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海底两万里(少年版全彩本)/传世经典必读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

自然科学家阿龙纳斯和同伴康塞尔、尼德·兰,在一次海洋追捕中,意外地登上了“诺第留斯号”潜水艇,从此他们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旅行。“诺第留斯号”的主人尼摩船长是个性格阴郁、知识渊博的人,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红海、地中海、南极海、北冰洋,航程约两万里。这期间,他们目睹了无数的海底奇观,发现了海底煤矿和沉船的宝藏,与鲨鱼、章鱼展开博斗,将土著人的围攻击退等等。凭着坚忍的意志与过人的智慧,教授和同伴终于返回了陆地。

内容推荐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著名的科幻三部曲之一。《海底两万里》讲述了法国博物学家阿罗纳克斯教授应邀登上一艘驱逐舰,参与追捕当时盛传的海上“怪物”,不幸被“怪物”俘获的故事。而所谓的“怪物”竟是一艘当时无人知晓的潜水艇。潜水艇艇长尼摩邀请阿罗纳克斯教授一行三人做海底旅行。沿途,他们饱览了海底变幻无穷的奇异景观和形形色色的生物,经历了种种危险。最后,当潜水艇到达挪威海岸时,阿罗纳克斯等三人不辞而别,将他们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诸于世。小说悬念迭出,高潮频起,趣味盎然,蕴含着鲜明的爱憎和广博的地理知识,使人们在获得极大的精神享受的同时,感受自然的神奇和科学的力量。

目录

 上 部

第一章 海上怪物/3

第二章 接受邀请/8

第三章 渔叉好手/11

第四章 冒险行动/16

第五章 开足马力/19

第六章 海上逃生/24

第七章 尼摩船长/28

第八章 享受自由/33

第九章 神秘潜艇/38

第十章 邀请信函/48

第十一章 水中漫步/52

第十二章 太平洋底/56

第十三章 潜艇搁浅/59

第十四章 感受陆地/62

第十五章 脱离搁浅/67

 下 部

第一章 印度洋底/75

第二章 价值千万的珍珠/80

第三章 红海血色/84

第四章 海底地道/88

第五章 地中海/92

第六章 维哥海湾/98

第七章 大西洋城/101

第八章 越过冰山/105

第九章 登陆南极/110

第十章 意外受困/114

第十一章 死里逃生/118

第十二章 肉搏章鱼/122

第十三章 海底电缆/126

第十四章 海中复仇/129

第十五章 回归大陆/133

附录:

《海底两万里》导读/137

试读章节

第一章海上怪物

1866年,发生了一件事情,因为它的离奇和神秘,受到了世界舆论高度关注。这件事情发生在海上,因此那些欧美的进出口商,各种船只的船长和船主,各国海军,以及欧美两大洲的各国政府,都对这件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件事情大体的情况是这样的:不久以前,有些大船在海上看见了一个庞然大物,这个庞然大物,身体很长,形状像纺锤,有时还能发光。据他们描绘,它的体积比鲸还要大,游动的速度比鲸还要快。这个东西如果是鲸的话,那么它的体积则大大超过以前生物学家曾经加以分类的所有的鲸。因而,许多科学家都极力否认这个东西是鲸。

但事情并没有因为这些科学家的否认就自动销声匿迹.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所有关注这件事情的人都产生了好奇心理,也引起了全世界的骚动。

1866年7月20日,加尔各答一布纳希汽船公司的“喜金孙总督号”,在澳大利亚海岸东8公里的地方,又一次看见了那个游动的巨大物体。巴克船长起初只把它当作不为人知的暗礁。当他正准备测定它的位置的时候,这个物体突然喷出两道高高的水柱,高度足有50米。当时巴克船长非常吃惊,他想,如果它是暗礁的话,这水柱就是暗礁上的间歇性喷泉;如果那不是喷泉的话,那它就不是暗礁,而是一种还不为人所知的海中哺乳类动物。

1866年7月23日,也就是“喜金孙总督号”发现那喷水动物之后的第三天,西印度一太平洋汽船公司的“克利斯托巴尔哥郎号”,在太平洋上也碰到了这样的事,不过距“喜金孙总督号”看到的地方已经有350公里。可见,这个奇怪的鲸类动物移动的速度是多么的惊人。

15天以后,在离“克利斯托巴尔哥郎号”发现的地点1000公里远的地方,国营轮船公司的“海尔维地亚号”和皇家邮船公司的“山农号”,在美洲和欧洲之间的大西洋海面相遇,这两艘船在北纬42度15分、西经60度35分的地方,同时看到了这个庞大物体。两艘船的航海日志上同时记下了对这一物体的描述:这是一只哺乳动物,身长至少有10O米。当时,“山农号”和“海尔维地亚号”连在一起也只有100米长,而世界上最长的鲸也只不过五六十米而已。

接二连三的消息,让有关国家不得不重视了,特别是英国、美国和德国,它们对这件事表现出极大的关注。

在各大城市里,这怪物变成了家喻户晓的话题。咖啡馆里有人在歌唱它,报刊上有人在嘲笑它,舞台上有人在扮演它。一时间谣言到处传播,很多人们无法解释的事情都被挪到它的身上。一些报刊为了增加自己的发行量,不惜捏造事实,故意夸大这庞大物体的体积,甚至说这是一种怪鱼,它的触须可以缠住一只载重500吨的船。

