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瓦尔登湖(精)/国民阅读经典
内容
试读章节

人若是借由前述方法满足了保暖需要,接下来的需要又是什么呢?肯定不会是同一类型的更多温暖,不会是更丰盛更美味的食物,不会是更宽敞更堂皇的房屋,不会是更考究更富余的衣服,不会是为数更多、持续更久、热度更高的火源,也不会是与此相类的其他物事。获得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之后,人的选择不只是获得过剩的物品,还可以另有尝试。换句话说,较比卑微的苦役已经完成,假日已经到来,他可以从此踏上人生的冒险旅程。种子已将胚根扎进下方的土壤,足见土壤适合种子的生长。既是如此,种子亦可信心百倍地破土而出,将嫩芽伸向上方。若不是为了向头顶的苍穹攀升,取得同样长足的进步,人们又何必如此坚定地扎根土地?——要知道,珍贵植物的价值在于它们最终结出的果实,这些果实远离地面,高悬在空气和阳光之中。它们受人眷顾,不同于那些较比低贱的食用植物,后者的生命周期虽可长达两年,人们却只肯把它们培育到地下根茎长成之时,为此还经常使用打顶的手段,以至于大多数人都无法认出它们,哪怕是在它们的开花时节。

有的人性情刚毅,在天堂地狱都要自行其是,盖房兴许比最富有的人还要铺张,花钱兴许比最富有的人还要挥霍,但却从来不会沦于贫困。我开具的生活处方并不针对这类出于假想的人物,原因在于,就算世上真的存在这类人物,我也不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也不针对那些完完全全安于现状,从现状当中觅得激励与启迪,并以恋人般的挚爱与热情呵护现状的人——从某种程度上说,我认为自己也属于这一类。我这些言论针对的不是那些从不虚度光阴的人,因为他们自己知道,自己的光阴是否虚度;主要是针对那些心有不甘的人,他们只知道空口抱怨时乖运蹇,却不懂得着手改善时运。有的人抱怨起来最是起劲,最难安抚,只因为据他们自己所说,他们仅仅是在“尽责任”。除此而外,我心目中的听众还包括那个看似身家富厚、实则贫乏至极的阶层,他们囤积赘余之物,却不知如何开销打发,由此便戴上了自己打制的金银镣铐。

假如我斗胆讲出我过往岁月的人生理想,读者若是对我的实际经历有所了解,多半会稍感讶异,若是对它一无所知,则必定大为震惊。有鉴于此,我只打算把我格外看重的那些事业略述一二。

无论天气如何,不分昼日夜晚,我总是渴望把握那个关键时刻,渴望把它刻上我的手杖,渴望立足于那个时刻,响应它的号令。那个时刻是永恒过去与永恒未来的交会点,它不是别的,正是此时此刻。诸君当可原谅我言辞晦涩,因为我这个行当的秘密,本来就比大多数人的行当要多,何况这是行当特性导致的必有情形,不是我故弄玄虚的结果。我十分乐意把所知一切和盘托出,绝不会给自家大门刷上“不得入内”的告示。

我很久以前丢了一条猎犬、一匹栗色马和一只斑鸠,到现在还在寻找它们。我曾向许多旅人打听它们,告诉旅人它们是怎么走丢的,唤它们的时候该怎么唤。我遇见的人当中,有那么一两个听见过猎犬的吠叫和马儿的蹄声,甚至看见过斑鸠没人云层的情景。看样子,他们也急于找回这些动物,就跟他们才是失主似的。

须当起身迎候,却不只是迎候日出与黎明,可能的话,还要迎候大自然本身!多少个寒冬炎夏的清晨,所有的邻人都还没有起身干活,我的工作就已经开始!不用说,许多乡人都曾经路遇收工返程的我,比如拂晓动身去波士顿的农夫,或者是开工路上的伐木工人。千真万确,我从未为太阳的升起贡献过什么实际的力气,同样不容置疑的是,仅仅是到场观瞻太阳的升起,便已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多少个秋日,岂止秋日,还有冬天的日子,我流连在镇子外面,竭力倾听风里的消息,听来就赶紧发布!为了探听消息,我几乎耗去了全部的资本,成日迎风奔跑,上气不接下气。要是这消息涉及两党之中的任何一党,那我敢打包票,它一定会即刻上报。还有些时候,我守在高崖大树权充的嘹望台,随时用旗语通报新来者的消息,或是在傍晚的山顶等待天幕降落,想捡点儿掉下来的东西。可惜我捡到的东西向来不多,而且跟吗哪一样,太阳一晒便会融化。

