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有梦不觉人生寒(于丹国学美文)(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有梦不觉人生寒(于丹国学美文)(精)》是于丹“国学美文‘真善美’系列”之一,由知名设计师倾心打造,优雅呈现。本书首次从自我修炼的角度,将于丹新私家美文结集成书;不断反思共勉:人在事上磨,不是要圆滑到伪善,而是在秉持一团真气里,学会随缘。

内容推荐

于丹著的《有梦不觉人生寒(于丹国学美文)(精)》分为“真命气象”、“真回山水”、“真如本性”、“真心欢喜”等八个侧面,求真问道;并配以“国学小站”和经典美图,让读者在一次次丰美的国学滋养中,邂逅自我,重建生命,得一己清欢。

目录

真我出发: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一 有梦不觉人生寒

 二 善意的衣裳

 三 流放磨洗的天真

 四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五 斋心天府以葆光

 六 敬畏大自在

 七 走在明月盈缺中

 八 离人心上秋

真命气象:世间稀奇事,独坐大雄风

 一 独坐大雄风

 二 窑变人生

 三 明朝有意抱琴来

 四 懂得的缘分

 五 诗酒天真

 六 留一份寂寞给生命

 七 大江东去

 八 天地入我心

真回山水: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一 生命是一场邂逅

 二 乘物以游心

 三 让人变小的地方

 四 一叶一如来

 五 人归草木间

 六 草木有本心

 七 琴到无人听时工

 八 行走中觉悟

真爱家园: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一 还来就菊花

 二 乔木繁花

 三 克制的柔情

 四 权当死别作生离

 五 半生放下

 六 不错过,不辜负

 七 偏方温柔

 八 淡味回甘

真如本性: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一 一点浩然气

 二 看见我的心

 三 百姓日用即是道

 四 大化天成

 五 酒至微醺,花看半开

 六 千古文人侠客梦

 七 人在事上磨

真品人生: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一 流光浮沉一曲中

 二 情不重,不生娑婆

 三 冷暖自知,丰俭由人

 四 茶余真自在

 五 雁去寒潭不留影

 六 不亦快哉

 七 最灿烂的遗像

 八 回不去的朴素

真珠流年:菊花开日乃重阳,凉天佳月即中秋

 一 渐觉年华堪送目

 二 虚灵处的写意

 三 心如棋局

 四 尊天亲地平常心

 五 风清景明

 六 端午的柔软记忆

 七 相信爱情

真心欢喜: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一 不念旧恶

 二 烟火神仙

 三 雕刻时光的深情

 四 读出欢喜

 五 养心如镜

 六 怀念手工时代

 七 打开纠结

 八 凡人慈悲

试读章节

流放磨洗的天真

流放,是个不祥的符咒。一旦与之联结,财产、功名、荣誉乃至整个身家性命,都会瞬间堕入深渊。但是中国文人一世功名中,少不得遇着流放,一次次远谪,再一次次归来。

比如刘禹锡。

公元805年,刘禹锡33岁,成为革新集团的核心人物,参与国家财政管理。然而,“永贞革新”仅维持百余日即告流产,革新派遭受重创,刘禹锡被贬出京城,开始长达23年的“贬官”生涯,创造了有唐一代甚或是中国古代文人贬谪时间之“吉尼斯”纪录。

贬官生涯第一站,原是广东连州。刘禹锡初贬连州,途中有诗云:“谪在三湘最远州,边鸿不到水南流。如今暂寄樽前笑,明let辞君步步愁。”连州距都城长安3415里,以当时的交通工具,当然要“步步愁”了。人还没到连州,朝廷又以连州刺史“不足偿责”为由,再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司马。

在朗州的第十年,公元814年,刘禹锡得以回京。次年三月,刘禹锡写了《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执政者岂容被“戏”,他再被贬至播州(今贵州贵阳)。亏他人奔走,改任连州刺史。连州是第二站。在连州近五年后,因母丧才得以离开连州。821年冬,刘禹锡赴第三站,任夔州(今四川奉节县)刺史。后调任第四站和州(今安徽和县)任刺史。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奉调回洛阳。

一贬二贬,继之三贬四贬,任你钢筋铁骨,难免消磨;而年华老去,理想蒙尘,纵有多少天真激越,也难免心灰意冷。“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只是一叶沉舟,身边千帆竞逐。当我静卧于水中,多少风帆悄无声息,划过了烟云。我就是一棵病树,面前万木峥嵘。相比我的枯朽,到处都是春天。以乐景写哀,倍增哀痛。

跨越大半个中国的行走,历时二十三载。这样的行走,该有多少悲凉和无奈,惶惑与恼恨?一个人能有多少个二十三载的“弃置身”?刘禹锡却是个例外。尽管青春不再,年华蹉跎,做真人的气质风骨.却在磨砺中得到了无可企及的成长。二十三载归来,刘禹锡走进人生晚秋,重游京郊,慨慨然又一首《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增广贤文》中说:“未经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可偏偏这位“前度刘郎”,不改“天真”。

这种天真,不是未谙世事的单纯、轻快,而是栉风沐雨后的洒脱、超拔。他还可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如果没有阅尽繁华,又遍尝苦难,没有这些倒霉、跌宕,没有重识一个个峥嵘的人生坐标,凄凉地里的无奈行走,一直在王叔文的集团中倜傥春风,刘禹锡,还是我们传颂的那位响当当的诗豪么?  天堂何往,地狱何方?天堂地狱,不过一念之间。没有哪个地方必定能成全你,也没有任何地方真正能毁灭你。比如金门大桥,是人类奇观,也是自杀圣地。

