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四时佳兴
内容
试读章节

《花园》

那棵龙爪槐是我一个人的。我熟悉它的一切好处,知道哪个枝子适合哪种姿势。云从树叶间过去。壁虎在葡萄上爬。杏子熟了。何首乌的藤爬上石笋了,石笋那么黑。蜘蛛网上一只苍蝇。蜘蛛呢?花天牛半天吃了一片叶子,这叶子有点甜么,那么嫩。金雀花那儿好热闹,多少蜜蜂!啵——金鱼吐出一个泡,破了,下午我们去捞金鱼虫。香椽花蒂的黄色仿佛有点忧郁,别的花是飘下,香椽花是掉下的,花落在草叶上,草稍微低头又弹起。大伯母掐了枝珠兰戴上,回去了。大伯母的女儿,堂姐姐看金鱼,看见了自己。石榴花开,玉兰花开,祖母来了,“莫掐了,回去看看,瓶里是什么?”“我下来了,下来扶您。”

《皖南一到》

合肥菊花很好,花大,棵矮,叶肥厚而颜色深。招待所廊前所放的菊花都可称为名种。金寨路边有卖菊花的摊子,狮子头、绿菊、金背大红,每盆均索价三元。这样的价钱在北京是买不到的(我想还可以还价)。大概合肥的土质、气候对菊花很相宜。

合肥多冬青树,甚高大,紫灰色的小果子累累结满一树。出合肥,公路两侧多植冬青。以冬青为公路的林荫树,我在别的省还没有见过。自屯溪至黟县,路边尽植乌桕,通红的叶子。沿路有茶山、竹山。屯溪附近小山上有油茶,正纷纷地开着白花。问之本地人,云是近年所推广。有几个县大面积种植了油菜。大概安徽人是吃菜籽油的,能吃得惯茶油么?

《(晚翠文谈)自序》

我的老家的后园有一棵枇杷树。它没有结过一粒枇杷,却长得一树浓密的叶子。不论什么时候,走近去,一伸手,就能得到两片。回来,用纸媒子的头子,把叶片背面的茸毛搓掉,整片丢进药罐子,完事。枇杷还有一个特点,是花期极长。头年的冬天就开始着花。花冠淡黄白色,外披锈色的长毛,远看只是毛乎乎的一个疙瘩,极不起眼,甚至根本不像是花,不注意是不会发现的,不像桃花李花喊着叫着要人来瞧。结果也很慢。不知道什么时候,它的花落了,结了纽子大的绿色的果粒。你就等吧,要到端午节前它才成熟,变成一串一串淡黄色的圆球。枇杷呀,你结这么点果子,可真是费劲呀!

《释迦牟尼》

佛陀走出精舍,见一比丘大声号哭。比丘名周利槃陀伽,是一笨人。佛陀亦知其人,即问:

“以何缘故,于此号哭?”

周利槃陀伽答云:

“佛陀!我生性愚钝。我随哥哥出家,日前教我背诵一偈,我记不住。哥哥言我修道无望,命我回家,不准住在这里。我被赶逐,是以啼哭。”

佛陀日:“有是乎?你随我来。自己知道愚笨,即是智者。真愚钝人,乃自作聪明者。”

佛陀回至精舍,即令阿难教授周利槃陀伽。经过数日,阿难白佛:“他脑如石块,我实无法。”

佛陀乃亲教授之。佛陀教其持诵“拂尘除垢”偈语,他仍记不住。众比丘都说:“此人修道无望!”佛陀乃告周利槃陀伽:

“你用笤帚扫地,并为众比丘拂拭衣履及诸杂物灰尘,一面做事,一面持念偈颂。”

周利槃陀伽即认真工作,一心持颂。渐渐体味此偈意义,乃自思:“所谓尘垢,实有两种,一者为内,一者为外。外面尘垢,灰土瓦石,容易清除。内心尘垢,是贪嗔无明烦恼,须大智慧方能清除。人欲即尘垢,智者必除欲,不除欲,不能了生死。以欲生种种灾难苦恼因缘,人为束缚,不能自由。无欲,心才清净,得自由解脱。”周利槃陀伽渐息三毒之心,人平等境,爱憎好恶之念不起,脱出无明,如脱甲壳。他一时豁然开朗,生大欢喜,遂往顶礼佛陀:

“佛陀!我现在已了解,已拂除内心尘垢。”

佛陀深为嘉许,谓诸比丘:

“诵经多部,不解经义,如鹦鹉耳。苟能力行,一偈已足。”P10-14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沈从文的高徒,中国现当代有名作家、戏剧家、小说家,京派文学小说的代表人物及传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很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很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早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先生。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北京剧作家协会理事。他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领域成就颇高,充溢着浓郁的中国味道和灵性美质,语言平和质朴、清新隽永、娓娓而来、如话家常。著有短篇小说集《邂逅集》《羊舍一夕》《晚饭花集》,散文集《蒲桥集》《故乡的食物》《逝水》,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等。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后记

感谢百花文艺出版社的信任,委托我编辑这本汪曾祺先生的图文书。我很乐意做这么一件事,我以为这是对汪先生逝世二十周年最好的纪念。

这本集子里的一百多幅书画作品,绝大部分选取自《汪曾祺书画集》(2000年印制,非卖品),也有极少数的几幅,来自其他地方。书中所选文字,都摘自于汪曾祺出版的书籍,以他生前出版的为主,主要来源为《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蒲桥集》《晚翠文谈》《汪曾祺自选集》《当代散文大系·汪曾祺卷》《老学闲抄》和《矮纸集》等,之所以这样考虑,主要是为了更忠实于先生最初版本的文字。

那么,选择配画文字的原则又是什么呢?