我长期为一家发行量不大的刊物充当记者,该刊主编迄今不肯发表我的大多数稿件,所以我摊上了作家们常有的厄运,劳苦换来的只是艰辛。只不过,就这件事情而言,劳苦本身便是我的回报。P20-23

作者简介
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美国作家、哲学家,超验主义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废奴主义及自然主义者,有无政府主义倾向,曾任职土地勘测员。梭罗才华横溢,一生共创作了二十多部品质的散文集,被称为自然随笔的创始者,其文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性,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而《瓦尔登湖》在美国文学中被认可为是*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
目录

去星空垂钓(代译序)

简朴生活

我居何所,所求者何

阅读

声音

独处

访客

豆田

镇子

贝克农场

高等法则

动物邻居

暖屋

旧日居民与冬日访客

冬天的动物

冬天的湖

结语

附梭罗小传(爱默生)

序言

英国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Douglas Adams,1952—2001)著有妙趣横生的科幻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The Hitchhiker’sGuide to the Galaxy,1979),这本书一开篇就说:“银河系西旋臂的尽头是一片悖时倒运、无人知晓的穷乡僻壤,当中有一颗微不足道、无人问津的黄色太阳。绕着太阳旋转的,是一颗完全不值一提的蓝绿色小行星……”

千真万确,宇宙如此浩茫无际,我们柄居的这颗“蓝绿色小行星”,只能说是“完全不值一提”。这颗完全不值一提的小行星容纳了一二百个国家,其中一国分成了四五十个州,其中一州有一个名唤“康科德”的小镇,小镇南郊,有一个名唤“瓦尔登”的小池塘。用现实时空的标准来衡量,瓦尔登湖只能说是小之又小,更加不值一提,然而,湖边曾经徜徉着一位伟大的诗人,拥有超越时空的才情与哲思,这位诗人的生花妙笔,使这个不值一提的小小水凼,变成了一片举世仰望的璀璨星空。

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的《瓦尔登湖》去星空垂钓(代译序)(Walden,1854),和他在书中深情赞美的瓦尔登湖一样,清澄纯净,深沉隽永,宜冬宜夏,宜晴宜雨,宜远望宜近观,宜细读宜浅品,宜于千秋万世,以之为涤荡俗尘、洗濯精神的凭借。这是一本简单的书,也是一本深邃的书,是一本素朴的书,也是一本绚烂的书。这本书里有一个寓言,寓言的主角是一位力求完美的艺术家。这位艺术家花费了亿万年的时间来制作一根手杖,使得手杖最终成为了“梵天一切造物之中最美的一件”。显而易见,这位艺术家挣脱了时空的藩篱,因为对于他和他的作品来说,“时间的流逝仅仅是一种幻觉”。我们不妨把这个寓言看作梭罗的夫子自道,而他的《瓦尔登湖》,便是与这根手杖一样的艺术瑰宝。

以现实事功而论,梭罗的短暂人生只能说是建树无多,以致友人爱默生在他的葬礼上发出了这样的嗟叹:“他没能成为整个美国的设计师,倒成了采果队伍的领队。捣碎豆子,诚然有助于有朝一日捣碎帝国,可要是年复一年,捣杵之下始终只是豆子,那便如何!”(见本书所附爱默生《梭罗小传》)身为超验主义哲学(Transcendentalism)的领军人物,爱默生这番话一点儿也不“超验”,倒有几分神似于《红楼梦》里薛宝钗对贾宝玉的劝诫,虽然说存心忠厚,毕竟是流于俗见,落了下乘。梭罗的素淡人生,诚可谓“大成若缺”。他说他想做一只报晓的雄鸡,唤街坊起身迎接黎明,倘若街坊们耳朵太背,或者是睡得太死,并不是雄鸡的伤悲,更不是雄鸡的过失。

迻译《瓦尔登湖》的过程中,我每每为梭罗的真知灼见与奇思妙想衷心赞叹,在我译过乃至读过的所有书籍之中,没有几本曾使我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译这本书所用的时间,远远超出了我自己的预计,这一方面是因为梭罗的文字往往意蕴悠长,确实需要着意推敲,更重要的原因则是朝夕浸润,受到了书中诗意的感染。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从容自得,用心体会其中的乐趣与教益,当下便是最宝贵的时刻,干吗要急不可耐,铆足了劲儿冲向不可知的未来?译书不过是读书的一种方法,而读书诚如梭罗所说,“必须跟作者一样殚精竭虑,一样专心致志”。照我自己的感觉,倒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这么读,当然,只瞧得起经典著作的梭罗多半会出言反驳,不值得这么读的书,读它作甚?

