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三毛传(繁华一梦锦瑟流年)
内容
试读章节

于书中,万水千山走遍

我成了十足的书奴。

——三毛《逃学为读书》

书,是三毛的最爱。书里有沧海桑田,有不朽智慧。三毛热爱着这些。从孩提时代,到豆蔻年华,再到后来的浪迹天涯,书绐了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能量。

三岁时,三毛结识了第一本书,自此便爱书成痴。

那时,《学友》和《东方少年》杂志每到月中发行。三毛总是早早等着,待书出来,便将书捧回家,和姐姐一起读。三毛与书是从不失约的。再后来,每每杂志读罢,三毛都意犹未尽,又不耐于杂志发行时间的限制,便翻起了堂哥们的书架。就这样逐渐认识了鲁迅、巴金、老舍、冰心、郁达夫等对她而言还很陌生的作家,“吞”了《骆驼祥子》《寄小读者》等许多他们的作品。三毛曾说过“那时候报刊不够看,一看便完了。所以什么书拿到手来就给吞下去”。那段每日等书找书看的阅读时光,于三毛,或许是小学时光里最美好的日子了。

可以想见的是,课本上的内容是完全无法满足三毛的求知欲的。为了自己不断膨胀的阅读欲望,她废寝忘食地读着那些或犀利,或温暖,或清新,各有风华的文章和书籍,仿佛进入了一片桃花源,一片文字的桃花源,久久不愿归返。在三毛眼中,这浩瀚的文字创造了一个个奇妙多彩的世界,对她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后来家中的藏书亦无法满足三毛的读书欲了。在将那些藏书翻遍之后,三毛将目光转移到了邻近的小租书店。对她来讲,那个地方是天堂一般的存在。那时候,她并不能理解家中并不宽裕的拮据境况,只是想着自己要用尽各种办法去借书读书。她缠着母亲索要零用钱,只要得到哪怕一毛钱,她也会钻进租书店,再也不肯出来。

在租书店里,她最初只能读懂儿童书,如描述美国西部移民生活的故事书:《森林中的小屋》《梅河岸上》《农夫的孩子》《草原上的屋》《银湖之滨》《黄金时代》,等等。后来她已可以捧起大部头《红花侠》《三剑客》《基度山恩仇记》《堂·吉诃德》《飘》《简·爱》《琥珀》《傲慢与偏见》《呼啸山庄》《雷绮表姐》尚且年幼的三毛,对这些显得过于深奥的西方名著,来者不拒,热烈欢迎它们来到她的世界。这些经由时间佐证过的书,每个人读后都会品味出不同的感受,它们是一扇窗,为三毛打开了全新的世界。看过书中这各色风格的风景与人事,三毛的流浪梦想,便从这里开始了最初的萌芽。

在广泛阅读过西方名著之后,三毛开始接触中国的文学故事,这时她读五年级。她读的第一部作品是长篇小说《风萧萧》,作者徐訏,二十年后成了三毛的干爸。此时,她的阅读能力已经远远超出同龄孩子许多。

五年级的下学期,三毛开始读《红楼梦》。《红楼梦》的文学造诣自不必说,它的影响力也是十分厉害的,许多文学少年都是因为它而踏上了追求文学的道路。人们对它的讨论也从未曾停止过,自它诞生之日起,便成为文学论坛上一个永恒的不可磨灭的话题。而对于三毛这样一个书痴来说,读了便欲罢不能亦是毫无意外会出现的情形了。

P16-17

作者简介
杨婷婷,天蝎女,河北大学对外汉语专业毕业,数年海外靠前学校中文教学经历,现供职于国文传媒,传记作者、编辑、出版人。喜爱读书写作,热爱体育运动,动静总相宜。
后记

亲爱的三毛

我爱哭的时候便哭,想笑的时候便笑,只要这一切出于自然。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三毛《流星雨》

我女儿常说,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痛快地活过。我想这个说法也就是:确实掌握住人生的意义而生活。在这一点上,我虽然心痛她的燃烧,可是同意。

——三毛父亲陈嗣庆

在我这个做母亲的眼中,她非常平凡,不过是我的孩子而已。三毛是个纯真的人,在她的世界里,不能忍受虚假,就是这点求真的个性,使她踏踏实实地活着。也许她的生活、她的遭遇不够完美,但是我们确知:她勇敢地面对人生。

