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命的光影形线(人生感想录)(精)/沈从文人文三书
内容
试读章节

中国读书人的天真,比任何人皆多一些

若从一般物质上着眼,人类的进步便很显然的陈列于吾人面前。但从理性方面说来,则所谓人类,现在活着的比一千年前活着的人究竟有何不同处,是不是也一般的有了多少进步?说及时实在令人觉得极可怀疑。

假若我们承认了理性也有进步的可能,想取例来说明它,一个写故事的人,自然还是引用个故事较为方便。一千四百年前,中国就有那么一个故事:

有个小小村落,距离国王的都城约三十里。既已聚集成村,自然就住了些顺民,所有男女老幼,皆在四季中各尽手足之力,耕田织布为活。也按时缴纳捐款,照习惯“唱戏”“求雨”“杀猪”“敬神”。照本性“哭”“笑”“相骂”或“赌咒”。那村中有一井水,味道极美,无意中被一个专向国王讨好的人发现后,就把那井水舀上一桶,献给国王。世界上作国王的,大都相差不远,他的天下若从马上得来,则莫不粗暴如同一个屠户;他的天下若从爸爸传来,则又莫不糊涂得同傻瓜一样。这国王应属于第二种人。第一次觉得井水极好,于是就下了一个上谕,指定那村中百姓,每天轮流派出一人,尽力所及,把水挑到京城里去。国王为了一点点水还那么认真,照例还算是那个村中百姓的光荣。

但为了这样一担井水,村子里每天便应当有一个人来回走六十里路,这人别的事自然皆不能作了。国王命令既无法反对,遵照命令又实在太折磨了那村子里的送水人,因此大家就常有怨言,且暗地里商量,讨论出一个最好的方法,来逃避这差事。方法只是各人离开了这个小小村落,各到别地方去谋生。

消息为本地村长知道后,赶忙稳住了乡下人,要他们莫即搬家,等他到国王处去看看,是不是能够为他们想得出一个更好办法。村长见过国王禀明来意时,那国王就说:“嫌路太远?我明白了。如今我下一个命令,把三十里改为十五里,路程减半,不应当再说什么了吧?”(照例世界上最颟顸的国王,对于小民这样玩把戏说谎总是极在行的。)村长便把国王的话转述给乡下人,乡下人头脑简单,以为因此一来,三十里的路程当真已缩短一半,故全体皆十分欢喜,就再不作迁移打算了。他们并且对于国王所给的恩惠,十分感谢,为了表示这点感谢,各人便皆在额角刻了“永作顺民”四个字。

这故事说明一千四百年前,已有人感觉这些缺少理性的乡下人,愚蠢得如何可笑可怜,故特别记下来,为后世启蒙发愚之用。当时的人虽能说出这样故事,且明白了一个国王并不能够把原本三十里的路程缩作十五里,但在当时便依然有许多事尽那时的国王欺骗;同时对于国王这个名称,也毫无一人对于它的存在有所怀疑的。现在就事论事,则一切已大不相同:第一件事,国王的名称已为一些人用文字、嘴舌、力和血,把它除掉,同时附属于那个名分下的许多坏处也没有了。第二件事,即或有国王的地方,住在离国都三十里的乡下人,已不必为国王轮流挑水了。第三件事,国王或代替国王而来的执政者,在募捐借公债以及其他遣派国民有所担负应向国民说话时,也再不能用命令缩短里数一类简单方法取信于民了。这三种事似乎皆可证明属于人类理性的进步,是一种确定的事实。

