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拉赛拉斯王子漫游记 |
内容 | 内容推荐 年轻的阿比西尼亚王子拉赛拉斯,自幼被幽禁在可满足一切欲望的幸福谷,他厌倦了谷中岁月,设法逃离幸福谷,去外界寻找幸福的真谛。他同妹妹妮可娅、诗人因列沿尼罗河一路游历,穿越非洲,抵达亚洲,探访各个阶层的各色人群,他们见到智慧的演说家、拥有一切的总督、山中的隐士、疯癫的天文学家、年轻的智者,也经历着各种意外…… 作者简介 蔡田明,1956年生,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获澳大利亚ECU大学历史学研究硕士文凭,赢得西澳大利亚历史学会主办历史文章奖。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工作。现生活在珀斯。澳大利亚约翰生学会会员。出版《管锥编述说》《西金山史话》《平民游记》以及约翰生系列作品译著。以西澳平民笔名在墨尔本《大洋时报》《联合时报》、珀斯《澳洲环球商报》和悉尼《澳华文学网》等媒体发表专栏文章和其他文章。 目录 王子的烦恼 溪谷中的宫殿/幸福谷里的王子/王子的空虚所在/王子的忧伤与沉思/王子寻求出逃/飞行计划的尝试 向导出现 王子与智者奇遇/家史/探险/赞美诗歌/圣地朝拜/回归故土 成功出逃 王子找到逃走的方法/不寻常的来客 新奇的世界 王子与公主的神奇旅行/快乐幸福的开罗/王子与快乐的年轻人/演说家的两面性 寻找隐士 田园生活一瞥/富有的危险/孤独的幸福/顺从自然的幸福生活 分工协作 王子与公主的分歧/王子与贵族/公主与平民/婚姻探讨(一)/权力与幸福/婚姻探讨(二)/婚姻探讨(三) 参观金字塔 向往金字塔/进入金字塔/金字塔与长城 皮夸尔的不幸 劫难/营救/公主与皮夸尔的友情/思念皮夸尔/皮夸尔获救/皮夸尔小姐遇难记(一)/皮夸尔小姐遇难记(二) 天文学家的故事 因列的拜访/不幸的原因/天文学家的幻想/天文学家与因列/幻想狂热的危险/老人的启示/公主与皮夸尔的拜访 探讨灵魂 新话题/魂的本质 归去来 最后王子找到了什么 译后记 佳句集锦 附录 本书版本说明/再版说明/参考书目/约翰生年表 导语 英国经典成长寓言小说,被翻译为法语、德语、意大利语、俄语、葡萄牙语、荷兰语等十几种语言,自首次出版迄今已有500多个版本,魅力经久不衰; 《拉赛拉斯王子漫游记》写于1759年,约翰生为了筹措母亲葬礼的钱,用一周晚上的时间匆忙写就,未曾想一经出版便成为当时的畅销小说,多次再版。这部薄薄的哲理小说仅七日成书,却成为约翰生最受欢迎的作品,畅销欧美几个世纪。时至今日,它依然是英美中学生必读书,每年有数个版本问世,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让英语走向世界的约翰生博士小说代表作,频频出现在《简·爱》《小妇人》《米德尔马契》等作品中的小说; 《拉赛拉斯王子漫游记》是第一部《英文词典》编纂者约翰生的小说代表作,也是其创作的唯一一部小说,短小精悍,构思精巧,充分表达了约翰生的理性主义和伟大的智慧,它在精确、理性的逻辑中进行着启蒙,有着务实的生活态度和反思精神,明智又充满人性。毛姆称其为“英语文学中一件不朽的作品”。 这部小说同时影响了简·奥斯汀、乔治·艾略特等大作家的创作,并频频出现在《简·爱》《米德尔马契》《小妇人》等作品中。 后记 这是一部脍炙人口的探 索人生问题的小说或东方 传奇故事。在澳大利亚珀 斯生活的律师约翰 ? 伯恩 先生(John.W. Byrne), 说起大学选修英国文学课 时,正是这本书让他十分 着迷,引领他走进约翰生 和鲍斯威尔《约翰生传》 的大陆,诱发了他几十年 从未间断的收书藏书兴趣 。他现在拥有这本书罕见 的第一版本和其他几 十种 珍贵版本,有价值连城的 约翰生第三版《英文词典 》 和其他有关的绝版书籍 。