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莎士比亚四大喜剧 插图典藏版
内容
作者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Shakespeare,1564—1616年),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剧作家和诗人,他一生共创作了三十九部戏剧作品、两部叙事长诗和一部十四行诗集,被誉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

内容简介

《莎士比亚四大喜剧(插图典藏本)》收录了《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第十二夜》。《仲夏夜之梦》讲述的是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通过神仙乱点鸳鸯谱,突出了喜剧效果。《威尼斯商人》歌颂无私的友谊和幸福的爱情,批判贪婪、仇恨,成功塑造了“夏洛克”这一经典人物形象。《皆大欢喜》描述了被流放的公爵的女儿罗瑟琳收获爱情的故事,反映了莎士比亚理想中的美好愿景。《第十二夜》是莎士比亚喜剧创作的终篇,再次讴歌了爱情和友谊。四部作品各有千秋,总体上赞美了友谊和仁爱,歌颂了爱情的美好与纯洁。

目录

仲夏夜之梦 威尼斯商人 皆大欢喜 第十二夜

前言/序言

威廉 莎士比亚(WilliamShakespeae,1564—1616年),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剧作家和诗人,他一生共创作了三十九部戏剧作品、两部叙事长诗和一部十四行诗集,被誉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
莎士比亚出生于英格兰中部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镇。小时候家境殷实,曾在镇上的文法学校学习,后因家道中落,离开学校,帮父亲打理生意。当过肉店里的学徒,也曾在乡村小学教过书。读书让他掌握了写作的技巧和学习的能力,生活的磨砺让他了解了人性的复杂和世间的冷暖。
16世纪中后期,英国的戏剧业蓬勃发展,曾有剧团到莎士比亚的家乡做巡回演出,剧团的演出深深吸引了莎士比亚。他在16世纪90年代来到伦敦,□初在戏院做杂役,其后饰演一些龙套角色,由于才华出众,很快便崭露头角。后来,有了自编的剧本问世,此后逐渐以剧作家和名伶驰誉伦敦。
1590年到1613年的二十多年间,莎士比亚创作了包括喜剧、悲剧、历史剧、传奇剧等三十九部戏剧,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瑰丽的文化宝藏。16世纪90年代到17世纪的初期,他完成了《亨利六世》《仲夏夜之梦》《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亨利四世》《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亨利五世》《皆大欢喜》《第十二夜》等剧目。这一时期,他的创作风格较为明快,充满积极向上的格调,流露出他对生活的赞美。他一生中□有名的喜剧基本上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之后的十年间,莎士比亚转入了悲剧题材的创作。此时,他更加注重探讨社会问题和人生的问题,诸如权力、欲望、嫉妒、暴政等。著名的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佩斯》均在这一时期完成。这一时期,他的创作风格变得阴郁、悲怆,沉重而发人深省,达到他艺术创作成就的□□。莎士比亚晚期作品较少,多为悲喜糅杂的传奇剧,如《暴风雨》,通过传奇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比来探讨人生问题。莎士比亚的作品历久弥新,在四百年间散发着无穷的艺术魅力,打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和读者。
本书收录了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第十二夜》。
《仲夏夜之梦》把故事放在了古希腊英雄传说时代,以雅典统治者提修斯公爵的婚礼为引子,由两对青年男女的爱情纠葛,仙王、仙后的争风吃醋,几个雅典手艺人为公爵婚礼献演戏剧为主线,展开了现实、梦幻、神话三个境界,通过神仙乱点鸳鸯谱,织造了一场妙趣横生、富有诗情画意的喜剧。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讲述了商人安东尼奥为帮助好友巴散尼奥向鲍细霞求婚,而向犹太商人夏洛克借债;违约后,只得同意用自己身上的一磅肉作偿;乔装成律师的鲍细霞在法庭上与夏洛克巧妙周旋,从刀尖下救出安东尼奥;□终鲍细霞与巴散尼奥终成眷属。作品歌颂了无私的友谊和幸福的爱情,批判了贪婪、仇恨。故事成功地塑造了高利贷者犹太人夏洛克这一形象。值得注意的是,夏洛克这一角色,虽然是反面人物,但是并非面目可憎。他的声音代表了当时受到种族歧视、宗教迫害的犹太人内心的呼声,表达了一个受难民族的不平之声。正因如此,他这一人物角色也成为具有强大艺术生命力、给人以反思、警醒的典型。