过去的人把命运同权力全交给天,国王既称天,就有权柄任意处置一切。故作帝王的若本领好了,能负责,肯作事,一切又处置得极其公平,大家就有福同享;国王若是个脓包,不能作事,或是个艺术家,不会作事,这一国秩序为军人与政客弄坏,于是就有了党争同战事:党争结果常是把若干正派的人加以放逐与杀戮,战争则战事一延长,人民担当了那个生灵涂炭的命运,无数的生命,以及由于无数代生命思索与劳作积聚而成的一点点文化,便一古脑为革命毁了。现在的人民呢,虽仍然把权力交给执政者,却因为知识进步了些,对于一国未来的命运,似乎常常见得十分关切。尤其是号称知识阶级的读书人,多知道了些事情,总特别盼望自己所在的国家好些,国家局面乱糟糟到不成个样子,他们心里是不舒服的。若我们想找寻一种理性发达的人作为代表,把这类人拿来备数,自然太合式了。

P251-253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县人,苗族。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有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专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沈从文一生笔耕不辍、著述颇丰,作品结集有八十余部,是中国现代作家中成书很多的一位。著有小说集《边城》《长河》《八骏图》《神巫之爱》《虎雏》《石子船》《蜜柑》,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文论集《云南看云集》《烛虚》,长篇童话《阿丽思中国游记》,论著《中国服饰史》等。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风格独特,融写实、记叙、象征于一体,字里行间散逸着迷人的乡土气息,并有着对人性的隐忧和对生命哲学的思考,被誉为“中国乡土文学之父”。
目录

第一辑 我的存在为的是返照人

 1.谁的生命可以不受时间限制│原题《时间》

 2.我的人生信念的形成│原题《无从毕业的学校》

 3.思索生命,将生命化零为整│原题《时空》

 4.当因远虑而自觉同上帝争斗│节选自《烛虚》

 5.探索“人”的灵魂深处或意识边际│节选自《烛虚》

 6.对生命的美特具敏感│原题《潜渊》

 7.任何一种骄傲自大都无意义│节选自《青岛游记》

 8.用我自己的尺寸和分量来证实价值│原题《水云》

 9.怎么说我老不进步,还不快乐工作│原题《政治无所不在》

 10.应该有“我”还是应该无“我”│原题《一个人的自白》

第二辑 精神的浸润将形成未来

 1.凤凰:游侠者精神│原题《凤凰》

 2.童心不失·信仰永存│原题《青色魇》

 3.正直而有信仰,始终相信善│原题《黑魇》

 4.教育出青年女子的自信心与自尊心│节选自《烛虚》

 5.放大女性的生命与人格│节选自《烛虚》

 6.重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节选自《绿·黑·灰》

 7.将生命贴近土地,单纯而庄严│节选自《绿·黑·灰》

 8.年青生命倾心于实际事业,便可见国家将来│节选自《绿·黑·灰》

 9.将精力和信心粘附到民族发展需要上去│原题《白魇》

 10.用美与爱重造我们的国家│原题《美与爱》

第三辑 我的责任也是我的权利

 1.中国实在毫无光荣出路可言│原题《“中国往何处去”》

 2.国家的悲哀在于做人没有神圣庄严感│原题《找出路——新烛虚二》

 3.中国人的病:失去了创造性与独立性│原题《中国人的病》

 4.悲观与乐观:切不可完全浮在表面上│原题《悲观与乐观》

 5.读经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原题《从“小学读经”到“大众语问题”的感想》

 6.读经与国民的道德建设│原题《论读经》

 7.知识阶级不应该沦落为政客的附庸│原题《读书人的赌博》

 8.知识阶级要用“意志”代替“命运”│原题《长庚》

 9.多数人观念与真理相反│原题《生命》

 10.照我思索,能理解“我”│原题《抽象的抒情》

第四辑 国家悲剧可望明日结束

 1.中国读书人的天真,比任何人皆多一些│原题《知识阶级与进步》

 2.“学术”或“文化”常弄得非驴非马│原题《“五四”二十一年》

 3.国家重造,解决矛盾,还得用集团屠杀方式?│原题《五四》

 4.五四学人大多数够得上“君子”称呼│原题《五四和五四人》

 5.大学忽然成为银行办事员的养成所│原题《纪念五四》

 6.大学教育培养的“愚”,得想法节制了│原题《穷与愚》

 7.中国谈改造运动,实离不了制度化和专家化│原题《读英雄崇拜》

 8.说到经久,帝国还敌不过一首七言诗│原题《政治与文学》

 9.领导国家的方式完全如小买卖经纪人│原题《性与政治》

 10.想起国家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不觉眼湿│原题《新党中一个湖南乡下人和一个湖南人的朋友》

