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梦想的高度(克林顿传)
内容
编辑推荐

克林顿在任期内一直为丑闻和调查所困扰,离任时却获得了创纪录的最高支持率。这是一个相当矛盾的状况,注定了克林顿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梦想的高度(克林顿传)》是著名传记作家、记者费尔森塔尔在采访了150多位克林顿的好友、同事和对手的基础上创作的。作者没有将重点放在克林顿的总统任期内,而是独辟蹊径地剖析总统任期结束之后克林顿的布衣人生。

内容推荐

比尔·克林顿,美国政治家,美国民主党成员,曾任阿肯色州州长和第42任美国总统。美国第一位出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总统、第二位遭受国会弹劾动议的总统,也是仅次于西奥多·罗斯福和约翰·肯尼迪的最年轻的美国总统以及富兰克林·罗斯福之后连任成功的唯一一位民主党总统。克林顿在任期内一直为丑闻和调查所困扰,离任时却获得了创纪录的最高支持率。此后一直进行公开演讲和人道主义工作,致力于艾滋病和全球变暖等国际问题的预防。这本《梦想的高度(克林顿传)》讲述的就是他总统任期结束之后的布衣人生。

《梦想的高度(克林顿传)》由费尔森塔尔编写。

目录

译者序

第1章 如果有第三个任期

第2章 伴着猜疑与谴责摘掉总统光环

第3章 放下权力他还能干什么

第4章 走到哪儿都是绯闻缠身

第5章 三位总统的聚会

第6章 比尔·克林顿聚焦非洲

第7章 通往“9.11”之路

第8章 当电脑盲遇到博客写手

第9章 天生的调情高手

第10章 两个克林顿对决奥巴马

第11章 “第一先生”也不再年轻了

第12章 克林顿到底值不值诺贝尔和平奖

第13章 问题是莫妮卡,笨蛋!

致谢

试读章节

当克林顿的任期再有几个小时就要结束时,一份包括140个特赦和减刑人员的名单终于公布了。名单上有个人是他的半个弟弟、年轻的罗格,他曾于1985年与人合伙销售可卡因而被指控有罪。

朋友们说,想到不久之后即将开始新生活,克林顿当晚眼噙泪花。希拉里就要去做她的参议员了,而他则要回到查巴克,他讨厌这样。在最后的那几个小时里,他一遍又一遍地回忆任期内的事情,起起落落,风风雨雨,觉得在某些时刻他是一名历史学家也会完全承认的伟大总统,但是在那些灰暗的时刻,他知道,弹劾将永远玷污着他的形象。

比尔·克林顿是一个乐天派和冒险者,他并不为事情的后果担忧。有一次,一位朋友打电话给他,他语气中带着忧伤,给人一种“自恋而无所谓”的感觉。但是,随着白宫中如梦境般的日子即将结束,克林顿当晚却在不断地思考他和他的国家将要为他的行为付出多大的代价。他知道,即使那些认为是最高法院剥夺了阿尔·戈尔2000年大选胜利果实的人(他们认为,阿尔·戈尔赢得多数选票,如果佛罗里达州的计票工作继续,他将是最终赢得大选的人)也会责备他——比尔·克林顿。他们认为——就像他也知道的——若他在第二任期的最后3年(1998年1月21日莱温斯基事件曝光)不做出诸如将精斑留在蓝裙上或辩诘口交是不是也是性交的蠢事,戈尔将会轻而易举就击败毫无经验且不善言辞的乔治·沃克·布什(布什醉酒驾驶遭逮捕的事情在大选前一个星期被披露出来)。

克林顿和戈尔这两个出生于婴儿潮的南方人性格极为互补,然而这恰恰导致了噩梦的加剧。梅兰妮·维微尔说,在迪克·切尼之前,“阿尔·戈尔比所有作为副总统的前任都更有权力,但也比他们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戈尔关注一些诸如环境和外交之类事务的细枝末节,通常不善于分析,克林顿则很少感情用事;戈尔更聪明些,而克林顿却有着戈尔所缺少的娴熟的交际技巧,不过戈尔与国会议员却有着密切联系——他曾在参众议院做过议员。众所周知,克林顿不善于作决定,他经常打电话询问朋友们的观点。副总统通常协助克林顿,有时却让他自己作决定。在关于福利改革所召开的无休止的会议上,一位与克林顿坐得很近的与会人士说,总统“要求除戈尔之外的所有人离开;他问戈尔‘你怎么看?’戈尔回答说‘我认为你应该签署它’”。

