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敦煌的故事 |
内容 | 内容推荐 《敦煌的故事》封面极富创意,巧妙地将沙与景融入一个模切沙漏空间形态里,营造了隔而不离的空间效果,以此来塑造时空的流动之美。如此大胆的书籍创意,考验的是设计师能否将“奇思妙想”与印刷工艺结合并很终完美实现这一创意。经过反复的测试,我们将空间布局、沙量、沙的流速等都控制在了理想的区间,让缓缓流淌的沙有了舒缓的流动美感。沙粒自然流下,层叠起伏,产生了丰富灵动的形态变化。沙粒流动发出的沙沙声响,仿佛僧人在诵经,又好像隐约传来很曼妙悦耳的自然之声。画面中的莫高窟、月牙泉不再遗世独立,流动的沙与景相得益彰,栩栩如生地表现了沙漠戈壁中的敦煌朦胧缥缈的意境。沙与景、动与静相互交融,迷幻、苍凉、故事性弥漫其中——不止于视觉的各种美感体验都被调动了起来!塑封还未打开,《敦煌的故事》在初识敦煌的读者手里,不管是被颠来倒去,还是被碰触把玩,沙漏里的画面都会瞬间被激活。方寸之间,以小见大,不确定和不断变化的视觉体验和心理感受,是这本不同以往的有趣的书带给读者的新鲜体验。沙与景的奇妙结合赋予书流动的生命意义,让这本书从封面构成到图书内容具有一种流动的阅读情绪,更能吸引读者视觉的注意力,让他们获得除文字阅读以外的别样的阅读体验,增加了读者对书本身的兴趣和持续翻阅的动力,让读者能够悉心体察感受敦煌莫高窟、月牙泉的时空流动之美。同时,读者通过与封面的流沙互动,也会对敦煌、对沙漠戈壁产生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如果因为这样的视觉感受,能唤起广大读者对环境沙化的思考,能点燃他们的绿色环保意识,也为本书增加了些许价值。这一灵动的印象给了你不一样的感受,白色的沙砾状布面封面,给人感觉就如同置身于强烈的阳光下,接下来当你翻开这本具有佛教文化精髓且又故事性及强的书时,一组黑色实底的创意版面,使我们恍如从阳光下进入了黑暗洞窟的瞬间,眼睛一时不能适应,眼前一片漆黑。黑暗中隐隐约约、时隐时现的画面,仿佛流动着浮现在读者眼前,好似金色的丝带在飘动。这本书中心位置模切有一个圆洞,如同用手电筒照向墙壁所呈现的精彩画面。静下心来你先读一篇“敦煌——流动之美”,去体味创意者在这本书中融入思想情感和对自然的尊敬之情。透过圆洞你还可以扫描二维码,观看一部敦煌旅游的视频。紧接着呈现给读者的是一枚九色鹿手工藏书票,它取材于敦煌壁画九色鹿故事中那个闪着七彩光的九色鹿(敦煌莫高窟第257窟西壁的壁画以本生故事画的形式给我们讲述了有名的九色鹿的故事)。 目录 第一篇 走进敦煌 第二篇 解读莫高窟 第三篇 揭秘藏经洞 第四篇 敦煌艺术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敦煌的故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徐晋林,王文琴 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甘肃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233942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4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126千字 |
出版时间 | 2016-08-01 |
首版时间 | 2016-08-01 |
印刷时间 | 2018-04-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70.6-49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2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