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黑司街的纸钱
内容
试读章节

故事开始时,明必已经是孤身一人。在他眼中,他从未主动想去离开某个人,因为他胆子小,小到不可思议。

他在这个故事开始之前已经结婚了,当时才27岁不到,这场婚姻仅仅维系了一年。他们俩的故事发生在德国柏林。

他三年前结识了比他大2岁的莉亚·詹金斯,也就是他的前妻。两个人像其他大多数情人一样相恋了。一年后,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明必果断地向她求婚,莉亚答应了,二人随即在当月就举办了婚礼。

结婚后的第二年,又是明必坚决地向莉亚提出离婚。莉亚.詹金斯是一个性格温婉的女人,在明必面前她更像一只温顺乖巧的小猫,从来都是默默地在他身边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不管生活中发生多大的变故,莉亚对他永远满怀着虔诚的执着。

直到他们离婚前夕,她对他的照顾和体贴都是无可挑剔的,而明必的情绪却变得十分难以捉摸,并且脾气暴躁,简直糟糕透顶。

他尤其厌倦莉亚的那种沉默,不论大小主张,他向来都是两个人中那个做决定的人。对于莉亚来说,明必便是一切,她的欲望里充满了对明必的爱,只要明必在,那么她自己的位置可以低到不能再低,这是她的本能。

明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认为他们婚后的生活是一团糟的,他也时常悔恨自已当初求婚的决定。

按照明必对莉亚的说法,他们两个离婚有如下原因:一、莉亚根本不想跟他结婚,她答应结婚是她不知所措的一种表现;二、他自己发现婚姻没有改变他之前对生活的种种厌恶,反之,他似乎更憎恨生活了。

这两点原因是明必认为必须解释给莉亚的,他是男人,他有自己的一套逻辑。

莉亚什么也没有说,也没有追问,脸上不带一丝表情地离开了家。

离婚后的几个月里,他曾经不止一次找过莉亚,完全是出于对独自一个人生活的不适应。她每次先是直截了当地拒绝与他重归于好,但她还是没拒绝他见面的要求。

明必每次都要强调莉亚曲解了他的意思,他并非想和莉亚重归于好,只是想见个面,叙叙旧而已。两人见面了,吃了饭或者喝了茶,最后还是回到了明必的住所,睡在了一张床上。

从她面对明必时平和的面容和语气不难看出,她对他和从前一样,没有任何的憎恨和不满。莉亚是一个善良的人,而他的冷淡无情丝毫也没有影响到她对明必的感情。每当他们俩做爱之后,他会把身子放松在床上,望着天花板,莉亚依偎在他的怀里。

明必对她说:“那是性格所致,认清这一点吧,越快越好,不是吗?”莉亚则紧紧地抱住明必的手臂,像往常一样什么也不说。她享受着能和明必亲密的每一秒钟。

第二天早上,莉亚会为明必准备早饭,之后悄悄地离开他的住所,每一次都是。

他最后一次见到莉亚是两周前,莉亚站在他住处的门口静候他的出现。明必当时是接到莉亚的电话才匆忙赶回去的。莉亚已经站了有些时候了,脸上露出一丝疲态。他问她为什么不进去坐下来等,莉亚摇摇头,什么也没有说。她知道他的备用钥匙放在蹭脚垫的下面,另外她那里还有一把他公寓的钥匙,那是他亲手交到她手上的。

明必打开了门,请莉亚进去说话。莉亚没有动弹,再一次摇摇头。她不想再进去了,再也不想了,因为那样只能让她更难过。P4-6

作者简介
马大湾,小说作家,电影编剧。
1987年出生于中国沈阳。
在上海读完初中,迁居德国柏林。
2009年考入柏林理工大学数学系,三个学期后选择辍学。
2010年导演电影短片《还有三小时》。
2011年出版小说《螺旋桨》。
2012年迁居伦敦。
2013年返回柏林,拍摄电影短片《EsSchellt》(中文译名《啪》)。
2014年回国。
后记

小说有很多种。

在我眼里,无非两种。好的,不好的。

我自认为我写得不好。但对此,我也不是很确定。

总之,我完成了我的第二部小说。

我的处女座是个好小说。我愿意这么说。

我不会解释,只是感性判断。

后记很像遗言,是我对这个小说说的最后一些话。这个小说不是我的孩子,因为我不会对我的孩子说什么,当我快要死去的时候。

詹姆斯·乔伊斯临终前最后一句:“没有一个人懂吗?”

