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再渡银河(冯丽霞中篇小说集)
内容
试读章节

县城

炎热的夏季。

下午,四点。

一辆从青山往返的班车进站,随着刹车声戛然而止。乘车的人们拥挤着下了车。她拎着包也被挤下了车,背上还背着熟睡的小孩,她无助地立在车站中央,忧郁地看着这座古朴、美丽而陌生的县城。顿时,一股惆怅、冷漠感扑面而来,使她心灰意冷,对自己未来的生活毫无信心。是的,她从山里来到城里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吗?不,不可能再找到真正的快乐与幸福。因为所有的快乐与幸福已经埋没在大山里,这是她肯定的回答。要不是为了背上的孩子,她认定自己会在山里自生自灭,因为她的情与爱早就跟一个人走了,甚至死了。

看着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她心神不宁,看着西下的斜阳,听着一声声刺耳的汽车喇叭声,她迷惑了,于是徘徊着,不知该去哪儿。这时,背上的小孩睁开惺忪的睡眼,伸手揉揉,抬眼看着一幢幢高楼大厦,瞬时,满脸的好奇,说:“妈妈,这就是盐池县城?真好!妈妈我们现在去哪儿?”

“不知道。”她这才意识到自己还背着儿子,便提着行李包走出车站,走进人来人往的街道。

如今的县城已焕然一新:整洁、宽阔的街道两旁耸立着新建的漂亮的楼房,平坦的柏油路两旁栽植着绿叶成荫的洋槐树。整个街面给人舒畅而美丽的感觉!街上漂亮的车如同村里地上的蚂蚁一般,一个追着一个跑。但这一切对她来说毫无吸引力,此刻她满心忧愁的是他们母子该怎么办。对身揣五十元钱的她来说,住哪儿,吃什么,才是她最关心的问题。想到这些,她心惊胆战。

她无方向地走着,此时,从路两旁的饭馆飘出诱人的香味。

“妈妈,我饿。”小孩终于忍不住叫出声。

“童童听话,等我们找到住的地方,妈妈一定给你买吃的,乖!”小孩听了妈妈的话,不再叫了,只是趴在妈妈的背上贪婪地盯着路旁的每个饭馆。

炎热的太阳已经悄悄地钻到高楼的背后,留给大街的是无数暗淡的投影。怎么办?在这个县城她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怎么办?天快要黑了,连个住处也没找着,她快急哭了,但还能怎么办?生活就是这样,在你身处危机的时候,它对你只有苛刻和无情,但你不能失去信心,你要坚强。

她不能等下去徘徊不前,她必须去找家旅店住下,但她又不知哪儿的旅店便宜。

身上的钱不多,还要顾及往后的生活。在她左右为难的时候,小孩低声说:“妈妈,我饿。”

“再等会儿,哦,童童听话。”

小孩又不出声了。

无奈转头时,她看到路北有个破大院,她也不知为什么,背着小孩就向那大院走去。  到院门口,她朝里看去:院子好大,院里是一些破旧的厂房,几乎没什么人住,只是堆放着几堆破烂,偶尔有几个人走动,显然他们是收破烂的。

她又朝院里的北边一看,一排破旧的厂房,门是开着的,破烂的门板随着风一开一合地扇动着。

她趁没人注意的时候,一闪身进了其中的一问。她紧张得几乎窒息,她害怕极了。她首先关紧门,然后定下心来,看着屋里的一切:屋里几乎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张用砖支起离地面一尺高的由几块木板拼成的床,倒还算干净,像是主人刚搬走。

她抱着不管那么多,借住一夜是一夜的想法就住下了。

夜黑了,屋里没灯,街上的灯倒也能映亮一些。

这一夜,她插紧门,坐在木板上紧抱着儿子,从包里拿出随身带着的干粮,艰涩地嚼咽着。

小孩睁着清澈的眼睛注视着妈妈的脸,几乎是哀求着说:“妈妈,我饿,我想吃面条。”

孩子的哀求声像一股洪流一下冲垮她那坚强的意志——泪水涌泉而出,落在孩子的脸上,她紧紧抱住儿子说:“童童乖!妈妈明天一定给你买面条吃。”

外面接二连三的汽车声,震耳欲聋。

难熬的一夜总算过去了。

早晨,她遵守诺言给儿子买了一碗面条,花去三块钱。她忧虑了,因为她的钱不多,又没工作,必须计算着用。

她背着儿子在大街上转了大半天,想看有什么工作可做,可是没有收获。干零工她没熟人,做小本生意她又没本钱,只好沮丧地背着儿子回到破大院,神情呆滞地望着那一堆一堆的烂瓶、废纸。儿子吃饱了肚子,像一只可爱的小猫一般在她身旁跳来跳去。

当她将由于失望而黯然的目光移向大门口时,她看见一位满身污垢的大婶正背着一袋破烂朝着破烂堆走去……去换钱!

