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团队驱动力(带出正能量团队的激励心理学)/科学解读心理学实验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面对个性越来越鲜明的80后、90后员工,延长工作时间、增加任务量等粗放的管理方式已经过时,精明的管理者知道,深入人心的激励方式才更有效。

在雷哲编著的《团队驱动力:带出正能量团队的激励心理学》中,世界级心理学大师通过实验,向我们揭示了群体心理学的众多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与团队管理者需要掌握的技能不谋而合。它从心理学层面向我们介绍了团队和每个成员存在的普遍行为的深层原因,帮助管理者从根源上解决管理难题,达到提升团队绩效的目标。

内容推荐

雷哲编著的《团队驱动力:带出正能量团队的激励心理学》汇集了众多心理学家有关团队管理和团队激励的权威研究成果,通过60个心理学实验,生动地讲解了工作态度、自信心、工作热情、进取心、责任心、团队影响力等影响企业管理效果和员工工作效率的基础群体心理学原理,帮助管理者激发出团队的正能量,从而驱动团队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

《团队驱动力:带出正能量团队的激励心理学》适合企业管理者、相关院校的师生阅读和使用。

目录

第1章 这都是态度问题

 1.小白鼠为什么能生存下来

心理观察:小白鼠求生实验

 2.没有受伤,他怎么会死

心理观察:自我暗示实验

 3.为什么有的人总是失败

心理观察:蛇桥实验

 4.为什么他一个人能成功地挑战大西洋

心理观察:林德曼挑战大西洋实验

 5.为什么他对工作如此抵抗

心理观察:态度调节行为实验

 6.是马变了还是人变了

心理观察:赌马者行为态度实验

 7.想培养员工的兴趣,要先转变他的态度

心理观察:态度影响学习兴趣实验

 8.如何让枯燥的工作变得有趣

心理观察:费斯廷格认识失调实验

第2章 给员工自信很重要

 1.是什么让她在一周内焕然一新

心理观察:自信心实验

 2.给员工带上自信的高帽

心理观察:人容易拔高自己的实验

 3.告诉员工:你很重要

心理观察:一美分实验

 4.你说他行,他就行

心理观察:罗森塔尔实验

 5.成功是自信的来源

心理观察:积极信念实验

 6.赞美让员工如沐春风

心理观察:赞美实验

 7.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心理观察:信任实验

 8.给员工贴上自信的标签

心理观察:贴标签实验

第3章 热情去哪儿了

 1.失去了热情,就失去了工作的动力

心理观察:热情冷酷实验

 2.热情丢失在多次失败后

心理观察:恐惧习得实验

 3.小狗为什么会绝望

心理观察:习得性无助实验

 4.过多管理并不一定就好

心理观察:小鲸鱼实验

 5.员工感觉工作乏味,何来热情

心理观察:危桥上的约会实验

 6.员工心情好了,才会对工作充满热情

心理观察:好心情实验

 7.忽略是一种极大的消磨热情的方式

心理观察:反馈实验

 8.习惯有时也是一种牢笼

心理观察:蜜蜂与苍蝇实验

第4章 进取心从何而来

 1.为何成功容易吸引成功,失败容易吸引失败

心理观察:成功与失败心理实验

 2.想成功就可能成功

心理观察:自我效能实验

 3.唤醒员工沉睡的欲望

心理观察:成就动机实验

 4.没有目标的野餐,唤不起人的兴趣

心理观察:野餐实验

 5.有了目标不再迷茫

心理观察:10 公里长跑实验

 6.目标越大越好吗

心理观察:黑猩猩饥饿实验

 7.化解大目标,分阶段实施

心理观察:登门槛实验

 8.目标随着价值改变,认可员工的价值

心理观察:自我价值感与目标实验

第5章 这究竟是谁的责任

 1.“三个和尚没水喝”是谁的错

心理观察:责任分散实验

 2.员工不尽其责,原因何在

心理观察:社会懈怠实验

 3.给员工积极的角色定位

心理观察:监狱模拟实验

 4.集体的智慧不一定最好

心理观察:群体极化实验

 5.自主选择的激励作用

心理观察:阿登屋疗养院实验

 6.心动不见得就会产生行动

心理观察:布里丹毛驴实验

 7.承诺就是一种责任

心理观察:承诺一致实验

第6章 用好团队的影响力

 1.群体对成员有着无形的影响力

心理观察:内群偏好实验

 2.团队压力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

心理观察:同侪实验

 3.每个员工都有竞争意识

心理观察:竞争合作实验

 4.有比较才有差距

心理观察:对比实验

 5.竞争是把双刃剑

心理观察:骑车实验

 6.大家都在努力,你还不加油

心理观察:从众实验

