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走出地图(世界尽头的往事)
内容
试读章节

讲了那么多荒蛮之地上充满冰刀雪剑的故事,在这一章我想讲的是一次攀登前的奇迹,让我有了一次神秘的邂逅。有的时候,距离并不是衡量事物神秘与否的准绳。有的时候,城市中心一个高墙院落中所隐藏的秘密,可能比万里长城的砖块还要多。一个小女孩在寂静中所保留的秘密,也许比整个沙漠隐藏的秘密都还要多。

我今天向你们讲述的,是我在这个世界某一个角落短暂停留时发生的故事。那是发生在河西走廊深处的一个地方。当然了,事实上这样的故事,还有可能发生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因为秘密无处不在。

还是2006年和KAILAS公司合作的那次未登峰计划,我独自开着车在祁连山深处寻找合适的山峰。那是一个日落时分,我在戈壁深处看到远方,在地平线的尽头有一栋亮着灯的孤零零的小楼房。我当时并不知道,自己即将经历一场如同童话般的奇遇。我那会儿又渴又累,驾驶着那辆陈旧的北京2020吉普车,向着那栋小楼房开了过去。

在明亮的月光下,先是出现了一大片葡萄藤。而在葡萄藤的后面,隐藏着一个小院落。那栋亮着灯的小房子就坐落在小院落的中央,房子很矮小,但却厚实得像一座城堡。当我走下车踏入小院落门廊的时候,伴随着铁链摩擦的声音,两条大狗咆哮着从葡萄藤的阴影中蹿出,向我猛扑过来。

随着一声清脆的叱责,那两条大狗在我身边停了下来警觉地盯着我。接着从房子里走出两个年轻的女孩。她们神色凝重地注视着我,俨然两个严肃的卫兵,正守卫着她们的王国。跟随在她们身后的是一个中年男子,看上去似乎是这对女孩子的父亲。我告诉了这位父亲我现在的困境,询问今晚可否收留我在他们的院子里搭一夜地铺。这位父亲很热情说道:“您太客气了,非常欢迎您在这里过夜。”年纪较小的那个女孩躲在他的身后向我做了个鬼脸,脸上带着一种令人好奇而又充满挑战的意味,然后掉头跑开了。

这一幕独特的欢迎仪式让我觉得有趣又充满了魅力,简单而欲言又止,看上去似乎是一个不错的神秘童话的序幕。

“您别见怪,她们第一次见到您这样的人来,所以对您有些好奇。她们有些调皮,是不是?”女孩子们的父亲对我说。

我跟着他走进了这栋房子。

我从小在一所大学里成长,那所大学最让我着迷的地方便在于它的陈旧。我知道校园里那些房屋伤痕的位置,我还熟悉的记得那些石头台阶上的每一个缺角,即便是粉刷过的墙壁我也可以透过油漆找到小时候被我敲坏的地方。我喜欢这种形式的破坏和痕迹,它们代表的并不是残破,而是过往生活的温暖和印记。很可惜,随着学校的发展,那些痕迹被渐渐抹去。但是在这栋房子里,我彻底陶醉了。

因为这栋房子以一种赏心悦目的方式向我讲述着它的过往。院落中石桌的边缘已经被磨圆;看上去属于那对小姐妹的秋千,留下了小姐妹倚靠在上面的痕迹;缺角的窗户,掉了一个护手的椅子。说明主人并没有经常修缮这里,但却看得出来主人经常打扫卫生,因为这里所有的物件都很干净,没有丝毫的灰尘。要知道,这里可是经常刮沙尘暴的。

我走进了客厅,斑驳的墙壁,挂在头顶黄得有些发黑的吊扇。客厅显得很陈旧,可我却喜欢这些陈旧所散发出的气息。墙面虽然被小姐妹们画上了涂鸦,但如果仔细看,却可以看出那些涂鸦并不是胡乱涂的,而是在讲述一个故事,一个小熊找蜂蜜的故事。这是一栋奇特的房子,虽然看上去陈旧不堪,却没有一丝衰败和缺乏管理的迹象。相反的是,房子的陈旧记载了日常生活的温暖。时间的逝去,都给这个房子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比如那些被保留下来的涂鸦,当那对小姐妹长大之后再看到时,一定会会心一笑。当我跟随着小姐妹的父亲穿过客厅,将要走入饭厅的时候,我感觉脚下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差点摔倒。主人转身一把将我护住,提醒我:“小心!慢些。”

