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王维诗传
内容
试读章节

王维,旷世奇才,盛唐盛世所特有的“这一个”。

王维取名“维·摩诘”,应该绝非偶然。

王维一生中最为惊艳的生命时光,似在其解褐前。这种当红与荣耀,成为当时及后代文士追风逐雅而永远心仪的人生之梦。

王维十五岁自山西蒲州走出来,独身一人走入长安城,迅速地融入这个超级繁华的大都市,全面接受了长安对他的特别眷顾与热情塑造。

王维,世称其人清贵,以超逸之品而发超逸之音,而成为诸王驸马豪右贵势的座上客,让他们待其如师友。

约摸六七年时光,长安造就了一个王维,王维也深刻影响了一个长安。

1 若有谶验的“维·摩诘”

公元701年,是中国诗坛最值得炫耀的年份,差不多都是在春天,诞生了两个超级天才诗人,他们就是王维与李白。

王维出世了,非常平淡,非常平静,似乎没有任何异常征象,至少是没有什么异常征象的记载,没有像李白那样从出生开始就被“仙化”,而有“仙化”的记录。

李白,字太白,小名长庚。这个非常神乎的名字,最先的文字诠释,也许出于李阳冰之手吧。李阳冰乃李白的族叔。李白晚年穷极潦倒时,投靠了这个时任当涂令的族叔。不久李白辞世,李阳冰将李白诗文编成《草堂集》十卷,其序中云:“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人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李阳冰也是个才华杰出者,李白《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诗就骄傲地赞日:“吾家有季父,杰出圣代英,虽无三台位,不借四豪名。激昂风云气,终协龙虎精。弱冠燕赵来,贤彦多逢迎。鲁连擅谈笑,季布折公卿。”诗中特别盛赞其族叔的篆书与词章,“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吐辞又炳焕,五色罗华星。秀句满江国,高才掞天庭。”可是,这么有才的族叔,也没见过像李白这样的天纵之才。也许是为了诠释这个超人何以这样不可思议,李阳冰序在李白降生上大写了一笔,不仅“认同”了“长庚入梦”说,并以老子(伯阳)、寤生(郑庄公)的降生传说来佐证,意思是大凡超人降生都不同于常人。李阳冰序,强化了白乃“长庚人梦”而生之说。中唐的范传正撰《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也写道:“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枝以复姓,先夫人梦长庚而告祥,名之与字,咸所取象。”宋代欧阳修、宋祁等人合撰《新唐书·李白传》中也说:“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后来元人辛文房撰《唐才子传·李白》更是照抄前人日:“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

言其“母梦长庚星而诞”,即是说李白乃太白金星下凡也,至少说其乃“太白之精”者也。从“太白星说”到“谪仙人说”,再到“人水捉月说”,最终“骑鲸升天,归于星位”,李白的神仙化,构成了一个传说的整体系统,其“仙化”人生充满了离奇的浪漫色彩。

王维其名,也肯定有故事,肯定有来头,只是没有记录,或者记录没有被发现、没有被“炒”而已。然而王维的名字,从来就没引起过什么特别的注意。我们遍寻文献史料,或官修或野史,终不见有一鳞半爪的记载。今人比丘明复编的《中国佛学人名辞典》,说王维出生时,其母崔氏梦见维摩诘走入室内,故为其取名摩诘…。就是说,维母梦维摩诘而诞维。这与白母梦长庚星而诞白同。此说也属推见,没有任何出处。

王维,字摩诘,其名字合而为“维摩诘”。神通广大的维摩诘长者,乃是深受释尊所敬重的大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维摩诘,意译为洁净无垢、没有染污的人。维摩诘原为古印度毗舍离的万贯富翁,其虔诚修行,处相而不住相,对境而不生境,得圣果而成就为诸大菩萨之代表。文殊菩萨曾与维摩诘菩萨互斗机锋,论说佛法。其义理深奥,妙语连珠,听呆所有在场菩萨与罗汉。《维摩诘经》是禅宗公认的一部“不可思议解脱经”,是对中国佛学界影响最大的一部经书,专说般若智慧。王维取名“维摩诘”绝非偶然,虽然名字只是个符号。王维本来就与李白一样而不是凡人,其名与其超凡善根及智度或明或暗地有所关契照应。也许真是一名成谶,印验了王维的一生,其出世时起就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生居家修行,如在家菩萨维摩诘,而后世则奉他为诗佛。

