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遇见拼命努力的自己
内容
编辑推荐

给不愿将就过日子的你,为了生存,你咬牙切齿地做着不喜欢的工作?想转行,却不知如何零经验进入意向中的行业?工作多年还在原地踏步,升职无望?不甘心一辈子打工,但又苦于创业无门?不满于现状,却迫于生活压力,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你那么努力,该吃的苦都吃遍了,为什么没能过上想要的生活?如果你有上述种种困惑,那么,刘仕祥著的《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遇见拼命努力的自己》就是写给你的。给不满现状却一片迷茫不知该做什么的你,用“擅长-喜欢”矩阵分析,分清理想工作、明星工作、问题工作和垃圾工作,给迫于生活压力做着不喜欢工作的你,运用“喜欢的和不喜欢的工作账单”,帮你定量了解二者收益与损失的天差地别,给想转行却没有新行业敲门砖的你,用好“职业杠杆”原理,行业小白也可零成本转入目标行业,给工作几年原地踏步、升职加薪无望的你,掌握“职业发展双通道”,远离“非积累性职业”,助你一路“升值”,给挣脱过去,期盼未来,当下使劲的你。

内容推荐

刘仕祥著的《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遇见拼命努力的自己》是一本写给大学生、在职人员的书。作者既从自身经历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职业规划的理解、运用,又从很多职场人的视角讲解该如何处理在职业发展过程面临的种种问题。本书既有职业规划方面的知识,又有心理学、个人成长等方面的知识,内容丰富,这为很多迷茫的人,提供了一个全新而又典型的标本式的实战成长案例集合,有着极强的实用性,贴近职场生活、来源职场生活,是所有职场人士开启职业规划大门、走出迷茫困惑、走向职业成功的书。

目录

Part1 世界如此残酷,平庸是条死路

 年度平均工资,你拖后腿了吗?

 30岁,你甘心降低标准“将就”活着吗?

 你会主动把自己“安排”到较低位置上吗?

 你为什么成了“毕剩客”?

 不出去走走,你会以为这就是你的全世界

 你的“平庸”系统需要更新换代了

 如何过一生,临终才不悔?

 你配得上你想要的生活吗?

Part2 三十而立,“立业”的“立”

 过完了一天,就过完了一生?

 每天,让“使命”的闹钟叫醒你

 要嫁就嫁对郎,要入就入对行

 做喜欢工作和不喜欢工作的账单

 你的渴望是你能力唯一的限制

 在天赋优势的轨道上,才能够加速

 把与众不同的那点不断放大

 有一技之长,屌丝也可以成功逆袭

 “行业小白”妙用职业杠杆最小代价转行

 那些你不知道的招聘潜规则

 好工作不是找出来的,是被“挖”出来的

 你不是在跳槽,是在拒绝成长

 最大的职业风险是不敢冒险

Part3 奔跑吧,兄弟!小心绊脚石!

 现在做和以后做有什么区别?

 你不强大,讨好别人有什么用

 修炼你的自信,让你过上想要的生活

 战胜恐惧最好的方法,是与恐惧共舞

 耐得住寂寞,方撑得起繁华

 失败不可怕,没经历才可耻

Part4 你的“梦想浪费指数”爆表没?

 梦想“失窃”,别人只是小偷,你才是汪洋大盗

 世界上最大的浪费,是做太多与梦想无关的事

 花更多时间做重要的事,花更少时间做更多的事

 做一个有结果的人

 “尽力”还远远不够,要“全力以赴”

 坚持不一定会成功,为什么还要坚持?

Part5 那些你自以为“是”的

 那些会害你一辈子的“成功定律”

 逃得了“北上广”,逃不了“穷窘盲”

 虚度的青春,不是你的资本

 过去的花钱方式,很可能让你这辈子一事无成

 赢得面子,却会让你输了一生

 无法选择出身,还要选择贫穷吗?

 人生逻辑顺序错了,你将一事无成

 不自我设限,你的生命会有更多可能

后记

试读章节

Part1 世界如此残酷,平庸是条死路

在刚毕业的那年,你获得的工资足以让你骄傲,因为跟身边的人相比,你比他们工资高,尽管只高了几百块钱。可是有一天,你从一个同学口中得知,他有个朋友刚毕业就拿到了上万的工资。

在你努力工作后几年,你的工资比刚毕业的时候涨了两倍,你感到满足了。因为身边的很多人,还在为一日三餐终日奔波。可是有一天,有个朋友告诉你,他的一个跟你同龄的朋友,现在已经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了。

