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绝世金莲(中国的故事第5辑)/黑镜头
内容
编辑推荐

连续24年的追踪摄影报道,记录中国最后一代小脚女人!一千多年的习俗,二十亿妇女的宿命,即将终结之时,本书记录下了这漫长而苦难的缠足史的最后几页!

内容推荐

本书是对发生在中国大地上历经一千多年,约有二十亿中国妇女缠足风俗的影像作品。摄影师李楠历经24年时间,足迹遍及山东、云南、北京、陕西、山西等众多省份和地区,义不容辞地将镜头对准行将消亡的最后代小脚女人的生活。  关注小脚,关注中国女人缠足的历程,关注小脚女人现在的生活,关注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这样一群带有时代烙印的特殊人群,记录下这漫长而苦难的缠足史的最后几页。

目录

序 为大地上的一段历史送终/8

中国最后一代小脚女人/14

跨世纪的缠足女人赵吉英/32

云南小脚女人村/52

小脚老奶舞大龙/90

小脚老奶逛京城/94

二十个小脚女人的家庭故事/118

金莲文化绪说/161

缠足的原因/162

缠足的源起/164

缠足文化的影响/168

金莲秘性解说/172

缠足之术/174

《三寸金莲》小说节选/182

后记/190

试读章节

杜秀贞,82岁,8岁时缠足,19岁时结婚,生有两儿一女。20年前,她的老伴去世,小儿子和女儿也在几年前相继病故,杜秀贞和她大儿生活在一个院子里,他们各自开火做饭。

杜秀贞没上过学,一提起自己的一生,她说受的苦实在太多太多,惟有剪纸能让她得到快乐。小时候杜秀贞看人家娶媳妇时贴的窗花好看,就学着剪。后来,她会的花样越来越多,姑娘们的鞋花、娃娃们的肚兜花、枕头上的枕顶花、炕围花、门帘花等等,她样样都剪得小巧好看。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生子祝寿,只要村里人开口,她有求必应。杜秀贞的这双巧手为庄邻乡亲带来了说不尽的欢乐和便利。

后来,杜秀贞的剪纸中融入了故事性,她的个人风格也开始凸显,粗犷、豪放、自然、率真的特点让她成为当地传统剪纸的代表人物。“送郎参军”、“八路军打鬼子”、“老鼠娶亲”、“喜鹊报春”、“王小赶集”、“水浒一百单八将”在她的演绎下都成了她的代表作,它们去了北京、南京、上海作展览,还为杜秀贞获得了很多奖。但是,杜秀贞却在家乡默默无闻地用剪刀为他人创造着欢乐。

现在,杜秀贞靠剪纸过日子,有慕名来买的,也有邮购的。有时杜秀贞也会为举办展览而剪纸。杜秀贞的剪纸要价很低,但靠这门手艺换来的钱已能满足老人抽烟的嗜好和日常生活的需求。

杜秀贞的亲家赵梅英,78岁,7岁时缠足,生有四个女儿。赵梅英的丈夫在她37岁时去世,她自己也于8年前患了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从那以后,赵梅英就一直住女儿家。如今的她已经能自己行走,于是她便常常去找杜秀贞聊天。P126

序言

在十二亿中国人举足跨越二十一世纪的门坎之时,谁也不会留意,这中间到底还有几双那种畸形和怪异的小脚。缠足的历史发端于五代,迄今将近千年;放足的历史始自清末,至今亦已百年。应该说,至迟在二十一世纪中期妇女解放的运动中,那种自残性质的裹足习俗就彻底地废弃了。如今缠过足的妇女,都已年过七十。不管千百年来缠足习俗怎样残忍与蛮横,在今天的年轻一代看来,都已变得荒诞不经,甚至难以置信!曾经遍及天下的小脚,已然寥落无几,一如雨后残云,只待时代清劲的风不久便把它们干干净净地收拾而去。

毫无疑问,它们已是历史进程中的弃物,谁会再瞧它们一眼呢!

但一位青年摄影家李楠偏偏将摄影机的镜头对准着它,一按快门,把这些几乎被人们忘却的形象,赤裸裸摆在人们面前。然而,这不是出于好奇而猎奇,也不是寻奇作怪,以暴露“隐私”来惊动世人。可是对于当代人来说,猛然间看到李楠这些照片,却都会感到惊异和困惑,这到底是谁的主意,出于什么原故,究竟用怎样的凶厉的手段,才把女人的双脚伤残至此?这便自然进入一种文化反思。

这恐怕正是李楠想达到的效应。

由于我写过小说《三寸金莲》,曾经引来不少国家的影视人员找我问东问西,却都被我拒绝。我知道他们镜头的兴趣在哪里。对于三寸金莲这种悲剧性文化,或叫做病态文化,我拒绝甚至憎恶任何兴趣的角度,却执意于对它的研究与反思。文化研究是没有禁区的。仅仅情绪化地把它当做一种“国耻”,决不是对它历史的本质的认识。没有深刻的反省就没有诀别。当李楠决心用他的摄影机来担当起这并不轻松的使命时,便令我着实钦佩了。