在莱温斯基事件过后,戈尔作为副总统的提议通过了,但他却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竞选总统上,在竞选活动中他几乎不提克林顿,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将克林顿撇到一边。克林顿认为,戈尔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保护他自己,因此觉得很受伤。马克·布依尔记得,大约在2000年大选3周前,发生了一件与希拉里竞选参议员有关的埃尔顿·约翰事件(Elton John Event)。克林顿当时出席这次活动,在场的人们看到他就开始尖叫:“比尔,从这儿离开,去为戈尔拉选票,他需要你。”布依尔坐在克林顿旁边,记得他说:“我们并未收到邀请。”

克林顿的密友托尼·科尔贺一直主持着戈尔的竞选活动——克林顿的商务部长比尔·戴利在2000年6月接替科尔贺——科尔贺和克林顿私下商讨竞选策略,每星期两三次,有时也会在白宫。科尔贺说,戈尔阵营里的一些人认为克林顿不愿出力,消极懈怠,说他内心实际希望布什赢得大选并做8年总统。切尼健康状况很差,不会参与总统角逐;希拉里将赢得议员席位,重新竞选以证明她自己,然后准备2008年的总统竞选。科尔贺接着说,这些人认为,如果戈尔失败了,那正是克林顿一直期望的。在一次对蒂姆·拉瑟特的采访中,萨莉·贝戴尔·史密斯(一本关于在白宫时比尔和希拉里关系的书的作者)提到,在比尔第一任期的早些时候,新总统满怀遐想地盼望在他8年任期之后希拉里再任8年,换句话说,他希望继任者是希拉里,而不是戈尔。  随着科尔贺的退出,那些研究竞选策略的会议终止了,比尔·戴利接替他的职位后也没有再继续举行那些会议。克林顿的最后一任新闻秘书杰克·西沃特说,那是一个错误。就像戈尔阵营的一些人所认为的,如果戈尔能够像科尔贺那样来重用克林顿,让他通过演讲来争取摇摆中的选民,那么戈尔就将成为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政治战略家之一。克林顿前幕僚长里昂·帕内塔说,戈尔只需要在田纳西、阿肯色、西弗吉尼亚、佛罗里达和新墨西哥州举行大规模拉票活动,克林顿就有把握让他胜出。前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多恩·福勒称,戈尔将克林顿弃之不用是“我可以形容的最糟糕的自残式政治举措”。他说戈尔“自以为是”,“是在重要政治活动中所见过的最大一个男童军”。

“我觉得阿尔·戈尔是一个道德感很强的人,”历史学家和总统传记作家道格拉斯·布林克利说,“不过,我认为他实际上是信任克林顿的。”克林顿告诉戈尔他和莱温斯基之间什么事情都没发生,戈尔相信了他的话。“就从那时开始,戈尔夫妇认为误信了克林顿是一个诚实的人,觉得他有严重的性格缺陷,这使得他们所有人现在都遭受着折磨。”此外,弗吉尼亚大学政治学家和作家拉里·萨巴托说:“戈尔夫妇听说了……存在其他一些关系……不管你对戈尔夫妇有什么看法,事实是他们都信赖朋友,现在这种状况并不是他们希望看到的。”

戈尔有意疏远克林顿,这使克林顿的日程出现巨大空缺,信心遭到沉重打击。克林顿似乎是为竞选运动而生的,曾为克林顿处理政府间事务的副助手林恩·卡特勒说,他“急不可耐”地想登上竞选讲台。

到2000年大选日,克林顿的民调满意度比戈尔和布什的都要高。克林顿被冷落到只能用如此高的支持率来抚慰他自己,眼睁睁看着戈尔(他的父亲是一位来自田纳西州的美国参议员,欲将戈尔从出生打扮到总统)进行着一场拙劣滑稽的竞选运动。

P5-7

序言

第一次知道克林顿是在电视新闻上,当看到关于这位美国总统的电视画面时,我惊诧不已。他那棕黄色的短发,意气风发的脸庞,气定神闲的神态,悠然自得的发言,我第一感觉是他只有20多岁。不可能!美国宪法规定至少要35岁才可以竞选总统,后来知道他46岁(出生日期1946.08.19,当选日期1992.11.03)当选总统,这个年龄比最近当选总统的奥巴马(出生日期1961.08.04,当选日期2008.11.05)还要小一岁,也就是说他仍然是美国历史上仅次于西奥多·罗斯福和约翰·肯尼迪的最年轻的总统。译完这本书才知道,他还是继富兰克林·罗斯福之后唯一获得连任的民主党总统。时下美国人对同为民主党的奥巴马寄予了极高的期望,这一纪录也许有待他来打破了。

