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上海鲁迅研究(2016冬) |
内容 | 作者简介 上海鲁迅纪念馆是新中国建立后靠前个人物性纪念馆,也是新中国成立后靠前个名人纪念馆,同时管理鲁迅墓。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目录 综述 不能忘却的纪念——上海鲁迅纪念馆“纪念鲁迅诞辰135周年、逝世80周年”综述 纪念鲁迅倡导新兴版画85周年暨张望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鲁迅作品和思想研究 重读《文化偏至论》 从“过客”意识看鲁迅对故乡的两难心境 《伤逝》新解 鲁迅“理想人”哲学范畴体系研究(上) “文学者”的鲁迅与《野草》的“文学性”——论片山智行的《鲁迅<野草>诠释》 鲁迅比较研究 救世者的悲剧与基督受难——《药》和《纪念日,在委员会办公室》的比较 疾病、小说与当代中国——鲁迅参照下的《第七天》解读 鲁迅同时代人研究 浅议鲁迅关于孙中山的评说——为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鲁迅逝世80周年而作 孙中山·鲁迅·郭沫若 “元周作人”——周氏早年日记(1898—1906)细读(上) 花边新闻——《社会日报》的折射 史料·辩证 《二心集》的“二心”及版权的出售之谜 《青年杂志》与《青年》的交集 蔡楚生的集外文《悼鲁迅先生及其他》 夏衍佚文钩沉 附:序三 时时局的一种看法 关于中华同学新剧会第一次公演曹禺的《雷雨》 我与鲁迅 走进鲁迅的乡土世界——我的鲁迅研究之回顾 鲁海漫谈 心香一瓣念鲁迅——观文献剧《鲁迅:1936年的秋天》有感 导师正平先生琐记 神飞气扬 斑斓沉着——杨可扬的版画世界 读书杂记 《苦魂》以“枝蔓”烘托鲁迅 近现代文学期刊研究的重大收获——评刘增人等编著《1872—1949文学期刊信息总汇》 《八道湾十一号》:呈现温情和善意 文苑史话 左翼戏剧运动与抗日救亡剧的兴起(1931—1937) 鲁迅与江南图书馆 青年读鲁迅 亲切·震撼 走近鲁迅 体味纠葛 真实的树人形象 上海鲁迅纪念馆纪事与研究 近现代文物著录诸问题刍议——以鲁迅及名人遗物为例 编后 内容推荐 郑亚主编的《上海鲁迅研究(2016冬)》为鲁迅研究论文集,共收入相关研究论文30篇,分为“鲁迅思想生平研究”“鲁迅同时代人研究”“我与鲁迅”“读书杂记”“鲁海漫谈”“史料·辩证”等部分。有研究论文,也有随笔、杂感、散文、翻译、博物馆研究等内容。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上海鲁迅研究(2016冬)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上海鲁迅纪念馆 编 |
译者 | |
编者 | 郑亚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201897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9 |
出版时间 | 2017-03 |
首版时间 | 2017-03 |
印刷时间 | 2017-03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04 |
CIP核字 | 2017032069 |
中图分类号 | K825.6-53 |
丛书名 | |
印张 | 9.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5 |
宽 | 148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