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负丹青(吴冠中自传修订本)》是著名画家吴冠中以80多岁高龄,真诚、坦荡地回顾过去人生旅程的传记之作。“我负丹青,丹青负我!”吴冠中以他爱憎分明的性情、直言不讳的真诚、富有激情的文笔,详述了一位艺术家真实的人生旅程、无尽的凡人心事。作为跨越世纪文化老人的真实记述,本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与美学价值。
图书 | 我负丹青(吴冠中自传修订本) |
内容 | 编辑推荐 《我负丹青(吴冠中自传修订本)》是著名画家吴冠中以80多岁高龄,真诚、坦荡地回顾过去人生旅程的传记之作。“我负丹青,丹青负我!”吴冠中以他爱憎分明的性情、直言不讳的真诚、富有激情的文笔,详述了一位艺术家真实的人生旅程、无尽的凡人心事。作为跨越世纪文化老人的真实记述,本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与美学价值。 内容推荐 《我负丹青(吴冠中自传修订本)》分三部分,“生命之流”部分,记述过往岁月中自己思想感情成长、发展的轨迹;“此情此景”部分,着力于记述自己人生旅程的全貌和主要转折,包括谈论有关生活、文艺观的诸多文字。第三部分是作者的年表。作为跨越世纪文化老人的真实记述,《我负丹青》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与美学价值。本书使用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 目录 自序 一 生命之流 家贫·个人奋斗·误入艺途 公费留学到巴黎·梦幻与现实·严峻的抉择 故园·炼狱·独木桥 严寒·酷暑·土地 艺海沉浮,深海浅海几巡回 年龄飞升,看寰宇块垒 我负丹青!丹青负我! 二 此情此景 水乡青草育童年 父亲 母亲 歧途 走出象牙塔 忆初恋 望尽天涯路 而立与不惑 他和她 风景写生回忆 黄金万两付官司 杂记狂人 毁画 展画伦敦断想 蜂蝶何处觅芬芳 巴黎札记 又见巴黎 土土洋洋洋洋土土 绘画的形式美 关于抽象美 内容决定形式? 风筝不断线 评选日记 美盲要比文盲多 水墨行程十年 说“变形” 是非得失文人画 扑朔迷离意境美 邂逅江湖 三方净土转轮来:黑、白、灰 比翼连理 笔墨等于零 一画之法与万点恶墨 风格 三 吴冠中年表 试读章节 “马赛曲”号去东京,抵香港,我们登陆,住九龙。应邀访李流丹家,他出示他的木刻作品,印象不错,表现了人民的苦难。在饭店吃到了炒菠菜,味美,在巴黎无炒蔬菜,只有生菜或菜泥。北上,先到广州,无亲切感,因听不懂广东话,如初到外国,反不如在巴黎自由。乘火车去北京报到,路经无锡,下车,宿店。店主见我持护照,西装革履,是外国来的,悄悄问要不要姑娘,我摇头。他加一句:有好的。翌晨搭去宜兴的轮船,船经家乡码头楝树港,下船,走回家只一华里,这是我少年时代频频往返的老路,路边的树、草和稻,若是有情当相抱。父亲和妻竟没有来接,别人似乎也不相识,我默默回家。途中见小田埂上远处一矮小老人,夹两把雨伞前来,那确是我父亲。他说昨天碧琴抱着可雨也来接过,今天小雨未来,无电话,他们只知就这几天到家,但不知确期,今天听到轮船叫(鸣汽笛)才又赶来接接试试。他有点遗憾昨天碧琴和可雨没有接到我。转眼抵家,妻抱着三岁的可雨被弟妹们围着,都站在门前打谷场上冒着微雨等待远行人的归来。首先他们让可雨给我抱,没有见过面的孩子,他不怕生,高高兴兴投入我怀中。因平时他们经常训练他:爸爸呢?法不(法国)。我的归来对老父、老母、妻及全家都是极大的喜事,但我感觉到父母们心底有黑洞。 是夏天,妻穿着薄薄的衣裤,同一般农村少妇仿佛,但她朴实中不失自己的品位,委屈了她三年,她还是她,她不怨这三年有多苦,似乎站在流水中并未被打湿衣衫。纸包不住火,家里虽不对我说,原来土改降临,我们家被划为地主。十亩之家算地主?有说是父亲当过吴氏宗祠的会计,吴氏宗祠田多,但又不是我家的。我完全不了解地主、富农、贫农等等的界别及后果,只知家里粮食已不够吃,我想将带回的不多美元先买粮食,父亲连连摇手:千万买不得!夜晚,我和妻相叙,她平静地谈解放前后的情况,她因难产而到常州医院全身麻醉用产钳的惊险,家里经济的艰难,父母的可怜,土改的严峻……我们相抱而哭,我暂未谈塞纳河之溺及返国与否的矛盾。