 7.给员工树立行为的标杆

心理观察:榜样实验

第7章 如何奖励才有效

 1.物质奖励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心理观察:强化实验

 2.物质不可缺,情感更重要

心理观察:恒河猴实验

 3.用好惩罚很重要

心理观察:表扬和批评实验

 4.让奖励更有效

心理观察:普雷马克奖惩选择实验

 5.迟到的奖励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心理观察:延迟满足实验

 6.同样的奖励,为什么效果越来越弱

心理观察:边际效用递减效应

 7.奖励越多,效果就越好吗

心理观察:雷珀精神性实验

第8章 让员工的成就不受限

 1.好的行为都是学来的

心理观察:印随实验

 2.为激励设限就是为成就设限

心理观察:天花板效应

 3.没有授权,怎能激起员工的动力

心理观察:态度转变实验

 4.不参与怎么知道不行

心理观察:参与改变实验

 5.拖延会传染吗

心理观察:拖延心理实验

 6.工作迫在眉睫,员工还会拖延吗

心理观察:最后期限实验

 7.时刻保持危机感

心理观察:青蛙实验

试读章节

2.没有受伤,他怎么会死

心理观察:自我暗示实验

2.1 一旦内心绝望,就真的无望了

希望是一种原动力,它能够促使员工往好的方向发展。可管理者如果没有信守诺言,员工在完成自己该做的工作后,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那么,他会感到非常失望。他对管理者甚至整个组织都会产生怀疑。员工一旦出现了失望情绪,再次建立信任感就很难了。员工对管理者失去信任后,还有可能对管理者发出的任何指令都进行抵抗。这种抵抗具体表现为消极怠工,甚至公然对抗。这无疑是所有管理者都不愿意看到的。

从前有一头驴,它毫无怨言地帮人拉磨,每天都重复着单调的工作。对于这一切,它已经习以为常。一天,邻居小马告诉它,它的主人买回了一台电磨,以后就不用驴拉磨了。

驴听到这个消息后一点都不开心,反而心事重重。小马问它:“驴兄,你马上就要从这种枯燥的日子中解脱出来了,为什么还叹气呢?”

驴说:“主人有了电磨,以后就不再用我拉磨了,我能干什么呢?主人一定会杀了我。”小马安慰它说:“你以后会帮主人搞运输,还可以去见见外面的世界,多好啊!”

但是驴摇了摇头说:“那样每走一步就会碰到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多可怕啊!我还是乐意蒙着眼睛走老路。虽然辛苦一些,但是很稳妥啊!”

于是,驴每天都在担心中度过,生怕哪天被主人杀了或者被拉出去做运输。没过几天,它就病倒了。因为其年龄已大,主人认为治疗它并不划算,索性就将它宰杀了。

这头驴的确很蠢,自己把自己吓倒了,以至于看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因为怀着消极的态度,它失去了希望,慢慢陷入恐惧中,从而引来悲惨的结局。

当一个人拥有消极心态,看不到未来的希望时,就难以激发出其内在的动力。消极心态会摧毁人们的自信,使人泯灭希望。可以说,消极心态就像慢性毒药一样,使人慢慢变得意志消沉,失去动力,成功会离这些人越来越远。

失去了希望,怀有消极心态不只让人失去斗志,还能让人丧失生命。心理学家加德纳以死囚为被试,对消极心态所起的作用做了研究。

2.2 心理实验:自我暗示实验

实验开始时,加德纳对一位死囚说:“我们对你执行死刑的方式是放血,你将失血过多而死。你的血会输送给病人,这是你死后能做的唯一一点对人类有意义的事情。”这位囚犯同意了。

死刑程序在手术室内进行。研究人员将犯人带到一个小隔间中。然后让犯人躺在床上,一只手伸到隔壁的大房间。囚犯能感觉到实验人员对他的身体进行了处理,但是他看不到具体的操作过程。他能很清楚地听到隔壁的护士与医生正忙着准备给他放血。护士问医生:“准备五个盛血瓶够了吗?”医生回答说:“不够,这个人个头比较大,准备七个吧。”过了一会儿,护士在他的手臂上用刀尖点了一下,算是开始放血了。同时护士在他的手臂上用一根细管子放热水,热水顺着他的手臂一滴一滴地滴进了瓶中。

因为看不到,犯人觉得一滴一滴滴下的都是自己的血。等滴满三瓶时,犯人休克了。等滴满五瓶时,犯人已经死亡了。死亡的症状与失血致死的症状一样,而实际上他一滴血都没有流。

2.3 实验结论:消极心态会摧毁信心,泯灭希望

明明没有受伤,这个犯人却死了。这就是消极的自我暗示从中作祟,犯人失去了生存的希望,取而代之的就是绝望。因此他认为血放完了,那么他就应该死了。

加德纳的自我暗示实验很好地证明了消极心态对人所起的作用。一个人如果在生活中总是寻找消极因素,那么消极心态就会成为其一种难以克服的习惯。他会将生活中遇到的每一种情况都看作是上天对自己的惩罚,当成障碍和麻烦。哪怕只是面对普通的事件,心态消极的人也会将它当作一场大灾难。

