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1)
内容
亮点展示

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jpg

编辑推荐

超人气系列完结。“凉生”系列是乐小米知名的代表作,推出第一部至今,乐小米的每一本“凉生”都创造了青春文学的热销神话,结局篇《凉生之明月归》已令读者等候多年,势必引发抢购热潮。

作者强大号召力。乐小米作为一线热销作家,拥有强大且忠诚的粉丝团,千万读者网上留言求购《凉生之明月归》。

全国巡回签售+新媒体重点营销。乐小米的《凉生之明月归》上市之前已启动重点宣传方案,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强势宣传预热,并配合图书上市后的全国巡回签售等地面活动。

作者简介

乐小米,青春文学一线畅销大神,校园杂志金牌写手,被媒体誉为“残酷青春代言人”、“眼泪女王”。2006年携首部长篇作品《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惊艳出道,征服数百万疯狂“米饭”。

已出版作品:《青城》、《青城Ⅱ》、《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1》、《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2》、《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3》、《苍耳》、《梧桐那么伤》、《天已微凉》、《美人如玉剑如虹》、《谁教白马踏梦船》。

内容简介

凉生,别来无恙。青春文学一线热销大神乐小米《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1》典藏版,震撼上市!我那说不出的秘密,同凉生的一样,是无时无尽的忧伤。她叫姜生,他叫凉生。她以为他是哥哥,他以为她是妹妹。惨淡的家境和生存的压力让妹妹姜生彻底的依赖与信任哥哥凉生,并不知不觉堕入了违背伦理道德的情感漩涡中。我喊他凉生,让他喊我姜生。或者,这只是一场梦,很长很长的梦呢?姜生说:“自从你离开,我的生命里就只剩下两样事情可做,寻找你,和,等待你!”面对这样的爱情,作者的笔触是那么清丽、淡然,还夹着自嘲与绝望,甚至姜生觉得自己的感情是这个世界上的笑话……

《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1》无法复制的绝版青春,癫狂执迷的暗恋传奇!

目录

自序

感谢这六年时光

经历过那么多起起落落,破茧成蝶还是破茧成蛾并不重要……

Chapter one

只能这样注定,他是哥哥,而我,是妹妹。

Chapter two

就在这一天,蛮横没有礼貌的小九,

就像一把锋利的刀斜插入我们仨的生活,锋芒毕露。

Chapter three

只是,小咪,请你一定要记住凉生的模样,

记住回来的路,来世,替我做凉生的妹妹好吗?

Chapter four

或许,真如他所说的,姜生,我不会伤害你的。

Chapter five

我能每天在他面前傻瓜一样地笑,却挡不住自己痛苦时流下的泪。

他能倒尽陶罐里的沙,却倒不尽对一个叫姜生的小女孩的牵挂。

精彩书摘

十三岁那年,我突然有了一个极坏的习惯。

我习惯在半夜睁开眼睛,极力张大瞳孔,试图看清糊满报纸的天花板,然而,在这黝黑的夜,一切只是徒劳。

夜只是这样隆重地罩满我身体,我缩在被子里,小小一团。我想,我怎么就一点儿也找不到别人小说里所说的夜色如水的恬静美丽呢?我只能在半夜听到父亲的咳嗽声,母亲柔肠百结的轻微叹息声,还有凉生熟睡时所发出的均匀呼吸声。

我看过凉生睡觉时的样子,他喜欢侧着身子,小脑袋埋在枕头上,长睫毛像两只熟睡的天鹅一样憩息在他闭着的眼睛上,略薄的鼻翼随着呼吸轻轻抖动,白色皮肤透着淡淡的粉。这种柔和的粉色皮肤在魏家坪这一带孩子身上是极少有的,所以,在我年少的意识中,凉生是与我不同的,与整个魏家坪的孩子都不同。

