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情感与理性
内容
内容推荐
康德哲学中的情感因素,在其美学思想中有明显体现;但由于康德美学在其整个哲学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学界尚有争议,所以揭示康德哲学中的情感因素就显得尤为复杂。贺方刚著的《情感与理性(康德宗教哲学内在张力及调和)》从情感与理性相对立的角度出发,不仅凸显了(审美)情感在调和康德宗教哲学内在张力中的作用,而且也揭示了情感在康德的知识学和道德哲学中的作用。
作者简介
贺方刚,山东临沂人,哲学博士,主要从事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康德哲学的研究。曾以访问学者身份于2016年赴美围孟菲斯大学,跟随Thomas Nenon教授学习康德哲学和海德格尔哲学。已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有的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目前承担有关康德哲学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厅级项目若干项;主要从事美学、科学哲学等方面的教学工作。自幼练习书法,在艰深的哲学思辨之余也进行书法美学的研究。
目录
导论
一 选题依据
二 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康德宗教哲学的思想背景
第一节 恩典先于信仰?――奥古斯丁恩典观的认识论困境
一 奥古斯丁的恩典观
二 奥古斯丁的信仰观
三 “恩典―信仰”观的认识论困境
四 产生“恩典―信仰”观困境的原因
五 恩典的意义在于更新理解力
第二节 路德的“双重权威”问题
一 来自“神”的权威
二 源自“良心―理性”的权威
三 两种权威的对抗
第三节 康德恩典观的逻辑盲点
一 人的本性之善
二 本性(或本质)中的趋恶倾向
三 康德恩典观的逻辑盲点
第二章 康德宗教哲学的内在张力
第一节 人自身(现象与本体)的分裂所导致的张力
一 “人是什么?”
二 从对“物”的分析到对“人”的分析
第二节 人的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张力
一 感性之于认识、道德和宗教
二 理性之于认识、道德和宗教
三 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张力
第三节 人实现至善的自助与神佑之张力
一 自助乃实现至善之根本
二 神佑是实现至善不可缺少的环节
第三章 情感指向对调和康德哲学张力的奠基作用
第一节 从“期望”情感到“信任”情感
一 亚里士多德以期望情感为基础的可能性
二 奥古斯丁以信任情感为出发点的可能性
第二节 从“感觉”到“对象”――康德的“对象”概念对贝克莱“实在”学说的完善
一 贝克莱“存在(或实在)就是被感知”的提出及存在的问题
二 康德“对象”概念的提出对贝克莱问题的解决
第三节 情感之于贝克莱的上帝论证号隋感指向在物自体中的作用
一 贝克莱上帝论证中的“情感”之作用
二 康德在“情感指向”中呈现物自体
三 智性直观与情感指向
四 反思活动对情感指向之确证
第四节 “纯粹理性”中的情感指向功能
一 纯粹理性的定义
二 纯粹理性的运用
三 情感指向在先验理念产生中的作用
第五节 情感指向与道德敬重感
一 敬重感的对象
二 敬重感的作用
三 敬重感的来源
第四章 康德宗教哲学内在张力之调和(上)
第一节 哲学部门的划分对调和宗教哲学内在张力的影响
一 领域、基地和领地的三分法
二 三分法对概念界定的影响
第二节 反思判断力的产生
一 《纯粹理性批判》里的“反思”与“(规定性)判断”
二 《实践理性批判》中的“判断”
三 《判断力批判》中的反思性判断力
第三节 反思判断力在调和张力中的作用――从反思性判断到“作为哲学入门”的审美判断(反思判断与情感指向)
一 情感对“实践的实在性”之确认
二 审美情感与反思性判断力
三 反思性判断力在调和张力中的作用
第五章 康德宗教哲学内在张力之调和(中)
第一节 主观合目的性之于调和
一 为自身提供规律的主观合目的性
二 作为先验原则的主观合目的性
第二节 主观合目的性与美
一 “审美无利害”的提出
二 “快适”因其“有利害”而不是审美
三 “善”因其“有利害”而不是审美
四 快适、善与美之异同
第三节 美乃德性之象征
一 崇高感与道德
二 美的兴趣与道德
三 美象征着德性
第四节 艺术的天才――神―人之间的使者
一 天才为艺术立法
二 天才对美的阐释
第六章 康德宗教哲学内在张力之调和(下)
第一节 客观合目的性之于调和
一 作为准构成性原则的客观合目的性
二 体现客观合目的性的有机物
第二节 自然终极目的
一 大自然的目的性
二 自然目的论的二律背反
第三节 自然目的――理性神学的入门
一 理性宗教对自然神学的超越
二 目的论对理性宗教的奠基作用
第七章 理性宗教何以可能
第一节 上帝存在的道德证明
一 以道德为前提的上帝存在证明
二 道德目的论中的上帝
第二节 理性宗教的核心――心灵改善,重建向善的禀赋
一 人性的善恶之辨
二 恶之根本性与普遍性的根据在于自由
三 弃恶从善的基础――重建向善的原初禀赋
结语:理性宗教之所“能”与“不能”
一 理性宗教之所“能”者
二 理性宗教之所“不能”者
参考文献
致谢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情感与理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贺方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97196
开本 16开
页数 2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9千字
出版时间 2017-09-01
首版时间 2017-09-01
印刷时间 2017-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516.31,B920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24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8: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