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龙眼石之谜(精华本洪律师探案集)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在燕山山脉的深处,有一座神秘的盲龙山。

据说,在很久以前,一条天龙因为偷窥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的房事,被剜去双眼,罚到人间守山。那两个龙眼也被抛置山中,化为宝石,称为“龙眼石”。此石乃稀世珍宝,且有神奇魔力。人得此石,家族兴旺,大富大贵,但族中定有人死于非命。据当地《县志》记载,北宋年间曾有一孙姓农夫拾得一颗龙眼石,家中一女暴亡,但两子荣任高官。该龙眼石成为孙家传世之宝。后来战乱,龙眼石失落民间。

在神秘的盲龙山上,有一个神秘的盲龙洞。

据说,此洞深不可测,里面的暗河能通渤海。据《县志》记载,当地山民一直把盲龙洞作为惩罚罪犯的牢狱,因此那洞里栖息着许多恶鬼和冤魂。多年前,一对青年男女因爱情违犯乡规,被押进盲龙洞。他们在黑暗中求索,竟然找到一个岩石发光的地方。那里有一条会发光的河,河水中有许多会发光的鱼。他们就在那不见天日的洞穴深处生活下来,生儿育女,并且告诉后代永远不要走到光明的地方。他们还相信,人在临死前进入那发光的河水中,其灵魂就不会随躯体一起死亡。这些生活在洞穴中的人被称为“盲人族”。

在盲龙山的脚下,有一片与世隔绝、美丽富饶的土地。蜿蜒的盲龙河从西向东穿过这片山间盆地,两边各有一个村落。南边是史家庄,北边是孙家庄。据说,这些村民是唐代“安史之乱”中西部残军的后人。至今,他们仍然保留一些奇特的习俗。后来,外地人陆续迁徙至此。那些原住民并不排外,但是总会神秘地对外来者说,千万不要到山上那个洞里去,特别是里面的小洞。外来者追问,但得到的只是神秘的微笑。

燕山市公安局的看守所是新近建成的,没有阴森恐怖,只有戒备森严。那两道坐北朝南的大铁门是联动的,外面的铁门开启时,里面的铁门就是关闭的,反之亦然。两道铁门之间是个天井,足以停放两辆大卡车。进出看守所的人都必须在天井中耐心等待,听到身后的铁门“咣当”关闭之后,再看着面前的铁门缓缓开启。会见被告人的律师不必体验这份耐心,因为他们不用走进这道大门。

1995年8月14目下午,洪钧和宋佳在一名男警察的带领下沿着看守所大门东边那排平房的长廊向东走去。洪钧的心中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不喜欢这么仓促——只看了起诉书副本,还没到法院去阅卷,就赶来会见当事人,而且再过三天就要开庭了,可原本说至少还有两周才会开庭的。他觉得,史成龙那诡谲的微笑后面似乎隐藏着什么秘密。难道这辩护只是走过场?他可不喜欢走过场,他必须坚守律师的职业道德。也许,他不该接下这个案子,陆伯平案的辩护已经让他很紧张了。至少,他不该带宋佳来,女秘书的工作地点就应该是办公室。虽然宋佳在夏哲和陆伯平的案件调查中有出色表现,但那是在北京!燕山市离北京不太远,但这里的房屋和街道都给人一种怪异的感觉,就连人们说话的声调都很古怪。然而,他又不能拒绝,因为他不忍心扼杀那对漂亮的大眼睛中流露出来的期盼。走廊南边那一扇扇玻璃窗在灿烂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走廊北边是一间间相互隔离的提讯室和会见室。他们在第四会见室的门口停住了脚步。洪钧不喜欢这个数字,不吉利。他不信鬼神,但相信命运。

这间会见室有七八平方米,被一道矮墙和铁栏杆分割成南北两个半间。南边有两把木椅,北边有一把铁椅,都固定在地面上。铁椅上还有手脚的锁固装置和上身的约束带。

对面通向看守所内的房门被打开了。一名女警察带着一个中年女子走进来,让那女子坐在铁椅上,并没有锁固手脚和身体。女警察用眼睛和男警察打了个招呼,转身走了出去。

男警察对洪钧说:“你们是大地界儿来的,规矩都懂,不用我多说,自己注点儿意就行了。”说完,他走出房门,站在敞开的门外,点着一支香烟,吸了一口,眯着眼睛,望着窗外,似乎是在享受温暖的阳光。

洪钧说了声“谢谢”,心想,如果会见被告人时在场的警察都能这么宽容,中国的刑事司法就文明了。他的心情顿时好了许多。其实,做刑辩律师的,给点儿阳光就灿烂。他的目光回到对面的女子身上。

这就是史成龙的母亲金彩凤。她身材消瘦,面容憔悴,头发梳理得很整齐,但已有些稀疏。不过,白皙的面色和端庄的五官还能显露出年轻时的美丽,特别是那对眼窝凹陷的眼睛和那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她已年过四旬,但是那双并不很大的眼睛在眨动时仍有几分忧郁的妩媚,那口有薄嘴唇衬护的白牙在微笑时仍有几分温婉的柔情。

洪钧自我介绍后直奔主题,“起诉书上说,被告人对于投毒杀人的事实供认不讳。您都承认了?”