我喜欢在他睡午觉时,用初生的嫩嫩的小草尖探到他的耳朵里,看他被痒醒,我就猫着小身子,躲在他床边,学我们家小咪猫叫几声。凉生眼都不睁,就可以猜到是我,嘴巴里含糊不清地说着,姜生,别闹了,睡觉呢。

他叫凉生,我叫姜生。

四岁之前,他与我的生活没有任何瓜葛。

四岁那年,一个阳光洒满半个山坡的美丽午后,一脸疲色的母亲把一个如同电视里才能见到的好看的小男孩带到我面前,说,姜生,这是凉生,以后你就喊他哥。

四岁,尚是记忆模糊陆离的年龄,我的眼里只有泥巴、小草、狗尾巴花,不知道什么叫天灾人祸、造化弄人,更不知道那些天里,魏家坪发生了一场惨烈异常的矿难,有四十八名矿工和两名记者遇难。在我眼里,魏家坪的天还是那样蓝,水还是那样清。所以当母亲把凉生带到我面前时,我一边甩着清脆的童音喊他凉生哥哥,一边背着母亲冲他做了一个奇丑的鬼脸。

可能是我做的鬼脸实在太难看了,所以把好看的凉生给吓哭了。

凉生哭的时候用胳膊挡住脸,努力地憋住声息。魏家坪的孩子哭起来可没他这么斯文,他们都是直接张着大嘴巴,哭得歇斯底里惊天地泣鬼神。我对凉生的好感就是从他这斯文一哭开始的。

凉生刚来的时候,非常喜欢哭,每天夜里,我都能听到他断断续续地小声抽泣。

我就抱着枕头,挨到他枕头前,在暗夜中,瞪着眼睛看他哭。夜色浑浑,我只能看到他细小的肩膀一抽一抽的,小脑袋不停地抖。

我说,凉生你怕黑的话,那姜生陪你睡。

他似乎对我没有太多好感,边抽泣边抗议,谁怕黑了?

我就愣愣地站着看凉生哭。

他转身,眼睛红红的,他说,有什么好看的啊?

我撇撇嘴巴,像条小鱼一样钻回被窝,挨到母亲身边,我说,妈妈,是不是城里人哭的感觉比吃糖块儿还幸福呢?

幸福是我学会的第一个词语,但母亲并没因此表扬我,她给我盖好被子,说,姜生,你记住,凉生是你哥!不是什么城里人!以后不能胡说,你一定要记住,凉生是你哥!

仿佛圣命难违一般,四岁时,我与凉生,六岁的凉生,狭路相逢。我不能也不知道去问,这个被唤作凉生的男孩,为什么会突然来到我们家?

只能这样注定,他是哥哥,而我,是妹妹。

02 魏家坪,凉生与北小武之战。

凉生来之前,父亲总是很忙,只有过年的时候,他回家看爷爷奶奶,我才能见到他。如此一算,我们不过打过四个照面。他高瘦,一脸寡淡的表情,对我似乎也无太多喜爱。

这样也好,反正我也不算喜欢他。不过,如果他能像北小武的父亲那样,老让自己孩子骑在脖子上坐大马,我想我还是可以喜欢他一小下的。

母亲看得出一个小女孩对男性家长宽厚怀抱的向往。依恋对于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是一种不能抹杀的天性。所以,她总是一边忙碌着一边跟我说,姜生,你爸是咱魏家坪最了不起的人物,所以啊,他不能总在咱娘俩身边。他是个大记者,每天忙啊忙的,姜生,你爸是为了咱娘俩啊。说完,她会抹抹额头上的汗珠,冲我笑,嘴角却是一个苦味道的弧线。

这样的话她一直说到凉生来到那天。从此,她便学会缄默,如同魏家坪那口废弃的枯井那样,深深缄默在更多的农活和操劳之中。

她给凉生做最好的饭菜,凉生却很少吃,眼神淡漠中带一丝胆怯,眼睛圆溜溜的,不时望向我。

母亲看着胃口恹恹的凉生,转脸对我说,姜生,你要让着哥哥啊。妈妈去医院看爸爸。

母亲走后,凉生问我,姜生,妈妈生气时会打小孩吗?