——三毛母亲缪进兰

三毛,一个倔强勇敢的女子,用她的生命,走过了万水千山,走出了一殷传奇之旅。

不幸如她,芳华少年时受尽屈辱,孤僻自闭,感情亦不算顺遂,无法与挚爱白头。幸也如她,双亲一生宠爱,遇得顾福生为她开启心门,波折恋情后终与荷西相守六年幸福。

她的一生,是逐梦的一生。在追寻过她的生命轨迹后,有数不尽的情绪,在心中激荡。有爱、有痛、有艳羡、有渴望、有惋惜、有思念……

三毛的作品中,有她灵动的思想,细腻的笔触,天马行空的情节想象。她的文字清新、多变、单纯又独特,每一个字都是三毛走过的每一个脚印,笔下跳跃的浪漫的生命之歌,叫人读了又读,看了又看。爱的伤痛被她一笔带过,更多的是对爱的执着。她爱人,爱自然,也爱勃勃的生命。

三毛有一颗敏感而浪漫的心。在异乡,在遥远的大漠里,那些描写人情冷暖的文字仿佛是一张多彩而温柔的毯子,裹住了书外多少迷茫而单薄的心。多年以后,想起来时,依旧那么温柔。

在许多人眼中,三毛就是自然,是这个世界给予世人最为真实、质朴的回声。

月坠心霜,魅已成殇。

三毛去了,回声,却依旧在这世间流传。

再见了,亲爱的三毛。

三毛文学小结

三毛一生留下十八本书,一部剧本,还有一些歌词、有声书和译本。

她的文学生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雨季文学时期。

从《惑》开始,《秋恋》《月河》《极乐鸟》《雨季不再来》《一个星期一的早晨》《安东尼,我的安东尼》。共计七篇作品,均以“陈平”真名发表。1976年结成小说集《雨季不再来》(含1975年以前作品若干)。

这一时期发表的作品仿佛都有雨季里一片“惨绿”的共同特色,恰如彼时,她那悲苦、迷惘的灵魂。故称之为“雨季文学时期”。

第二阶段,沙漠文学时期。

《沙漠中的饭店》发表,三毛开始了她文学生涯的第二个时期——沙漠文学时期。

从《沙漠中的饭店》开始,《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记》《哭泣的骆驼》和《温柔的夜》,四部作品集,载着三毛的名字,风靡了台湾文坛。

彼时,三毛用明朗、晓畅的笔触,写尽自己的幸福,写尽人间的浪漫与自由。这些作品受到了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女性读者的热烈欢迎,轰动一时。从此,三毛成为台湾著名的女作家。三毛本人,也成为万千青少年狂热崇拜的“青春偶像”。

这一时期的作品,悲苦、忧郁、迷惘、空灵的色彩消失了,代之以健康、明朗、流畅、诙诣的文学风格。

第三阶段,都市玉冰文学时期。

从1979年秋,到1991年,她走入生命终局,她一共完成《梦里花落知多少》《背影》《万水千山走遍》《送你一匹马》《倾城》《谈心》《随想》《我的宝贝》《闹学记》九部作品集,《兰屿之歌》《清泉之歌》《刹那时光》三部译作,《三毛读书》《流星雨》《阅读大地》三部有声作品。另有电影剧本《滚滚红尘》一部。与人合作的集子多种,如《昨日、今日、明日》《泥土·牛》等。

这一时期作品题材更加丰富多彩。除了小说、散文之外,游记的数量增多了。依然还有零星的诗歌创作;而文学评论、电影剧本以及有声出版物,则是全新的尝试。

这样的三毛,红尘味浓厚,这时三毛笔下的文字,不再写尽远方的梦幻,开始描绘身边的美丽。然而,那些心中珍藏着的、美丽纯洁的小事,宛如都市夜晚一处灯火,却处处低回一种寂寥、落寞的悲凉。

综观三毛一生的文学道路:雨季文学时期是她的文学初试和奠基时期,展现出少女三毛不可忽视的文学天才。沙漠文学时期,是她的成熟时期,也是她的成名时期,更是她文学生涯走向辉煌的时期。荷西惨死,三毛遭遇了一生最大的感情挫折。但是,她没有停笔,甚至曾一度更为勤奋。她进入了文学创作的晚期。这一时期的作品,大都写于台北。这些作品,染上了她的丧偶之痛和对红尘压力的抗拒情绪,变得“瘦了”。父亲陈嗣庆评价三毛说:“她是夜市里站着喝爱玉冰的人。”故三毛晚期的文学创作被称为都市玉冰文学时期。

目录

壹/陈家妹妹

 山城有人家

 从重庆到南京

 “古怪”的孩子

 初识“三毛”