序言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人,作家,文物研究专家,代表作有《边城》《湘行散记》《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众所周知,沈从文先生的创作开创了中国现代抒情文学的新路,他对中国古代文物的精湛研究,提升了我们对文明进程的理解水准。

可以说,公众对沈从文先生的了解,仍局限于几本代表作。他身后出版的洋洋几十卷《沈从文全集》,只是少数爱好者及研究者的收藏物,人们并不知晓其中蕴含的价值。在文学创作之外,先生为数甚多的随笔、检讨、书信为我们展示了别样的精神空间,从中浮现出一个真实可亲的作者面相,对渴望了解大师人生及创作的人而言,无异于一把金钥匙。为此,本社特意约请沈迷刘红庆先生编选了“沈从文人文三书”,将作家小说、散文之外的文字介绍给读者。

《生命的光影形线》呈现的是作为思想家的沈从文的面貌,他对人生与命运的哲理思考,予人以特别的启迪;对人性及现实的批评,因其深刻的洞察力而发人深省;对新中国的遥望与设计,因其赤子之心而令人感动。

《古人为何要留胡子》是一本谈艺论文录,涉及创作心得、艺术的功用、美的教育以及对文物演变史的阐发,另辟蹊径,发他人所未发,可谓美的发现之旅。

《大小生活都在念中》是先生在动荡岁月里写的家书(1966-1976),这些保存下来的文字,因传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与思想而弥足珍贵,既是了解作家情感与思想的上佳读物,也是了解那个苦难时代的可靠读物。有忧患深沉的家国情怀,有真挚细腻的儿女情长,有徘徊在歧路的迷茫与惆怅……

需要说明的是,为提示主题,编者为每篇文章及书信新拟了标题。沈从文先生的写作带有自己鲜明的风格,从字词、方言的运用到标点符号的使用,时有与当下语文规范相抵牾的地方,我们只校正某些明显的错误,可以意会或贯通的一概不作改动。为了有助于读者阅读,我们对一些难以理解的人名及用词略加注释。

选文及注释多出自北岳文艺出版社之《沈从文全集》,在此,谨对劳作者致以诚挚的谢意。

书里所用照片系沈从文长子沈龙朱先生提供,一并致以感谢。

新星出版社

2017年5同

内容推荐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作家,文物研究专家,代表作有《边城》《湘行散记》《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在文学创作之外,先生为数甚多的随笔、检讨、书信为我们展示了别样的精神空间,为此,新星出版社特意约请沈迷刘红庆先生编选了“沈从文人文三书”,将先生小说、散文之外的文字介绍给读者。

本书为《生命的光影形线(人生感想录)(精)》,是“沈从文人文三书”之一。本书呈现的是作为思想家的沈从文的面貌,他对人生与命运的哲理思考,予人以特别的启迪;对人性及现实的批评,因其深刻的洞察力而发人深省。

编辑推荐

《生命的光影形线(人生感想录)(精)》精选了沈从文各个时期关于社会与人生问题的思考文字,编选视角独特,所选文章均具代表性。在沈从文的文字背后,隐藏着宏阔的社会主题和悲悯人生的生命哲学。本书给喜欢沈从文的人,或者还不了解沈从文的人,以新的思考。沈从文不仅是位极具个性和内涵的文学家,而且是位人生与社会问题的思想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命的光影形线(人生感想录)(精)/沈从文人文三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沈从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313933
开本 32开
页数 31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7-03
首版时间 2017-03
印刷时间 2017-03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552
CIP核字 2017036279
中图分类号 I266
丛书名
印张 10.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7
150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4: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