我摇了摇头,盯着他眼前的红烧肉直流口水,闭上眼,胡乱扒饭。我想闭上眼睛的话,土豆块我也能吃出红烧肉的味儿。果真如此,土豆块不仅有红烧肉的味儿,而且还和红烧肉一样软。我美滋滋地大嚼,睁开眼时却见,凉生正踮着脚,那么认真地一筷子一筷子往我碗里夹红烧肉。

他冲我笑,说,姜生,你慢慢吃啊。你看你那样子,真不像小女生呀。

我冲他做鬼脸,这次没把他吓哭。

吃过饭,我就带着他去魏家坪最大的草场上捉小虫子。北小武正在率领一帮小屁孩玩儿战争游戏,他一眼就看到了我身边的凉生,他就喊我,姜生,那是谁啊?你小女婿吗?

魏家坪的孩子有口无心,甚至他们不知道,自己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可凉生的脸竟然红了,城市里的孩子,脸皮是这样的薄。

我把北小武从“碉堡”上拽下来,拉到凉生面前,说,他叫凉生,是我哥。

北小武看着凉生,咧嘴笑,我叫北小武,这里的头儿。

凉生也笑,嘴角抹开一个无比漂亮的弧,阳光下,像个美丽的娃娃。

那天我们玩得很疯。孩子总是忘事,凉生那天下午一直很开心,他捉了最多的虫子,也忘记了哭。

只是北小武一直在我屁股后面唧唧歪歪,姜生啊,你们家怎么净是这么怪的名儿啊?哎呀,我忘了,你家老头子叫姜凉之,怪不得呢。

我不知道谁叫姜凉之,可凉生知道。小孩子喊对方家长名字通常多有骂人的意味,但我相信北小武只是嘴贫而已,凉生却不这么认为,他毫不客气地对北小武动了拳头。

他们俩厮打在一起。北小武是小人,他动手;凉生是君子加小人,又动手又动嘴,北小武被凉生咬得吱吱乱叫,他渐渐撑不住,就喊我,姜生,奶奶的,你还不来救救我啊!

我本以为北小武身后那帮小屁孩会对凉生群起而攻之,没想到他们更小人,只在一边静静地看北小武落败,我想若是北小武占上风话,凉生早被这些人殴打致残了。这是第一次我领教魏家坪孩子的小人作为。我去拉凉生,我说哥,咱走吧。别咬了。

那感觉就像邻居唤自己家的大黄狗,大黄,别咬了!走!

凉生咬得太过投入,所以当我的手伸向他面前时,他也毫不犹豫地落下牙齿。直到听到我的惨叫,他才惊觉,扔下一脸牙痕的北小武,抱住我流血的手臂,喊,姜生,姜生。我皱着的眉心渐渐地淡开,因为,我看到了凉生眼角惊慌失措的泪花。 我皱着眉说,哥,我不疼,咱回家吧。

……

前言/序言

选择

终于,这个故事从发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足足六年光景。

我曾经无数次幻想过这一时刻——那就是这本对我来说重要到无以复加的图书出版纪念版、精装版时,我会用一种怎样的心情、怎样的笔触来写这份自序。

我曾以为我会下笔万言、滔滔不绝,可是此刻,我却真的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只觉得有很多很多想说的话,想要表达的情绪,却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提笔。

2009年,这个故事的合约已经到期,但是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一向过得都是迷迷糊糊,每次出门没将自己搞丢这已经是万幸的事情,所以《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1》、《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2》的版权再也没有跟其他出版社签约,一直就这样留在我的手边。