“是我害死了武贵。”金彩凤低垂着头。P1-3

作者简介
何家弘,美国西北大学法学博士(sJD),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证据学、侦查学方向)、证据学研究所所长;曾应邀在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担任客座教授,在法国艾斯一马赛大学法学院做访问学者,在我国台湾地区地区东吴大学法学院讲授“刑事证据法”,并在优选人民检察院(挂职)担任渎职侵权检察厅副厅长;1999年入选北京市“很好中青年法学家”,2003年被国家授予“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2004年获得“宝钢很好教师奖”,2005年被评为“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小说五部,其中四部被译成法文、一部被译成意大利文出版,靠前部英文版小说也即将问世,并有一部小说于2007年被英国《卫报》推荐为“亚洲十大犯罪(推理)小说”;热衷于法学普及工作,主编《法学家茶座》,曾经在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靠前2频道)担任“周末论法”节目的“嘉宾主持人”;代表著作为《何家弘作品集·法学文萃系列》五种:《从应然到实然——证据法学探究》、《从相似到同一——犯罪侦查研究》、《从它山到本土——刑事司法考究》、《从观察到思考——外国要案评析》、《从通俗到深奥——法治文化杂论》,《何家弘作品集·犯罪悬疑小说系列》五种:《人生情渊——双血型人》、《人生黑洞——股市幕后的罪恶》、《人生误区——龙眼石之谜》、《人生怪圈——神秘的古画》、《人生狭路一黑蝙蝠·白蝙蝠》。
书评(媒体评论)

读何教授的侦探推理小说,感觉妙趣横生,觉得又像当年小学时代那样,体验到了阅读的快感与乐趣。

——作家莫言

我欣赏何先生小说中包含的现实人生经验和历史沧桑记忆。作者很少虚张声势,一惊一乍,他是一步步把读者诱进他的迷阵。

——文学评论家雷达

我觉得何家弘的文学创作不仅修正了侦探推理小说必然是“低层次”创作的这样一个认识误区,也打破了习惯上把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对立起来的这样一种思维误区。这正是他创作的独到贡献。

——文学评论家吴秉杰

何教授在不同种类的侦探推理小说技巧中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他的小说既是谜语小说,又是黑色小说,还是悬疑小说。

——法国翻译家玛丽·克劳德

读者能从其小说中看到一幅生动的当代中国全景图画——农民、工人、小贩、学生、城市专业人士、冒险的私人企业家,当然还有官员,共同组成了何家弘先生的现代化中国的“人生喜剧”。

——法国编辑兼记者艾里克·苏鼎德

何家弘小说中最引人入胜之处是关于日常生活的美丽描述。——英国作家凯瑟琳·萨姆森何家弘笔下的主人公“洪律师”深受读者喜爱。他的小说既秉承了学者的严谨之风,又不失舒畅优美的文笔和扣人心弦的悬念。

——意大利汉学家巴尔巴拉

何家弘的生活就像一本小说,他的创作灵感介于写实与虚构之间。他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了以洪律师为主人公的小说。这位洪律师颇有阿瑟·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风范。他的武器是智慧,他坚持用文明的方式解决问题。

——西班牙《先锋报》

何家弘选择的是一种新式生活:他既是法学教授,又是犯罪作家,他要从两个方面为司法公正而战斗。他的小说涉及错案和腐败等社会问题。他出生于北京,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到黑龙江的农场工作8年,因此他的小说中有农场的故事,而且带有田园诗的情调。

——西班牙《新闻报》

在简单的侦查活动背后,我们看到了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栩栩如生的人物与他们的人生观相互交织,让我们惊讶,也让我们着迷。看中国的另一个视角:诗意且现实。——法国《处女地》杂志克里斯蒂·费尔特峰回路转。

何家弘将洪律师及其欢快的助手宋佳刻画得栩栩如生。面临着无处不在的死亡威胁及各种磨难,他们二人解决了跨越时空的谜团。展现了中国城市现代化的一面与乡土气息的另一面。  ——法国《她》杂志米歇尔·菲图西

一位中国的麦雷特探长,推理更为严谨。栩栩如生的行文,令人着迷的历史:一杯得一品的香茗。

——法国《西部法国》杂志

这是一本创作精巧的悬疑小说,强调推理和演绎法——如福尔摩斯一般。并且,宋佳比华生更为有趣。

——法国《读书周刊》

在20世纪中国风情的装点下,这本由演绎法构成的侦探小说的行文衔接给我们带来了扣人心弦的悬念……极具潜力的系列小说。——法国《世界报》杰拉德·姆达尔何家弘是杰出的法学教授。他的主人公洪钧把西方的法治理念与中国的善良正直观融合在一起……有了这样的地理和历史内涵,这部小说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民族的寓言,一个关于中国现代化的寓意深远的故事。理性、专业和现代的洪钧在这里赢得了今天的斗争,而作者大概也在暗示中国的未来属于洪钧和他的同道,属于应比掌权者利益更为重要的法治理想。