“对!破烂换钱!”她美丽的凤眼一亮,自语着,“去捡破烂,什么本钱都不要,只要能下苦,这我可以。何不快动身?又没时间限制。对,现在就去。”她高兴地拉着儿子往外走。

第一次她只换到五块钱,但悬着的心踏实了很多,总比没工作强。从此以后,她每天起早贪黑,领着儿子去捡破烂,虽然每天只能换十几块钱,但这使她对往后的生活有了信心。

好景刚开头,生活又对她开了个小小的玩笑,这玩笑将从此改变她的命运,她的生活。P3-5

作者简介
冯丽霞,笔名书宁。1975年6月出生,现在盐池县花马池镇裕兴村妇联工作。盐池县文学工作者协会会员,吴忠市作家协会理事,宁夏作协会员。曾创作《城东城西》《绿音警韵》等多篇作品。
后记

人们都说生活如过眼烟云,细细回味也真是,我们每一个人由胎儿变成婴儿,由童年经过青少年走向成年,最终走向老年,也仅仅几十年的时间,回首想想真是短暂极了。在这短暂的人生路上我们应该用笔墨把逐渐衰老的青春倩影化作诗情画意,刻留在永远也不会苍老的稿纸上,通过某种形式如雪花般的飘落在这美丽富饶的大地上,吮吸阳光的温和融化成柔柔的细雨,滋润您曾干涸的心田,让您在擦肩而过的生活中追回记忆中的点点滴滴,恩恩怨怨。我就是这么想的。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个性格内向不擅语言表达的女人,但我酷爱文学。自由自在的田野生活和贫困给了我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创作素材与灵感。

在十七岁那年,我写过小说。定边文联张相选老师审阅后说:“你有文学细胞,你能写,就是没有生活,因为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幼稚的我以为生活就是吃了睡,睡了吃,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后来我成家了,无情的岁月流水般的一晃就是十年,苦不堪言的生活锤炼了我,使我真正认识了生活——真正的生活不是想象中的那样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变化莫测痛心无奈的,这也许就是真正的人生。真正的生活就像一锅五味汤,酸甜苦辣涩才是它的原汁原味,更是一部写不完的书,七情六欲、悲欢离合才是它的本来面目。

在我二十七岁那年,也就是盐池解放六十五周年刚刚结束,我就以大庆为主线、爱情为主体、县城为背景写了一部十一万字的小说《再渡银河》,整整一年的时间,初稿、二稿、三稿相继完成,我始终带着一种超人的状态冲刺着,煎熬了三百多个夜晚,忍受了无数的辱骂和嘲笑。因为我是个农民,又是一个农村妇女,爱人首先就不支持我,白天根本不可能拿起笔来,只有在劳动了一整天之后的晚上,在别人呼呼的梦乡里,在孩子们甜甜的睡梦里,我才能拿起笔耕耘我心中的最爱。爱人也许怕别人知道了嘲笑我,几次冷言冷语地制止我,我受着委屈忍着泪回击了他,然后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边擦泪一边写。为了写作我比贼还贼,我只能行动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有时我困极了,趴在桌上一觉醒来已是半夜两三点。泪水和深夜成了我最好的伴侣。

辛酸的三百多天终于在二零零二年八月十八日晚结束了,十九日我满怀激情地要进城,却遭到爱人最强烈的反抗和大声的责骂:“你去哪儿丢人?城里比你能行的人多的是都闲待在一边,就你!”这是我今生最难忘的一句话。

我也不知道当时我哪儿来的那么大的委屈,整整哭了一天,我一边哭爱人的不理解不支持,一边想自己可能真的不行。失魂落魄的我在第二天太阳刚跳出东山头,就不顾一切地拿起稿件在爱人的骂声中离开了家。  我怀着巨大的勇气,天不怕地不怕地找到县文联,想起那时真是验证了一句话:初生牛犊不怕虎。我紧张乱跳的心在文联主席热情的接待中稍有些平静,等我说明来意后,主席翻阅了我的书稿。在我紧张的等待中主席开口说了:“你能行,你能写,你写得不错……”后面的话,我什么都听不进去了,主席的评价冲开了我一年多的辛酸坝,泪水如洪水般的涌流在主席的面前,此时我真有一种平反昭雪了的轻松感。

在哭泣中我听到主席说:“你哭吧!”我明白人生的价值就在苦中生、泪中长、汗里开花结果,更明白这是成功的幸福。我被认可了。在回家的路上,我快乐的像一只小鸟,迎面而来的人在笑、风在笑、云在笑,此时我真想伸开双臂向世界大声呼喊:我成功了!但在理智的控制下,我对自己说算了算了,还是让我和日夜相伴的泪水一起来分享这份酸涩的幸福吧。

后来,我到宁夏人民出版社,编辑们听我说是从盐池来的,最多的话就是盐池那边比较穷。后来他们说,这本书要想出版,需要自己承担出版的费用。这对我一个农家妇女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负担。在我十分为难的情况下,他们说要不你先把书稿留下。当时我没有十足的把握,就把书稿又带回家了。

回来以后我又改了一稿,可是后面的路该怎么走,我不知道。就在他人的冷嘲热讽中,我曾想过放弃,但想想这短暂的人生我想我不能放弃,因为人生只有一次,为什么不去拼一下?我理想中的事业才刚刚开头,为什么要放弃?