从2009年到2012年4月之前的这段时光里,这两本书是没有任何再版、纪念版、典藏版的。

三年时光,他像是一个安静的孩子,一直静默地守在我身边。这段静谧的时光之中,他属于我,而我也属于他。

终于,在2012年4月这个很好的春光里,我将他再次交付给你们。

2012年,大概是个很好的契机。

原本,已经不打算再写字的自己,因为太多的机缘巧合,还是重新回到了这个圈子里,这在序的后面,我会提到个中缘由。

在我沉寂的这段时光里,恰好过去与三家公司合作过的六七本图书都已经合约到期,且基本都到期一年之久,而《凉生》的版权更是已经到期三年之久。

我果然是只蜗牛,不仅写字慢,而且对自己的图书的打理也够慢,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米饭都跟我抱怨:米大、乐鼠、蜗牛米、鸡翅膀妞……为什么你的书,我们总是买不到啊!

原因很简单,就是这些都已经合约到期超过一年了。圈子内的人都懂,一本图书的合约到期之后,版权重归作者,出版社不能再印刷出版,而即使是合约期之内存下的库存,根据合同也只可以在合约到期的半年之内销售光,如果没销售光,这些商品也必须尊重法律与契约,从市场撤出。

这是出于对作者的尊重和保护。

所以,一点都不奇怪,为什么很多读者已经买不到此前的“凉生”系列、“段青衣”系列以及《梧桐那么伤》……

继续回到上面的话题,因为这是2012年,也因为这些图书的版权恰好到期,所以自己希望对未来的日子和作品统一规划,不希望再磨磨蹭蹭地写字,被你们焦急而恨铁不成钢地称呼为“蜗牛米”。所以,此后的作品(除了以前签约的)将不再分散在几家出版公司里面,而是会统一交付与安放。

交付的是我的心,安放的是我的青春。

此后,安静写字,简单生活,这是我的决定和选择。

六年

我不知道,2006年,这本书初版时的读者是否还在看我写的故事。

如果还在,那么,她一定是我古董级别的读者。我想,在她的面前,我除了开心,更多的还是感动,甚至还有些许的羞涩。

2005年的时候,我正式开始了写字的时光。那时,我给自己取了这个笔名“乐小米”,就是希望一点微末的事情都可以让自己满足快乐。

那时,我在一个叫四叶草的论坛上开始投稿,那时候,还有一本叫做《星光少女》的杂志。因为那本杂志,因为那个论坛,让我遇到了我写字生涯之中的两位良师益友,我一直昵称她们杜杜和若若,就如同她们称呼我小米一样。那时候,我是一个小小的写手,她们是小小的编辑,我们凭着对这个行业单纯的热爱,走在一起,腻在一起。

2005年,我的第一笔来自《星光少女》的稿费是62元钱。彼时还在念大一的我就默默计划着:嗯,要是一个月能写8个稿子的话,我就可以赚500块钱,这样我就可以解决一个月的生活费了,也不必跟父母伸手,多美好啊。

2005年,杜杜和若若还是底薪大概只有600元的小编辑。杜杜说,她当时什么都不会,不会去逢迎主编,不会去迎合大牌写手,只会在大堆大堆的读者来信之中找那些可以温暖她、鼓励她、支持她做这个行业的动力,或者翻阅无数论坛上的投稿找到她认为故事写得好的小孩。

而我,就是她从一堆文字里,翻捡出来的那个幸运的小孩。

那时的我们,除了对这个圈子的热爱,还有的一点点小私念就是——

杜杜:嗯,这个小家伙不错,写的稿子通过率比较好,我可以多赚点版面费!

米米:嗯嗯!跟着这个编辑不错,有肉吃呀有肉吃!请保佑我多赚几次62块钱!