《皆大欢喜》是个谈谈情、说说爱的故事,是莎士比亚将语言艺术运用到□□的一部剧作。以罗瑟琳与鄂兰陀的爱情为中心,穿插着西莉霞与岳力佛、菲琵与薛维厄斯、试金石与奥菊蕾三对男女收获爱情的过程。以“皆大欢喜”为名,展现了好人好报、恶人受到感化、有情人双双喜结良缘,反映了莎士比亚理想中的美好愿景。这部剧的故事情节不是十分严谨,但是莎士比亚用高超的语言手段,塑造出一批血肉丰满的人物角色,展现出多声部、多视角、多画面的艺术特色。剧中,男扮女装的罗瑟琳,多次表达了女性不是男性的附属品,是有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的,向大男子主义提出了抗议,体现了萌发的女权精神,这也是这部剧值得称道的地方。
《第十二夜》讲述的是一对孪生兄妹在流离中失散,妹妹薇珴拉女扮男装,爱上公爵鄂西诺,又奉鄂西诺之命,代他去向奥丽薇霞求婚,而奥丽薇霞却对薇珴拉一见钟情,中间生出许多波折、闹出许多笑话,□后得以圆满的故事。在这部剧中,莎士比亚打造了多个性格鲜明的人物,既有尊贵的公爵、优雅的伯爵小姐,又有不学无术的求婚者、一心向上爬的管家,这些形象丰满而鲜活,富有生活气息,也给这部剧增色不少。
四部剧各有千秋,但是最重要的,在于它们都表达了恋爱自由、婚姻要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而爱情本身是纯洁美好的这一主题。同时,在这些喜剧中,莎士比亚还塑造了一批独立、勇敢的女性形象,这在今天看来,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在众多译本中,本书选取了著名翻译家朱生豪先生的译本。朱生豪生于1912年,浙江嘉兴人,自幼聪敏好学。年轻时的朱生豪在杭州之江大学国文系读书,他热爱诗歌,展现出极高的文学天赋。1933年毕业之后到上海世界书局担任英文编辑。在这期间,他遍读世界文学名著,对莎士比亚的戏剧极为喜爱和推崇。从他1936年译成第一部剧《暴风雨》,到1944年离世,他共译出莎士比亚全部戏剧中的三十一部半。这一时期,也是中华民族遭受日本侵略、灾难深重的时期。在战火纷飞中,他的译稿几遭遗失和焚毁,曾多次补译;在仓皇出逃中,他也仅带一本莎士比亚剧集和一些译稿;在贫病交攻中,他心心念念的是未译完的莎士比亚剧集。他将全部的生命和精力投入到翻译莎士比亚戏剧的事业中,为中文读者带来了莎剧的文化之光。1947年,上海世界书局收录了朱生豪先生翻译的二十七部戏剧,出版了《莎士比亚戏剧全集》,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他的译本以“求于□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为宗旨,文笔流畅、用词典雅、人物丰满,是汉语文学翻译中的经典之作。
约翰 吉尔伯特爵士(Si John Gilet,1817—1897年)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插画家,英国皇家水彩协会会长,他为莎士比亚戏剧绘制了八百余幅插画,也正因为他的突出贡献,被授予爵士爵位。本书收录了他为这四出戏剧所绘的76幅精美插图。
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散落着无数先贤留给我们的瑰宝,我们轻轻掬起一捧,试图窥探其中的美妙。衷心希望翻看这本书,能让您获得精神的愉悦和视觉的美感,从而开启一段愉快的、难以忘怀的阅读之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莎士比亚四大喜剧 插图典藏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 威廉·莎士比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8039173
开本 16开
页数 364
版次 1
装订
字数 288千字
出版时间 2017-10-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17-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33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3: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