五 狼猴大战

十六 求救

十七 往虎山去

十八 醒了

序言

老舍与儿童文学

舒乙

老舍先生喜欢小孩,在他还是单身汉的时候就如此,到老了,还是这样。他是个和儿童文学有缘的人。

有一次,在青岛,那是1934年左右的事情,给中学生讲演,老舍先生说:“我比较满意的,要算《小坡的生日》,因为我的个性,喜欢小孩,现在虽然到中年,小孩的天真,还有些保留着,天真烂漫,写得较为真切。以后对这类作品,还多加努力。”

这段话,是了解老舍儿童文学的总纲。

老舍先生是学师范的,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相当于高中毕业,直接被派去当小学校长,以后,一直到1937年底,都是教书的,教小学、中学和大学,包括到英国去,也是教书,而不是留学。他的一生,有半辈子,是在学校里,和小孩子,和青少年们在一起。

1921年,他当了京师教育局的北郊劝学员,工资拿到每月二百元,收入非常丰厚,是一个富有的地方教育官,负责管理北京北郊的所有私塾。干了两年,突然主动辞职,跑到天津南开中学去教书,薪水降为每月四十多元,但他心甘情愿,因为整天可以和孩子们待在一起,愉快、轻松、无忧无虑,自己也跟着显得朝气勃勃了。这个决策成了他的人生转折点,至关重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老舍先生热爱小孩子的个性。

这种特殊的天性导致老舍先生一辈子都在关心儿童文学,都在身体力行,为儿童创作作品,由第一篇作品开始,直至生命最后年月;虽然,他并没有被冠以“儿童文学作家”的头衔。

其实,他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他在这个领域里的成就也足可以让他的名字和那些最杰出的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作家的名字并列。

还是在那篇给青岛中学的讲演中,他提到他的第一篇作品:“我在南开中学教书,因为同人中多喜欢写小说的,我也写过一篇,这是十二年前的事,那篇稿子早已丢了。”现在,在1922年《南开季刊》第2、3期合刊上,找到了署名“舍予”的短篇小说《小铃儿》。那是描写一位小学生为给在南京战死的父亲复仇,每天练拳脚,准备着长大以后打小日本,雪国耻。

老舍先生正规的大部头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前面提到的那部《小坡的生日》,那是1929年在新加坡开始创作的。在新加坡完成了四分之三,回到上海,住在郑振铎先生家完成的。他自己满意这部作品的原因是两个:一个是如他自己所说:“我自己把白话拿定了,能以最简单的言语写一切东西了。这本小说在文字上给我回国以后的作品打下了基础,我不再怕白话了;我明白了这点白话的力量。”另一个原因是老舍先生深喜自己还未全失去赤子之心,虽然那时,他巳三十多岁了。他觉得写这样的书,使他年轻,使他快活,他愿永远做“孩子头儿”。

1934年,老舍先生在济南创作了一部名为《牛天赐传》的长篇小说,它的“书胆”是一个小孩儿,名牛天赐。这部小说是写小孩儿的,主人公是小孩儿,但并不是写给儿童看的,是写给大人们看的;不过,这部小说的主题是关乎儿童的教育和培养的。这个主题是老舍先生长期以来非常关注的社会问题。他说:“我对小孩子是非常感觉趣味,而且最有同情心的。对小孩子,我就一律的看待,小孩子都可爱。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的受压迫的,其中的每一个都值得我们替他呼冤,代他想办法。可是小孩子就更可怜,不但是无衣无食,就是打扮得马褂帽头像小老头的也可怜,牛天赐是属于后者的。”

抗战时期,老舍先生写过抗战儿歌,写过名字叫《小木头人》的童话,都是为了宣传抗战。

1949年底,老舍先生由美国回到北京,开始了他的一个新的创作时期,以写话剧剧本为主。他注意到,当时儿童文学比较弱,于是,他就和在中国作家协会当领导的作家同行们一起,向全国作家发起了一个运动,号召每位作家都要为儿童起码创作一部作品。他自己以身作则,写了一出三幕五场儿童剧,名字叫《宝船》,发表在1960年3月号的《人民文学》上。它是根据江苏铜山民间故事编的童话剧。这出戏先是由木偶剧团演出,后来于1962年6月由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演出。老舍先生多次去剧院朗诵剧本,坐在观众席里和小朋友一起观看演出。看见小观众在台底下笑,他也笑,看见小观众为台上的王小二、大白猫、大蚂蚁、大蜜蜂、仙鹤着急,他心中暗暗觉着得意,觉得他还有资格当“孩子头儿”。当时他还在《文汇报》上发表文章《儿童剧的语言》,强调作者要先体验儿童的心里状态,而后才能创造出浅明而有教育性的语言。

老舍先生晚年,除了话剧和曲艺之外,他还致力于歌剧的创作。他一气写了三部歌剧,其中1960年6月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歌剧童话《青蛙骑手》,是根据藏族同名民间故事改编的。

纵观世界上的文学创作,有一条可以成为规律性的文学现象格外令人注目,那就是大作家们几乎无一例外,会给儿童写文学作品,如俄国的普希金和列夫-托尔斯泰,我国五四时期的一批先行者如鲁迅先生,陈独秀先生,也是如此。他们非常注意儿童的健康身心发展,注意儿童的早期教育,亲自写童话,编儿童教育课本,流行于世,成为经典。老舍先生是大作家,他就善于用大手笔写儿童文学作品,就是一个明显的毋庸置疑的好证明。

2015年1月

内容推荐

《小坡的生日(精)》是老舍先生所著的长篇童话。以生活在南洋(即新加坡)的男孩小坡和他的妹妹仙坡为主人公,讲述了小坡生活中的种种趣事。故事后半部分讲述了是小坡的梦境,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同时隐含了对南洋社会种种现实弊端的嘲讽。本书文字生动,天真烂漫,十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

编辑推荐

《小坡的生日(精)》收录了老舍为孩子们所创作的多篇童话,此外还有一篇舞台剧剧本,其想象天马行空,情节生动有趣。其中最著名的是老舍的长篇童话作品——《小坡的生日》,作品以生活在南洋的男孩小坡和他的妹妹为主人公,讲述了小坡生活中的有趣故事,在小坡生日的当晚,他做了一个极其精彩的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小坡的生日(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老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035769
开本 32开
页数 19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04
出版时间 2017-01
首版时间 2017-01
印刷时间 201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20
CIP核字 2016304026
中图分类号 I286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6
15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9: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