——是的,这就是我们当初的全部,谁也不会预料到谁会成为怎样的人,谁也不会想到要将谁推到一个怎样的高度,甚至谁都不觉得谁会成就了谁。

因为,我们都是来自最草根的地方,没有令人艳羡到眼珠子都红掉的万众瞩目的出场。我们就这样安静地、自顾自地、带着卑微的小私心小杂念快乐地做着这份让我们的青春渐渐有了鲜活颜色的工作。

2006年,一本叫做《花火》的杂志,在杜杜手里开始诞生。于是,她挪走了我的一个发表在四叶草论坛上的稿子,名字就叫《走失在春暖花开》——那时候,我和她,谁也不知道这个稿子是否可以通过主编的终审。

一切都很幸运,就好像我注定会在2005年的四叶草论坛被她和若若发现,那个稿子最终过了主编大人的终审关。

很多时候,我常常会想,如果没有当时的四叶草论坛,没有杜杜和若若,如果没有主编大人的顺利终审,现在的我会在做着怎样的职业,经历着怎样的生活?

我想,我依然会过得平安顺利,但唯独不会遇到你们——这些在无数静寂暗夜之中给了我继续前行力量的你们。

我是个懒惰的作者,虽然62块大洋时代,我给自己规划了一个月写8个短篇稿子,可是事实证明,我一个月能写一个,就是灵感泉涌了。

所以,你们称我蜗牛,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此后写字的生涯里,每次写不出字时、因为琐事焦躁时、被读者骂写的故事狗屁不通失落时……就是你们在贴吧、在QQ上那些充满温度的留言,让我有了继续写字的勇气和动力。因为,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群人是笃定地喜欢我的。

所以,我得继续写字,因为这是我的快乐所在,也是很多人的等待所在。

2006年夏天,杜杜跟我说,米米,写一个2万字左右的故事吧。

我说,好!

于是,我很乖地写完交稿了。

杜杜看完后,说,你妹啊!你开了这么一个动人完美的开头,写了这么一个仓促的狗尾巴似的结局,你是不是不想混了!

然后,她说,你慢慢写吧,不用去想字数,就将这个故事完整地写完就是。

于是,这个故事,就是后来2006年平安夜出现在你们眼前的——《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1》。 那年平安夜,我第一次到了长沙,第一次见到了“活体”的杜杜和若若,还有嫣然和袅袅。

人来人往的步行街,密密麻麻的人群之中,我这个600多度的大近视竟然捡到了50元钱!!!

杜杜说,这是我幸运的开始。

那年平安夜,她给我买了一串荸荠吃。

长沙的夜,很闹;夜晚中的我,很馋;而杜杜送给我的那串荸荠,很甜。

于是,即使隔了这么多年,隔了这么多厚厚的时光,在这个静寂的青岛之夜,我似乎依然可以感觉到那个夜晚,她送我的那串荸荠的香甜。

唇齿之间,依然余香。

平安夜里,我和若若睡在一个房间,杜杜和袅袅、嫣然鬼混在一处。

那时候的若若,有一头黑而直的长发,在酒店洗完澡之后,她穿着白色的浴袍,给我倒水喝。

她是我见过的将高跟鞋和花裙子穿得最摇曳多姿的女子。因为她,我学会了化妆,学会了用香水,学会了像个女人那样去穿高跟鞋……

她是所有编辑里面对我最“凶残”的,因为她是一个对待编辑工作很认真的人。

我这辈子,几乎所有被枪毙的稿子,都来源于她的魔爪之下——当然,也因为她,我才学会谨慎、学会永远不去洋洋自得地骄傲。

后来的路上,我也遇到了更多亲密的伙伴,她们小心翼翼、尽心尽力地陪伴着我的未来。

我最抱歉的事情是,制作《青城Ⅱ》的那段日子,让我们家女王木童鞋祸害着美编大人不停地加夜班。

我是个不算合格的作者,可却有人肯这样宠我。

我跟女王木说,我以后要听话,坚决不拖拉……

女王木还为此截图发了微博。

若若也叮嘱了我,说,以后跟着阿木的日子,不要再像以前那么自由散漫。要好好地跟着大家的工作节拍,否则,很多人都会为了你的一本书而加班加点的。

是的,这些年里,你们等过我的每一本书,或者每一个作者的书,它不仅仅是源于一个作者的心血,在排版、订校、编辑的那些环节,其实是一堆人在为此忙碌,为此付出。

时光之中,你们只看到了镁光灯前的我们,却看不到幕后我的这些伙伴的身影。

勇气

一直以来,我都希望写好每一个故事,得到你们的喜欢。

并非是因为我多么想取悦于你们,而是就像前面所说过的那样——我曾是个草根少女,和我亲爱的草根编辑一起在这个梦想的圈子里摸爬滚打。大抵最初读我的故事的小孩,和我一样,多是来自草根阶层。

