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游戏精神与儿童中国/中国儿童文学名家论集
内容
作者简介
班马,本名班会文,有名儿童文学作家,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曾就职于《少年报》社、创办过《绿人》儿童画报,快乐作文课程教学实验基地,为“大幻想文学”总策划之一,曾任广州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为班马快乐作文创始人,现为绿人儿童智库主持人。
主要作品有:幻想文学《小绿人》、《沉船谜书》、《池塘的秘密》等;长篇小说《六年级大逃亡》系列、《没劲》系列;散文集《星球的细语》等;专著《游戏精神与文化基因》、《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与构想》、《前艺术思想》等。
曾获全国很好儿童文学奖、国家图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等奖项。
目录

自序

 儿童论者,大隐隐于儿童

导论

 班马儿童文学理论思想纲要(著述重点摘要1984年—1996年)

 重构“儿童美学”的艺术本体根基

 构建“儿童文学审美发生论”的理论框架

 理论思想及其著述的纲目

“游戏精神”理论概说

 班马“游戏精神”理论纲要

 “玩”的感知理论意义

——穿透世界游戏研究流派之后的儿童美学路径

 “游戏精神”的儿童哲学:“未来实践”

——游戏之中的成长动机与动力

 “游戏规则”与“形式挪前”

 “形式挪前”的儿童认识容器开发

——质疑以“小”为本的儿童观之视野旧边疆

 身体研究与“游戏精神”

——略考“成年仪式”之中的“操作型思维” 

 “游戏精神”的“释放”原理

——儿童“心理能量”的表达方式

 一个儿童文学作家的游戏性写作心理

 —探讨“原生性”和“戏作” 

 从“游戏精神”走向游艺功能

 略论“游戏精神”的原始态心理表现

 理论来源与戏剧因素之答吴其南问

——“游戏精神”与“戏剧”影响

“游戏精神”理论走向实践现场

 本章内容的“提要”表述说明

 2000年班马理论行为转场的答问

——一种理论,也是一种理想;再要去把这理想实践

 在跨世纪的那一天,决定了作为儿童文学作家的“扩展身份”

——两千年以来期待的“儿童学”角色

 《绿人》儿童画报办刊宗旨的“游戏精神”

——班马“游戏精神”的首度实操运用

“儿童反儿童化”命题

“身体—感知理论”实证研究

中国儿童文化史论

新潮探索与“游戏精神”发生态

儿童中国视野中的“游戏精神”格局

附录

主编小记

内容推荐

《中国儿童文学名家论集》是一套具有极高学术价值的理论文丛,汇聚了当下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界最有学术影响力的10位中坚学者:吴其南、金燕玉、王泉根、刘绪源、班马、孙建江、朱自强、汤锐、彭懿、方卫平。他们是中国儿童文学学术进程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其学术贡献更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理论史上重要的一笔。

这套丛书,内容涉及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理论进程、创作思想、作家作品研究,儿童文化产业透析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将对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创作、阅读等方面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是图书馆馆藏、学术研究、儿童文学爱好者等的必备藏书。

班马著的这本《游戏精神与儿童中国》为丛书之一,包含:“游戏精神”理论概说、“游戏精神”理论走向实践现场、“儿童反儿童化”命题、“身体—感知理论”实证研究、中国儿童文化史论、新潮探索与“游戏精神”发生态、儿童中国视野中的“游戏精神”格局七部分内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游戏精神与儿童中国/中国儿童文学名家论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班马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5238218
开本 16开
页数 3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0
出版时间 2017-06
首版时间 2017-06
印刷时间 2017-06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718
CIP核字 2016076278
中图分类号 I058
丛书名
印张 24.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40
171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