当身边的舍友整日把自己锁在宿舍里玩游戏,而你也睡到中午,吃完饭后,便努力投入工作中。你窃喜,因为你比他们更加努力。可是有一天,你看到一个朋友是这样的工作状态:周末早上早早起来,去公司准备项目合同。然后下午去客户那里谈判,晚上再陪客户吃饭。当他拿着签好的合同回到家时,已经是晚上11点了。

你以为你很努力了,突然有一天,却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成长。你身边的人,依然是那个状态。而那些你根本就不知道的世界里的人,早已在享受着成功者的喝彩。

眼光的局限,是人类最大的弱点之一。当你长期坐在一个天井里,你就会以为这个世界就跟这个井口一样大。

人是很容易受影响的动物。你身边的人和事物会影响你对这个世界的判断。因为身边的人都是打工的,所以你根本就看不到创业者的世界;因为身边的人总是在睡懒觉,在日复一日地虚度光阴,所以你就以为人生就该这样度过;因为身边的人都喜欢去网吧玩游戏,所以你就以为人生就是及时行乐。

可是你不知道,更多的人,在努力地改变自己。他们每天都在为梦想奋斗着,每天都在做着让自己成长的事情,这是你看不到的世界。

有个女孩子写信告诉我,说她被男朋友甩了。她很伤心,因为她很爱他,而且认为再也找不到像他这样的人了。我告诉她,那是因为她的眼睛只盯在了他的身上。他身外的世界,她从未涉及,所以她以为这就是她的全世界,而实际上帅哥满大街都是。

你从未触及的世界,或许才是真正精彩的世界。你的眼界决定你会成长为什么样子

存一个乞丐,整天在街上乞讨,对路上衣着光鲜的人毫无感觉,却嫉妒比自己乞讨得多的乞丐——他这一生只可能是个乞丐了;有一个普工,整日为了一日三餐而辛苦劳作,对那些住豪宅、开豪车的人毫无感觉,却对身边的同事工资比他多几百块钱而耿耿于怀——他永远都只能做普工了。

很多时候,眼界决定了我们会成长为什么样子。

在我们的身边,有越来越多的宅男宅女,整天蜗居在自己小小的世界里。所以,电脑、游戏、网络便成了他们的全世界。所以,他们就整天与虚拟世界为伍,与时间的虚度者为伴。看到身边的人都是这个样子,他们也不着急,但实际上,已经跟外面那些最优秀的人的差距越来越大了。走出圈子,看到大世界

很多人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津津乐道着自以为是却微不足道的成绩,导致自己一辈子无所作为。所以,只有走出这个小圈子,才能看到外面精彩的、更大的世界。

经常走出去,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参加过什么社交活动,每天早上起来上班,晚上回家吃饭,然后周末在家里宅两天,周一又开始上班的循环。

其实,平时上班没时间去参加活动,但是周末一定要给自己一天的时间拓展人际关系。在大中城市,免费的活动很多,可以约朋友出来打打球,也可以三五个人聚聚餐,还可以参加一些免费的甚至是付费的论坛、培训、讲座等。P26-27

序言

不负青春,疯狂成长

当第一次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看到在深圳大都市打拼的青年,如何通过自身努力走出迷惘,走向职业成功的一个缩影。

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也是成就很多人梦想的城市。很多人在这里白手起家,但也有很多人在这里迷失了方向。刘仕祥也曾经经历过一段迷惘期。我很开心地看到,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在深圳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深圳大学的品质是“自觉、自信、自强”,我认为这本书是这六个字的真实体现。深圳大学出了很多优秀的校友,例如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上海巨人网络科技公司董事局主席史玉柱等。在他们身上,我们都能够看到“自觉、自信、自强”的缩影。

刘仕祥是深圳大学毕业的优秀学生。读大学时,为了能够不断锻炼自己,他曾努力勤工俭学,并尝试创业,虽然以失败告终,但这段经历为他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踏入职场之后,他依然是一名优秀的职业人。毕业之后,他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虽然在刚毕业的时候,他也曾迷惘,但是大学时代的职业规划教育和不断摸索实践,让他迅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和职场人士找到自己的方向,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迅速走出青春的迷惘。他结合自身的经历,收集了很多职场成功人士和迷惘人士的案例,编写了能够切切实实帮助别人的课程,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从而写出了《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遇见拼命努力的自己》这本书。

