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商业生态(新环境下的企业生存法则)
内容
试读章节

商业之源

自从古时候第一个以粮食交换为交易的活动开.始就代表了供需为本的价值交换是商业成立的基础,当劳动者用一个地区多余的粮食去换回提供粮食的农民所需要的其他产品时,商业便以商品交换为源。

从人类这个非常物种开始,人类通过进化成可以生存的有利条件而存活,即通过开发味觉、听觉、嗅觉、触觉和视觉能够感受到的事物而进化。

进化使人类获得了能力,能够操控五官的感知和行为。例如,你看到了一个精美的艺术品就想去购买收藏或者是送给亲人。在不断的进化过程中,人类的感知能力越来越强,自身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为个人认知力的提高和需求的提高,使人类不满足于现状,而设法进行价值交换或提升个人能力以满足个人的需求。

思维的导向驱动行为的方式,于是思维驱动下的行为各异;个性化的生活产生了个性化的目标与需求,所以商业形态多式多样。心灵意识在个性化的驱动下得以产生,心灵意识是永恒的,许多个体在心灵意识指导下的行为而满足恿识动态。

直觉的好奇与直觉的行为是人类进化的原因。在这种能力下的商业发展,因为一点心灵的渴望及感官的驱动使人类有能力解决每天的挑战,从而在这种条件下取代了原先视为合理的原则,不断解决与不断渴望使其能力得以提高,商业就是在这种人性自然的背景下发展而来的。

商业起源于交换,交换是因为需求与互惠。最初因为劳动力的富裕和个人单方面的劳动能力不能满足所需,于是基于所需就出现了物质的交换。

在交换的过程中出现中间人从一方购买多余的粮食,再到另一个地方以高出收购的价格售卖,此时就出现了商业的萌芽。

因此,商业的基础是人类购买的欲望,欲望的表现形式是个人的行为方式和购买需求。

商业的进化是人类欲望的驱使,即人性本能的虚荣与贪嗔驱动商业的繁荣。

因此,企业的经营需从研究目标群体的需求与欲望开始,即以用户为中心重新对企业原有的组织模式、商业模式及文化体系进行思考:企业的经营是否还以“企业”为中心?是否限制了用户的表达和反馈?文化体系是否能带给用户深层次的温暖?组织模式是否自由高效?商业模式是否生态化?等等。商业之商

商:商量、商场、商品、商标、商机……一“商”之词,尽解商业的关键要素!商机为首,首先你要有从商的机会,如果你所选的市场已经饱和,无法进入进行经营活动,还谈什么商业?

因此从商者首先要有发现商机的能力,有独特的觉察力,眼力要巧,可以发现某一群体的核心需求或隐性的核心需求。2015年是大众创业的元年,涌现了数以万计的创业者,但创业成功率不足2%,其中很大的原因便是对需求的把握不准,没有找到真正的痛点,误将痒点和卖点当成创业的原因。因此,在创业的第一步便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调研、访谈,确定需求是不是强需等!

很多创业者不能找准需求主要有以下原因。

客户说不清需求

大多数人对需求只有朦胧的感觉,说不清具体的需求,或对需求的把握不准;同时,分析人员因为个人的意识逻辑与经验逻辑所致对需求进行分析时也会产生误解。

需求的易变性

根据以往的经验,随着客户对信息化建设和新产品、新技术的诞生及应用,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他们会在不同的阶段和时期对项目提出新的需求,或者因为外界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气候、时间、地点等,需求容易发生变动,所以在进行需求分析时,就可能分不清哪些是稳定的需求,哪些是易变的需求。

不易理解性

由于个人意识逻辑和经验逻辑的原因,导致理解出现偏差,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需求分析呢?主要分为3个阶段!