 新的故乡

贰/童真年华

 于书中,万水千山走遍

 拾荒的浪漫

 哑巴炊兵

 少女情萌

叁/黑白花季

 受辱心殇

 背向人间

 转折

 文坛初试

肆/青春爱恋

 最好的时光

 当爱渐行渐远

 远走马德里

伍/流浪远方

 马德里印象

 邂逅荷西

 异乡辗转

 情挫台北

 情定荷西

陆/荒漠天堂

 结婚记

 白手成家

 幸福的沙漠

 哭泣的骆驼

柒/岛屿生活

 加纳利群岛

 逍遥七岛游

 死亡之岛

 永远的挥别

捌/孤身迷航

 不死鸟

 梦里花落知多少

 万水千山走遍

 纸人

 大陆寻根

玖/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

后记

 亲爱的三毛

 三毛文学小结

序言

让流浪的足迹在荒漠里写下永久的回忆

飘去飘来的笔迹是深藏的激情你的心语

前尘后世轮回中谁在声音里徘徊

痴情笑我凡俗的人世终难解的关怀

这是罗大佑的《追梦人》,罗大佑为这首曲写了两个词的版本,一是《青春无悔》,第二即是这首《追梦人》。二者的区别即在上面这四句歌词,这是罗大佑写给三毛的词。

“让流浪的足迹在荒漠里写下永久的回忆”,流浪、荒漠是三毛一生最重要的两个注脚,三毛曾和爱人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生活过.并写下了《撒哈拉的故事》,这一段是三毛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必将会是永久的。

“飘去飘来的笔迹是深藏的激情你的心语”,三毛是作家,是编剧,她正是用她的笔来表达自己内心,为人们讲述故事的人。

“前尘后世轮回中谁在声音里徘徊”,三毛的英文名Echo即是“回声”的意思。

“痴情笑我凡俗的人世终难解的关怀”,三毛是痴情的,虽然她的文字并没有透露失去挚爱的锥心的痛,但她确不能从丈夫的死中解脱出来,在凡俗的人世中,她终究无法与荷西携手白头。既然生着“难解”,我便去死里寻找这答案。

这四句词与这歌的名字是罗大佑专为三毛而作的,与i毛是如此地贴切。三毛的故事,有人说全是她的梦罢了,然而是梦又如何,若能为梦而生,一生能在梦里追寻,寻着那爱与自由,又终结于梦,何尝不是一大幸事呢。

三毛生于乱世,幸而她的童年并未受到战争最直接的影响,她虽从幼时就表现出了她的特立独行,但终究是个纯粹的孩童。纵使少年时经历过学校中那样的噩梦,后又流浪天涯,短暂幸福之后失去挚爱,三毛依然用她的文字追着梦。

世人眼中,热爱文字的女子多是内心充满着浪漫与梦幻的婉约派,因此,人们如若要叙写三毛的一生,也多数会将文字尽可能地作成温婉华美的篇章。然在我看来,三毛不仅是婉约派,她还是英气洒脱的,是有趣惬意的,又是简单随性的,不羁固执的,她是一首并无韵律可循却会让人反复聆听回味的歌。

三毛确实是温暖的,她热衷于烹饪,爱用温柔细腻的嗓音讲话,对于自己居处内的每一处小装饰都非常享受,对生活有着透彻的认识,也挚爱着文字,崇尚着浪漫。尽管最后三毛选择以那样决绝的方式离开这世界,但她确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她说,人类之间,要彼此相爱,天地万物,也要去爱。

三毛又是个充满英豪气质的女子。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敢于只身去往千里之外的他乡,她的流浪,有着游侠般的坦诚与果决。她流浪着,她是自由不羁的,却又渴望着安定,她以“在路上”的生命姿态呈现无数个流浪的梦想,然而她也随时准备着再出发,只因完全的陌生反倒让她敏感的灵魂觉得自在,她要在一场又一场的陌生的人事中寻找灵魂的安宁。后来与爱人隐世撒哈拉,彼时的撒哈拉沙漠中正经历着战争,而三毛仍能每日饶有兴趣地欣赏着邻人们种种令人啼笑皆非的举动,并用轻快诙谐的语调来叙说和面对她所身处的一切。纵使是失去挚爱后心中有无法愈合的伤痕,她也总能将这哀伤在她笔下化作片片落花轻散而去,虽然其中仍不免深深的悲戚,但并没有让人觉得这灰霾不可散去,反而让人默然心疼,她的文字也多数都是充满着惬心与静好的气质。种种这些已足够证明三毛有着寻常女子没有的勇气及英气。

