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这世上的种种告别
内容
试读章节

我立刻按住那张纸,并暗暗庆幸自己眼明手快。她不动声色地用手指关节敲敲放在桌上的笔:“快签字吧。”

签完字的我举目四望,狭小的空间里充斥着菲佣、印度人、步履蹒跚的老人、穿鲜艳的劣质衣裙的中年妇女。他们都不懂得在网上预约,所以不得不早晨了点半就过来,排上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的队,为了在这个潮湿拥挤烦躁不堪的城市里生活下来,哪怕这个城市并没有善待他们。

有男子拼命说着“借过’从人群中挤出来,一边挤一边冲我挥手。我定睛一看,原来是大学同学志成。他穿着白衬衫黑西装,头发上抹了很多发胶。我对他的印象仍停留在他大学时穿白汗衫、蓝短裤的样子。那时候他在足球队,天天在绿茵场上奔跑,进球之后听着全场的欢呼声回身帅气地挥一挥手,冲天空当坚起一根食指,多么意气风发。

“要不要一起吃午饭?”他像大学时那样亲昵地拍了拍我的肩膀,拍完之后又有点尴尬,手停在半空不知道该如何安放,最终决定顺势捋一捋头发。

我和他面对面站了一会儿,彼此都在想要说什么话题。他知道我不喜欢缅怀往事,我也知道他不愿意我多问现状。

“周六还要上班?”我指指他身上的西装。

“是啊是啊,要去见一个客户。”他小心翼翼地说。离开校园,他一米八的身形不知为何看起来没有之前那么挺拔,连说话都有点唯唯诺诺的。

“拿了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今后买楼不用交额外印花税,贷款也容易批下来,做了不喜欢的工作大可以炒老板鱿鱼,不用担心工作签证作废。”志成郁郁寡欢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点笑容,大概是因为之后再也不会被称为“外地人”了吧。我当时拼命学粤语,也是这么想的。

“今天要喝一杯庆祝一下。”他很熟练地叫了瓶红酒,什么年份,哪个酒庄,应该搭配牛肉而不是羊肉都能娓娓道来。穿燕尾服的侍者把红酒送到他面前,他眯着眼睛看了一会儿标签,又就着阳光看了一下色泽,然后示意侍者打开。

“大学那会儿,你连打个领带都不会。”我笑道。

他点点头:“可不是嘛!”

大学时,刚到香港的我们就像刚进大观园的刘姥姥,写报告,演讲,参加社团,拉赞助,样样都做不来,甚至交论文的时候,面对装订机都束手无策。因为粤语不好,常常闹出把“人妻”说成“淫妻”的笑话,羞愧得连开口讲话都不敢。

那时候的社团流行喊宣传口号,以拍手或者跺脚的方式打节拍,节奏错落有致地把口号齐声喊出来。有些口号特别复杂,喊的时候要一会儿跺左脚,一会儿跺右脚,一会儿原地起跳,一会儿把双手举过头顶。我们要记住粤语发音已经很难,所以总是在该出左脚的时候出了右脚,连累大家重来。本地学生用足够被我们听到的音量咬耳朵:“又是那群NDS,什么都做不好。”

我们一开始也没觉得羞愧,直到有人看我们如此冥顽不化,好心告诉我们NDS是“内地生”的拼音缩写。

香港人做事讲究自由民主,每个社团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像社会的缩影。连竞选小小一个宿舍管理委员会,都要选举,要投票,要连夜开咨询大会,要公开财务年报。

开会的时候一切都有模有样,人们穿西装,打领带,坐下来的时候,男生要解开西装的第一颗纽扣,女生要侧过身子跷起腿。会议的开头主席要致辞,秘书要负责记录,财政委员要汇报收支,哪怕所谓的收支不过是搞活动收到了学校的五百元赞助,买了两箱维他奶和两大包糖果。