P64-66

作者简介
杨志,是自由登山者和探险者,大学毕业后,选择进入探险公司从事探险培训等工作,十多年间有过多次探险、攀登雪山的经历。如今,他已经有了一份没有危险且安定的工作,并且结婚生子。然而,当年探险的往事,永远是他心中美好、动人的回忆。杨志个人的成就:
2006年完成透明梦柯冰川南峰的首登;
2007年策划羊满台北壁冰川直上路,被提名为中国金犀牛zui佳攀登成就奖;
2011年参加北京铁人三项世界锦标赛。 
后记

曾经,对年少的我们而言,地图以内的世界总是让我们感到不安,无论是舒适安逸的都市,还是明媚阳光中的田野。然而,我们却不能忘记那个地图之外的世界,就像记忆深处童年的歌谣在呼唤着我们。我们怀着浪漫的幻想,去往那遥远的地方。在寂寞的旅途中,陪伴我们的只有我们那颗年轻而又灼热的心。

我想或许这样的渴望和向往正是自然的选择,也是人类的本能,因为这样的本能才是人类能够生存至今的关键。当我们翻开历史书时,会发现人类的整个历史其实正是靠着少数不安分的探险者来推动和决定的。一种难以用言语和文字来描述的渴望或是本能,引导我们发现并找到了全新的土地。

在麦尔维尔的长篇小说《白鲸》中,代表古往今来和四面八方的探险者们说道:“对遥远未知的渴望如同背上的芒刺一样永远的折磨着我,注定了我将要航行在凶恶的海洋上。”这或许就是我们内心最真实的写照。那些我们未知的世界,在向我们述说着无限的可能,在召唤着我们。它们就在那里,正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发现。

目录

第一章 山峰

第二章 同伴(献给星骋)

第三章 探险和世界

第四章 荒野奇缘

第五章 在荒野中

第六章 失落帝国的心脏

第七章 尘埃落定

第八章 航向晨曦

第九章 守望黎明

后记

序言

这本书,构思了很久,今天坐在电脑前,敲下了第一段话,突然发现不知道该怎么写了。直到现在我依然不敢相信,已经过去了10年。

我到底想要写的是什么?

是攀登,还是流年?是那段和攀登有关的流年,抑或是那段流年里的攀登?

我现在的生活稳定而悠闲,时常会想起几年前别人对我的评价:好好的一个人,就让登山耽误了。

我很汗颜。其实他们不应该因为我的生活轨迹偏离了他们的预想,而将责任归结为攀登。事实上如果没有攀登,也会有别的东西填充我的生活。其实本没有什么耽误,所谓的耽误也只是我耽误了自己。

但是我必须承认,攀登和探险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如果不是攀登和探险,我也不会写下这些文字。

2004年,那是一个狂热的年份,很多行业经过数年的积累,在那一年很自然地发生了质的变化。我们的生活也很快充满了各种陌生词汇。那一年的雅典奥运会,中国人记住了一个叫刘翔的年轻人:那一年“乡村鸡”改名叫“乡村基”,据说是因为禽流感;那个时候的手机刚进入彩屏时代没多久,没有GPS,没有3G,更不要谈什么“苹果”之流了。

对我而言,2004年,那是我登山纪元的元年,我开始进入蛮荒。那个时候的我,年轻而狂热,向往着流浪和冒险的生活,坚信故乡永远都在脚下,步伐停下的地方就是家乡。那个时候的我,满脑子都是Solo贡嘎山,开创中国阿尔卑斯式攀登新纪元,或是驾一叶扁舟闯过七海之类的想法。

就这样,我开始了混迹山野的生活。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的生活从一座山转到另一座山。我的日程只有登山和准备登山这两个安排,一直到今天,到我写下这些文字为止……

