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当代中国政治思潮(改革开放以来)/政治思潮与政治哲学系列/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书系 |
内容 | 作者简介 马德普,法学博士,1955年生,河南省禹州市人,现为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政治思想、中国政府与政治等。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2项。出版《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论》《现代西方政治思想》《普遍主义的贫困》《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五卷)》《普遍主义与多元文化》《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等著作10多部,发表论文70余篇。独著的学术成果获社科很好成果三等奖2项,省级社科很好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思潮的发展概况 一、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政治思潮 二、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思潮的发展 三、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章 西化梦的重温:向往西方文明的自由主义 一、当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与发展 (一)当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 (二)当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 二、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基本思想 (一)中国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 (二)中国自由主义者对中国传统和近代革命的看法 (三)中国自由主义者对现实问题的看法与主张 三、如何看待中国的自由主义 (一)自由主义的贡献 (二)自由主义的局限 (三)如何正确对待自由主义 第三章 现代性的反思:挑战自由主义话语的新老左派 一、新左派的产生与老左派的发展 (一)新左派产生的社会背景 (二)新左派的形成与代表人物 (三)老左派的发展与主要代表 二、新左派的主要思想 (一)对现代性的反思:中国语境中的现代性问题 (二)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批判 (三)对社会主义的期望 (四)理论交锋与事实争辩——新左派与自由派之争 (五)思想解放与制度创新——新左派解决中国问题的途径探索 三、老左派的基本观点 (一)对改革开放的批评 (二)对毛泽东及其时代的维护 (三)对“文革”的“正名” 四、左右之争中左派的意义与局限 第四章 转型期政治的思考:反对政治浪漫主义的新权威主义 一、新权威主义的缘起 二、近代以来的新保守主义:新权威主义的重要思想资源 三、对政治浪漫主义与政治激进主义的批判 四、社会转型期权威政治的必要性 五、新权威主义政治的两重性及向民主政治的过渡 六、渐进改革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七、对新权威主义的批评 第五章 国家作用的重估:维护国家利益的新国家主义 一、新国家主义的形成与演化 二、新国家主义的基本理念 (一)新国家主义的理论基础 (二)国家主义的基本理念 三、何新与自由派的争论 (一)争论的缘起 (二)主要分歧 四、简评 第六章 民族自尊的复兴:反抗外部压力的民族主义 一、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产生和发展 (一)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形成背景 (二)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发展轨迹 (三)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 二、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主要观点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主义 (二)生存竞争中的民族主义 (三)天下主义取向的民族主义 (四)文化民族主义 三、围绕民族主义的争论 (一)对“生存空间理论”的批判 (二)对“尚武”精神和民族主义扩张性的批判 (三)对狭隘民族主义的批判 (四)对民族主义与现代化、全球化关系的争论 (五)围绕文化民族主义的争论 (六)对未来民族主义走向的设想 四、小结 第七章 传统价值的承续:复兴儒学的大陆新儒家 一、大陆新儒家的发展概况 (一)大陆新儒家发展大事记 (二)主要代表人物简介 二、当代大陆新儒家出现的背景 (一)全球化、现代性所引发的反思 (二)现实的社会基础和思想空间 (三)港台新儒学的影响和大陆儒学研究的深入 (四)当代中国社会中存在的道德滑坡等社会问题 三、大陆新儒家的主要观点 (一)政治儒学与王道政治 (二)文化儒学与文化认同 (三)儒家宪政与仁政 (四)天下主义儒学与中华民族新制度的建构 (五)关于儒教问题 四、围绕大陆新儒家的思想争论 (一)关于蒋庆政治儒学的争论 (二)关于陈明文化儒学的争论 (三)关于康晓光儒学思想的争论 (四)关于儒教的争论 五、简评 第八章 本土资源的挖掘:连接古代与现代的新道家、新法家与新墨家 一、新道家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一)宪政新道家 (二)天道自由主义 (三)新道家批判 二、新法家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一)新法家的主要思想 (二)有关新法家的争论 三、新墨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四、简评 第九章 西方经验的借鉴:学走第三条道路的各种社会主义流派 一、民主社会主义 (一)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发展 (二)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 (三)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质疑与批评 二、自由社会主义 (一)自由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登场及其代表人物 (二)自由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 (三)学界对自由社会主义的质疑 三、宪政社会主义 (一)宪政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形成发展及其代表人物 (二)宪政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 (三)宪政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 (四)围绕社会主义与宪政的争论 第十章 社会主义的创新:在现实挑战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社会主义:现代中国的历史选择 二、从传统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中国传统大同思想的影响 (二)被僵化误解了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四、在现实挑战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坚守 (二)在论争中吸纳,在吸纳中创新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争论的核心是如何理解现代性和中国走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问题。马德普主编的《当代中国政治思潮:改革开放以来》围绕此问题评介了以下政治思潮:视当代西方文明为现代性模本、希望走西方道路的自由主义,反思现代性、挑战自由主义话语的新老左派,以现代性为目标但反对政治浪漫主义的新权威主义,重视国家在现代化中的作用、强调维护国家利益的新国家主义,维护民族尊严、反抗外部压力的民族主义,重视传统价值、试图在现代化中复兴儒学的大陆新儒家。积极挖掘本土资源、努力连接古代和现代的新法家、新道家和新墨家,借鉴西方现代化经验、学走第三条道路的民主社会主义、自由社会主义和宪政社会主义,以及在现实挑战中不断发展和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书不仅有助于认识中国现代化转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而且也有助于人们思考中国的未来走向。 编辑推荐 马德普主编的《当代中国政治思潮:改革开放以来》介绍的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流行于思想领域的各种政治思潮。这些思潮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改革开放过程中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展开各自的论述,提出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它们所回答的问题主要有:如何看待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如何评价实践中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如何解决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以及中国的改革开放应该向何处去等。不同的政治思潮对上述问题都有不同的回答,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除了认知上的因素以外,重要的是这些思潮的代表者持有的不同价值观念。比如,有的注重个人自由,有的热爱社会平等,有的重视国家富强,有的强调政治稳定,有的珍视文化传统,有的偏爱西方价值,等等。所以各种政治思潮的冲突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各种价值观念的冲突。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当代中国政治思潮(改革开放以来)/政治思潮与政治哲学系列/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马德普 主编 |
译者 | |
编者 | 马德普 |
绘者 |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111195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3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50 |
出版时间 | 2016-12 |
首版时间 | 2016-12 |
印刷时间 | 2016-12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68 |
CIP核字 | 2016306369 |
中图分类号 | D092.7 |
丛书名 | 政治思潮与政治哲学系列 |
印张 | 2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天津 |
长 | 235 |
宽 | 166 |
高 | 2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