第1阶段调查和思考

这个阶段是和具体目标用户进行调查分析及思考完善,主要目的是从宏观上把握用户的具体需求方向和趋势,可将已感知的需求列出并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大量的数据信息,了解现有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思考组织模式是否繁冗,是否限制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考你的项目是否释放了消费者内心的欲望;思考项目是否容易落地;等等。P3-5

作者简介
思二勋,商业观察家,商业生态、模式、进化的研究者;靠前首批将商业与**融为一体的研究者,涉猎领域广范,尤其擅长跨界融合;曾有过多次创业经历;为多家企业做过商业模式、营销及管理咨询,多家媒体的撰稿人。
书评(媒体评论)

互联网是一个生态物种,物种越多越健康,参与的人足够多,才能共荣共存,相互依赖。DT时代的竞争是生态竞争而非工具竞争。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

未来10年,中国企业将引领全球经济进入互联网生态时代。

——乐视控股集团董事长兼CEo 贾跃亭

“互联网+”生态,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各行各业跨界融合,推动各行各业优化、增长、创新、新生。在此过程中,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会层出不穷、彼此交融,最终呈现一个“连接一切”的新生态。

腾讯渴望生长进化为一个共享共赢、没有边界的生态型组织,连接一切是一种具有普惠价值的商业服务能力;“互联网+”可以赋能于最微小的个体,以新型生产力激发社会创新力。展望未来5年,用户、员工、合作伙伴三者的边界将可能被逐步打破,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长状态。

——腾讯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 马化腾

后记

信息技术呈指数增长,云计算、大数据成为基础设施,以平台为主的商业生态悄然而至;互联网跨界创新不断涌现,大众创业一热再热,协同共生成为主流……

下一个商业时代已经来临。

网络经济用户为主,以用户为中心的商业生态是互联网3.0时代的新型商业形式,在这里开放协同成为常态,跨界整合成为常态,共享共生成为常态;在平台经济中,共享经济和生态经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商业生态的正反馈推动经济的增长。DT助力各企业合作共生,组织创新是生态型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商业生态是多企业的有机结合,单个企业不成生态;商业生态在未来可能是人类经济发展的最大推动力,在科学技术、思想观念以及政治体制不断创新的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商业生态经济将成为未来的主流经济。

所以共生、共赢、共创成为当今时代的企业生存法则,以共生、共赢、共创而形成的商业生态在这个时代以及未来会大量兴起。企业之间的竞争形态也上升到了生态之间的竞争。企业与供应商、合作伙伴、员工、消费者等相关方之间的协同、生态共享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生态中各个主体彼此协同、信息共享、互助共生而形成价值网络体系的生态圈,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将生态学的规律利用到商业上来指导商业的发展,以促进商业的不断进化。人工智能、智慧城市、虚拟现实……这些新技术、新理念对商业生态的演变起重要作用,演变是正常的,因为生态是动态有机的,在共享经济的驱使下,未来个人实际拥有的东西越来越少,基于网络关系与生态关系下的个人将被重新定义。商业生态下的企业或个人也提倡分享。

2016年3月21日,阿里巴巴集团2016财年电商交易额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而达到这个规模阿里巴巴只用了13年的时间,走了沃尔玛50多年走过的道路才能达到的规模。2016年3月15日,乐视体育融资规模及估值等信息首度曝光,此次B轮融资规模达到70亿元,融资完成后,乐视体育估值达205亿元,这仅是乐视体育小生态的力量。

阿里巴巴的成果意味着“云网端(新基础设施)+数据(新生产要素)+数据产业及各个产业数据化(新支柱产业)+c2B(新商业模式)+云端制(新组织模式)+新环境+新文化”的网络生态体系的成功。本书也着重从互联网的新基础设施、新产业、新商业模式、新组织模式等方面来说明商业生态的成立条件和构建方法以及战略布局等,帮助企业更好、更快、更高效、更稳定的发展。根据本书提到的商业生态构建方法,笔者总结如下。

(1)以乐视为代表的具有强跨界整合能力而进行的7大产业的布局,包括打造强互联网生态基因,塑造开放共享的企业文化,进行不同领域的融合化反和业务扩展以及自身的不断强化。

(2)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以垂直领域做强后而凭借其强大的资本能力不断进行各个领域的投资收购来布局商业生态。