志成每次认真做的开会记录都受到各种批评,关于“NDS”的闲言碎语也听了不少,最后干脆穿着系里发的T恤,趿着夹趾拖鞋去开会,从开始睡到结束。

P4-6

作者简介
刘文,香港读书、工作、生活,曾为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现就读于美国南加州大学创业投资系。十八岁起背井离乡独自漂泊,背起行囊游历世界的不同角落,喜欢生活中未知的冒险和奇遇。热爱文学和写作,热爱美食和佳酿,听到音乐就能起舞,擅长发现生活中微小的温暖,不忘初心,奋斗不止。从不惧怕爱和奔跑。著有《如果在巴黎,一个旅人》《我爱我自己你爱你自己》。
书评(媒体评论)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同的,

有些人早早就得到了婚姻、家庭、儿女,

有些人既拥有金钱又拥有美貌,

有些人却生来就喜欢流浪、冒险、孤独和远方。

而我,只是一直都想要讲个故事给你们听。

——刘文

后记

我常常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房间里醒来。窗外的空气时而温润时而凛冽,天空的蓝色蓝得不尽相同,隔壁房间时而传来人声,时而传来电视节目的声音。有一阵子我常在大提琴乐声中醒来,无法分辨是唱片还是演奏。我总是在将醒未醒时把电视调到BBC的早间新闻节目,然后起床,静静地喝掉一杯英式红茶,加脱脂牛奶,不加糖。

八年前的冬天,我在“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考场上被要求写一篇“从这里出发的旅程最远”的命题作文。我完全想不起来当时写了什么,只记得写完之后和同考场的朋友去唱歌撸串吃火锅。然后,我们在静安区那有些灰蒙蒙的天空下面拿着青岛啤酒的瓶子一直走一直走,唱许巍、朴树和周杰伦的歌,电线把天空分割成几何形状,而弄堂人家的电视机里在放《武林外传,>。那是我第一次喝酒。我们都喝得有些高,说了很多话,甚至颇为矫情地流了眼泪。我记得后来看一等奖作品,有人写了自己在英国和意大利旅游的经历,有人写了自己谈恋爱的缠绵悱惻。从没出过远门也从没谈过恋爱的我是那么羡慕他们,想要和他们一样见多识广,却没想到自从写了那篇文章之后,我的人生就开始充满一段又一段遥远的旅程。

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之后的八年里,我在四个不同的国家常住过,去过上百个城市。我一次次坐着夜班飞机一个人越过晨昏线,看着云层下渐渐远去的城市灯火。我并没有刻意追求过漂泊感,也并不喜欢用“流浪”来形容自己的生活,但生命里总是会恰巧出现不同的机会,遇见不同的人和事情,看到不同的风景。我一直没有为学业或者工作或者金钱发太多的愁,而可以拴住我的让我安稳降落的爱情又迟迟没有出现。我没办法用好或者不好来形容这样的生活。我并不知道夜晚回家的时候有人为你开着一盏灯是什么样的生活,也不知道在同一个地方居住很久,久到对城市的每一条伤痕都熟悉是什么样的生活,但我也渐渐学会不为自己得不到的东西而自怨自艾。我在飞机上觉得自己像鸟儿一样自由,并且仗着年轻尚可以所向披靡,“胜之不武”。

我2007年参加了第九届“新概念作文大赛”,投稿的初衷是为了二十分的高考加分。如果那时候有人告诉我,我会坚持写八年,出四本书,发表上百篇文章,我是万万不会相信的。就算现在我回头去看家里收集的有我文章的杂志、书籍、报纸,我还是没办法相信自己已经在写作这条道路上走了那么远,远到我已经无法想象不写文章不写专栏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了,远到我不知道如果失去了写作,我还是不是我自己。

这让我想起了和我喜欢的人一起旅游的最后一夜,我枕在他的手臂上,握着他的另外一只手。那个时候我马上就要去洛杉矶念书,而他要去新加坡做一份薪水颇丰的工作。我们能感觉到我们之间有些火花,却不具备开始一段关系的客观条件。  他说:“再看看今后有没有机会吧。”