在我的印象中,职业规划类书籍一般技巧性都比较强,而职场励志类书籍又大多是“鸡汤文”,所以一般人读了职业规划类书籍之后,在执行的过程中,一旦遇到困难,常会因动力不足而轻易放弃;而一些职场励志书籍,虽然当时看了让人很有动力,但却让人不知道从何下手。我一气呵成地读下来,发现这本书观点新颖,既有成功人士的激励,也有普通人的警醒,引人思考的同时,作者又提供了可执行的方法,确实是一本不一样的书。

刘仕祥既从自身经历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职业规划的理解和运用,又从诸多职场人的视角讲解该如何处理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本书既有职业规划方面的知识,又有心理学、个人成长等方面的知识,内容丰富,为很多迷惘的人提供了一个全新而又典型的集合标本式实战成长案例,有着极强的实用性和可读性。它来源于职场生活,贴近职场生活,是帮助所有职场人士开启职业生涯大门、走出迷惘困惑、走向职业成功的书。

看到这本书,我很欣慰。我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自己的学生不断地成长。青春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可能很多人都会迷惘,因为不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该干什么、能干什么。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刘仕祥疯狂成长的经历。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帮助那些正处于迷惘中的人走出迷惘。

不负青春,疯狂成长,或许才是走出青春迷惘的最有力武器!

后记

感谢你看完了这本书。

从大学时代开始,我就有陆陆续续记录生活感悟的习惯。进入社会工作后,我开始从记录生活感悟转为记录职场感悟。

到2015年,我已经写了10H0多篇原创文章。也是在那一年,我开始接触三茅人力资源网。我在这个网站发布了第一篇网络文章:《这些招聘潜规则你不知道,将永远迷茫下去》。这篇文章出乎意料地受人欢迎。之后,这篇文章受到很多微信公众大号、微博大号等自媒体的转载。不久,我成了三茅人力资源网专栏作家。

之后,我陆陆续续发表了很多关于职业发展和职场励志的文章。就这样,越来越多的朋友知道了我,而我几乎每天都会收到读者的私信。真正让我有出版书的想法的,是在收到一位年轻妈妈的私信之后。

这位年轻妈妈,是一位出国留学归来的职场女强人。回国后,她却面临着和很多职场妈妈一样的困惑。例如,由于亲自带小孩而导致的职场空白,或者无法平衡家庭和事业的关系而导致的职场迷惘。她曾经给我写了很多邮件。每次,我都是在半夜12点花半个小时回复她,给了她很多可行的建议。

我这样做,只是为了践行自己当初的诺言:帮助更多在生活中和职业发展中迷惘的人找到自己的方向,实现他们的梦想。

后来,她给我回了一个邮件。她说,我的文章可能会改变她一生的发展方向。

那一刻,我才知道原来自己的文章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那么大。

之后,我发表了《人生逻辑顺序错了,你将一事无成》等被百万读者称为“醍醐灌顶”的文章,也写出《如如何写出让HR一看就约你面试的简历》等非常实用的求职指导文章。这些文章发表后,曾一度占据简书、微博等大型自媒体的头条位置。

读者们的鼓励,让我有了出书的想法。我想把更多的文章集结起来,让更多的人看到,让更多迷惘的人少走弯路。

后来,我遇到了海天出版社的张主任和涂编辑。他们看到我的文章之后,马上和我取得了联系。涂编辑还说,读我的文章后,感受很深。于是,我的书终于可以出版了。在这里,我要感谢他们的“知遇之恩”。

这本书里的大部分故事和案例,都是我身边朋友的故事和经历。他们跟很多人一样,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在这本书确定要出版之后,我逐一跟他们取得了联系,告诉他们,我会以他们为原型,以故事的形式将他们的经历表现出来。当我跟他们沟通之后,他们马上就表示了支持。为了保护他们的隐私,很多故事的主人公我都采用了化名。在这里,对他们的支持,我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还要感谢我最尊敬的深圳大学教授章必功、三茅人力资源网CE0王强亲自作序推荐;感谢三茅人力资源网编辑宋文、《一个HRD的真实一年》作者赵颖及我的学员的倾情推荐。

感谢买了这本书的读者们,特别是提前预订了这本书的读者们,正是因为你们,这本书才得以出版。

最后,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家人和我最亲爱的朋友们。每次,在我遇到瓶颈的时候,你们始终站在我身边。感谢一路有你们!

在今后的成长路上,愿我的书能够给读者朋友带来一点温暖和鼓励;愿它可以成为你身边最忠实的一位同行者;愿有一天,可以和你见一面,一起聊聊职场,聊聊人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遇见拼命努力的自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仕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716872
开本 16开
页数 2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2
出版时间 2016-12-01
首版时间 2016-12-01
印刷时间 201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2
CIP核字 2016148836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9:5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