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喧嚣背后的角落
内容
编辑推荐

彭小莲著的《喧嚣背后的角落》描写了1949年以后上海的一个典型阶层:革命干部和知识分子家庭,他们住在上海高档地区,经历了各种政治运动,历尽沧桑。通过各个人物的经历、感受、精神变化,记录了这个历史阶段的一个侧影,海派文化中某些独特的阶层和经验就对在这些人物细致而深刻的描述中显现。

内容推荐

彭小莲著的《喧嚣背后的角落 》为中篇小说集,含有《童年,四季的秘密》、《阿冰顿广场》、《举起我天天阅读的那本书》、《流放者的归来》、《回家路上》、《喧嚣背后的角落》等6篇。彭小莲的作品展示出出她良好的专业技巧和艺术才华,她的作品大多以女性为主人公,她注重于女性在新时期个性的释放的表达,特别是能细腻入微地传达女性的内心情感变化,又能触及到与此相关的社会根源性问题。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具有一定深度。

目录

童年,四季的秘密

阿冰顿广场

举起我天天阅读的那本书

流放者的归来

回家路上……

喧嚣背后的角落

试读章节

姑,衣服放到彭政委的屋子里了。

彩云跟着陈妈一起这样称呼我的爸爸,但是她叫“姑”时,带着浓重的苏北口音,她叫的是“鼓”。彩云是陈妈的侄女,还有半年时间,她才过十八岁的生日。陈妈把彩云从苏北老家带出来,因为彩云家生的都是女孩,家里没有劳动力,很穷。彩云这个年纪的姑娘,在乡下干不了什么事,不挣钱,还多一张吃饭的嘴。陈妈的丈夫当时已经是乡里的小干部了,他让陈妈把自己的侄女一起带到上海做保姆。陈妈怕彩云在大上海吃亏,就把她带在身边。那时候,家里就用了两个保姆,爸爸说:好啊,一起来吧。多一双筷子,能吃多少啊。

哪里是多一双筷子,彩云拿着和陈妈一样的工资,陈妈觉得爸爸手脚太大了,心里不大高兴,但这毕竟是自己的侄女,肥水不流外人田,算了!陈妈是爸爸从苏北带来的,当初爸爸带部队攻打南京占领总统府的时候,他们的部队到了安徽和江苏的交界处,部队准备从夹江打过去。陈妈的丈夫配合部队,把村子里的渔船都组织起来,推到了河边,部队的战士在那里挖工事,准备抢渡夹江。夹江在河道的转弯处,河面变窄了,在这里,村里的船只要迅速搭出一条水路,好让战士冲过去,后续部队就这样打到南京去了。当时人马很多,陈妈跟着丈夫到部队帮忙烧饭。

战争结束后,陈妈留在部队里做后勤。等爸爸的部队开进上海的时候,陈妈跟着一起来了,妈妈怀着我,陈妈在我们家帮忙,就这样留下来了。她和爸爸妈妈一样,享受着供给制。直到父亲转业到地方的时候,她的供给制取消了,在我们家做保姆,拿着爸爸付给她的月薪。可她不是一般的保姆,她是有党籍的。

晚上,1955年5月的一个晚上,我们都睡下了。窗外的樱花依然在天空中飞舞着,洒满了我们家的小阳台,我追随着那美丽的樱花一起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突然,我一头撞在一棵大树上,那里没有樱花,只有枯枝败叶,然后就听见有人使劲砸门的声音,我喘着大气抱住了树干。天,大亮,屋子里的灯光耀眼地刺着我的眼睛。我看见陈妈从家门口往爸爸妈妈的卧室跑,她差点摔了一跤,大叫着:彭政委,出事啦……陈妈猛地推开了爸爸妈妈卧室的门大叫:警察,警察!门口站的全部都是警察,在我们家门口……

很快,彩云也穿好了衣服,但是她把被子给我捂着,不许我动,妈妈和陈妈走进房间,我透过妈妈正准备关闭的房门,看见冲进屋子的警察已经给爸爸戴上了手铐。隐隐约约听见那里争执的声音,爸爸的声音很大,警察虽然不说话,但是他们的动作也很大,那里传来劈劈啪啪的声音,用扫描器在搜查着我们家。妈妈一张苍白的脸,走进我们的屋子,她一边关上房门,一边在那里穿好衣服:你们在这里不要动,一切听从组织的安排。

很快,我们的门被打开了,进来几个警察,妈妈走出了房间,警察对陈妈说:给孩子穿好衣服,这间屋子也要搜查。没有想到,陈妈很凶:小孩子有什么罪?半夜里,她穿了衣服到哪里去?

警察不搭理陈妈,走过来要拉我起床,我吓得抱紧了被子。陈妈一下推开警察:不许吓着小孩,走开!

陈妈回头跟彩云说:去衣柜里拿个大毯子。

于是陈妈用毯子裹紧了我,抱着我走出了房间;过道里,也站满了警察,通道变得拥挤,我看见爸爸被警察押着往客厅走,于是我贴着爸爸擦肩而过;看见我,爸爸迅速地把双手统进袖子里。长大以后我才明白,爸爸是不想让我看见他戴着的手铐。我从陈妈的背上朝爸爸伸过手去,想让爸爸抱我。我叫了起来:爸爸!

