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汉字与避讳(第2版)(汉字中国) |
内容 | 内容推荐 《汉字与避讳》(第二版)是广东省精品原创图书“汉字中国丛书”之一。该书以专著的形式,深入阐述中国的避讳文化与汉字之间的关系。本书在避讳、避讳学的界定、避讳和汉字的关系、避讳和汉文化的关系、避讳的人文阐释等方面均有创新性的论述,对推动国学热、弘扬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自出版以来,深受读者好评,一版一次图书已经销售完毕。 目录 总序 一、汉字遇避讳,州官可放火――魔方与奇葩的邂逅 (一)汉字,民族文化的DNA (二)当汉字遭遇避讳 二、洪宪传禁令,不许喊元宵――避讳概述 (一)什么是避讳 (二)避讳的类型 (三)什么是避讳学 三、二名不偏讳,字里有规则――汉字和避讳的规则 (一)嫌名不讳:不避谐音之字 (二)二名不偏讳:二字之名不逐字避讳 (三)同训代换:以同义或近义之字代替 (四)已祧不讳:不避远祖的名字 (五)已废不讳:不避被废黜者的名字 (六)讳名不讳姓:只避名字,不避姓氏 (七)诗书不讳:诗书经典不避文字 (八)临文不讳:作文时不避文字 (九)庙中不讳:祭祀时不避文字 (十)君所无私讳,大夫之所有公讳:君王前直呼父亲名字 四、避讳更严氏,先生旧姓庄――汉字和避讳的方法 (一)汉字的特点 (二)因汉字而讳 (三)利用汉字进行避讳的方法 (四)避讳对汉字使用的影响 五、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汉字和文字狱 (一)利用汉字谐音而兴文字狱 (二)利用汉字构造而兴文字狱 (三)利用汉字多义而兴文字狱 (四)利用皇帝专用字而兴文字狱 (五)因为忌讳字或名讳字而兴文字狱 六、语文有禁区,时处须避忌――语文生活和避讳字 (一)因讳字而改变姓名 (二)因讳字而改变地名 (三)因讳字而改变书名 (四)因讳字而名物改称 (五)因讳字而词语淆乱 (六)因讳字而字书漏收或阙释 (七)因讳字而影响职官科举 (八)因讳字而影响日常生活 七、讳字有规律,腐朽化神奇――文史研究和避讳字 (一)避讳对文史学习和研究的消极影响 (二)避讳对文史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意义 (三)应注意的问题 八、识得庐山面,只缘在他山――汉字避讳的语言文化学阐释 (一)避讳形成的心理机制 (二)避忌心理的嬗变:权力话语 (三)避讳的语言学本质:适应交际需要 九、问渠清如许,为有活水来――查检避讳字和学习避讳的著作 (一)查检避讳字的工具书 (二)学习避讳的重要著作 (三)避讳学要籍一览 附录 一、历代国讳避讳用字一览表 二、中国历代帝王谥号、姓名、庙号、年号一览表 三、避讳学文献选读(4篇) 齐东野语?避讳(南宋)周密 史讳举例?序陈垣 略论敬讳对汉语言文化的影响王彦坤 中国避讳学:历史分期与学科构建卞仁海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汉字与避讳(第2版)(汉字中国)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卞仁海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6822505 |
开本 | |
页数 | 227 |
版次 | 2 |
装订 | |
字数 | 200千字 |
出版时间 | 2017-12-01 |
首版时间 | 2017-12-01 |
印刷时间 | 2017-12-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12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