初盛唐,是个祥瑞崇拜的时代,甚至以祥瑞迎合朝代改元。所谓祥瑞,就是上天降示。而大凡解释具有超人特质的人,也以神仙祥瑞以发明或对应。譬如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录用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而如王维,乃艺术全才,顶级诗家,想必不是一般人也,就像人们从李白名字里读出了仙的关系一样,我们则从王维名字里读出了佛的关系,深感其中有玄机,虽无实证之史料而不能作出定解,却宁可信之。顾随先生对王维诗深得于心,他比较杜甫说:“姚鼐谓王摩诘有三十二相(《今体诗钞》)。佛有三十二相,乃凡心凡眼所不能看出的。”(顾随:《驼庵诗话》)Ⅲ所谓“三十二相”,佛陀所具有的庄严德相,由长劫修习善行而感得。其他修行人可具有某些庄严特征,但只有佛陀及真正意义上的转轮圣王(即金轮王、银轮王、铁轮王和铜轮王这四轮王)才能具足三十二种胜相。顾氏认同古人的说法,王维诗如世尊如来多变的妙相,其所以举重若轻,了无痕迹,臻于化境,且变化多端,而不像老杜显得吃力相,即在于王维的佛性。其实,这也正是王维佛陀转世说的委婉说法。P7-9

作者简介
王志清,南通大学教授,生态文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王维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副会长。作者且诗且论,亦古亦今,其理论文章侧重于审人、审智和审美的综合考量,生命写作,情性灌注,已出版专著(包括编著)二十余部,在各类学刊发表论文二百余篇,代表作《纵横论王维》于2001年出版,并于2008年修订再版。
书评(媒体评论)

志清《王维诗传》提出了不少新见,也颠覆了不少旧说,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立体多面的王维,具有历史的真实、艺术的真实和文化心理的真实。

——陈铁民(中国社科院博导,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王维研究会原会长)

王维将艺术言说做到了极致。志清教授堪称王维解人,带着“审美激情”解读王诗,透过诗语探察王维内心世界,破解王维言说的独特密码。相信诗传出版,将对还原王维真实历史地位作出独特贡献。

——吴相洲(首都师大博导、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王维研究会会长)

志清为王维作传,解决了此前其研究没有涉及或者没有解决好的问题,也颠覆了不少作者已有的见解,提出了一些新说。

——吴在庆(厦门大学博导、著名唐诗专家)

后记

本书让出版社感兴趣,主要是有“可读性”吧?

河北人民出版社的王静兄,是个很会抓“可读性”选题的编审,而且,我们在“可读性”问题上的认识也颇为一致。

那么,本书到底有什么“可读性”呢?

其一,可读性,是有东西可读。诗传应该说是学术的,而学术的更不应该是人云亦云的。我反问自己:王维诗传如何?我与王维耳鬓相磨已20余年,但还是发现很多研究没有到位,甚至还有不少地方没关注到;特别有感于学界在有些问题上至今没说清楚,或者是说错了,譬如犯案舞黄狮子的问题,公主援手的问题,“三次出使”的问题,一生分期的问题,辋川庄购置与经营的问题,等等。就这些问题而发表于众不同、也不同于自己之前的见解,算是些新“东西”吧?这应该是有“可读性”的。

其二,可读性,是从诗的角度来读,读其诗性人生。本书不是讲故事,或者满足于讲故事,更不是降低学术品位以迎合读者,或作哗众取宠式的戏说。王维最有可读性的是他的诗,是他的诗性人生。细读王维的诗,而对其诗其人有了些新感觉新认识与新思考,虽然有些问题没有史料以实证,或只能通过想象力来助解,或作比较性考察以推测,或只能存疑,但是,这样的解读尝试,充满了探险与开拓的新鲜感,抑或能够吸引读者积极参与,这肯定是一种“可读性”的。

其三,可读性,是语言的文学性。文学研究,绝不是材料的罗列堆砌,也不是简单地把事情说清楚了事,或故弄玄虚作高深状。我得益于散文诗写作,比较重视研究性文字的文学性,追求语言的个性化与抒情性。诗传也体现了笔者一贯的行文特点,语言散文化,不知这能否让人感到可读?