他为成为东南亚地区最 大的约翰生收藏家而自豪 。榜样力量无穷。伯恩先 生敬佩的前辈约翰生藏书 家科尔布(Gwin Jackson Kolb,1919— 2006),一 生收集了几乎所有五百多 个版本,成为这部小书最 齐全的收藏大家。他是芝 加哥大学英语教授,主编 耶鲁大学出版的约翰生全 集《<拉赛拉斯王子漫游记 >和其他传奇》(第16卷 ,1990年)。 人有所仰,物有所值, 心有所爱。一本书使一个 人为一位作者具有一种献 身事业的精神,如同尽毕 生精力为约翰生立传的鲍 斯威尔,每年都读它一遍 ,足以让人去好奇,去思 考,去想象,这部作品究 竟有什么迷人的魅力、人 生的哲学和长久的价值。 也许很少人能去做这种精 神财富的物力投资,却有 许多人通过读书成了约翰 生迷。有趣的是,在约翰 生大观园里,西方有人以 读约翰生《拉赛拉斯王子 漫游记》还是鲍斯威尔《 约翰生传》,判断其是真“ 约翰生迷”还是仅是鲍斯威 尔的“约翰生迷”。 西方现当代文学研究者 几乎不约而同地肯定,这 是一部约翰生著作的入门 书。无疑,实际阅读这部 书并了解其写作背景和思 想艺术成就,确实有助于 我们后来者继续去寻找永 远没有完美答案的人生幸 福的真谛。 为钱写作 《拉赛拉斯王子漫游记 》写在作者人生中最不幸 的一个时期,令人想到他 说“除了傻瓜,没有人不为 钱写作”的格言,体会小说 主人公认为不能从贫穷得 到幸福的真实。约翰生这 时五十岁,人过中年,已 在文坛以诗歌散文和《英 文词典》享有盛名,可他 生活并不富有。1759年1 月13日,他在伦敦接到继 女的信说其母亲病危,此 时他手头拮据。几天前, 他已有退掉高夫广场的租 房和变卖一些家物的打算 ,正考虑能筹一笔钱作路 费,回家乡看望母亲,负 担医疗费。他即刻把手头 所有的十二个几尼随信寄 去。四天后,他给继女写 信提到几天后能再筹到一 些钱。20 日,星期六,他 给出版商的信提到他准备 出书的计划,题目叫“生活 的选择或阿比西尼亚王子 的故事”,恳求在星期一晚 上得到三十英镑,许诺同 时交出书稿。虽然心急火 燎,但 23 日,当他再次给 继女写信时,已得知母亲 一两天前去世,并即刻埋 葬。一切没能如愿以偿。 约翰生写作为回家探母 的动机,后来不无理由地 被说成他是为支付母亲葬 礼费用而写的。批评家曾 批评的仓促“结尾”,不能说 和这突如其来的死讯无关 。设身处地,即使有时间 ,任何作者也不太可能有 情绪去扩大篇幅。后人只 能猜想,作者有可能比原 设想的更仓促地结束了全 书。约翰生失去了再见母 亲的机会,却留给了人间 这部传世之作。他后来对 雷诺爵士说,这是用一周 晚上的时间写出来的,边 写边发表,没来得及从头 读一遍。大概指的就是上 述这一段时间。 书于1759年4月19日没 有署作者名字而正式出版 。书名是“阿比西尼亚王子 :一个传奇”。作者得到的 稿酬是一百英镑,出第二 版时又收到二十五英镑。 小说出版后立即引起轰动 。它是约翰生生前见到的 自己最受欢迎的一本书, 广为流传,在当时就被法 国(1760)、荷兰(1760 )、德国(1762)、俄国 (1764)、意大利(1764 )等译为其国的语言文字 。1768 年,首次在美国出 版并附有卷首插画。有趣 的是,当年出版并随即进 行第二版修订之后,约翰 生本人直到二十二年后, 偶然在一辆马车上看到此 书,才急切地重读它,情 形如我们古代诗人李清照“ 今日忽阅此书,如见故人” 那般。 厚积薄发 时间的仓促和心情的急 切躁动,几乎没有在这部 似乎一气呵成的书上留下 任何大波大折的痕迹,尽 管随处可见言为心声,如 因列赶回家的那些场景描 写,寻求亲人安慰的抒情 感叹。这下笔千言,与作 者平时写作习惯有关,更 与博览群书的作者早已非 常熟悉这个东方传奇故事 相连。