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小公主(中外名著榜中榜)/六角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英国作家弗朗西丝·伯内特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是一部灰姑娘式的儿童小说。小主人公,英国女孩萨拉·克鲁,在寄宿学校里过着公主般的生活。但是,随着父亲的离世,她在学校里的地位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流离失所,穷困潦倒的萨拉在女校长伪善、恶毒的怜悯中艰难度日,受尽苦难,然而萨拉依旧保持着一颗乐观向上的心……

内容推荐

《小公主》是一部经典的儿童作品,写于19世纪后期的英国。小主人公女孩萨拉·克鲁,刚生下来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在印度经营煤矿,十分富有。在她七岁的时候,她被父亲送回伦敦,在明卿女士办的一所女童培育院住读。父亲破产身亡后,明卿女士把小公主当作最低贱的佣女使。萨拉·克鲁尽管遭到瞬间变故,但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她始终坚强地生活,不卑不亢。后来,父亲的遗产使萨拉·克鲁又变成一位“小公主”。心地善良、不怕困苦的萨拉·克鲁,不仅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同情,而且还赢得了每一个读者内心由衷的佩服和崇敬。

目录

一 萨拉

二 法语课

三 厄尔梅加德

四 洛蒂

五 贝基

六 钻石矿

七 钻石矿(续)

八 阁楼里

九 梅尔切赛德

十 印度绅士

十一 拉姆·达斯

十二 墙壁的另一边

十三 一个小百姓

十四 梅尔切赛德的所见所闻

十五 魔法

十六 不速之客

十七 “正是这孩子!”

十八 “我也不想!”

十九 “安妮”

试读章节

从前,一个昏暗的冬日,沉沉黄雾重锁伦敦街头。虽说是大白天,路灯点亮了,商店里橱窗内也是汽灯的亮光闪烁。这时候一个样子古怪的小女孩跟着父亲一起坐在出租马车里,正慢慢地从一条大街驶过。

小姑娘坐着,两腿蜷缩,身子靠着父亲,依偎在他的胳膊窝里。小姑娘凝视着车窗外路过的行人,一对大眼睛透出一种若有所思而老成的神情,显得十分奇特。

小小的女孩,谁也想不到在她那张小脸上会见到这样的表情。这等老气横秋的神情即便在十二岁的孩子脸上也不多见,更何况萨拉‘克鲁只有七岁。但是,事实上,她总是耽于梦想之中,满脑子尽想着奇里古怪的事,她觉得自己时时刻刻都在思索着大人的事情,思索着属于大人的世界。她觉得自己好像已经活了好久好久了。

此时此刻,她正在回想着和父亲克鲁上尉一起刚刚从孟买④回国的这一段航程的事。她在想着那艘大船,想起船上那些一言不发、来往穿梭的印度水手,想到火辣辣的甲板上玩耍的孩子,还有一些年轻的军官太太,她们老变着法儿逗她说话,听了无不笑个不停。

不过她想得最多的是,觉得这世界真是稀奇古怪:自己刚刚还在烈日炎炎的印度,转眼便置身在海洋之中,然后又坐在一辆陌生的马车里,行驶在陌生的街道上,这里的大白天黑得如在夜晚,在她看来这事儿太不可思议了,迷惑中禁不住朝父亲挨得更近些。

“爸爸,”她说话的声音很轻,很小,像是耳语,并带有几分神秘,“爸爸。”

“什么事,小宝贝?”克鲁上尉说着,把她搂得更近,低头打量她的脸蛋,“萨拉,你在想什么?”

“这就是那个地方吗?”萨拉低声问道,蜷缩着身子朝父亲挨得更近了,“是吗,爸爸?”

“不错,小萨拉,是这儿。我们终于到了。”她虽然只有七岁,却知道父亲说这话的时候心里很不是滋味。

她一向把这里称做“那个地方”。在她看来,很多年以前父亲就开始让她做好思想准备来这里了。她出生的时候母亲就死了,所以母亲并没有在她心上留下什么印象,从来没有想念过她。她父亲年轻、英俊、富有,一向疼爱她,似乎是她世上唯一的亲人。父女俩总是一起玩,相互关爱。她听人家说起,才知道父亲很有钱,当时他们以为她没有把这话放在心里呢。她还听到他们说等她长大了也会富有。不过她完全不明白“富有”是什么意思。此前,她一直住在一座漂亮的平房里①,看惯了众多仆人对她行额手礼②,称她“尊贵的小姐”,对她百依百顺。她总有许多玩具、宠物和一个对她恭敬有加的保姆,她这才慢慢意识到,这些东西只有富贵人家才有。然而,她对“富贵”的了解仅此而已。