我也不由想起2005年9月8日那个清晨,当时我还在新郑国际机场工作,他到郑州来进行演讲,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得以近距离观察他,头发灰白,皱纹深刻,面带憔悴,上着夹克,下着牛仔裤,尤其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他脚上那双有些破旧的土黄色皮鞋。在克林顿卸任后,我很少在电视上见到他,这次看到他也同样让我惊诧不已,突然想起那句小品台词:“困不困,看看人家克林顿。”是啊,不困的话他也不会在短短几年后变得如此沧桑和苍老。他们一行有20人左右,餐饮都由一位加拿大籍的随行乘务员负责,她点了十几份麦当劳套餐,额外又加了一些薯条和三明治,20根哈根达斯的冰激凌,还有五份清蒸鲈鱼。译完这本书才知道,克林顿原来非常爱吃那些油脂类快餐食品,即使在他身体状况不佳的时候,也难抵汉堡和薯条的诱惑。那天我也激动地登上他乘坐的飞机,同事说是一架“麦道80”,而我以为这是他自己的飞机,现在才知道这是他的朋友、加拿大亿万富翁弗兰克·吉乌斯特拉,不是同事说的“麦道80”,而是“麦道87”,并且从时间上看他刚刚从阿拉木图过来。

我并不了解这位风云一世的美国总统在卸任后都做些什么,以为他在经历过总统的荣耀和闹得满球风雨的莱温斯基性丑闻后,生活会趋于平静,日子会过得舒坦。恰恰相反。有时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有时是“风已平而心思动”,就像他的朋友们不止一次提到的那样,他的人生就像过山车。我也本以为对于他来说,做8年美国总统应该是他人生的顶峰,但本书将他的人生黄金期标定为他卸任后,这一点也许有部分原因是外国人和中国人在习惯和理念上的不同吧。

本书英文原版书名为“Clinton in Exile”(“流放”中的克林顿),这是因为克林顿非常喜欢总统工作,希望永远待在白宫,对于他来说,白宫就是他的家,是他的乐园,是他的世界,因此,卸任后的他有家不能回,哪怕在全世界周游,感觉也像是在流放中一样。由于本书英文版成书时间是在2008年,出版时美国第44届总统尚未产生,因此有了第11章的小部分假设性内容,并且,在本书的某些地方,原文是根据过去的状况写的,比如在提到在任总统时仍然是布什总统,而现在时过境迁,奥巴马已走马上任,由于译书时间上的滞后,这些因时间导致的矛盾有些是无法调和的,译时也多以原文为准,希望读者知悉并谅解。

翻译这本书时,深感作者卡罗尔·费尔森塔尔女士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因为她身为记者,又因本书是传记,所以她言必有据,客观公正。及至看了本书末尾她写的《致谢》,才确切知道她在6个月内采访167次的纪录(总采访人次远不止这么多)。

本书主要由我翻译,但因本书翻译期限短促,内容庞杂,专有名词多不胜数,且章节间相对独立,前章资料并不能为后文所用,每章都要重新查阅许多东西,深感非一己之力所能完成,所以在翻译过程中,邀请别人翻译了部分章节,其中马玲女士翻译了本书的第8章和第12章,并对第7章和第13章进行了修改、润色;赵娟女士翻译了第10章;郭书怡、刘小娜、谷梦月和尹兵翻译了第9章,并在本书初稿完成后投入大量时间帮我通读全文,进行修改;薛函、胡龙、刘杰等翻译了部分内容。本书的特约编辑侯天保先生给了我许多有益建议,并在初稿的修改、润色、审校上做了大量工作,在此特别对他付出的艰辛劳动表示感谢!此外,我还得到许强先生和其他人的许多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因译书时间仓促,纰漏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译者

2009年5月7日

书评(媒体评论)

费尔森塔尔女士完成了一部包罗万象又引人入胜的作品……她用魔术般的手法在纷繁复杂的事态中刻画出了这些性格鲜明的人物。

——杰拉尔丁·布鲁克斯(Geraldine Brooks),《华尔街日报》

完全是出于对阅读乐趣和一位印象中有着杰出、深邃形象女性的考虑,我拿起了《权力、恩典和邮报》(Power,Privilege and the Post)……我认为,这本书已经是今年,甚至是任何一年同类出版物中的佼佼者。

——《亚特兰大新闻宪政报》

继盖·泰勒斯((3ay Talese)的《国度与权力》(The Kingdom and the Power)之后,美国新闻界又一最新、最具洞察力的绝佳作品。

——《芝加哥太阳时报》

卡罗尔·费尔森塔尔告诉了我们内幕……以一种非凡的才华……讲述了扣人心弦的故事。

——《旧金山纪事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梦想的高度(克林顿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费尔森塔尔
译者 李明菲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2048204
开本 16开
页数 3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3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7.127=6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40
167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1:3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