不仅《波斯传奇》 (The Persian Tales,即 《一千零一夜》,在 1704 年先有法文译本,后有英 文)对约翰生创作有直接 启发,而且,早在牛津大 学期间,他就读到葡萄牙 耶稣传教士洛伯(J.Lobo )1622 年到阿比西尼亚( 今埃塞俄比亚)旅行时写 的游记,并亲自把它从格 兰德(J.L.Grand)法文版 译成英文,于 1735 年出 版。在 1752 年,距写这 篇传奇的七年前,约翰生 在《漫步者》专栏用两篇 文章篇幅,描写一个叫西 格(Seged)的王子在快乐 园里十天的生活感受。这 个王子的故事,在许多关 于阿比西尼亚的书里都有 记载,而写到的两处细节 ,显然可见还参考了德国 学者鲁道夫(J. Ludolf) 和法 书评(媒体评论) 《拉赛拉斯王子漫游记 》不只是一部小说,更是 一种哲学研究:它在精确 、理性的逻辑中进行着启 蒙,有着务实的生活态度 和反思精神,明智又充满 人性。今天仍然值得一读 。 ——英国亚马逊读者推 荐 名人推荐 为了挣够钱埋葬母亲, 约翰生博士匆忙地写完了 《拉赛拉斯王子漫游记》 ,虽然今天只有学生才会 读这部作品,但它仍然是 英语文学中一件不朽的作 品。 ——毛姆 《拉赛拉斯王子漫游记 》比笛福和斯特恩两个加 起来(的作品)都更有资 格在英国小说史上占据一 席之地。 ——利维斯,英国著名 文学评论家 这部小书是约翰生最受 欢迎的作品。许多评论家 认为它充分表达了他的理 性主义和伟大的智慧。…… 它被翻译成“如果不是所有 的现代语言的话,那也是 绝大多数的现代语言”。 ——陈嘉:《英国文学 史》 它(《拉赛拉斯王子漫 游记》)只是一个见多识 广的文化巨子奉献的一碟 小菜而已。然而,它却独 占了18世纪英国哲理小说 的鳌头,并且以它那对人 生聪慧的见地和深厚贴切 的人情赢得了许多读者。 ——刘意青:《英国18 世纪文学史》 精彩页 溪谷中的宫殿 若你轻信那些想象的流言,急切地追求希望的幻影,若你期待少年的许诺会在成年实现,相信今天的遗憾能在明天弥补,请听我说阿比西尼亚王子拉赛拉斯的故事。 拉赛拉斯是一个拥有强盛势力的国王的第四个儿子。在国王的版图中,尼罗河这条素有“水父”之称的大河,开始其行程,倾泻出浩浩荡荡的洪流,慷慨大方地把埃及富饶的物产运送到地球的大半个世界。根据热带地区王室代代相传的风俗习惯,拉赛拉斯被幽禁在一座与世隔绝的神秘宫殿里,同王室的其他兄弟姐妹们生活在一起。他们要一直等待,直到有人奉命继承王位,才能离开这个隐居地。 依据古代智慧或者说遵循远古法规,为阿比西尼亚王子们营造的这座行宫,位于阿姆哈拉王国一个群山怀抱的广袤山谷中。从高山顶部,可俯瞰谷地中央。进入谷地的唯一通道,是一个穿过岩石的巨洞。这岩洞是天然形成的还是人工斧凿的,向来说法不一。岩洞的入口,被茂密的树林遮掩 , 出口处则由铁门锁紧。这个由古代技工建造的铁门,巨大而沉重,若不借助机械的力量,没有人能打开或关闭它。 山谷四边,溪水潺湲,谷中土壤肥沃,青山郁郁葱葱。溪水流向山谷中间,形成一个湖。湖中不仅有鱼群戏水,还有那些天性自然的禽鸟,时常流连光顾。溢出的湖水,经过小溪流到山北边一个深暗的豁口。那水声响得吓人,从峭壁冲向另一个悬崖,直到声音完全消失。 山坡上,树木茂盛。溪流两岸,野花遍地。每次风过,生长在岩壁上的香料散发着清香。每个月份,遍地都是坠落的果实。那些以草或灌木为食的动物,不论是野生的或驯养的,都逍遥自在地遍布在这视野宽阔的山谷内。环绕的群山,使它们免受任何凶猛动物的袭击。 一边是成群的牛羊在吃草,另一边是马群在草地上奔跑追逐。灵巧的小山羊在岩石间跳跃,狡黠的猴子在树上玩耍,庄重的大象在树荫下栖息。世界的千姿百态与美丽的大自然水乳交融地融合在一起,一切都那么毫无邪恶,那么纯真无瑕。 广阔富饶的山谷,为在这里生活的人们提供了一切生活必需品,加上国王每年一次来看望他的孩子们,更增添了无穷的欢乐和丰盛的补给。铁门通常在乐曲声中打开。在整整八天的欢闹里,居住在山谷的每个人,都可以提出使隐居生活更快乐的要求,以补偿以往空虚而不曾得到的关注,暂时忘却过去沉闷岁月引起的厌倦感觉。种种愿望都会立即被国王赐准。