今天的人们喜欢谈论诗意和远方,大概是因为物质和物欲汹汹迫人,同时压缩了地理的空间和心灵的疆域,使得远方和诗意再无容身之地。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1735—1826)曾说,“我必须研习政治和战争,好让我的子孙有机会研习数学和哲学”(I must study politics and war that my sons mav have libertv to study mathematics and philosophy),意思是先辈在物质层面的筚路蓝缕,是为了给后人的精神追求提供便利,就像梭罗说的那样,“给高雅艺术腾出一点儿时间”。只可惜,物质的发展似乎并没有带来精神的自由,反倒造成了更加严重的奴役和压迫。以物质而论,当今时代远比梭罗的时代发达,远比梭罗的时代丰富,但人们似乎并没有“仓廪实则知礼节”,反倒是更深地陷进了物质的泥沼,更加疏离于自然的怀抱和生命的本真。幸好,梭罗为我们留下了这样一本杰作,用至为深刻又至为简易的文字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做远方,什么叫做诗意。

不过,读者们切勿把《瓦尔登湖》当作一本人生指南,汲汲于从中求取人生的答案。梭罗在书中说:“我这本书或许格外适合寒门学子,其他读者则不妨各取所需。我相信谁也不会罔顾绽线之虞,硬要套上尺码太小的衣服,因为衣服必须合体,穿起来才会舒适。”这本书当然远不只是适合“寒门学子”,但梭罗无意充任我们的人生导师,只是以思想的斧凿打穿现实的铜墙铁壁,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窗子,一个凭窗望远的机会。诗意与远方不在别处,只在认真探索的旅途之中,正如书中所说:“其实我绝不希望任何人袭用我的生活方式……我只是希望,每个人都能认真审慎地寻找并践行自己的道路,不去走父母或邻人的老路”,因为“从一个圆心可以画出多少条半径,生活的道路就有多少条。所有的改变想来都是奇迹,但这样的奇迹时时刻刻都在发生”。

译到本书末篇“春”的时候,北国的春天恰好来临,窗外春云浅淡,柳绵飞舞,花香阵阵,鸟语载途。我以为,梭罗用礼赞春天的文字收摄全书,是因为宇宙与自然充满生机,人生也充满希望,只要我们朝夕惕厉,终归有超拔升华的可能。东坡先生曾经慨叹:“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行香子·述怀》)他说的“作个闲人”,自然不是教大家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而是说人生旅途不只有喧嚣弥漫的红尘,还有琴酒溪云,还有更值得悉心品味的东西。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说,“我想饮更深的水,想去繁星铺底的天河垂钓”,大致也是同样的意思。

既是如此,我们不妨追随前贤的脚步,从心底抽出诗意的钓丝,投向迢遥浩瀚的广宇,去钓取无数光年之外,那些微光闪闪、亘古不灭的游鱼。

内容推荐

《瓦尔登湖(精)》是美国作家亨利·大卫·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记录,描绘了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大至四季交替造成的景色变化,小到两只蚂蚁的争斗,无不栩栩如生地再现于梭罗的生花妙笔之下,而且描写也不流于表浅,而是有着博物学家的精确。

该书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

编辑推荐

亨利·大卫·梭罗编著的《瓦尔登湖(精)》是一本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书,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它与《圣经》等作品同时被称为“塑造读者人生的25部首选经典”。其中分析生活,批判习俗处,语语惊人,字字闪光,见解独特,耐人寻味,给人启迪。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瓦尔登湖(精)/国民阅读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亨利·大卫·梭罗
译者 李家真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122725
开本 32开
页数 51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7-01
首版时间 2017-01
印刷时间 201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692
CIP核字 2016280544
中图分类号 I712.64
丛书名
印张 16.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7
149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4:4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