摄影有其优势,便是客观和真实的记录。李楠非常明确自己的工作,即抓住行将消亡的最后一代小脚女人的生活,记录下这漫长而苦难的缠足史的最后几页。

我欣赏他采用的手法,没有造作,没有强化,更没有大惊小怪。他如同生活本身那样,不声不响地把这些被人遗忘的小脚女人们独有的生活景象摄入底片。那摇摇摆摆的步行,难堪的负重劳作,伶仃的伫立,还有片刻的歇息……一帧照片使我完全不曾料到她们这样行路——当这些小脚女人行走在沟边时,她们害怕身体不稳会掉进沟去,便两条腿又开跨在沟上,左一脚右一脚蹬在沟的两边斜坡向前跳动。这个细节真是惊心动魄!她们就这样一代一代生活了一千年?它叫我看到了一千年间压在她们背上的那个病态文化狰狞暴虐的模样!不要以为轻易摆摆手,它就可以知趣地离去。虽说这段历史仿佛一辆大车已经轰然而过,但被它的车轮碾过的生命却依然挣扎着,发出无声而最后的哀叫,这叫声告诉我们什么?

只要细心,从照片上一张张皱纹密布的脸上,都读得出她们终生的艰辛。尤其是李楠追踪拍摄的一位百岁的缠足女人——名叫赵吉英——一生中的最后几年。从种种日常生活细节,直到她故去时直挺挺躺在床板上的凄凉景象,脚上穿着一双精美的绣花小鞋,作为最终的饰物,也是她一生特有的句号。我还把它看做整个苦难缠足史冰冷的终结。而历史只有在它终结时,才能显现出这种警世意义和千古绝响!

不能叫这残酷而有罪的历史轻易地走掉。这便是李楠自动承担的使命。于是就在小脚即将失去的一瞬,他以历史和文化的敏感,把它捕捉了。当我们再一次面对这些小脚时,真是浮想连翩,感慨不已。

不要以为中国几千年女子的历史都是缠足史。中国历史上的全盛的汉唐时代,女子并不缠足。单是大唐女子的放达,即使今天亦很难想象。可是那些骑着英俊的胡马招摇过市的女子,怎么到后来被囚徒一般幽禁在高宅深院“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些曾经和胡姬们一起跳着疾如旋风的胡旋舞和胡健舞的劲爽的双足,怎么到后来竞被缠裹成这种丑怪而无力的模样?或说这是为了约束女人的行动,或说是把这秘不示人的小脚改造成变相的性器官,供男人玩弄。其实这一切更深的本质,原都是封建制度的创造。封建制度依靠对人的扼制而维持。它表现在男性所主宰的社会中,便是对女人的专政。这专政的极致则把变态的性心理也渗入进去。中国女人的缠足与封建社会的深化同步,也与中国社会的封闭同步。因此,缠足与封闭互为印证,愈演愈厉,高潮都是在明清时代。

反过来看,缠足的终结不正是中国近代文明的起步吗?这近代文明最深刻的表现就是人的解放。近代中国的人的解放是女人开始的,而女性的解放是从脚上开始的。由缠足到放足,从上世纪末开始,跨越了整整一个世纪;但小脚的灭绝还要伸延到下个世纪初。前后差不多需要一个半世纪。这也说明结束一个历史的艰难,尤其是封建社会的历史!且不说,当一个历史时代特有的形态结束后,它的观念与思想还想延绵多久。

从这些历史思考反观李楠这一主题的摄影作品便更加清晰地看到其中非凡的历史文化价值。在这中间,当然包含着他的发现力、很好的美学素养与高超的拍摄技术。还有一种人道主义精神。在艺术中,人道精神常常转化为感人的力量。它不仅引起我们对上千年阴影重重的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同时会激发我们注目于那段正在烟消云散的历史,以无情的批判为它送终。

从这些作品中,还可以看到两种具有鲜明时代印记的画面。一种是小脚女人面对时代女性“天足”的无奈表情;一种是时髦的女青年站在小脚女人身边神气十足的样子。一个时代嘲弄一个时代,往往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危险。因为一个荒谬的历史不仅需要嘲弄,更需要追究。出于这一理由,我们和李楠一同正视小脚是为了未来。

2005年 于津门

后记

从开始拍摄小脚女人这个题材算起,至今已有二十四年了。

刚开始拍摄时,仅仅是因为对它感到好奇,并不知道里面藏了个如此大的文章;等到拍摄的小脚女人多了,加上有很多朋友给予的热心帮助,我也渐渐看了许多关于缠足的书,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三寸金莲的历史,渐渐地迷上了这个曾经盛行于世的习俗,原本极其简单的按下快门的拍摄过程,也逐渐转化成了对历史以及对这个习俗的认识、思考、记录和批判。