所有的艺人都被召来增添欢乐气氛:乐师们竭尽全力弹奏出和谐的乐曲,舞女们在王子们面前翩翩起舞,希望自己能获准在这幸福囚禁之地度过一生。末了,只有那些被认为可以给这里的奢华生活增添新颖乐趣的人,才会被留下来。那些在幽静的山谷和欢乐的气氛中感到新奇的人,希望这里永远如此,而对那些铁门关闭后再也出不去的人,其漫长岁月的生活情况,无人知晓。就这样光阴似箭,每年都有新的欢乐场面上演,每次都有愿来幽居的新竞争者被留下。 宫殿高矗于湖面七十多英尺以上,分成许多庭院,其豪华程度根据房主人的地位高低而不同。房顶是巨石构成的穹窿,由经久弥坚的黏合剂砌成。建筑物历经数个世纪,完好无损,笑傲冬夏的雨水、春秋的飓风。 这座宫殿如此庞大,只有一些元老官员对它有全面的了解。他们也是逐渐了解其秘密的。它的建筑结构,像是天机密授,处处设疑。每个房间都有公开和秘密的通道,院与院互通连为一体,或是从私人房间通向顶部,或是从地下通道来到底层。许多柱石下都有暗洞,天衣无缝,不落疑迹。历代的王室家族把财宝藏在洞里,用大理石堵塞封闭。只有在紧急的情况下,才会被移开。他们还用账簿记录积累的财富,并把它藏在一个塔楼里。能够进入的只有两个人:国王和将要继位的王子。 幸福谷里的王子 阿比西尼亚的王子和公主们,生活在只有快乐和安谧的环境里,看到的尽是精心安排好的美景,处处都使他们感到赏心悦目。他们漫步在芳香的花园里,睡在安然无虞的城堡中。所有艺术设计都迎合他们的要求,满足他们的心意。负责教导他们的智者,常常诉说外面世界的痛苦,向他们表明,离开这溪谷便全是灾难饥荒,冲突不断,战火烽起,人掠夺人,生灵涂炭。 为了加强他们觉得自己幸福的观念,每天都有歌声陪伴,其主题无不集中于“幸福谷的完美缺”。他们受到各种娱乐活动的刺激,从曙光微现到夜幕初垂,无时无刻不沉浸于欲望满足的忙碌之中。 这种生活似乎尽善尽美。在王子们中,很少有人想再开阔自己的眼界。这种生活安排使他们完全相信,自己拥有了自然或艺术所能赋予他们的一切。与此同时,他们无时不怜悯那些因命运受奴役之苦的人,惋惜他们无法享受这幽静的幸福谷生活。 王子们晨起夜宿,彼此开心,欢天喜地,无忧无虑,除了二十六岁的王子拉赛拉斯。他开始厌倦声色,远离聚会。他喜欢独自一人散步,沉思默想。他时常坐在摆满肴馔的餐桌前,忘了品尝眼前的美味佳肴。他常常在歌舞声中突然不辞而别,匆忙地躲到听不见音乐的地方。 侍从们注意到他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拉赛拉斯王子漫游记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塞缪尔·约翰生 |
译者 | 译者:蔡田明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海峡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502488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9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6 |
出版时间 | 2020-12-01 |
首版时间 | 2020-12-01 |
印刷时间 | 2020-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96 |
CIP核字 | 2020214472 |
中图分类号 | I561.45 |
丛书名 | |
印张 | 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福建 |
长 | 185 |
宽 | 130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