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听戏慢时光 |
| 内容 | 作者简介 石呈祥,1941年出生于北京,河北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退休前在河北大学执教十八年。酷爱京剧艺术,多年来热心从事京剧的宣传普及与研究,连续数年为该校学生开设京剧知识课。著有京剧知识系列读物“凡人品戏三部曲”,共包括《京剧艺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凡人品戏——梨园花瓣集》、《凡人品戏——又一村集》、《凡人品戏——余晖集》等四部著作,凡110余万字;曾在《中国京剧》等报刊上发表京剧研究文章多篇;倡导建立京剧学。 目录 序 致敬信仰京剧的人 巴图/1 自序/1 听戏琐忆/3 闲话旧京戏园/11 又一张不老的老戏单/36 老戏单的联想/41 戏、史虚实程咬金/45 两出有特色的秦琼戏/49 史上秦琼/59 最早的雀屏中选者/62 京剧是最难的——影星谈戏更深刻/67 越改越美——由京剧化装的进步所想到的/69 银子——京剧里的古钱币/74 为什么都是“三百两”/79 银子里面有戏/84 巧合——京剧艺术表现手法略说之一/94 简洁——京剧艺术表现手法略说之二/99 漫话《黄金台》/107 再说《黄金台》/119 写在开场锣鼓敲响之前/131 《珠帘寨》拾零/133 同是戏妻,同中有异——三出生旦对儿戏/145 “好”——对京剧表演艺术家的“一字评”/169 程大老板的本事有多大/172 京剧唱词顿悟数则/177 “辕门”释义及其他/184 铜雀春深,未锁二乔——小议《群英会》曹操的一句唱词/189 几处待改的京剧唱词/194 我的两个“小发现”——观剧偶得/199 《铡包勉》之不妥/204 《同光十三绝》图是真是假?/206 关于“南麒北马”两度合作若干史实的质疑/215 听戏学之我见/220 内容推荐 本书的作者是老北京人,听戏六十余年,中年以后热心于京剧艺术的弘扬与研究,提出的见解独到。书收录30篇文章,内容包括京剧认知、梨园掌故、名剧赏析、看戏之法、京剧史实研究考证等。作者观看过多位京剧大师的表演,对旧时北京的剧院、演出的剧目十分熟悉,书中讲述了作者买戏票、观戏的趣事,展现了北京旧时戏院的模样,细数了北京戏院的变迁。此书是作者大半生观剧的感悟之作,内容深刻,文笔生动,一位京城老戏迷深深的京剧情愫跃然纸上;戏里戏外,笔意纵横,旁及社会、人生、处世为人,读后既能提高京剧鉴赏水平,又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听戏慢时光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石呈祥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029694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3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70千字 |
| 出版时间 | 2017-05-01 |
| 首版时间 | 2017-05-01 |
| 印刷时间 | 2017-05-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82-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23cm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