这三点是我对“可读性”的理解,也是我在“可读性”上的追求,抑或算是《王维诗传》的特点。

当我收到本书清样时,更有望外之喜,心中充满了被包装的幸福感。非常感谢王静兄的精致包装,势必也强化了拙著的“可读性”。

责编王岚严格把关,精益求精。这让我倍生谢忱。

而在书稿清样校对中,研究生吴莉莉将稿中所引文献,按照原文通校一遍;潘鸣则遵照我以批判眼光读清样的要求而细检苛评。潘鸣是董乃斌先生的博士,学殖深厚,也敏锐细致,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修改意见。这些都让我心生感动与敬畏。

我一直对自己的文字没有信心,总感到没有表达好,或总感到还有更好的表达。因此,我的文章也总是改了又改。书稿的不少部分,不只是修改,简直就是重写。然而,仍然不能说已不可再作斟酌,甚至不能说没有疏失悖谬之处,尚祈读者不吝赐教。

拙著出版,惊动诸大家,让我于心不安,也甚为感激。上海大学终身教授、著名文学史学家董乃斌先生题写书名;中国社科院文学所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王维研究会原会长陈铁民先生为序;中国王维研究会会长、著名歌诗专家吴相洲先生与厦门大学博导、著名文史专家吴在庆先生为跋。

傅璇琮先生如若未成古人,定然也有几句激励语的。傅先生揠我热切,悉心呵护,曾序拙著《纵横论王维》。呜呼!憾甚!谨以此著而作微薄之祭献焉。

又是一部书出版了。内子讥嗔我说:“多一本书少一本书,对你来说有什么实际意义?”她常在我耳边絮聒:“像你这年龄,早该想着法儿去玩啦。”其实,我何尝不是在玩儿呢!

于王维,生活就是艺术,艺术也就是生活。我亦然否?

目录

前言

一 解褐之前

 若有谶验的“维·摩诘”

 孤身走长安

 少年游侠的风光

二 初官太乐

 往来尽成“车笠交”

 “公主”就是他自己

 诸王待之如师友

三 被出济州

 徽官易得罪

 谪去济川诗纪行

 穷边徇禄的日子里

四 行止不明

 此时游吴越才无扦格

 西游曾经到巴蜀

 因孟六归田而受诟

五 擢官拾遗

 何以诗干张相

 显贵圈内左右逢源

 终身恩旧恩

六 出使河西

 出塞应该不是受打压

 大漠看射雕

 报国莫敢白邀勋

七 知南选行

 使至岭南潇洒行

 从此深膺南宗

 过襄阳的,心境

八 仕隐自若

 我家南山下

 谈笑岂可无还期

 深恐有负明时

九 宠辱无心

 凭什么让李白看不起

 未必想傍李林甫

 当代诗匠以诗取友

十 巅峰时段

 忙干侍奉与应制

 邀游天机清妙人

 高产辋川庄

十一 丁忧前后

 丁母忧柴毁骨立

 天下朋友皆胶漆

 归来才及种春田

十二 陷贼之灾

 乱中的不俗表现

 共传归“庾信”

 自陷忏悔深渊

十三 向善而终

 含章之人其词大

 惜别大有离世之恸

 观世从今得无生

后记

序言

我很少为人写序作跋。这几年写得更少。主要因为自己实在写不好这类文字,且年近八十,精力大不如前,又还有一些研究计划未完成,时间对我来说很宝贵,所以早在几年前,已将论文答辩一类事都谢绝了。虽然如此,志清的《王维诗传》即将付梓,来电话要我作序,我还是愉快地答应了。