P4-6

序言

贾(植芳)叔叔活着的时候,他一看见我,就会打趣地跟我说:小莲啊,你最近出新书了吗?让我来给你写个序,我现在成写序专业户了。

那时候,我正忙着拍戏,哪里有功夫写作啊,每天都是满世界地跑。可是,有一天,我没戏拍了,我趴在屋子里,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地写着。我出书了,我到处找人写序,可是开不出口啊,大家都那么忙,要把你这厚厚一本书看完,谁有那个功夫?这时候,我深深怀念着贾叔叔。

和写作相比,我更喜欢拍电影,因为在那种创作中,带有工业化的机械劳动,很多时候就是手工活。每当你触摸到胶片时,你会自觉地戴上白手套,哪怕那样片最终会被丢弃,你还是想保持它的光洁。一格一格地剪接,看着原有的素材,在每一格不同的衔接下发生了微妙的关系,然后送去混录;再调光,举起12格样片看着,放在灯光板下辨别它的色调。即使和Et本的调光师交流时,夹杂着专业用语的英文,写着中文,指着12格样片说话,程序都是一样的。那个过程,现在想来,真是让人非常享受。

只是,胶片的年代刹那间消失了,世界的胶片帝国柯达公司,就看着它塌陷;数字替代了胶片,拍戏的门槛越来越低,只要有钱,谁都可以上手。偏偏在找钱的时候,我显得那么愚蠢,我所有的拍片能力都在消失,我像乌龟一样,一直在那里爬着,爬得很慢很慢,却不想放弃。钱,还是没有找到。我躲回到文字里,把电影写进我的小说,在那里成就我的电影梦。有一次,一个观众对我说:你的小说比你的电影好看。

我说:那是一定的!

为什么说,一定呢?

因为,小说是一个人的战争,你出征了,只要顽强地打下去,即使把自己打得头破血流,只要你敢于坚持,你还是会胜利的。电影,是世界大战,我常常还没来得及装上子弹,已经被打得溃不成军。

在我惨不忍睹的时候,年轻的小制片在微信上对我说:导演,坚持!

是的,我只有坚持,对于我,放弃比坚持更加困难。放弃了,我就一无所有。我继续读书、写作,我要为下一部戏做好全部的准备。我写得很慢,我知道我没有多少读者,可是我像一头倔驴就是不肯回头,因为我一旦回头,我就写不出东西了。我对“潮流”持怀疑态度,下意识在回避“时尚”,当我看着自己以往的写作,我知道,我是如此的脆弱,这是一个既定的现实,我不能回避,我只有面对自己。十年的“文革”,我们为了一个空洞的目标,匆匆忙忙地“奋斗”着,于是在一个废墟里建立起自己的噩梦;现在,我抱着一本一本的书,八。后的小孩都说:彭老师看的书,都是像砖头一样厚的。他们不能理解,我是要借助这些书的力量,从噩梦里重新走出来。不要指责我的软弱,我曾经有过的坚强并不能让我变得更加智慧,我愿意承认自己的愚蠢,这没有关系,我在错误中成长。

我的小说里,一直有我母亲的形象,这里面有我对她的爱和愤怒,我写了小说发表以后,有人对母亲说,你女儿又在小说里骂你了。她赶紧去买了《收获》杂志,看完以后她说:你们根本不能理解她的小说,她对我多有感情啊。

听到这些的时候,我都想哭,这份理解给予我很多的安慰。我没有多少读者,但是母亲一直是我最好的读者。她年轻的时候,是大公报记者,也是一个不错的作家,后来她成了俄语翻译,她译的那些书,放在我书橱最显著的地方。再后来,她老了,在不断的政治运动中,全部的才华就是用来写检查的,她批判自己,揭发自己,侮辱自己,为了让检查可以过关。她娟秀的钢笔字在检查中来回奔走,终于等到有一天,不要写检查时,她独特的文字能力消失了,那些对自己真真假假的批判,把她毁了。她的句子找不到归属感,俄语的文章更无法转换成中文。她低下头,不说话,她开始为我抄稿子,她的钢笔字远比我的小说和剧本漂亮,她对朋友说:我现在是小莲的文抄公啊。

朋友又问她,你帮小莲改稿子吗?

哪里改得了啊,她的文字,她的写作,比我强多了。

在最自卑的时候,她依然在为我付出,在这付出中找到她最后幸福的归属感。我和她之间的分歧没有对错,不是善和恶的对峙;这是一场善和善的斗争,于是不管哪一方胜利了,都是伤心的。母亲,离开我已经快二十年了,在小说里看见她的身影,我还是感到一种揪心的疼痛。

当这些零零碎碎的文字,记录下转瞬即逝的过去,如今重新读来的时候,我特别珍惜它,因为它证明了情感和生活的存在。这是一份脆弱的存在,也是一份脆弱的记忆,我守护着它,它让我知道了文字的价值,知道了自己付出的必要。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可是我越来越意识到,生命在于记忆,没有记忆的生命,就会像一个老年痴呆的人,在家人的陪同下,不停地在院子里走着……运动着,却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失去了活着的尊严。

我周围还是那么热闹、骚动,没有关系,有一本好书,有一个好的想法,我就可以在书桌前,老老实实坐上一个又一个的春夏秋冬,从读书到写作,我找到了记忆,它维系着我脆弱的生命。文学,是我生命中的上帝、我的信仰,读书是我的祈祷,写作是我的救赎,拍戏是我的梦想。准备着,时刻准备着,有一天,重新站在摄影机的后面,和摄影师老林确定用几号镜头,是否还要把12K的大灯,装在升降机上……

2015年8月26日 于上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喧嚣背后的角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彭小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7543348
开本 32开
页数 4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4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2
CIP核字 2015282874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180
13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6: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