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公车改革之路 |
内容 | 作者简介 叶青,男,1962年3月出生,福建省建阳市人。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独立撰写、主编30余本专著或教材,已出版的著作有《德国财政税收制度研究》、《财政与会计关系史比较研究》、《中国财政通史》10卷(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史)等,在《经济日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财贸经济》、《财政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70余篇。承担财政部、、国家统计局、湖北省等单位课题十余个。 目录 一、公车之史/1 (一)中国公务车制度/2 1.先秦公务车/2 2.秦汉公务车/17 3.三国两晋隋唐宋元公务车/25 4.明清公务车/31 5.民国公务车/37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公务车/42 (二)中国公车演变特点/50 二、公车之鉴/51 (一)为什么要管好公车/52 1.公共财政理论/52 2.公共管理理论/58 3.制度经济学理论/62 (二)国外公车管理/66 1.控制公车数量/66 2.发放交通补贴/70 3.加强登记监管/71 4.曝光公车私用/73 5.资助官员买车/81 6.鼓励使用国产车/82 (三)俄罗斯车改/83 (四)中国香港公务车/87 (五)中国澳门公务车/91 三、公车之弊/93 (一)越来越庞大的公车队伍/99 (二)超标配备,费用上升/103 (三)效用低下,隐性浪费严重/108 (四)变相专车现象普遍/114 (五)公车腐败,反映强烈/117 (六)过高车补,"变相加薪"/120 (七)逆向激励,难阻"搭便车"/121 四、公车之研/123 (一)国外文献研究/123 1.公车改革效应分析/123 2.车改与政府支出/124 3.车改与政府支出缋效/126 4.车改与财政透明度/127 (二)国内文献研究/129 1.公车制度研究/129 2.公车改革与公共财政/135 3.公车改革与行政管理/137 4.公车改革与环保/138 …… 内容推荐 全书分为六大部分。“公车之史”介绍了古今中外的公务车制度发展历史。说明在财政制度中,公车制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公车之鉴”介绍国外以及港澳地区公车管理的优选经验。说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公车制度的必要性。“公车之弊”介绍了我国很近30年来公车制度的浪费情况及其原因,说明了车改的必要性。杭州车改源自对腐败问题的四种表现的认识,其中的表现就是“公车私用”。“公车之研”是介绍在财政学界,谁在研究公车改革问题。“公车之变”介绍了很近20年的公车改革历程。“车改指数”是介绍新华社上海分社对车改问题进行的量化研究。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公车改革之路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叶青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6091992 |
开本 | |
页数 | 29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26千字 |
出版时间 | 2017-06-01 |
首版时间 | 2017-06-01 |
印刷时间 | 2017-06-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30.9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24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