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第14卷第1辑) |
内容 | 作者简介 谢进杰,男,1978年生,现任中山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出版学术著作《*高法院研究》(与左卫民等合著,法律出版社,2004年)、《刑事审判对象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公正审判:欧洲刑事诉讼传统与欧洲人权法院》(与朱奎彬合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 目录 犯罪参与体系的博弈与共生——结合中国法的考察(李瑞杰) 犯罪论体系视角下的教唆犯属性(朱道华) 英国诈骗罪过度犯罪化问题及其解决(胡莎) 家庭暴力中的正当防卫限度论——兼论正当防卫教义学前提的反思(喻浩东) 犯罪中止自动性判断理论(陈文涛) 构建单位累犯制度的可能性(聂立泽/高猛) 论特殊减轻处罚(刘伟宏) 减刑、假释程序司法化反思(袁义康) 学术理想与刑事法治变革(刘仁文) “罪疑”与“疑罪”之法理界分(张晓冉) 棘手刑事案件的舆论应对方案——以2005年一2014年十大影响性诉讼为样本(姜树政) 正义的神启时代:神明裁判及其历史演进——读《中世纪神判》(刘志松/段知壮) 编辑推荐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为中山大学法学院自1999年开始主办的学术丛书,设主题研讨、论文、书评、争鸣、阅读经典等栏目。谢进杰主编的《中山大学法律评论(第14卷第1辑)》为第14卷第1辑。本辑主题为“罪刑治理的逻辑、体系及限度”,围绕新修刑法相关问题,收录相关论文9篇。并收有论文《学术理想与刑事法治变革》(刘仁文)、《“罪疑”与“疑罪”之法理界分》(张晓冉)、《棘手刑事案件的舆论应对方案》(姜树政)、《正义的神启时代:神明裁判及其历史演进》(刘志松/段知壮)等。 内容推荐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为中山大学法学院自1999年开始主办的学术丛书,设主题研讨、论文、书评、争鸣、阅读经典等栏目。 本书稿为**4卷**辑。本辑主题为“罪刑治理的逻辑、体系及限度”,围绕新修刑法相关问题,收录相关论文9篇。并收有论文《学术理想与刑事法治变革》(刘仁文)、《“罪疑”与“疑罪”之法理界分》(张晓冉)、《棘手刑事案件的舆论应对方案》(姜树政)、《正义的神启时代:神明裁判及其历史演进》(刘志松/段知壮)等。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第14卷第1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谢进杰 主编 |
译者 | |
编者 | 谢进杰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959157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3 |
出版时间 | 2016-11 |
首版时间 | 2016-11 |
印刷时间 | 2016-1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90 |
CIP核字 | 2016276238 |
中图分类号 | D90-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240 |
宽 | 16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