从这个实验中,研究者得出了以下结论。

结论一:消极心态的力量非常强大,它会摧毁信心,使人泯灭希望。

结论二:一个人心存失望,意志力会变得薄弱,他将失去前进的动力。

2.4 激励策略:永远不要让员工失望  没有人喜欢失望的感觉。试想一下,如果自己满怀希望地工作,到最后却发现一切只不过是一场空,你会有何感想呢?团队中一旦有失望的情绪产生,就会迅速蔓延至整个团队,其后果可想而知。

与希望式激励相对,有些管理者会以绝望式激励方式激励员工,也就是以给员工带来压力作为激励手段。具体的激励方法是告诉员工,如果不好好干活,你就会失去……例如失去升职的机会、失去加薪的机会、失去假期、失去福利等。有的管理者甚至以降级或者开除员工的方式作为激励手段。

这种激励方式虽然会让管理者的指示立即得到执行,但是这会让团队的工作氛围变得非常紧张和严肃。员工时刻处于一种被动、消极的状况,只是一味地按照管理者的想法执行。他们失去了工作的热情,失去了信心,失去了主动性和创造力。就像上面故事中的毛驴一样,一旦某天来了一位新人或者是给他们换一个职位,他就会非常担心自己被取代或者没有能力做好,最后只能消极待命。

身为管理者最致命的危机不是“被员工讨厌”,而是“让员工失望”。一旦员工不相信公司的承诺,他便不会去争取。当他对自己不抱很大期望时,就会给自己的能力封了顶,他便成为自己发挥潜能的最大敌人。因此,在管理员工的时候,一定不能让员工抱有消极态度。

P5-7

序言

严格来说,现代心理学起源于1879年,其标志是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试图用“科学的实验方法”探索“人的感觉”。也由此,自冯特以来,心理学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一直以“实验”为主导,对各个心理领域进行研究,发展出了今天这样成果丰富、激动人心的心理学世界,并为教育、社会管理、组织管理、精神治疗等各个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支持。

过去,心理学一直给读者一种类似于“神秘玄学”的印象。现在,人们心中的这种印象已经被大大地改变了。今天,我们大部分人——即使是对心理学所知不多的人,也大多知道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而且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帮助;而那些从事教育、管理或者其他相关工作的人更是认识到心理学对自己做好本职工作几乎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除了心理学方面的专业人员和职业工作者之外,大多数人对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学方法还了解得不多,更不要说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了。所以,心理学知识的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大众对心理学知识的渴望,就是我们沿着这个方向不断前进的动力。

哇唔图书创意部策划并撰写了这套“科学解读心理学实验丛书”,我们的目的有二。

其一,如前所述,国内读者对心理学的热情是足够的,但是心理学知识的普及仍然欠缺很多,所以我们这套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快速了解心理学的窗口。

其二,这套书的编写,并不希望掺人太多作者本人的论述、说辞,我们的意图是给读者提供最原本的心理学知识,还原心理学的真面目,让读者朋友们自主地去判断、去体会心理学的奥秘之处。当然,我们也有一些补充性的建议,这些建议是抛砖引玉、帮助读者朋友们思考的,所以仅供参考。

在过去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心理学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各个方面,而且领域越分越细,如沟通、婚恋、情绪控制、决策等都属于较具体的心理学研究领域,每一个具体的细分领域中的丰硕成果都足以撰写一本图书。所以,与其说我们在撰写一套书,不如说我们在推进一个心理学知识传播计划,我们将以一本本图书的形式,将一百多年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展现在读者面前。

您现在看到的《团队驱动力》、《别说你懂小孩子》、《记忆的密码》、《谁都别惹我》等,是我们的第一批产品。其中的每一本书,都代表着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方向,同时也是心理学的一个应用领域。例如,《团队驱动力》,其基础是群体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别说你懂小孩子》,其基础是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鉴于心理学实验研究是一种基础知识,应用性很广泛,所以在整套书中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在这本书中出现的某个实验,也可能同时出现在这套书中的另一本书中。例如,自我效能实验的结论既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同时也被广泛地应用于组织管理中。

我们在丛书的编写中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为了把每一本书的应用性主题阐释得清楚、完整,心理学基础知识方面的交叉是无法避免的。

本书的创作融入了团队的智慧,洪少萍、孙科柳、李瑞文、秦术琼、宋松红、谭海燕、谭汉贵、王晓荣、杨兵、杨选成、袁雪萍、孙东风、孙丽、李国旗、石强、孙科江、陈智慧等人参与收集资料,安航涛、李艳、姜婷、潘长青等人参与了部分内容的撰写,全书由雷哲统撰定稿。

当然,任何一部书稿都不可能尽善尽美,瑕疵在所难免,我们衷心希望读者朋友提出宝贵意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团队驱动力(带出正能量团队的激励心理学)/科学解读心理学实验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雷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5358585
开本 16开
页数 1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2014-07-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22
CIP核字 2014112049
中图分类号 F270-05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9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0: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