对,死也要死得晦涩。

这样挺好。

马大湾

北京,二零一六年末,雾霾最严重的一天

目录

卷首

跟柏林说再见

跟巴黎说再见

纸钱的黑司街

坐牢的前戏

牢狱之灾

跟伦敦说再见

后记

序言

这是一个叫明必的中国男孩在伦敦坐牢的故事。说明必是男孩有些牵强,他毕竟已经30岁了,一定要说是男孩,也只能算是个老男孩了。

明必的父亲是一个中学地理老师,有几分木讷,几乎没有任何幽默感。他无论如何没想到,他给儿子的这个文绉绉的名字居然会与冥币谐音——死人用的钱。在中国,死人也要用钱。

而在一个叫梅依依的姑娘嘴里,冥币不重要,明必也不重要。但每每叫他名字的时候,她总会笑。她说叫冥币莫不如直接叫他“纸钱”。他爱她,她叫他什么也觉得没所谓。死人用的钱,对于活人无论如何也重要不起来。

梅依依是谁?梅依依是让明必痴迷的一个女孩。梅依依比明必小5岁,他们相识时,梅依依整24岁。说她是女孩,应当应分。

明必对梅依依狂热的迷恋是常人无法理喻的,而这个女孩却不爱明必。他们的关系就是这么奇怪,奇怪而简单。

内容推荐

《黑司街的纸钱》为海归青年作家马大湾的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英国伦敦西部郊区黑司,文弱疲懒的华人小说家明必在30岁这一年结束了短暂的婚姻,又间接结识了24岁的华人女孩梅依依。梅依依富有东方的纯真魅力和西式理念,明必对她一见钟情,狂热地迷恋上她。然而梅我行我素同时与英国绅士哈维暧昧,直到明必怒火中烧给了哈维一记重拳。

异国他乡,明必面临着牢狱之灾。他如何应对狱警狱友各色人等小社会,囹圄中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

三个月后,脱胎换骨的明必再次前往哈维和梅依依的公寓,这一次他清晰坚定。

编辑推荐

《黑司街的纸钱》是青年作家马大湾的长篇新作。书写了华人小说家明必在欧洲一段非同寻常的生活经历,尤其是小说后半“入狱”情节的安排,在狱中与各色人等接触,推动人物性格的丰满,也增加了小说的趣味性。对比早期的《北京人在纽约》一类作品,留欧的马大湾以亲身经历,书写出目前在欧洲的华人年轻人面临的问题,比如观念的对垒,婚恋观、道德观、法制观,从而展现出留欧华人群体一个更加丰富的面貌。

在小说中,主角明必是一位“不太讨好”的角色,易冲动,脆弱流泪是常态,大男子主义带来强烈的占有欲,虽然有段婚姻但时常表现得像个大男孩……这样一位普通的华人男子,想要追求另一位华人女性梅依依,却遭遇了滑铁卢。并由此衍伸出一段特殊的异国入狱经历。

作品写了一个东方人融入西方社会的过程,与各色人等的交流沟通,有观念碰撞导致的矛盾激化,他在狱中最终学会了“游戏准则”即将“逆袭”。总之,这是一部发生在西方,以伦敦为主要描写场域的中国文学作品,是新“飘二代”“留学二代”对世界的观察和描写。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黑司街的纸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大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82496
开本 32开
页数 2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17-01
首版时间 2017-01
印刷时间 201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52
CIP核字 2016311930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0
143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0: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