——香港《南华早报》道拉斯·科尔

来自北京的作家、法学家何家弘在留学美国期间对福尔摩斯情有独钟。应该说,他笔下的主人公洪钧身上就有何家弘自己的影子,仿佛是他个性的另一面。洪钧是私人律师,这种身份在当今中国法制体系中是比较前卫的。通过洪钧,何家弘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独特的文学景象。

——意大利《新闻报》

福尔摩斯对何家弘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他的小说风也与其他犯罪文学作家——如达希尔·哈米特、雷蒙德·钱德勒和J。M。采恩——的作品有可比之处,都是经典而且欢快的现代风,再加上中国式的情节曲折。何教授的研究兴趣包括比较刑事司法制度、犯罪侦查和刑事诉讼程序。他的专业知识使他的小说更加可信,也更加发人深省。

——《亚洲文学评论》凯丽·法考尔

“何家弘显示出一位作家的幽默与学识,同时他的文笔引人入胜,让读者身临其境。在简单的侦查活动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栩栩如生的人物及他们的人生观相互交织,让我们惊讶,也让我们着迷。”

——法国《读书》杂志克里斯蒂·费尔尼特

后记

《龙眼石之谜》书评

除了“罪与罚”这些侦探小说的基本要素以外,何家弘先生的小说还包含了大量的社会人生方面的内容:历史的、现实的;中国的、外国的;都市的、乡村的等;尤其可贵是它们还蕴含了作者对于这些复杂的生活内容的深入思考。其中最令我感佩的地方,是他对人性、对人的命运的关照和沉思。在我看来,有了这一点,一部侦探小说才有可能是高品位的。当然,我这样说,显然是有前提的,即作者必须要艺术地处理好侦探小说必备的“要件”与“广泛社会人生内容(也包括沉思性的内容)”之间的关系。我认为,何先生的小说在这种关系的把握上体现出了值得称道的创造力。何先生给自己提出了一个高难度的挑战性的问题——既然“罪与罚”的问题与社会、人生、人性紧密相关,那么,为什么他不可以在社会人生广阔的背景下,在充满着无数难解之谜的社会人生的沃土上,去演绎他的关于“罪与罚”的故事呢?而且我发现,这些地方往往同时也是“侦破”过程当中“悬疑”设置的一部分。在《龙眼石之谜》中,有很多笔墨用来描写金彩凤不幸的人生经历与她和文责、武贵之间的三角关系。初看是闲笔,然而看到最后一段——“彩凤:……真要是不同意,就再想办法呗!”“文贵把目光最后停留在那片巴豆树上”,然后再回想起前面那娓娓道来的内容,自然会引发和强固读者对于他们两人有罪的怀疑。不仅如此,事实上,这类认认真真的“闲笔”式的叙述策略,还可以起到一种“延宕”的作用。通过线性叙述的中断,增强了“悬念”的吸摄力。经过了这类多重的“蓄势”之后,小说势必会加大“云开雾散”之时对于读者心理的冲击力,从而提高了人们的阅读快感。总之,在我看来,何先生在把握“犯罪和侦破”与“广泛的社会人生内容”之间关系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力,是其作品形成自己鲜明特色的重要原因之一。他的作品能够将法、理、情、智、识、趣这六者融为有机的艺术整体,代表了中国当代侦探小说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教授张健

目录

正文

内容推荐

何家弘著的《龙眼石之谜(精华本洪律师探案集)》讲述:燕山山脉中有一座奇山,名为王龙山。山上有一个怪洞,名为王龙洞。1995年夏天,这里发生了一系列怪事——先是有人捡到传说中具有魔力的龙眼石并带来一串祸患;后来又有人看到令人恐怖的怪兽或野人。洪律师在办理此案的过程中,通过深入的调查和严密的推理,终于查明事实真相。

编辑推荐

何家弘著的《龙眼石之谜(精华本洪律师探案集)》为推理小说。故事围绕“龙石”展开,意外捡到这块石头的史武贵离奇死亡,被认定为是其妻谋杀,其子为查明真相聘请了本书的主人公洪律师。最终水落石出,还妻子清白,龙石并不是什么圣物,而是被遗落的放射性物质,而史武贵正是死于放射病。本书的结构谨严,叙述紧凑,法学理论与故事完美融合,故事起伏跌宕,戏剧化强,扣人心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龙眼石之谜(精华本洪律师探案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家弘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047487
开本 32开
页数 2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17-01
首版时间 2017-01
印刷时间 201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82
CIP核字 2017021921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5: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