人生苦短,相逢的狂喜,必经的崩溃,所有的境遇,自在人心。你若匍匐惊惶,即使走到最好的地方,仍是毁火;不改坚定天真,则任凭何处,都是成全。

P10-12

序言

活出一团真气来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真、善、美”这个说法,那时想来,“真”是最容易的,每天醒来就活在真实里,而“善”与“美”的境界,是需要修行的。

长大以后才渐渐明白:“真”比“善”、比“美”都更难,因为敢于接受大真实,有时必须要直面其中的恶与丑,并且不被击垮,让做个“真”人的信念历久弥真。

“谁知道生命的真相?如果你知道,请告诉我。”弥留之际的玛格丽特·杜拉斯,目光炯炯地追问年轻的追慕者安德烈亚·杨,这个追问成为杜拉斯留在人世间最后的金句,她的法文传记名字就叫做《真相与传奇》。

今生遇见真自我。这是一个很奢侈的梦想,许多人都错过了。

中国的禅宗讲“真如本性”,要看得懂“不变真如”与“随缘真如”两种:“不变真如”为体,它持之以恒,毕竟平等,无有变易,静穆得不可破坏。但“随缘真如”为性,它可以起一切相,如水因风,小到毂皱波纹,大到拍岸惊涛,处处变化,也是一份真如。

人到中年,收敛起许多任性,才渐渐悟得,所谓成长,不是要圆滑剑伪善,而是在秉持一团真气里学会随缘。

以真心过日子,才会发现,真气可爱,生机勃勃洋溢在所有不作假的细节里。

(一)住在同一个屋顶下的想念

从没有孩子时开始,我就和妈妈住在一起,女儿出生以后,一家人每天都有些琐琐细细却又新鲜活泼的故事。女儿上学走得早,不到七点就和爸爸去学校。每天她一起床,家里就开始热闹,姥姥总是衣衫不整急匆匆从自己房间跑出来,一直把小家伙送上电梯,听她说“姥姥再见”,才恋恋不舍地回来。我心疼老太太早上起得太早太猛,有时就说她:“妈,下午放学不就回来了?您不用天天上闹钟起来送她。”

老太太回答得简洁:“我想她啊。”

“天天睡在一个房顶底下还想?”

“是啊,想呀!”老太太顿一顿,幽幽地说:“要是早上没听小东西叫声儿姥姥,没赶上送小东西进电梯,我这一天心里都空落落的……”

天天住在同一个屋顶下的想念,是真想念,天天回到一个家里的人还总是牵挂,那也是真牵挂。

女儿上一年级的时候,每顿午餐后都能领到一个水果,苹果或梨居多,正赶上孩子换门牙,一咧嘴一个小缺口,两侧松动的牙忽搭的,顶多使劲儿闻闻清香的水果,然后带在书包里,回家削了切片再吃。有一天,餐后水果居然发了橘子,小姑娘高兴坏了,剥开橘子皮,水润润鲜灵灵的小橘子瓣放进嘴里,自己念叨着:“今年我们家还没买过橘子呢,”说着自己怔一怔:“我妈妈还没吃着橘子呢……”大半个橘子就被她重新用皮裹好,放进了小书包。

回到家里,揣着大礼的孩子眼巴巴地盼着正往回飞的妈妈赶紧落地,姥姥劝她“你赶紧睡觉,姥姥给你妈妈等门,一定让她吃上橘子!”

小家伙把那大半个红艳艳的小橘子放在妈妈卧室的床头柜上,一步三回头地回自己房间睡觉了。

……

中年的任性和年轻的任性不一样,因为不敢任性已经太久,所以与可以任性的人在一起.就任性得摧枯拉朽,真气浩荡。

2014年过到12月末,聚会到了盆净盘空时,我们班的涛人忽然说:“前两天我收拾屋子,翻出了一捆捆的旧信,上大一时候的最多,一年写好几封的都是你们几个念中文系的女生。我老汉半夜一个人坐在地板上,一封封打开读,读得我泪往上冲啊……”

我们读大学的那个时候,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一封信,要辗转万水千山,连邮票都是花了心思选的,而今旧墨清晰,年少轻狂的才气却随着光阴谢了顶,好在,我们还在一起。

我从小糊涂,三十年间不长进,到现在还是临到眼前才手忙脚乱,想起第二天早上找我们班的大律师帮忙,头天晚上才急慌慌微信人家:“明早9点来找我,行吗?”

大律师回信:“你说几点就几点。”

我想想,不知道人家临时要推掉多少事,心下惭愧,道“好人呀!”

同学回得简练:“不是好人,是亲人。”

我顿然理直气壮,觉得随时敲门,了无愧意。

岁月如逝水,洗尽铅华,真正能留下的,必定是历久弥真。四中这些同学相对时,彼此客气一句,自己先就不好意思了。人到中年,还有一帮叫你外号的朋友,何尝不是印证自我的一个真理由。

每个生命初来世界结缘时,都是一派天真。随着成长,率真的心不断疼得倒吸凉气,丝丝缕缕的血痕磨出老茧,变成坚硬的保护层。那么,终于天命渐近,大道至简,还有没有一种减法的可能,让生命重现本真呢?

活出一团真气来,不负今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有梦不觉人生寒(于丹国学美文)(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于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85106
开本 16开
页数 19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08
出版时间 2016-03-01
首版时间 2016-03-01
印刷时间 201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34
CIP核字 2015272811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6
157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3: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