在这本书里,有些人用的是真名,有些人则用的是假名。那是为了避免触碰一些中国登山人共有的伤痛。但是,故事都是真实的,都是我和我的朋友们在青春岁月用信念、血汗甚至生命写下的。他们,那些年轻的登山人是我所见过的最勇敢的人。

这或许不该是~本书,而是一段历史,一段草根们的不会被载入史册的历史。但是,谁又还记得刃脊登山队在中国攀上了一座又一座未登峰的故事,谁又还记得当年高喊“就在今天,踏着我的身体,把我们的名字刻在这条线路的历史上”的那些年轻、激昂的登山人呢?多年之后,如果有人考证起中国民间登山探险发展史的时候,这一段岁月定是浓墨重彩。

为了那段草根们的历史,也为了自己那段过去的青春,我会写出我的纪念。

金钱、汗水、鲜血、青春、生命。无法否认,攀登和探险带给我们的影响是如此之大,很多人的人生因此而改变。有的人因此而离开了我们,Le Vent在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山脉腹地被枪杀,Wind陨落于婆缪峰,这个让人悲伤的名单很长。但是,正是他们的探索,为我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带领我们走出地图,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的尽头。

无数次,当危机降临的时候,我们都坚信,我们一定会成功。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10年了,我们从未松懈。我不知道是不是我们的一生都是为那个目标而存在的?但我想,那是值得我们为之奋斗的。

生命如斯。

和我在一条绳子上爬了很久的搭档Fire,听说了我对这部书的构思,很认真地对我说:“你是一个高傲的人,带着你的高傲坚持把这部书写完。我们那一段有关攀登的流年,你要写下来,把我们的故事告诉人们。”对此,我很茫然。

我该怎样写,那一段有关我们的青春和攀登的流年?如果我写下的文字没人看,我是否还有坚持写下去的勇气?

直到今天,我想起早年刚开始登山时,一个路人曾对我说过的话:“有的事情啊,还是记住比较好。当你老到只能坐着摇椅躺在院子里晒太阳时,你可以把那些故事讲给你的孙子听,还可以用那些往事感动一下你干枯的心脏。”我释然了。

这就是我坚持下去的原动力。

忘记了是谁曾经很伤感地说过:“我们都以为我们可以永远在山上追逐、嬉闹,可以永远在一条绳子上爬下去。谁都不会注意,那条我们以为可以一直爬下去的绳子会在时光里老化,那条我们认为可以永远爬下去的线路会在岁月里慢慢变化。就像我们谁都没想过,有一天我们或许会陆续退出或老去。”其实我们都是蒲公英的孩子,年少的我们会以为大家可以永远在一起爬下去,当风吹起时我们才恍然惊觉,每一个人都可能随风散落天涯,回头看时已经找不到哪里是故乡了。此时,我只想问:散落在天涯的伙伴们,你们还好吗?

内容推荐

杨志所著的《走出地图(世界尽头的往事)》是一部讲述一群青年人为了追求理想、自由和激情,选择探险事业,并为此付出了汗水、心血、青春甚至生命的书。他们行走在危险的山峰、蛮荒的沙漠、极寒的大地,他们用顽强的意志、火热的激情为人类开辟新的大陆。

通过幸存者口述,真实还原了2008年8月1日发生在乔戈里峰8400米处人类登山史上的重大山难经过。

记录了第一个登上婆缪峰的中国人的故事。

讲述穿了越罗布泊无人区遭遇车祸,死里逃生的全过程。

回忆了被困尼泊尔深山,与尼方边防士兵接触的往事……

编辑推荐

杨志所著的《走出地图(世界尽头的往事)》讲述了作者从事户外探险工作10余年来经历的很多重要事件。他身边很多人为了探险、为了完成自己内心的夙愿而甘愿付出汗水、青春,甚至生命。这群人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们用生命享受着自由。本书记录了作者穿越罗布泊遇险和被困在尼泊尔山区的故事,夏尔巴人拉克巴在K2经历人类登山史上重大山难的故事,俄国人奥列格攀登宁金抗沙峰险象环生走出困境的故事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走出地图(世界尽头的往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群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456093
开本 32开
页数 2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8
出版时间 2017-01
首版时间 2017-01
印刷时间 201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18
CIP核字 2016288644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9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4: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