一生游历五十多个国家,会说多种语言,她笔下的异国情调,诙谐又不失机智的行文特色,让万千读者为之痴迷。三毛用她的文字向世人展示她的足迹,叙说她的爱情。她笔下色彩缤纷的异国情调,文中的诙谐、机智,助她把很多凄怆的际遇写得生气勃发。然而纵观三毛一生,虽有懂她的父母,有知心的爱人,但幼时的孤僻、童年的怨恨、成年后的执拗……所有轻快淡然的背后,都隐藏着凄凉的悲伤。她渴望浪漫的爱情,却放手初恋选择流浪;她热爱生活,却无法为生活驻足;守望白首的婚姻,却最终成了未亡人;她始终怀揣着寂寞。在我看来,她并没有在她的文字中尽言她的孤独和寂寞。世人总用种种形容词去解读她,然而真正能懂她的人何其之少,但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心中的独一无二的三毛,我以我的笔说她的一生,度她的心,追她的梦。

记得有人说过,三毛的一生,只完成了两件事,一是万水千山走遍的流浪,一是一场童话般浪漫又凄美的爱情。说起三毛,总归是要说荷西的,这个十七岁就认定自己心的归宿,坚持等待忠于自己的爱情的大男孩,这个在沙漠中的小教堂里许诺要给三毛一生幸福的痴情男子,这个将一生之爱都付与三毛的真挚的大胡子。他用了六年的时光等待他认定的三毛,也最终达成所愿,感动了三毛,换得与她的婚姻,荷西也用了平生的所有护佑着三毛。

与荷西的相识想必是三毛一生最幸福的事,三毛选择了荷西,选择与他共度余生,此时,幸福是如此触手可及。一对爱人,在荒漠中度过那一段浪漫时光,共享那一幕幕幸福过往。这一段恋爱,如童话般幸福,令人向往。荷西虽外表粗犷,却也能做个不乏细致之心的男子;三毛潇洒不羁,却也可做如水般温柔的女子。在物质极度缺乏的大漠中,三毛与荷西恍如隔绝尘世,二人如神隐般过得逍遥自在。他们乐得接受漫天黄沙的洗礼,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他们的灵魂是在自由狂舞的,这已足够。

在遇见荷西后的三毛的生命中,这个大胡子若影随行,从不曾离去。荷西曾说过他们是不死鸟,会永生永世一起依傍着翱翔。他们曾多次幻想过老得不能动弹牵手赴死,然后美丽地在一起的情景,但天不如人愿,约好的厮守终老,却六年一逝,难有一个完美的结局。最终,他们仅能以荷西痛彻心扉的离去做最后的诀别。荷西给了她生命中最珍贵的六年,给了她理想的爱情。然而,幸福却像流沙,难以把握,易于流逝。

三毛说过: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总会有点害怕,怕得到他,怕失掉他。极尽幸福之时,人们总是会有一种患得患失的惆怅。也许这就是宿命,再坚强的生命都斗不过强悍的宿命,三毛也不例外,这令三毛痛到了极致,亦几掏空了她的灵魂。荷西离去后,三毛因为爱情而灿烂的心情,笔锋急转,从天堂跌落地狱。原来安稳的幸福,于三毛,刹那问灰飞烟灭。

造化捉弄,令一对令人艳羡的神仙眷侣,一个早早离去,另一个失了心,只能在尘世孤独游荡。三毛何其幸运,她寻着了知心人,却又何其不幸,无法携手白头。然而完整的爱情或许就是如他们这般,既享受过恬然的岁月,终也会奏响凄婉的离歌。世上本就没有完美的事,百分百的完美实际却是最大的缺憾。三毛的一生,万水千山走遍,足迹遍天涯,而最美好最值得记忆的一方土地,是在撒哈拉沙漠。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多么浪漫至极的文字,这是浸润在极度幸福的爱情中的人才能写出的文字。撒哈拉是三毛与荷西爱的家园,在大自然的广漠中,因为爱与自由,三毛写下了无数美丽的文字。撒哈拉时的她虽是流浪远方,但她的心是安定的,因为有挚爱的荷西与她相伴。那片孤寂的荒漠海洋里,有三毛张扬的青春,有她的爱情,记载着她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这一段爱情,让无数人痴迷和神往,却最终在凄美的哀吟中画上了句号。天人永隔,诀别的刹那,仍在人世的那个,只能一个人在心里默念着再见,她的痛,难以言说。三毛失去了至爱,跌入了命运的旋涡,只好也只能蜷缩在令人窒息的空壳中苦苦挣扎。

