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欧阳修和他的散文世界(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以其“六一风神”开启宋代散文创作的新风气,在中国文学目前具有独特意义。洪本健教授《欧阳修和他的散文世界》生动细致地为我们展示了欧阳修的思想及主盟文坛的经过;并与唐宋散文八大家其余作者的比较中,勾画出欧阳修散文的特点,着重分析了“和气”与“六一风神”的关系;进而通过归有光和朱自清,揭示出欧阳修对后世散文的深渊影响。借助洪本健教授《欧阳修和他的散文世界》不仅可以感知欧阳修这一伟大人物的心灵与思想,还可了解唐宋散文的发展脉络与基调。 目录 序 第一章欧阳修的人生 第一节欧阳修等士人的谪宦迁徙与散文创作 第二节识才爱才荐才——以欧阳修出使河东为例 第三节北宋高官和欧阳修的致仕卒葬 第二章欧阳修的思想 第一节排拒道教与吸收老庄 第二节王禹偁思想和创作的影响 第三节和而不同理念的坚守与践行 第三章欧阳修的主盟历程 第一节天圣起步:入主文坛的准备 第二节庆历奠基:盟主地位的确立 第三节嘉祐辉煌:一代宗师的伟绩 第四章欧阳修与北宋散文的发展 第一节天圣学韩:北宋“文学自觉”的标志 第二节庆历革新:新政人士与北宋散文的发展 第三节嘉祐多士的涌现和北宋散文的鼎盛 第五章欧阳修与唐宋古文运动 第一节唐宋古文运动的差异 第二节从韩、柳、欧、苏文看唐宋文的差异 第六章唐宋八大家文之比较(上) 第一节韩文如水与柳文如山 第二节由八组文对比观韩、柳风格之迥异 第三节韩、欧文变化之差异 第七章唐宋八大家文之比较(下) 第一节欧、曾、王文之比较 第二节苏洵、苏辙文比较 第三节苏轼文对欧的效法与超越 第八章欧阳修的碑志、书简和笔记 第一节欧阳修的碑志 第二节欧阳修的书简 第三节欧阳修的笔记《归田录》 第九章“六一风神”探析 第一节何谓“六一风神” 第二节欧阳修的“和气”与“六一风神” 第十章欧阳修的友人 第一节范仲淹:古文运动的贡献与范、吕的交恶释憾 第二节尹洙:从政的坎坷与古文的成就 第三节苏舜钦:庆历士人的一曲悲歌 第四节韩琦:《相州昼锦堂记》的深层意蕴 第十一章欧阳修对后世散文创作的影响 第一节欧阳修对归有光散文创作的影响 第二节欧阳修对朱自清散文创作的影响 第十二章历代对欧阳修的接受和对欧文的评说 第一节两宋对一代文宗的确认和对欧文的评说 第二节金元对欧文成就的传承和延展性的评说 第三节明代对欧阳修的接受和欧文研究的拓展 第四节清代对欧阳修的接受和欧文评说的鼎盛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欧阳修和他的散文世界(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洪本健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58255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77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432 |
出版时间 | 2017-04 |
首版时间 | 2017-04 |
印刷时间 | 2017-04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766 |
CIP核字 | 2016242835 |
中图分类号 | I207.62 |
丛书名 | |
印张 | 1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6 |
宽 | 155 |
高 | 3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