她倒说父亲主张我暂不回来,我不禁问:“那你呢?”“一切随你。”我只住了几天,便匆匆赴京,报到要紧,估计到了北京将可感受到在巴黎时听到进步派宣扬的新中国新貌。 我是第一次到北京,故宫、老城、狭窄街道上华丽的牌坊,这吻合了我想象中的故国旧貌,所谓传统。街上行人如蚁,一律青、灰衣衫,与黄瓦红墙不属于同一个时代。教育部归国留学生接待处设在西单旧刑部街,我办完报到手续住下后,第一件事是到东安市场买一套蓝布制服,换下西装革履,才可自在地进人人群。 接待处的工作主要是联系分配留学生的工作岗位,等待分配期间安排政治学习及政治报告。各行各业的留学生大都与其本专业系统有联系,有的很快就被聘走了,甚至几处抢。也有没处要的,等久了的便分配到革命大学学习,学习一年政治再看。我是打算回杭州母校,刘开渠老师在当院长,已有人开始为我与他联系,妻也曾表示她愿定居杭州,风光气候均宜人。离开巴黎时,有人托我带点东西给滑田友,我找到大雅宝胡同中央美术学院的宿舍滑田友家。不意在院中遇见杭州老同学董希文,他显得十分热情,邀我到他家小叙,问及巴黎艺坛种种情况,最后提出想到我招待所看我的作品,我很欢迎。好像只隔一两天他真的去了旧刑部街,我出示手头的一捆油画人体,他一幅幅看得很仔细,说想借几幅带回去细看后再送回,当然可以,就由他挑选了带走。大约过了一星期或十来天,他将画送回,并说中央美术学院已决定聘我任教,叫我留在北京,不必回杭州去。当时徐悲鸿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徐一味主张写实,与林风眠兼容甚至偏爱西方现代艺术的观点水火不容,故杭州的学生也与徐系的学生观点相悖。因之我对董希文说,徐悲鸿怎能容纳我的观点与作风?董答:老实告诉你,徐先生有政治地位,没有政治质量,今天是党掌握方针和政策,不再是个人当权独揽。董希文一向慎重严谨,他借我的画其实是拿到党委通过决定聘请后才送回的,用心良苦,我就这样进入了中央美术学院。P27-29 序言 身后是非谁管得,其实,生前的是非也管不得。但生命之史都只有真实的一份,伪造或曲解都将被时间揭穿。 我一向反对写自己的传记,感到平凡人生何必传之记之,今年逾八旬,常见有长、短文章叙我生平故事与言行,善意恶意、或褒或贬,真伪混杂,我虽一目了然,也只能由其自由扩散。但促我反思,还是自己写一份真实的自己的材料,以备身后真有寻找我的人们参照。 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叙“生命之流”,即随着岁月的流逝和生活的经历,记自己思想感情的成长、发展、转变与衰落。这生命之流如绘了一幅《清明上河图》,着力于长河的全貌与主要转折,而许多局部细节须用放大镜观察。第二部分“此情此景”,便全是局部放大图,包括有关生活的、文艺观的,其中不少文章都是当年针对现实而发,并引起过强烈反响和争议,今一字不改呈奉于新读者前,读者有最大的自由选择自己有兴趣的篇章。第三部分是年表,那是生命支付的账单,备查支付的误差。 吴冠中 2004年春节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我负丹青(吴冠中自传修订本)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冠中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2010405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2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8 |
出版时间 | 2004-06-01 |
首版时间 | 2004-06-01 |
印刷时间 | 2015-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86 |
CIP核字 | 2014081362 |
中图分类号 | K825.72 |
丛书名 | |
印张 | 26.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50 |
宽 | 175 |
高 | 2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