从她们的来信之中,我知道很多初中、高中的读者,都是省下了早餐钱,去买了署着我的名字的杂志和故事。

这种事情对一个人内心的触动,是不会小的。

当然,六七年光景过去,可能现在的读者已经不复以前的模样。她们生活得更好了,可是我却依然记得编辑告诉我的那些来信。

就这样,我希望我能写好每一个故事,不让你们失望。

因为我知道,有人愿意为看我的故事而饿肚子,我不能让读者饿着肚子还去读我自己都不满意的作品啊。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我的短篇文章发表的杂志比较集中,数量也比较少的原因。 少,是因为想写好每个故事;集中固定的几本杂志,是因为不想让读者为了买齐有我作品的杂志花费更多的钱。

好啦,写到这里,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怎么感觉这么圣母啊!

内心一声音说,蜗牛胖米啊,你明明就是一吃货!一懒虫!一财迷!你怎么就这么好意思往自己脸上贴金啊!!

而内心的另一个声音却告诉我,人面对自己内心的丑恶需要勇气,而面对自己内心的善良也需要更多的勇气!因为世俗,因为人情冷

暖,有些善良会被认为是虚假,连你自己都羞于相信,不敢笃定。

可是,我还是厚着脸皮写了出来,不是为了标榜自己,而是为了纪念与你们在一起的这六年,纪念那些曾经省下早餐钱买我故事的读者们。

不知道你们是否还在读我的故事,不知道你们现在过得怎样,可无论时光如何改变,无论此生我们是否能够见面,我都会记得最初你们给我的这些感动。

或许回想起当年的那段时光,此时长大了的你,会笑着说,当时真傻。

可对于我而言,无论时光如何老去,我都愿意相信,愿意记得,你们还是当初的那个女孩,认真、执拗、孤单,有很多心事却无处诉说,只能在我以及无数像我这样的写手的故事里默默交流。

感谢你们给了我这段时光。

也感谢这段时光在我内心深处积累下的、自己都毫无觉察的巨大勇气,正是这份勇气,让我在此后,可以面对更大的风浪。

枷锁

人们常说,当你把某些东西看得太重,将来必为所累,必为所伤。

最开始写字,是因为喜欢。喜欢文字所表达出来的欢乐和悲伤,喜欢文字的各种美感,渐渐地,喜欢文字所带来的你们所给予的赞誉……

记得最开始写《凉生1》这个故事的时候,从不会去考虑我该用什么方式、什么修辞、什么手法来取悦于我的读者,仅仅就是在我的脑海里,有那么一个眉眼如画的少年,恬淡如水,安静如莲。

他在静寂的时空之中望着我,望着这个世界,于是,就像一场对望,在我的本能想象之中,有了这个故事。

而恰好,这个我喜欢的故事,喜欢的少年,也被你们所爱,所喜欢。

这种美好,不亚于男女之间的两情相悦吧。

后来,渐渐地,因为在乎读者的感觉,人就变得谨慎,短篇写得极少,长篇也是如此,无非是希望,自己所写的东西,皆能被自己的读者所喜欢。

是的,在我的脑海里,那群省下早饭钱买我的图书和有我文字的杂志的读者,给了我很深的触动。就这样,写字从原本只是简单的喜欢,慢慢变成了一种压力,希冀能更多取悦自己的读者。