(3)以海尔为代表的企业资源云的不断强化,汇集大量创客,让创客进行以平台为依托的创新创业,去拓展各个领域,然后在平台上进行融合而成的商业生态。

(4)一般企业的“造点、连线、绘面、成体、聚态”五步法构建生态。

在“中国制造2025”作为未来“工业4.0”规划的主要战略,C2C商业生态的构建是核心;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商业生态构建是企业家们主要关心的问题,也是中国新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本书由浅入深,从对商业的简单理解到生态学中的商业的深入解读,以及从基因角度对创业、商业模式、转型做了分析;更为重要的是,笔者从大量的商业案例分析与研究总结出了4种商业生态的构建方法。希望本书对于企业商业生态的构建以及企业的经营有一定的指导和启发作用。当然,本书中难免有诸多问题,望读者多加批评并指证,笔者定会努力完善,笔者的微信为1078870036。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受到了学术界、商界人士以及很多人的大力帮助才得以完稿,在此要特别感谢红领集团副总裁李金柱先生、商业畅销书作家王吉斌先生、青年作家兼小狗当家创办人刘一寒先生、作家伏泓霖先生、韩都衣舍刘洋女士、海尔吴丹女士和谢翰先生、猪八戒网代绍宣先生、藤舟慧庠先生、和君咨询合伙人赵大伟先生、知名自媒体人陈菜根先生、商业模式兼人力资源专家穆胜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谭国清博士、“强基因”创办人吴霁虹教授、清华大学商业模式专家朱武祥教授、知名天使投资人柳汉峰先生、阿里巴巴国际事业部总经理魏强先生以及好友胡有睿、杨永谊、贺青、赵晨、刘哲、苏东杰、许誉滕、吴彦、张玮等诸多在背后默默支持我、鼓励我的朋友。感谢你们!

目录

第1章 商业思考

 商业之源

 商业之商

 商业之业

 商业之殇

 商业之本

第2章 新环境下的商业之争

 从互联网开始

 商业生态的萌芽

第3章 商业生态

 生态学理论

 商业基因说

 商业间的关系

第4章 商业生态下企业的重构与重生

 企业如何打造一个商业生态系统

 商业生态系统之战略布局

 基于商业生态下的产品运营

 商业生态环境下企业的营销秘诀:共生营销

 商业生态之商业模式

 基于商业生态下的人力资源

 基于商业生态下的社群再造

 商业生态环境下不同规模企业的商业模式设计

第5章 商业生态之实践案例

 实践案例一:C2M商业生态之红领模式

 实践案例二:农业商业生态之大北农

 实践案例三:金融商业生态之91金融

 实践案例四:商业生态之小米生态

 实践案例五:商业生态之京东生态

 实践案例六:服务商业生态之猪八戒网

 实践案例七:零售行业的生态战争(京东与阿里)

第6章 商业生态之随想

 生态论

 生态竞争论

 生态协同论

 生态化反论

后记

附录

参考文献

序言

生态学是一个学科名词,是德国博物学家E.Haeckl于1866年在其所著《普通生物形态学》(Generelle Morphologie der Organismen)一书中提出的,他对生态学的理解是:“研究生物在其生活过程中与环境的关系。”地球上的生物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早已注意到这种关系,并因人类天生具有模仿别人的特性,于是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这种规律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并逐步将其提升到整体与系统的高度!在科学大力发展和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以及社会需求多样的环境下,当前生态表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突出表现在:生态学研究内容的重新定位和研究对象的不断拓展,各领域之间的不断融合。

《道德经》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各个事物发展都有一定的关联性,其规律也有相似性,以规律探发展,发展的速度则会稳步加快!从研究结构发展到研究功能和过程,从局部孤立的研究向整体的网络性研究发展,研究方法的现代化、科技化、定量化和信息化极大加快了人类对社会现象的认知。

人类的商业活动已经持续了几千年,商业形态不断进化。深入探究商业的演化规律和生态学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长期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处于不和谐状态,人类早期因为过于弱小而不得不对大自然迷茫,近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的迅速发展使人类对自然的认识逐步加深,人类从对自然的认知中受益更多。马克思曾说:“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人是自然的有机构成。”人类的发展实践表明:人类要想和自然共生就必须与自然和谐共处。人类文明的升级需要从自然中来并最终受益于人类,在商业的发展过程中,人类也可以从大自然中获取对应的经验。人类对自然的认知,推动着商业文明的发展,生态学中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动植物之间的关系、种群的规律、群落的规律或是生态系统的研究,运用到当今的商业环境,必将对商业的发展与经济的增长产生极大的影响!

