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保险费率市场化论纲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国内研究保险费率市场化的第一本专著。它第一次对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进行系统研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既可以为保险监管部门推进费率市场化改革,强化偿付能力监管,管理费率风险提供有益的参考也可以为保险公司进行产权改革,提高保险资金运用绩效,建立费率风险管理的内控体系提供可具操作性的建议。对于处在改革发展中的中国保险业来说,本书不失为一个优秀的“锦囊”。

内容推荐

作者从费率的本质、定价理论、定价原则等保险费率的一般理论出发,运用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理论考察并阐释了保险费率管制和保险费率市场化的实践和效应,论证了费率管制通常会造成经济效率低下的原因,并从理论与实践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作者还从国际视角考察了美国、比利时、韩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保险费率市场化的背景、过程及其经济效应,为我国保险费率市场化总结出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

序言

朱俊生的《中国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论纲》问世了,作为他的同事和博士生导师,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一)

本书是朱俊生在其硕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经进一步深入系统研究、扩展和加工后完成的。作者研究保险费率市场化问题无论是在他从事保险学术活动的生涯中,还是在我国保险学界都是比较早的,而且其见解鲜明和独到。2001年是朱俊生读硕士的第二年,也是我国保险费率管制比较严格的时期,他写出了《我国费率市场化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一文,发表在2001年第7期《保险研究》上。这也是作者步入保险学的门槛后所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因为他的文章引起争论,便激发了他进一步深入研究该课题的兴趣和热情。就在这年冬天,攻读硕士学位二年级尚未结束的朱俊生就以费率市场化改革为题,一气呵成写就了一篇14万多字的硕士学位论文,但因为当时本校学制尚没有弹性,只好等到一年半后答辩。该论文在后来的答辩中博得答辩委员会委员们的充分肯定和称赞。答辩之后,作者根据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了某些方面的理论讨论和实证分析,还将涉及的某些相关问题展开来讨论,此后并对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及其相关问题进行跟踪研究,从而形成了本书的基本框架。

(二)

我国保险业实际上正在经历一场变革,那就是随着国民经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保险业历史地不可逆转地走向市场化,保险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环节是保险费率的市场化。当然,保险界的同仁对费率市场化的概念还存在不同看法。朱俊生在分析了各种关于保险费率市场化的观点之后认为:“费率市场化是指费率水平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其核心是费率管理的市场化,即放松费率管制,同时包括费率制定、费率传导及费率结构的市场化。”在这个概念界定之下,他展开了对保险费率市场化各个层面比较系统全面的分析。事实上,保险费率的市场化改革,就是要使保险市场价格成为保险供求关系的指示器和保险供给的调节器,发挥保险价格对保险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使其成为保险业做大做强的基本机制之一。因而,这种研究探讨的意义就在于,为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持,促进保险业的市场化进程。中国保险业要逐步融人世界保险市场之中,参与全球保险市场的角逐,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也是中国保险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

朱俊生在他的著作里,从费率的本质、定价理论、定价原则等保险费率的一般理论出发,运用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理论考察并阐释了保险费率管制和保险费率市场化的实践和效应,论证了费率管制通常会造成经济效率低下:费率管制会降低保险保障的可得性,提高价格的波动性,使消费者获得服务的种类和品质都下降;费率管制补贴风险成本高的投保人,扭曲了费率的经济激励机制,增加了风险成本;管制还增加了现金流的波动性,从而提高了保险业的资本成本;管制会造成保险公司退出保险市场,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增加了保险公司丧失偿付能力的概率,从而减少了消费者福利。保险费率由严格管制逐渐走向放松管制,实现费率市场化的制度变迁除了严格管制费率制度本身的制度缺陷外,还有其深刻的理论和现实背景。其现实背景是成熟的保险市场为保险市场自由化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促使费率管理方式趋于相对自由化。其理论渊源包括经济自由思想、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等金融发展理论、保险管制的“辩证法”等。放松费率管制,实现费率市场化将为保险消费者带来福利;保险业缺乏效率的现象可以通过取消对价格竞争的限制得到有效的改善;产生竞争性市场均衡价格;保险价格和风险成本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为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提供防灾减损有效的激励机制。这些观点构成了本书的理论核心,也是我国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理论基础。

作者还从国际视角考察了美国、比利时、韩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保险费率市场化的背景、过程及其经济效应,为我国保险费率市场化总结出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

