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清茶、一本好书,让神情安静,寻得好心情。本书以作者对各类中国茶的品饮体验为前提,在一篇篇短小精炼的茶道日记中,将古今茶事、诗事、画事、佛事融于一杯杯香味氤氲的清茶中,让读者在种种日常感悟中见证真正的茶道精神。
图书 | 无风荷动(静参中国茶道之韵)/幽雅阅读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一本清茶、一本好书,让神情安静,寻得好心情。本书以作者对各类中国茶的品饮体验为前提,在一篇篇短小精炼的茶道日记中,将古今茶事、诗事、画事、佛事融于一杯杯香味氤氲的清茶中,让读者在种种日常感悟中见证真正的茶道精神。 目录 幽雅阅读(吴志攀) 序一(滕军) 序二(苦茶和尚) 凡例 佳人如茗 ◎茶道略说/3◎茶俳(一)/4◎烟雨·江南/6◎茶有 九德/10◎女儿红/12◎白石词风/16◎茶可载道/18 ◎说茶时/20◎煎水(一)/22◎茗壶说(一)/23◎佳人 如茗/25◎再说茶时/27◎茶俳(二)/28◎茶与禅/29 ◎秋水(一)/33◎秋水(二)/35◎饮茶的境界(一)/36 ◎般若味重重/38 人淡如茶 ◎夏夜烹茶/42◎论饮/44◎饮茶说《三国》/48◎说 茶食/50◎饮茶的境界(二)/52◎茶道威仪说/54◎秋 水(三)/56◎老竹大方(一)/58◎论茶香味/59◎煎水 (二)/62◎论投/64◎兰说(一)/66◎茗壶说(二)/69◎ 兰说(二)/70◎人淡如茶/72◎茶道礼法/74◎老竹大 方(二)/77◎茶器略说/78◎说茶香/81 禅茶诗偈 ◎冷香斋诗钞/83◎兰说(三)/85◎陈继儒茶诗/87◎ 茶性略说/88◎老王/89◎重修冷香斋记/95◎茗壶说 (三)/96◎茶道修持说/100◎茶与音乐/105◎茶有九 香/110◎乌龙茶略说/111◎茶友论茶时/114◎肉末炒 茶叶/117◎对花饮茶/121◎禅茶诗偈/124 老实吃茶 ◎悼一如居士/127◎茶汤说/133◎煎茶的乐趣(一)/138 ◎吃好茶/143◎煎茶的乐趣(二)/145◎艺可载道 /148◎饮茶歌诮寇丹先生/152◎燕京茶会/154◎秋水 (四)/156◎兴教寺吃茶记/158◎雨后初晴读《陆羽大 传》呈丁文先生/161◎因寄《禅苑清规》呈陈香白先生 /161◎秋夜饮茶呈陈文华先生/162 平常心是道 ◎怀念苦茶和尚/163◎平常心是道/169◎品读静岗煎 茶/172◎品饮径山茶/176◎春日涉事/180◎山中纪事 /181◎南山诗草/182◎岁末抒怀/186◎草庐说茶/187 ◎王顺山普茶记/191◎茶室立石/193◎云月斋饮茶记 /196 后记 《幽雅阅读丛书》策划人语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无风荷动(静参中国茶道之韵)/幽雅阅读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冷香斋主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12874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0 |
出版时间 | 2008-03-01 |
首版时间 | 2008-03-01 |
印刷时间 | 2008-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S971 |
丛书名 | |
印张 | 1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9 |
宽 | 17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