在中国,互联网已到来20多年,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商业形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些互联网对各个产业的颠覆和跨界打劫的故事太多太多,着实耐人寻味。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及3D打印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结合。技术的日新月异,商业模式、管理模式、营销、产品等方面的改变让我们不知所措。传统企业转型、经济不景气、资本寒冬……一系列问题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根本原因是我们对商业环境的触知能力和适应能力及改变能力太弱,或者说是未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没有在新的商业环境下及时改变,去融入自己的业务。

在2015年“商业生态”一词频繁呈现,平台企业大量涌现,“共生”、“共赢”、“共享”等词也频繁出现。BAT、小米、乐视、京东等大型企业也频繁收购、投资,关于商业生态的论坛也多次举行……商业环境变了,商业生态逐渐显现。

在2016年的两会期间,我国首次将“新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强调“要培育壮大新动能,大力发展新经济”。新环境下的企业的业态形式、业务模式、组织管理等经营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那么新环境下的企业该如何发展呢?

因此,本书将着重分析当今商业环境下,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及未来商业生态的布局之法,商业与生态学的融合与研究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现实环境的选择,现在讲商业生态是恰逢其时!本书的受众群体是创业者、企业领导者及学者,尤其是那些正在进行或准备进行商业生态构建的企业。本书的第1章及第3章的商业基因说尤其适合创业者细读,里面涉及了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要素,该内容也可为小企业做强后能够很好地融入生态或企业尝试构建生态做准备。如果读者恰好处于转型中,则可着重阅读第3章中的商业基因之转型的内容,该内容以全新的角度说明企业转型的方法,或许会给你带来全新的灵感。本书的重点内容是第4章到第6章,由浅入深地对商业生态的形成过程做了阐述,对不同企业商业生态构建方法、商业生态下企业的商业模式设计、人力资源模式、产品运营等做了深入的思考和总结。

内容推荐

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之间的并购、跨界、整合现象频繁出现,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上升到了生态与生态之间的竞争,因此企业懂得如何构建商业生态显得尤为重要。思二勋著的《商业生态(新环境下的企业生存法则)》从生态学角度将商业与生态学融合起来,由浅入深,从商业基因角度分析了创业、商业模式、企业的转型以及企业的生存;解释了企业之间并购重组、跨界的内在原因,根据不同类型的企业分别阐明了商业生态的构建方法,并对生态型企业的商业模式设计、组织设计、战略布局、人力模式等方面做了详细分析。

未来已来,大企业打造生态,小企业强化商业基因成就生态;共享、共生、共赢的商业生态必将成为下个时代的主流。本书适合战略规划者、营销策划者、人力资源管理者、运营管理者等企业经营管理人士阅读和参考,也适合研究人员和创业者等阅读与借鉴。

编辑推荐

知生态,建生态,赢未来!

企业如何系统地利用生态化思维进行生存与布局?

阿里巴巴、乐视、海尔、京东等企业如何进行生态化构建,如何利用商业生态化思维进行进攻与防御?

商业生态决定企业是否能够变得强大,产品竞争、商业模式等已退居其次。

思二勋著的《商业生态(新环境下的企业生存法则)》将着重分析当今商业环境下,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及未来商业生态的布局之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商业生态(新环境下的企业生存法则)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思二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1310768
开本 16开
页数 2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8
出版时间 2017-04
首版时间 2017-04
印刷时间 2017-04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462
CIP核字 2017050289
中图分类号 F272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49.00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