这本是无害的责任,只是一旦执着起来,人便少了最初喜欢写字时那种简单的乐趣,总会患得患失——看到批评看到不喜欢,人就变得小心翼翼和沉默,更多的是难过。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作者都经历过这段心路历程。

这不是我喜欢的状态,也不是我喜欢的我自己。

这种感觉在写《凉生2》的时候,尤为明显。我像是在走一段钢丝,小心翼翼希望维护这个故事的美好,却深知难以满足每个人的审美,这种感觉对于五年前的自己,是种煎熬。

后来,很多读者是先看《凉生2》,才看《凉生1》,然后她们说,感觉《凉生1》不如《凉生2》,这与一些《凉生1》的老读者的见是相左的……也就是那时候,我才明白很多喜好源于人习惯性的先入为主。

你越是用力越是在乎的东西,就越容易走向极端。 如果写字都不再是一种快乐,为什么还要继续呢?

这便是后来,我停下了三年的一个原因。

是的,写字如果不再是我喜欢的事情,如果让我变得郁郁寡欢,如果让我小心翼翼,如果让我如履薄冰,我干吗还要再继续下去?

为了所谓的稿费?

为了所谓的名气?

这些对于水瓶座的人,似乎没有那么重要。对我来说,一个女生,吃穿无忧,用度不愁,快乐似乎更重要一些。

就这样,带着一种心结,当然,亦有其他的原因,比如生病——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综合种种,我停止了写字,专心地过着我想要的平静生活。

那段日子和自己身边的朋友一起,没人在乎你曾是一个作者,曾经被许多人被喜欢或追捧。你只是他们身边的朋友,能做菜,太贪吃,小心眼儿,还色迷迷爱看帅哥,有点儿小暴脾气,翻脸比翻书还快,属手电筒的——总照别人的缺点却不看自己的缺点,还有点儿财迷兮兮……

可是没有关系,不是因为你的美好才喜欢你——这就是朋友。

有时候,人总是贪婪,我也曾那么希望,这么不美好的自己,也能被你们所接纳——比如某天我写了一篇自己都读不下去的故事,然后在QQ群里逼着你们说,哇塞,米大人,太好看了,你简直就是文曲星附身了吧。

然后,现实之中,你们捂着嘴巴不停地干呕,恨不能将昨夜的饭都给吐出来,然后心里骂着——乐蜗牛,你这个码字骗钱的坏人!

我果然是自恋狂……

其实,无论是离开还是在这个圈子里的时光,有一点我是非常感念的——那就是我曾经遇到过你们,我们在QQ上、贴吧里曾那么无所顾忌地说话聊天,你们曾给了我那么多的支持和鼓励。

我爱那段时光,曾经遇到过你们的时光。

旅程

我曾以为这段离去,会是无期。

我曾以为我再也不会去写故事,尽管在那些时光里,总有无数张面孔在我的脑海里闪现,有那么多灵感蜂拥而来,我都想将它们写到笔下,可遗憾的是,我却不想再看到自己写的字。

那些日子,我不上网,也不看自己写过的书,我试图忘掉自己曾经是一个热爱写字的姑娘。

只是,偶尔看着自己的手,会莫名失落一下。

因为,我曾用它像弹琴一样在电脑前,为自己“奏”过最爱的音符和篇章。

这种说法够矫情,够文艺了吧!

所以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即使不在文字圈了,我还是偶尔可以文艺一下下的。

直到那年春天,当我“消失”了许久之后,若若和杜杜几乎是从天而降来到青岛,毫无预兆地出现在我的身边。

我才似乎从一场自顾自的梦境里醒了过来。

拥抱和眼泪,是久别重逢的朋友之间绝不会缺少的东西。

其实,我消失的那些日子,是带着同两家公司的书约消失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青城Ⅱ》、《凉生3》以及《凤凰台上凤凰游》你们等了那么久的原因。