在她短短的人生里,只有一件事困扰着她,那就是有朝一日她要被送到“那个地方”去。印度的气候不利于孩子健康,一有可能他们就把她送走——一般是去英格兰,去上学。她看到过别的孩子离去,听到过他们的父母谈论收到他们的来信的事。她已经知道自己也必须得去,尽管有时候父亲说起有关海上航行和那个陌生的国家的事引起她的兴趣,但想到从此父亲再也不能和自己守在一起,便感到十分难受。

“你就不能和我一起去那个地方吗,爸爸?”她五岁的时候问过他,“你就不能也去上学吗?我会帮助你做功课的。”

P1-2

序言

光明日报出版社的编辑将《中外名著榜中榜》的书目寄给了我。看到这些书目,一种无法言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那实在是一些再熟悉不过的书名,让我一下子回到了40多年前的中学时代。

1959年,我读完小学,考上初中。这在今日,实属平常,但在当时,还真算回事儿。家里人认为,中学生就不能再看作小孩子了。身份变了,待遇也随之改变。印象深刻的有三条:一是有了早餐费,可以到街上“自主择食” (上小学时只能在家吃早点);二是可以使用钢笔(上小学时只能使用铅笔);三就是可以读大人们读的书了(上小学时只能看童话和连环画)。这第三条待遇我还提前享受了:在开学前的暑假中,我一口气读了许多“大人书”。

这是我和中外名著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当时,我的母亲在大学里当资料员,借书有“近水楼台”之便,每天下班,她都会给我带书回来,我也就一通狼吞虎咽,看完再让母亲去借。读些什么,早已记不清了,无非挑那些好玩的读,半懂不懂,囫囵吞枣。现在回忆起来,最喜欢读的外国名著,竟是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记》、《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如果还有什么,那就是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了。这些书,肯定读了不止一遍,否则不会如此刻骨铭心,念念不忘。

当然,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书决不是我的启蒙读物。我的启蒙读物和许多孩子一样,也是《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格列佛游记》等等。但为什么记忆深刻的还是前面提到的那些带有探索(探案或探险)性质的书呢?我想,这与心智的逐渐成熟有关。初中,是一个人的心智由懵懂开始走向成熟的阶段。中外名著的作用,就像是为我们的心灵打开一扇又一扇窗户,让我们看见外面那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时期,读到什么并不重要,读懂多少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读,是想读,是读个没完。

有了这份好奇心,就有了阅读名著的冲动;而有了这份冲动,就能培养阅读的习惯。进入高中以后,我的阅读范围更加广泛了。比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和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就是我在高中时阅读的,当然还有契诃夫的小说和泰戈尔的诗。至于中国文学名著,则最爱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小说和杂文。我很晚才读《红楼梦》(这与时代有关),但我认为:《红楼梦》是最应该推荐的不朽之作。

说这些话,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不过讲讲个人的经历和心得体会;提到的那些书,也未必人人必读,不过举例说明而已。

读书是一件“谋心”的事。归根结底,是要让我们的灵魂得到安顿,心智得到开启,精神得到寄托,情操得到陶冶。因此,它是每个人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替代或强求。也因此,我不主张什么“青年必读书”。在我看来,书只有“可读”,没有“必读”(做研究除外),所以只能“推荐”,不能“要求”。我作此推荐,因为在我看来,这套丛书所选,大多都值得推荐。

尤其值得一提的,光明日报出版社还做了一件极好的事,就是把这些书的价格定到了最低。这可真是功德无量!记得我上学的时候,虽然家境尚好,却也买不起许多书。每次逛书店,往往乘兴而去,惆怅而归。我们知道,名著,并不是读读就可以的,它应该伴随我们的一生。名著,也不该束之高阁,让人仰望,而应该像朋友一样就在我们身边。这就需要将名著的出版“平民化”,让“旧时王谢堂前燕”,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我想,这大约是这套丛书的又一个意义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小公主(中外名著榜中榜)/六角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伯内特
译者 姚锦镕//曹洁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067615
开本 16开
页数 1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6
出版时间 2009-05-01
首版时间 2009-05-01
印刷时间 200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84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