我说:“但我这一走,至少要去两年。”

“别说两年了,就算是八年、十年,在生命的长河里,也不过是弹指一瞬的光阴。你以为坚持不下去的事情,做着做着就习惯了,你以为很痛苦的事情,过着过着就忘记了。你以为时间很长,机会很多,转头才发现我们已经向前走了那么远。”

我最后还是错过了他和其他很多人,错过在我的生命里是很轻易的一件事情,我也能够接受但凡快乐的时光都是匆匆而逝的。奇怪的是,我从来没有做一份工作或者谈一段恋爱到八年那么久,却勤勤恳恳地写了八年。常常有读者说他们从初中开始读我的文章,一直读到上大学甚至工作。

2007年的暑假,我通过高考去了香港中文大学念书。

我常常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房间里醒来。窗外的空气时而温润时而凛冽,天空的蓝色蓝得不尽相同,隔壁房间时而传来人声,时而传来电视节目的声音。有一阵子我常在大提琴乐声中醒来,无法分辨是唱片还是演奏。我总是在将醒未醒时把电视调到BBC的早间新闻节目,然后起床,静静地喝掉一杯英式红茶,加脱脂牛奶,不加糖。

八年前的冬天,我在“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考场上被要求写一篇“从这里出发的旅程最远”的命题作文。我完全想不起来当时写了什么,只记得写完之后和同考场的朋友去唱歌撸串吃火锅。然后,我们在静安区那有些灰蒙蒙的天空下面拿着青岛啤酒的瓶子一直走一直走,唱许巍、朴

目录

前言:讲个故事给你听

chapter1 围·城

 围城

 地下铁

 独食记

 住房记

 市井香港

 随波逐流

 中环手记

chapter2 归·属

 最好的生活

 爱情与面包

 红裙

 音乐响起,我们起舞

 这世上的种种告别

 离别

后记:从这里出发的旅程最短

序言

刚从宜春拍完《三体》回来的教授把脚搁在写字台上,一边用Moc电脑做着剪辑,一边和我聊天。

“人这一辈子,最基本的需求只有两个:一个是讲故事,还有一个是找到生命的意义。我有一次去拍纪录片,看到一位知道自己要死的病人,哆哆嗦嗦地抬起手,在白色便笺纸上拼命写着什么。写完之后他心满意足地看了床前的家人一眼,就闭上了眼睛。”

“那他到底写了什么?

“他手颤抖得太厉害,所以没有人认得出他写了什么,但书写这件事,对他来说,就是一个与世界安然告别的仪式。”他模仿着病人濒死挣扎的样子。

我想起我在普华永道的经理说人最基本的需求只有两个:一个是让老板满意,一个是让客户满意。

那是2013年的时候,我参与一家内地公司在香港上市的项目,要提交三年的财务报告和五年的盈余预测。我每周一早晨飞去不同的城市,周五晚上再回香港,周六周曰在公司加班到深夜,睡觉睡得最多的时候就是在飞机上那三四个小时。项目一做做了六个月,辗转好几个省份,报表修改过无数次,连一个标点一个括号都反复删掉加上。整个团队都人困马乏。

在一个会议与另外一个会议之间,我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也丝毫不觉得我的生活有任何意义。我开始不停地生病,感冒、发烧、咽喉炎、肠胃炎走马灯一样交替,每天都有说不出的困乏。

大宇从纽约飞上海,在香港停留。他给我煲了鸡汤,下了挂面,然后勒令我第二天就去看医生。

“那你自己有没有满意?”这么说。

他把我的笔记本电脑和计算器都藏了起来,我们窝在沙发上看碟。梅雨季已过,香港的夏天即将来到,那漫长的炙热的夏天常常叫人无所适从。明晃晃的阳光逼得你审视自己生活里的荒凉与空旷。