现在的我念及此事,除了感叹两家公司对我的包容和支持之外,也会感叹一下自己,如此财迷的自己,是何等的孤勇,竟然连深爱的、最爱的、亲爱的MONEY都不要了,一意孤行毫无责任感地放弃了写字这件事。

当然,也从这个角度,可以想象得到,当初的自己,决意离开时,确实是去意满满了——如果当初继续下去,依照我的身心健康程度,估计三年后的此刻,你们等到的不是我的归来,而是我去往了天堂的小路上。

嗯,不开玩笑了,其实写序是个严肃的事情,我总爱将严肃的事情搞得这么不正经,很抱歉。

那就等过两年,我心智稳重后,再出典藏版的时候,我写一个稳重而典雅的序,送给你们,送给自己吧。

当年若若和杜杜的到来,让我的心渐渐泛起涟漪。

很轻。

我知道,她们在等着我的归来。

于是我开始了思考,我还能写字吗?还会写字吗?还喜欢写字吗?

对的,最重要的是——我还喜欢写字吗?

答案是肯定的。

我喜欢写字,这是我的爱好,也是我的特长——另外,我还会做菜,我可以去开一家私房菜馆。

可即使答案如此直白,我却依然犹豫着——因为我还没从这场梦境中醒过来,我还爱着现实中那种真真实实的生活,欢笑是真实的语言是真实的,痛是真实的,恨是真实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一直有半年的时间,我都沉溺在这个思考之中。

直到七个月后,一个叫某笙的孩子,出现在我的面前——那一刻,我的世界才被真真实实地触动了!

她是我的读者。

她是你们中的一个。

她十七岁开始读我的故事,二十一岁那年,她找到我。

我以为她会说,你个死蜗牛,我的《凉生3》、我的《青城Ⅱ》、我的《凤凰台上凤凰游》都死哪里去了!

所以我拥抱了她一下,我说,对不起,让你等得失望了吧。

她给我的话却是,那些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到你很好。

那几天,她一直在我的身边,安静得像一只猫,完全不是网络上我们彼此猥琐而刻薄的模样。

她说,小米,你要是不喜欢写字就不写了呗。

她说,那真的不重要。

她的到来,让我知道了一件事情,就是有些人可能在等一场你故事的结局,而有些人,却在等一场你的消息。

我看着她,像看到了很多年前的那些时光——她虽不是我最开始的读者,却也是我的一个“老读者”。

从她们身上,我仿佛看到自己成长的轨迹。

我最开始写字的时候,只是因为我喜欢写字——那个时候,我不知道写字会给我带来掌声,带来拥护,带来鼓励,带来……

我只知道,我喜欢写字。高中时代别人在听课,我却在作文本上书写着别人故事和悲欢,这些最初的故事现在还保留在许多厚厚的笔记本上。如我这么懒惰的人,却可以写满了那么多厚厚的笔记本;如我这么多动的人,居然可以在电脑前安坐十多个小时,就为了写一个故事。

……

2011年,我想我终于看清了自己。

因为某笙。

也因为某笙身后的那群人。

因为有人等待,所以,我会有前行的勇气。

2012年,我开始了人生中一场新的旅程。

放下了你们给我的幸福与包袱,只想像最初写字那样:好好写自己想写的故事,恰好,你们也喜欢。 当然,你们也可以不喜欢。

可是,我却一定得让自己喜欢。

因为,它是我的爱好。

我依然会奢望每个故事会被你们喜欢,却已不会再执念于这种奢望之中,就好像我的私房菜馆,不可能人人会觉得我是最美好的大厨一样。

感谢这六年时光,经历过那么多起起落落,破茧成蝶还是破茧成蛾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它们都有破茧飞翔的那一刻。

我知道,终有那么一天,我将老去,鸡翅膀妞这个称号将不再属于我。可是,我多么矫情地希望,在属于我和你们的这些时光里,我永远都是你们的鸡翅膀妞。

就像很多很多年之前,我刚开始写字时那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1)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乐小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13568
开本 16开
页数 2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8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6: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