是对王维诗歌的共同爱好,将我与志清联系到了一起。我五十年代在北大中文系念书时,就对王维诗歌产生了浓厚兴趣,后来陆续出版了《王维集校注》《王维新论》《王维论稿》《新译王维诗文集》《王维孟浩然诗选》等书;2002年初,志清将他新出版的专著《纵横论王维》寄赠给我,这以后我们即联系不断,或书信往还,或电话交流,2008年,志清又出版了《纵横论王维》的修订增补本,2015年,出版了《王维诗选》,志清在王维研究上突飞猛进,不仅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还出版了研究专著,在王维研究上做出了不少贡献;记得自2006年至今,我与志清共见了三次面,每次都相谈甚欢,特别是2014年,他在南通大学主持中国王维研究会第七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我应邀前往,在会上得到他的热情接待,至今印象深刻。

我很欣赏志清的性格,爽朗率真,虽然年龄也不小了,却很有朝气,学问也做得生龙活虎的。志清的研究,不是学院派的那种,他似乎不愿在文献整理上使力,而多哲学美学或阐释学的解读。他的文章,思想活跃,语言活泼,敢于说真话,提出新问题,他的《王维诗传》就充分体现了这种特点。

在《王维诗传》中,志清提出了不少新见,也颠覆了不少旧说。非常值得赞赏的是,他严肃的研究态度与扎实的考辨功力。虽然是传记类的文字,虽然值传记类作品虚构风大盛之时,但志清却不虚构,更不戏说,立足于诗之文本,重在对诗之文本的细读,以诗证史,诗史互证。志清认为:“诗化的人生,人生的诗化,王维本身,就是一首魅力四射而惊艳千古的诗。”因此,志清基本上靠王维的诗来说话,靠王维的经历来发言,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立体多面的王维,具有历史的真实、艺术的真实和文化心理的真实。

我在1990年出版的《王维新论》中曾说过,在社会安定的时代,随着劳动者文化素养的日益提高,王维的诗歌“或许还会赢得更多的读者”;2009年,我对王维诗歌的发行量做过一些统计,在当年召开的王维研究会第五届年会开幕式上曾说过,近几年王维诗的发行量大增,现在看来这种现象有增无已,如《王维集校注》前后已重印七次,自2012年至2015年,每年都重印一次,又如志清的《王维诗选》,曾在商务印书馆2015年销售前十名里排第二,2016年又第二次印刷。这些都是王维所赐,说明王维诗的魅力,同时又与王维研究者的努力分不开。像《王维诗选》的畅销,就说明志清的研究受到比较广泛的好评。相信他的这部《王维诗传》,将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是为序。

内容推荐

王维乃旷古奇才,盛世文宗,其诗其人魅力永恒。

作者王志清,研究王维二十余年,长于细读,精于阐释,审美与审人互参,文本与史料相诠,诗性与理性并重,追求别开生面的学术境界。

《王维诗传》以诗传人,诗史互证,在对诗之文本的细读中,充分展示了王维诗歌的绝世神韵,也生动再现了王维诗化人生与人生诗化的生命历程。诗传语言清丽,思想活跃,竭力推崇王维的大雅人格与无可无不可的生存智慧,在引领读者走近王维的过程中,追寻人类的崇高精神,思考人生的终极关怀。

编辑推荐

作为著名的王维研究专家,王志清教授新著《王维诗传》是一本在王维研究领域的崭新成果,也是其二十余年来孜孜探知王维的自我更新与超越。

《王维诗传》无论在解读文本的方式、思路,还是价值取向、语言风格上,都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作者秉持诗歌本位、从文本出发的原则,综合运用美学、心理学、文献学等诸方面的丰厚学识,极力贴近王维,客观解读,还原本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王维诗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志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2113264
开本 16开
页数 2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2
出版时间 2016-12
首版时间 2016-12
印刷时间 2016-12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328
CIP核字 2016193955
中图分类号 I207.22,K825.6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北
241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2: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