……

我常常想起在一个活动上,我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奥斯卡”获奖者,我结结巴巴地话都说不连贯,她替我拿来一瓶水,拧开了盖子放到我手里,让我不要着急慢慢说。我记得活动结束后,她被主办人、嘉宾包围着,却说要离开一下,然后穿过人头涌动的大厅,走到我面前,向我伸出了手,说很高兴见到我。

唯有故事可以永恒,我为了能够写出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在拼命地燃烧着。而迈出战战兢兢的第一步后,我突然发现,原来剩下的九百九十九步,都变得顺理成章起来。

我在普华永道的朋友已经升职做了月入五万多的经理。他们说得越来越少,听得越来越少,每一天过得越来越雷同。他们背诵各种各样的会计师守则,按照版式做出审计报告和招股书,努力把自己隐藏起来,生怕失去那份优渥的报酬。

我和伊万为了省十元钱的停车费宁可走路半个小时去采访。我们趁记忆尚且新鲜的时候在他家狭小昏暗的客厅里写下了一个个故事,我们争吵,埋怨,把笔记本摔在地上,我们气呼呼地说明天就要去找教授修改课题内容.然后他会带着我喜欢的纸杯蛋糕来道歉,我们拥抱,重归于好,摄入大量的咖啡和红牛,一直写到累得在桌上睡着为止。

“我终于找到了生命的意义,那就是把平凡人的故事讲给更多的平凡人听。”我对大宇说。

“把别人的故事写出来,就好像也过了一遍他们的人生。和世界相比我们实在太渺小,只能用这样的方式尽可能活得丰盛。’他说着说着就笑了起来,仿佛想到了什么特别的故事。

彼时他在撒哈拉大沙漠拍摄,只有在补给站的时候才能回我的短信。他在星空下调校罗盘,装满饮用水和食物,然后准备第二天一早就上路。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同的,有些人早早就得到了婚姻、家庭、儿女,有些人既拥有金钱又拥有美貌,有些人却生来就喜欢流浪、冒险、孤独和远方。

而我,只是一直都想要讲个故事给你们听。

内容推荐

由刘文著的《这世上的种种告别》是【ONE一个】当红作者、香港青年文学奖冠军,刘文的8年都市生活记录。

全书共有14个故事,讲述了年轻人独自在大城市打拼的各色遭遇:

地铁承载了城市里最大的人流量,也发生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不断搬家、漂泊无依

无休止的加班和没好脸色的上司,格子间里的“宫心计”

选爱情还是面包,哪个才是更好的生活

离开还是留下,到底我们想要的是什么

这些关于情感、成长和勇敢的现代都市故事,也是所有在庞大、冷漠的“城市围城”中独自生长的平凡年轻人的生活。

编辑推荐

1。学霸、前普华永道审计师、环保科技企业联合创始人,【ONE一个】当红作者,香港青年文学奖冠军得主,刘文,8年漂泊岁月,首次集结成集。

2。14个关于爱、成长和勇敢的故事,写尽城市空巢青年的当下。刚出社会没几年,孤身一人在大城市打拼;人挤人的早高峰地铁,无穷无尽的加班,空荡荡的出租屋,找不到伴只能独自吃饭的寂寞……这些故事,只要漂泊过,就会懂得。

3。不煽情、不说服,《这世上的种种告别》讲述都市漂泊生活的原貌:请相信,你此刻的挣扎与迷茫,都有人与你一样。

年轻的我们都一样,对未来期待又忐忑。新生活有太多的动荡与不安,我们都焦虑、彷徨、挣扎,都不知道未来在哪里。

这本书不捏造生活的捷径,也不打虚幻的鸡血。希望读完之后的你,能不再担心,相信这茫茫人海有无数和你一样的年轻人。无论是在原地努力挣扎,或是率性挥别过去,你都是这庞大世界里渺小又重要的存在。

《这世上的种种告别》由刘文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这世上的种种告别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476328
开本 32开
页数 1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3
出版时间 2017-01
首版时间 2017-01
印刷时间 201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64
CIP核字 2016182765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浦睿文化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10
147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38.00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6:5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