一九九一年一月四日,凌晨,台北士林区荣民总医院病房卫生间里,三毛,用丝袜上吊自杀离世。曾经因梦中的橄榄树而绿过的生命,如今已然苍白,陌陌红尘中,她化作翩翩彩蝶,在远方未知的另一世继续追寻自己的梦。在三毛以如此极端的方式身亡之后,人们心中有万千的不解和遗憾,不能相信也不愿相信。三毛的死.轰动一时。当三毛的死讯传出,很多人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三毛,三毛,怎么可能是她呢?这样一位乐观豁达,能把香菜当作玫瑰,如此追求浪漫,热爱生活,一直用暖暖的温柔写尽世间美好的女子,竟会这样冰冷地离开。甚至有人开始抵触三毛的故事,这样一个教人乐观向上的女子轻易放弃生命,三毛的“自相矛盾”,让一些人始终无法释怀。

然而,真正懂得三毛的人,一定会懂,这又怎么不可能?她曾自杀过,不止一次,她也曾赌气说过:“我要活着,看看上帝还有什么难题要我做。”后来,她又说:“如果我死了,人生就考不倒我。”很小的时候,三毛看到树上的苹果会问:“苹果挂在树上,会不会很痛苦?”三毛的世界是个双重的世界,装着一个她笔下生机盎然的天堂,一个她心里荒凉死寂的地狱。人们总是以她的文字来度她的心,殊不知,她的寂寥或许并未用文字告知你呢,死,或许是最好的解脱。人们在她的笔下感受温暖,她却只能在自己的心里哭泣。她用悲天悯人的情怀写尽世事繁华悲欢离合,最终她却做了个过客,她也只能做个过客。

对于三毛的自杀,她的父亲陈嗣庆这样说:“我女儿常说,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痛快地活过。我想这个说法也就是:确实掌握住人生的意义而生活。在这一点上,我虽然心痛她的燃烧,可是同意。”父亲终究是父亲,与女儿是如此心有灵犀。三毛一生热烈地活过,经历过,纵使她的肉身化为了一杯土,但那绚烂的梦想已然温暖。三毛说过,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它是细水长流,碧海无波,在芸芸众生里做一个普通人,享受生命刹那的喜悦,那么我们即使不死,也在天堂了。

喜爱三毛,不仅是爱她的文字,三毛用一生去流浪与爱,所以她能拥有那般纯粹,那般抓人心的文字。喜爱三毛,更是爱她这样的人生,这样一颗纯净的心灵。她满足了万千读者对自由生活的幻想,同时,也给世人留下了一串串难解的谜。而三毛的文字于她自己,则似一个温柔安稳的心灵世界,能给她的灵魂以卑微的安全感。

一直觉得,三毛是孤傲不羁的精灵,她纯真如孩童般的灵魂,即使心中又有着孩童般的叛逆与自闭,但她本该也应该有静好的归宿。然而大梦初醒后,才懂得,她原本是滚滚红尘中的一缕梦境。

她的一生,就像一场梦,而她自己就是这个梦里的追梦人。她永远追随着她的梦前行,哪怕是一个永远不及的梦。三毛追着她自由的梦,追着她爱情的梦,追着她浪漫的梦,最终,她自己也变成了一阙梦。

内容推荐

她的文字,纯真温柔;她的爱情,浪漫悲伤;她的一生,真实纯净。她,是一个能抚慰你心灵的追梦人。

杨婷婷著的《三毛传(繁华一梦锦瑟流年)》讲述了三毛的一生,还有她那满足了万千读者对自由生活的幻想,她那般抓人心的文字,是因为她拥有着那般的纯粹。

编辑推荐

杨婷婷著的《三毛传(繁华一梦锦瑟流年)》勾勒描摹了三毛跌宕起伏、自由不羁的一生。她在这世间的四十余年,短暂却璀璨,哀愁又不失浪漫。纵使命运让她饱受磨难,三毛对爱情、对生活始终充满激情与希望。她为梦而生,一生都在梦里追寻,寻着那爱与自由,最终将自己活成了一阙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三毛传(繁华一梦锦瑟流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婷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951123
开本 16开
页数 1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1
出版时间 2017-04
首版时间 2017-04
印刷时间 2017-04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256
CIP核字 2016313956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1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24.00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6:3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