就在这样的吵吵嚷嚷中,时间进入1867年,人们对这个事件的兴趣渐渐冷淡下来。要不是又出现了一件怪事,人们差不多已经将这件事情完全遗忘了。

这件怪事发生在1867年8月5日,早晨5点左右。天刚破晓,蒙特利奥航海公司一艘客船“摩拉维安号”,载着236名乘客,驶到北纬27度30分、西经7度15分的地方。他们突然感觉船的右舷好像撞上了暗礁,但在任何地图上都没有有关这块暗礁的标记。船上的值班海员立即跑到船的后部观察,海面上除了有个600多米宽的大漩涡外,什么也没有。“摩拉维安号”继续航行,直到停泊下来检查,才发现船底部的部分龙骨折断了,这说明这条船曾经受到严重的撞击,要不是船结实,恐怕此时已经葬身大海了。

就在发生了这件事的3个星期后,相同的事又发生了。苟纳尔的名字在航运界相信是没有人不知道的。这位著名的英国企业家早在1840年就创办了一家邮船公司,已经经营了26年,在大西洋上航行了2000次,没有一次航行不达目的地,没有一次发生迟误,没有遗失过一封信,没有损失过一个人,没有一条船发生过事故。就是这样的一家公司,就在最近,有一艘汽船发生了意外,这不能不让海运界感到震惊。

1867年4月13日,大西洋的海面很平静,又是顺风。苟纳尔邮船公司的“斯各脱亚号”正以每小时13.5海里的速度行驶在西经15度12分、北纬45度37分的海面,当时它一切运转正常,吃水深度是6.7米。

下午4点16分,乘客们正在大厅中吃点心,突然,在“斯各脱亚号”船尾左舷机轮后面一点的地方,好像发生了轻微的碰撞。这次碰撞并不很严重,可是,不一会儿就听到管船舱的人跑到甲板上来,大声喊道:

“船要沉了!船要沉了!”

旅客们起初十分惊慌,但船长安德生很稳重,他告诉大家,船只是轻微地与暗礁摩擦了一下,不会出现什么大危险。他要大家保持冷静。等大家的情绪稳定下来以后,安德生船长立即跑到舱底下去,对事故进行检查,他发现防水板的第五间有海水浸入,而且流量很大。

安德生船长吩咐马上停船,并命令一个潜水员下水检查船身损坏的程度。经过潜水员观察,船底的漏洞直径达到两米。这么大的洞是没有办法堵住的,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行驶。此时船离克利亚峡还有300海里。幸运的是船最终还是驶进公司的码头,虽然比原定日期迟到了3天。

“斯各脱亚号”进入港口以后就被架了起来,工程师们检查船身。看见的情形让他们大吃一惊。在船身吃水线下2.5米的地方,露出一个很规则的等边三角形缺口。铁皮上的伤痕如此整齐,就是钻孔机也无法钻得如此准确,要知道被钻穿的是厚4厘米的铁皮,可见那个撞过来力量是多么的惊人。

这立刻引起世界舆论的轰动,人们把以前凡是弄不明白原因的海难,全部都算在这个怪物的账上。粗略估计一下,每年遇难的船只大约有3000艘左右,这个数字只包括帆船和汽船,那些下落不明的大约200艘还不算在内。

这些事件发生的时候,我正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贫瘠地区科学考察回到巴黎。

我是巴黎自然科学博物馆的一名副教授,这次去美国考察是由法国政府派遣的。先是在内布拉斯加州度过了6个月,直到三月底,我才满载珍贵的标本回到纽约。回法国的日期定在五月初,也就是说,我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待在这里。于是,我决定好好利用这段时间,整理收集来的矿物标本和动、植物标本。我听说“斯各脱亚号”的意外事件就是在这个时候。

我把手头的事情交给了我的仆人康塞尔,自己找来报道这件事情的美国和欧洲的各种报刊,认真地研究报道的每一个细节。  有些报道明显不尊重事实,胡乱猜测说那是浮动的小岛,是不可捉摸的暗礁。这种说法明显是站不住脚的,因为,除非这暗礁内部有一架机器,不然的话,它怎能这样快地一会儿到达这里一会儿又到那里呢?也有人说它是一只浮动的船壳或是一只巨大的破船,这种说法同样不能成立,理由仍然是因为它移动速度之快,是一只破船无法做到的。

那么那东西到底是什么呢?综合了所有资料,我认为只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一个力大无穷的怪物;另一种可能是一艘动力十分强大的潜水艇。P3-5

序言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

自然科学家阿龙纳斯和同伴康塞尔、尼德·兰,在一次海洋追捕中,意外地登上了“诺第留斯号”潜水艇,从此他们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旅行。“诺第留斯号”的主人尼摩船长是个性格阴郁、知识渊博的人,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红海、地中海、南极海、北冰洋,航程约两万里。这期间,他们目睹了无数的海底奇观,发现了海底煤矿和沉船的宝藏,与鲨鱼、章鱼展开博斗,将土著人的围攻击退等等。凭着坚忍的意志与过人的智慧,教授和同伴终于返回了陆地。

《海底两万里》一书,情节曲折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作为一部科幻小说,作品中融入了丰富的海洋知识。作品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物理学、数学、化学、地理学、地质学等都有涉及,特别是海洋生物学。

值得一提的是,凡尔纳在写作本书的时候,人类不但没有发明潜艇,甚至连电灯都还没有被发明出来。直到《海底两万里》出版发行25年之后,世界上才出现了第一艘真正的潜水艇。

《海底两万里》的文学性与科学性得到了有机的融合,一部科幻小说在作者笔下变得栩栩如生,在给读者带来知识的同时,也带来了非凡的审美享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海底两万里(少年版全彩本)/传世经典必读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凡尔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674464
开本 16开
页数 1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13-07-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26
CIP核字 2013156181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0
169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4:2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