接下来,作者考察了我国保险费率管理制度的绩效。他认为,在市场主体多元化格局逐渐形成的情况下,统一定价的费率管制政策不仅无效,而且进一步抑制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降低了市场效率。严格管制费率制度是以牺牲市场效率为代价,成为我国保险业进一步发展的制度性瓶颈。因此,尽快废除高度集中的费率管理体制,推进费率市场化改革成为必然。以此为出发点,朱俊生进一步论述了我国费率市场化可行的路径选择,包括实行费率市场化时机的判断、目标模式和实施方式的选择以及具体的方法和步骤。作者认为,要以动态的眼光看待费率市场化应具备的条件。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决定了我国费率市场化应该采取渐进的方式。实施费率市场化的方法和步骤主要包括逐步扩大保险费率浮动权,对部分保险费率实行上限或下限的管理,向比较宽松的费率约束转变;增加省级保险公司制定短期地方保险条款的权限,改变保险费率的同一性造成对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过度保护;逐步将部分保险费率的制定和审批权限转移给保险同业协会,由其根据市场供求制定指导性费率;保险公司自主确定费率,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费率市场化。

费率市场化改革不是孤立的事情,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作者围绕与费率市场化有关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多层面的讨论,包括发挥费率市场机制的作用需要重塑保险市场微观主体、提高保险资金运用绩效、完善保险监管和加强费率市场化的风险管理等。作者认为,保证市场费率作用的传导机制顺利实现就必须重构微观基础,使保险公司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简单地上市或引入多个国有法人股东虽然可以促成股权多元化,但达不到改善治理结构的目的。应通过引人战略投资者,重建控制权结构,从根本上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使保险公司走向理性化经营轨道。合格的战略投资者有两类:一是境外的战略投资者,二是民营战略投资者。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不会削弱国家的金融安全。民营保险公司在产权制度上的优势及我国保险业不合理的市场结构都为民营保险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同时,中国金融保险改革的深入必将迫使政府在效率与控制力二者之间作出偏向于效率的选择,这就意味着引人民营资本,促进保险公司民营化进程的时机日趋成熟。同时要加强对民营资本和保险资本融合的监管。

我们知道,保险价格的竞争是与保险投资及其收益联系在一起的。在这里,作者特地对我国保险基金运用政策及实践进行了一番讨论。他认为,在现金流承保的情况下,只有依靠保险资金运用来弥补承保亏损,才能获取价格竞争优势,扩大承保业务,使保险业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发展。我国保险监管部门不应越俎代庖,人为地限制市场选择空间,应该让微观市场主体在相对丰富的投资渠道选择集合中自己抉择。保险资金运用要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实证分析表明,在较长的时间内,我国股票市场的系统风险都较大,难以成为保险资金的理想投资场所。保险资金运用要从债市的发展中寻找新思路。

实行费率市场化,实质意味着放松对费率的监管,实现监管模式从费率和偿付能力双重监管到以偿付能力为核心的单一监管的转变。我国对费率市场化下的保险监管包括完善对资本和盈余的监管、偿付能力的静态测试、偿付能力的动态测试以及完善对准备金的监管等。同时,我国保险市场退出机制的制度性缺陷决定了必须建立和完善保险公司破产保证金制度,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在保险人发生危机时为保单持有人的利益提供保护。

费率市场化使保险公司获得了定价自主权,同时也产生了费率风险。在费率市场化条件下,保险公司的费率风险更多地表现为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作者根据上述风险持续的时问,创造性地提出费率市场化的两类风险——阶段性风险和恒久性风险,指出费率风险的控制要求建立保险公司微观自律,保险行业协会中观协调及保监会宏观监管的三维风险管理框架。  最后,朱俊生对我国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检验和深化其对费率市场化的理论研究。他比较全面地分析了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试点和全面改革的背景、内容、过程和效应,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前后保险公司价格竞争行为以及行业自律行为,提出要使保险公司走出车险市场非理性价格竞争的“囚徒困境”,至少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规范车险代理市场及创新销售渠道,二是重构发挥费率价格机制作用的微观基础。从惩罚机制、市场交易信息的公开度、保险公司数目、保险公司不对称以及多市场接触等各个角度,考察我国车险行业价格联盟缺乏持久性发挥作用的基础。作者认为,要真正发挥行业自律组织在同业之问的协调作用,必须还行业自律以本来面目,改变行业自律行政化的趋向。作者还就继续推进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本书可能是国内研究保险费率市场化的第一本专著。其理论意义在于:第一次对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进行系统研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其实践意义在于:在宏观上,可以为保险监管部门推进费率市场化改革,强化偿付能力监管,管理费率风险提供有益的参考;在中观上,可以为保险行业协会配合费率市场化改革,推动行业数据共享,制定参考费率,协调成员公司利益关系,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提供借鉴;在微观上,可以为保险公司进行产权改革,提高保险资金运用绩效,建立费率风险管理的内控体系提供可具操作性的建议。

我国保险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保险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待不懈开拓,在开拓者的队伍中,我们期望见到更多的脚踏实地的年轻人,这样,中国保险事业、保险研究才会兴旺发达。我为朱俊生在学术上取得的初步成绩衷心祝贺,也殷切期望朱俊生不断有新作品问世。

2005年4月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保险费率市场化论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俊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812547
开本 32开
页数 2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6
出版时间 2005-03-01
首版时间 2005-03-01
印刷时间 200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3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42.4
丛书名
印张 9.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3: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