一、尽量使图文呼应,形成一种对应关系。所选文字多少与图有某些联系,要么是他生活过的或去过的地方,日后既有用文字回忆的,又有用书画表达的,比如关于张家口,他画了野芍药,又写了散文《坝上》;他画了昆明的火炭梅,又在《昆明的雨》中写道:“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等等。要么某一件事文章写过,后来画或书法中,也有同样的表达。比如他画竹,题“胸无成竹”,而在散文中又谈到“郑板桥反对‘胸有成竹’,说胸中之竹,已非眼中之竹,笔下之竹又非胸中之竹。”(《创作的随意性》)比如他晚年画李长吉,而大学时期在昆明他就写过“读书报告”《黑罂粟花:李贺歌诗编读后》等。好在汪先生每有书画,都是抒发自己的情怀(他几乎很少写“成句”)。诗,多为自己的诗;画,也多为他亲见的。这些内容,书中占多数。

二、部分读者熟悉的篇章中的文字。比如《大淖记事》《受戒》《陈小手》和《葡萄月令》等。摘录的部分是我以为比较精彩的段落,或者说是某篇中的“眼睛”。当然这也是见仁见智的事情。

三、一些短文。汪先生有一些极短的文章,也就几百字。比如,《荷花》《下大雨》,对这样的文章,我就全文照搬了事。

四、先生的旧体诗。

编这个集子让我颇费了一番踌躇,主要是在图文互见上费神费事。虽然我对汪先生的各类作品算是比较熟悉的,但真找起来,在他几百万字、几百篇文章中去找,还是很费事。有的似乎记得是在哪本哪篇中,真去找,又没有。反正自己肯定在哪儿看过,于是满书中去翻。汪先生虽然作品量不算大,但后来书的版本太多,版本之间又相互重复,因此查找起来就成难事。有时为某一句话,翻阅几个小时无果,只有放下。

因为对先生的作品极为喜欢,所以做这样的工作也不嫌累。晚上下班,别人匆匆走了,我则尽量留下,这时候我一个人,是最安静的时候。可是一旦进入工作状态,一不留神,就是几个小时,只恨时间太快,日子太短。有时周末,到办公室摊一个大摊子,整幢楼都是我的,真有“虽南面王亦不易矣”之感——这时候你最好不要来请我吃饭。

因为是选取片断,因此就需要大量复印,还要使上剪刀和糨糊。对于剪下要用的,我妥善保装;而对于那些剩下的,我都舍不得丢掉。我把一个一个七零八落、剪得缺缺丫丫的纸片,又“规整”得方方正正,折好,有的揣在上衣口袋,有的揣在裤兜里,随处放一点,(也是边角料利用,一笑。)好随时取出一看。

关于书名,就拟定为《四时佳兴》。汪先生生前多次写过宋儒的这两句诗,也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用过:

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时佳兴与人同

“四时佳兴”这个题目,在汪先生与著名漫画家丁聪先生合作的《南方周末》专栏中也曾用过。当年题目也为先生所拟,并书以作为专栏的刊头。现直接移来,作为书名,我想是合先生心意的。

明年,就是汪先生离开我们整整二十年的日子。我想文艺界会有一些纪念活动的。我们读者也会以自己的方式,纪念这位可爱的老头。

认识先生时我才二十多岁,如今我鬓角也已斑白。真是人生苦短。前不久微信上传一个段子,虽然是俗气的,但也不无道理。说是人生就只有“三晃”:一晃大了,二晃老了,三晃没了。我现如今已“晃”了“两晃”,噫唏!“譬如朝露”呀!说这个话,也只是感叹光阴易逝,并无悲苦之意。生活中还是快乐的时候多,比如读汪先生的书,就是一种甜美的快乐。正如著名摄影家狄源沧先生(1926—2003)所言:

喝茶爱喝洞顶乌,看书只看汪曾祺。

不是世间无佳品,稍逊一筹不过瘾。

“不过瘾”三个字,是我给添上去的。老先生就写了“稍逊一筹”就没下文了,我给他敷衍了三个字,续貂耳。

是为后记。

苏北

2016年11月3日

目录

四时佳兴

文选索引

编后记 苏北

附录一:

一点说明 汪朗 汪明 汪朝

附录二:

老头儿汪曾祺 汪朗 汪明 汪朝

内容推荐

汪曾祺著的《四时佳兴》由苏北先生精心编选,文字部分以汪曾祺谈论文化艺术或将艺术与个人生活关联起来的叙事、论说、抒情散文随笔作品节选为主,同时收录部分最具代表性的汪曾祺小说节选、律诗作品;画作部分收录汪曾祺多年创作的代表性画作百余幅,代表性地体现其绘画独特的风格特征与艺术追求。

编辑推荐

汪曾祺先生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继承沈从文先生冲淡质朴文风,学养深厚,留存著作不多,文章清新自然,浑然天成,不重宏大,关照日常,以和谐美为基调,是公认的散文大家。作为一个诗书文画俱精的才子,其画作也多信手身边事物。汪曾祺著的《四时佳兴》收录画作多出自汪曾祺去世后其家人自费印行的画选,文与画内容相连内息相通,从两个方面展现作者的艺术修养,在领略文章字节韵律之美以及画作笔墨色彩之美的同时,亦可一窥大师对于个人人生际遇以及中国传统艺术的诸多感悟与见解,是了解、研究作者非常珍贵的资料,兼具收藏鉴赏价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四时佳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汪曾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71931
开本 16开
页数 2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7
出版时间 2017-01
首版时间 2017-01
印刷时间 201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702
CIP核字 2016306397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60
185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8: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