长时间以来,我想完成一系列展现中国最后一代小脚女人的照片,让更多的人都了解小脚女人及她们的故事,都正视缠足——这一在中华大地上延绵了一千多年的习俗,它影响了约二十亿中国妇女的生活,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肢体美容,而生活在我们身边的这些缠足老人也便成了最后的历史见证,并且成为了人类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但是,在80年代初对纪实摄影的认识还不够,只是摸着石头过河,照片也仅从小脚女人的各种不同生活、劳作状态入手。拍摄她们的不同生活瞬间,并认为一组专题仅仅是多张照片的集合,因而作品中缺少必要的联系。之后,我又从文字人手,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我尝试着去描述小脚女人缠足的历史,并从赏足、品足、禁足的过程开始发掘,结果这组照片发表之后立刻受到了好评,并获得“93’中国新闻摄影奖”银奖,而这类题材在当时是较难获奖的。

得到了一些鼓励后,我的苦恼反而越来越多了,当我重新面对眼前的这些小脚老人时,心里所想的是如何才能把这一双双三寸金莲背后的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文化意义展示给公众。随着我对这个题材的进一步挖掘和深入拍摄。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个棘手的问题这些中国的最后一代小脚女人都年事已高,她们的生活范围太局限(几乎都在农村),所从事的活动也非常单一,拍摄出的单幅集合式照片就失去了这一代小脚女人生活中本应有的亮点及历史的厚重感。我不想把这些小脚女人当做是取景框中的简单的小脚标本,我更渴望透过我的镜头,让人们能够看到一个真实存在的、生活方式丰富多样的、一生都伴随着历史给她们留下印记的特殊群体,而她们,可能就是我们的奶奶、妈妈……

我的拍摄就好像进入了一个没有出口的迷宫。

在一次拍摄活动中,我偶然认识了百岁小脚老人赵吉英。赵吉英是一个五世同堂、六十多口人家庭的一家之主。在这个大家庭的女人中,赵吉英、赵吉英的女儿都缠了足;而等到赵吉英的孙女出生的时候,就已经不再缠足了;更令赵吉英老人感到自豪的是,不但两个孙女都读了大学,而且自己的重孙女远渡重洋成为了家族中的第一个留学生。可以说,从一个家庭女人身上的变化就可以看出这个国家各方面的变化。面对这个极其特殊的家庭,我的确看到了历史的演变、社会的发展,我情不自禁地走进了这个家庭,一拍就是三年。

后来我又多次去了云南的小脚女人村,把那里小脚女人们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收入了我的镜头。在这个小脚女人随处可见的村落中,散发着一股浓厚的古香古色门上昏黄的春联、老院斑驳的土墙、雕刻精美的石狮子……并且至今还生活着三百多位小脚老人,一个完整地保存着的活的缠足历史资料的村落,它将成为中国最后的小脚村落。我又一次进入到兴奋的拍摄状态,同时也让我找到了另一个关于挖掘小脚女人题材的拍摄方法——走进村落。在这里,我不停地对小脚女人进行采访,倾听她们的故事,分享她们的快乐与忧愁。

当我为新的拍摄思路而欣喜的时候,突然想到:如何才能从她们的身上看到时代的巨变,如果这些小脚女人都融入到车水马龙的大都市时,她们又会怎样呢?对于我这样一个能经常接触小脚女人的摄影师来说,缠足是一种即将消失的习俗,而在那些生活在大都市中的人的眼中,缠足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模样呢?为了拍出她们与这个时代的巨大差异以及现代人对缠足的态度,我努力追寻着小脚老人的足迹,终于找到了能够体现遗俗与现代生活碰撞的最好方式——小脚老奶逛京城。

渐渐地,我曾拍过的许多小脚女人大都已经去世,于是我开始将镜头对准了小脚女人的个体身世,留下小脚女人的个体资料成了我的新课题,这便有了书中最后的一部分作品。

这本书能够出版,首先要感谢冯骥才老师允许本书摘录他的著名小说《三寸金莲》供出版使用,它成为本书中最重要的文字部分,为本书大为增色。除此之外,在百忙之中冯老师为本书题写序言——《为大地上的一段历史送终》,将我二十多年来对缠足的认识表达得淋漓尽致。

同时还要感谢当今重要的金莲文化收藏家与学者——台湾的柯基生先生,慷慨地为本书的金莲文化历史部分撰文并提供珍贵的历史照片。能得到他的支持,甚为幸事。另外,我还要感谢葛卫卫女士,在这几年中,她曾为本书的出版做出了许多非常重要的准备工作。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朋友和家人。这20年的时间里,他们为了我的拍摄而提供了无私帮助和全力支持。我能够坚持拍摄这个题材到今天,并且拍出如此丰富的照片,绝对是和朋友、家人给予我的力量分不开的。在此,真心向我的朋友和家人表示深深的谢意!

2005年5月于济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绝世金莲(中国的故事第5辑)/黑镜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736913
开本 16开
页数 1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6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6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92.29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河北
240
172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9: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