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给初学木刻者
内容
内容推荐
在2017年8月31日,浙江美术馆推出“吾身通明——杨可扬艺术特展”之际,这本定稿于1945年10月,出版于1946年的小书终于在七十多年的今天后得以再版,这真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
1945年8月15日,中国抗日战争终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为标志而宣告结束,在新的历史阶段,郑野夫、杨可扬、邵克萍三位木刻家为鼓励并指导更多有志青年加入木刻工作者的行列,为今后的木刻运动做更长远有效的打算而撰写出版了此书。
如今,已很难身临其境地感受当年木刻工作者们所遭遇的困难,想象他们尽其所能,运用智慧与双手创造称手合心的木刻工具的艰难。先驱们的努力以及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着实让我们钦服不已。为了使再版仍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对已不再使用的方法做了相关修订和解释,并对书中原本印刷效果不够理想的插图进行了精心修复。
作者简介
郑野夫,原名郑毓英、字诚之,笔名野夫、新潮等。1909年出生于浙江乐清,1928年到1932年,先后就读于上海中华艺术大学、新华艺专、上海美专学习西画。1930年7月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深受鲁迅现实主义文艺思想影响,并相继组织和参与了野风画会、铁马版画会等多个进步社团。
杨可扬,原名杨嘉昌,笔名A扬、阿扬、安怀等,浙江遂昌人。抗战前多作社会生活漫画。1937年春,师从马达转习木刻。1938年加入外围组织民族先锋队,后派赴金华筹办《民族日报》并任美术编辑。
邵克萍,浙江镇海人。早年求学于白鹅画会,1940年赴金华《民族日报》任美术编辑,为抗日宣传工作自习木刻。1941年夏在江西上饶从事卫生宣传工作时,与野夫、张乐平相识,并合作漫画木刻作品。
目录
章请认识木刻艺术/1
一、木刻是什么?/1
二、木刻是新兴的创作艺术/2
第二章木刻种种/5
一、"木面木刻"与"木口木刻"/5
二、"单幅木刻"与"连环木刻"/6
三、"单色木刻"与"套色木刻"/7
四、"装饰木刻"与"插困"/8
第三章刻作的准备/9
一、工具的准备/9
二、材料的准备/16
三、木刻箱/20
四、技巧的准备/22
第四章一幅木刻是怎样完成的?/39
一、请选出一块木板来/39
二、然后开始打画稿/40
三、动手之前还有两件事/43
四、一二三,现在开始刻作/52
五、最后临到了拓印/54
六、善后工作/56
第五章种种的木刻和种种的作法/58
一、连环木刻的作法/58
二、套色木刻的作法/59
三、装饰木刻的作法/67
四、插图木刻的作法/69
第六章表现技巧实例/71
一、刀法/71
二、明暗/80
三、线条/85
四、调子/90
第七章生活与创作/95后记/101
再版后记/10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给初学木刻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野夫,阿杨,克萍 著;浙江美术馆 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314658
开本 32开
页数 1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7-09-01
首版时间 2017-09-01
印刷时间 2017-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217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3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