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华文化传承与“中国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论文集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承办的“思想中的时代”——中国思想理论反思与创新论坛所体现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分为“中华文化传承”、“当代文化反思”、“中国梦的理论与实践”等三部分,体现了人文学院与终南文化书院同仁的学术理论旨趣与家国天下情怀。论文集中既有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有对当代人类文化的反思与探索;既有对现代生活的理解和把握,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憧憬。这些思想的结集,将汇聚成我们对时代精神的一种学术表达。 目录 部分 中华文化传承 中道、中庸、不二、双运、圆融义解——中国传统哲学关于“存在”问题的 思考方式略论 张 蓬 2 修行文化与中华**的生命观 漆 思 13 试论老子的社会理想及其历史嬗变 杨选德 23 说“一” 曹印双 31 汉末道家思想兴盛的探析 王 雪 41 《易》以教人:李觏易学中的自然哲学探求 朱丹琼 48 朱子天理人欲观的立体视角探微 张鹏伟 55 “以心观心”与“心境浑融” 常 新 64 孝道与唐代家庭生活 季庆阳 72 粮油加工工具与唐代西州人的主食 董永强 80 南宋与金战争中的环境影响力 刘 缙 康 蕾 88 从祈报文看宋代民间信仰及其政治向度 王 瑜 97 宋代皇帝儒家价值观探赜 邹 贺 104 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禅境探微 陈元龙 116 第二部分 当代文化反思 海德格尔死亡观的美学思考 赵伯飞 122 现代都市人发展困境的生活方式反思 吴建新 132 现代化“命名”与现代性追问的反差: 蒋冬双 136 对“李约瑟难题”的实践操作解读 庞 震 142 回归生活世界的存在:现象学与道家的会通 马得林 148 儒学信仰建构中的“中国意识”问题研究 朱锋刚 156 第三部分 中国梦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梦:源流、内涵及拓展 陶蕴芳 168 精神回归:关于“中国梦”之文化支撑的哲学思考 ——弗洛姆“精神异化”思想的启示 杜 敏 175 中国梦历史回声的启示 宋义霞 183 佛寺在“中国梦”语境中的思想文化价值管窥——以西安佛寺为论述中心 荆三隆 194 我国落实“以人为本”中的问题分析 史少博 200 涂尔干社会整合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代价值 曹 飞 20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和经验启示 陈鹏联 213 建国后对环境问题的思考 刘建伟 219 “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路径选择 李 垣 225 农村文盲问题的反思与启示——20世纪中国农村教育发展之研究 刘晓红 233 关于腐败文化的思考 任 芳 243 浅谈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三观”教育 肖 群 249 “中国梦”融入“基础”课教学之探索 张阔海 宋宝萍 魏 萍 254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播机制的构建 程 霞 259 积极心理学促进中国梦实现 武成莉 宋宝萍 魏 萍 266 触摸屏环境下大学生的人格教育 宋宝萍 邰永丹 274 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辅助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夏永林 张熙凤 279 政治社会化视角下的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再审视 韦统义 284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华文化传承与“中国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0636832 |
开本 | |
页数 | 0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438 |
出版时间 | 2015-06-01 |
首版时间 | 2015-06-01 |
印刷时间 | 2015-06-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研究与交流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03-5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