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史学富矿的课堂凝练 |
内容 | 作者简介 姚虹,1977年4月出生,上海青浦人。1999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于上海市徐汇中学,中学不错教师、上海市世界史学会副秘书长。 目录 序一铭记来路理应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课题 序二 总论一高中历史课教学中的宏观把握和微观处理 总论二关于历史教学设计的概念要点及其内容把握 历史思维篇 立意、方法与细节:以《美国独立战争》一课为例 叙史见人论史求通学史重法:以《德国的统一和崛起》一课为例 历史思维品质的培养:以《草原文明》一课为例 历史课堂凸显育人价值的尝试:以《非洲内陆探险》一课为例 历史教学的四个“度”:以《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一课为例 历史教学中的“冲突”设计:以《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一课为例 教学相长篇 怎样的历史课能打动“见多识广”的中学生 在质疑中求真:以《洋务运动》的教学为例 青年教师的教学“问题”和“问题”教学 实践、反思、成长:历史教师团队建设的思考 教师的价值存于学生心中:记历史特级教师孔繁刚 以“思想解放”为例看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分解 文明解构篇 读懂艺术作品中的历史:以《古代希腊罗马》为例 从获“查理二世国王奖”说开去 一本历史哲学的入门书:卡尔《历史是什么?》述解 渐行渐远:明遗民文集折射的儒家文化 大历史观下中国封建后期的冲决:再读《万历十五年》 滚滚洪流:壬戌学制所开创的教育新格局 汇学风范篇 利用汇学校史进行近代史教学的尝试 徐汇公学的近代教育和及其社会启蒙 让“汇学博物馆”伴随学生成长 徐汇中学与抗战:开学课的故事 徐汇中学:关于“汇学”风范的三个传世佳话 一座历史的丰碑:关于马相伯的记忆之场 新的长征篇 如何让历史告诉未来:关于长征缅怀教育的思考 采访罗新安:母亲张明秀的完美长征 雷经天的长征:一个信念主题教育的课外案例 两个历史性的正确选择: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 从教书匠到革命家:“一大”代表中的师范素描 文化自信:徐汇中学启动“地方志进校园”孵化工程 跋论史的资格和著史的态度:重读《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后记 内容推荐 《史学富矿的课堂凝练》由历史思维、课堂经典、汇学源流、国际比较等主体元素构成,体现了高中历史教学理念的最新成果和立意境界。有助于将历史这一文明富矿,凝练成课堂上的一面面镜子,让学生知兴潜、明得失、走出迷宫、面向未来而立德树人。这是一本百年名校高中骨干历史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史学富矿的课堂凝练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姚虹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201933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10 |
出版时间 | 2017-04 |
首版时间 | 2017-04 |
印刷时间 | 2017-04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26 |
CIP核字 | 2017052270 |
中图分类号 | G633.512 |
丛书名 | |
印张 | 1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59.80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