我喜欢宁夏的山山水水、发自内心地感赞优越的富民政策,所以我取笔名书宁,愿为宁夏文学事业奉献自己的毕生精力。

几经努力,我的中篇小说集终于与读者见面了。但我才疏学浅,有许多不到之处,请读者多多指教。我今后一定努力学习,用更好的作品来报答社会的关心和帮助我的人们!

在此,我要深切而真诚地感谢那些指导、鼓励我的老师们:张建忠、侯凤章、安学军、何武东、黎振祥、邓宏伟、郭鹏旭、武万祺以及我可亲可敬的乡亲们!

冯丽霞

2016年11月

目录

再渡银河

被锁的新娘

附录

后记

序言

本来,我从未题词作序。当听盐池文联同志介绍说,《再渡银河》是该县花马池镇郭记沟村女青年农民冯丽霞历经三年创作,自费出版的一部中篇小说,撰写的是农村青年的爱情故事,赞美的是盐池的发展与变化后,我才欣然应允.乐为此序。

因为我深知,作为山区农民搞文学创作的苦辣酸甜,经历的坎坷风雨。尽管这部作品略显稚嫩,尚待挖掘,然而,却渗透着作者及其家人的心血与汗水!事实也充分证明:在这和风吹拂的改革开放的春天里,在这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新时代,只要有雄心大志,百折不挠,奋进不息,攀登不止,勇于付出,就能够踏平坎坷,冲出风雨,走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盐池老区乃钟灵毓秀之地,自古好儒重学,人文咸熙。在西部大开发、盐池大发展的宏伟事业中,盐池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和务实创新的精神,用智慧和汗水浇铸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丰碑。时代呼唤文艺繁荣,人民期盼文艺发展。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文艺是人民奋进的号角,塑造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讴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对陶冶道德情操,丰富群众文化,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文学事业天地广阔,大有作为。

说句实话,因工作繁忙,这部作品我没有细读深研,但从全书中我们可以了解作者的个人身世、思想、情感、趣味和心态,她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评价,她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以及感情世界。这是一本热爱家乡、关注生活,带着浓厚乡土气息,感情真挚动人的小说。小说最大的特色是自然和清白。这清白不是平淡或空洞,而是醇酒般的纯净和透明,是经过人生种种遭际,经过认真的参悟而酿造出来的,无遮无掩,实实在在,读来亲切感人,具有时代感,植根于农村深厚的生活土壤里。当这本书和读者见面时,正值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2周年,可以视为是作者献给人民的一份礼物,是对与她相濡以沫的家乡父老的回报。以作者的生活积累和刻苦执着精神,我相信,今后作者会有更好的作品献给读者。

芳林新叶催陈叶,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民族振兴的伟大时代,空前深刻的社会变革,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和首创精神,为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取之不竭的源泉,为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肥沃的土壤。我们殷切地希望盐池县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自觉地承担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和光荣任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人物、情节和语言,在盐池老区的文学艺术画卷上,创作出更加生动丰满、洋溢着浓郁乡土气息和地方民族特色、闪烁着时代光芒的艺术新形象,繁荣文艺创作,弘扬时代主旋律,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吴忠市文联原主席 郎万海

2004年5月30日

内容推荐

冯丽霞编著的《再渡银河(冯丽霞中篇小说集)》介绍了,《再渡银河》描写的故事发生在革命老区盐池,是一个爱情故事,是写在西部大开发、盐池大发展之前的乡村生活,是写乡村的人文环境和村民的思想、情感,是写在盐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转型初期,人们想进城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对转型后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想到,短短的十来年时间,盐池县就实现了农民进城,城乡一体化的幸福美好生活。

《被锁的新娘》也是写了一个爱情故事,主要讲的是改革开放初期,一个逃婚的新娘,因为险恶的山里环境,她没能逃出大山,最终被一个说书的给救了回去的故事。

编辑推荐

冯丽霞编著的《再渡银河(冯丽霞中篇小说集)》是一部小说集。本书主要收录了作者的两篇中篇小说。其中《再渡银河》以改革开放以来的盐池为背景,讲述了西部年轻人如何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爱情的故事。《被锁的新娘》以改革开放初期的三边城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不甘在大山里生活一辈子的女性,逃婚不成,后被一个说书人解救的故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再渡银河(冯丽霞中篇小说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冯丽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7065289
开本 16开
页数 3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17-01
首版时间 2017-01
印刷时间 201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88
CIP核字 2016286859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9.75
印次 1
出版地 宁夏
238
172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9: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