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鲁迅经典(经典典藏)
内容
编辑推荐

《鲁迅经典》精选了鲁迅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作品,包括小说、散文、杂文,是鲁迅各个时期创作精华的浓缩。这些作品代表了中国文坛的最高水平,充分表现了鲁迅的坚韧人格和鲜明个性,反映了鲁迅追求独立和自由的精神世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阅读这些作品不仅可以激发思考,陶冶情操,还可以汲取人生智慧,获得精神启迪,提高人文素养。

内容推荐

鲁迅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树人。从小受传统文化与民间文化的熏陶,后在求学及日本留学期间又广泛地接触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极度震荡与变迁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立人格与思想体系。作为20世纪世界文化巨人之一的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如果说英国文学不能没有莎士比亚,那么中国文学则不能没有鲁迅。发轫于“五四”时期的中国新文学,无论在语言形式还是表现对象上,都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新的高峰,而巅峰之上的领军人物便是鲁迅。他以笔为枪、以文作盾,唤醒了国人麻木的灵魂,为黑暗的天空带来一抹恒久的光明。

《鲁迅经典》是鲁迅的经典作品全集,收录了鲁迅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以及杂文精品。为了保持作品的原貌,其中个别用字和当今现代汉语语法不统一的现象,《鲁迅经典》都没有做改动。我们诚挚地希望,通过阅读这些作品能帮助你更透彻地了解鲁迅,开拓阅读视野,获得智慧启迪,提高人文素养。

目录

小说精选

狂人日记/《呐喊》

孔乙己/《呐喊》

药/《呐喊》

明天/《呐喊》

一件小事/《呐喊》

头发的故事/《呐喊》

风波/《呐喊》

故乡/《呐喊》

阿Q正传/《呐喊》

端午节/《呐喊》

白光/《呐喊》

兔和猫/《呐喊》

鸭的喜剧/《呐喊》

社戏/《呐喊》

祝福/《彷徨》

在酒楼卜/《彷徨》

幸福的家庭/《彷徨》

肥皂/《彷徨》

长明灯/《彷徨》

示众/《彷徨》

高老夫子/《彷徨》

孤独者/《彷徨》

伤逝/《彷徨》

弟兄/《彷徨》

离婚/《彷徨》

奔月/《故事新编》

铸剑/《故事新编》

出关/《故事新编》

散文精选

阿长与《山海经》/《朝花夕拾》

五猖会/《朝花夕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朝花夕拾》

父亲的病/《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朝花夕拾》

范爱农/《朝花夕拾》

影的告别/《野草》

求乞者/《野草》

我的失恋/《野草》

复仇/《野草》

复仇(其二)/《野草》

希望/《野草》

雪/《野草》

风筝/《野草》

好的故事/《野草》

死火/《野草》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野草》

杂文精选

人之历史/《坟》

我之节烈观/《坟》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坟》

未有天才之前/《坟》

论雷峰塔的倒掉/《坟》

再论雷蜂塔的倒掉/《坟》

灯下漫笔/《坟》

论“他妈的!”/《坟》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坟》

论辩的魂灵/《华盖集》

并非闲话/《华盖集》

补自/《华盖集》

我观北大/《华盖集》

无花的蔷薇/《华盖集续编》

空谈/《华盖集续编》

略论中国人的脸/《而已集》

无声的中国/《三闲集》

文艺与革命/《三闲集》

宣传与做戏/《二心集》

为了忘却的记念/《南腔北调集》

家庭为中国之基本/《南腔北调集》

文学上的折扣/《伪自由书》

中国的奇想/《准风月谈》

爬和撞/《准风月谈》

青年与老子/《准风月谈》

未来的光荣/《花边文学》

“京派”与“海派”/《花边文学》

拿来主义/《且介亭杂文》

忆刘半农君/《且介亭杂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且介亭杂文》

说“面子”/《且介亭杂文》

论“人言可畏”/《且介亭杂文二集》

从帮忙到扯淡/《且介亭杂文》

老调子已经唱完/《集外集拾遗》

试读章节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校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记中语误,一字不易;惟人名虽皆村人,不为世间所知,无关大体,然亦悉易去。至于书名,则本人愈后所题,不复改也。七年四月二日识。

(一)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我怕得有理。

(二)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又怕我看见。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都铁青。我想我同小孩子有什么仇,他也这样。忍不住大声说,“你告诉我!”他们可就跑了。

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赵贵翁虽然不认识他,一定也听到风声,代抱不平;约定路上的人,同我作冤对。但是小孩子呢?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这真教我怕,教我纳罕而且伤心。

我明白了。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

(三)

晚上总是睡不着。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

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

最奇怪的是昨天街上的那个女人,打她儿子。嘴里说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他眼睛却看着我。我出了一惊,遮掩不住;那青面獠牙的一伙人,便都哄笑起来。陈老五赶上前,硬把我拖回家中了。

拖我回家,家里的人都装作不认识我;他们的脸色,也全同别人一样。进了书房,便反扣上门,宛然是关了一只鸡鸭。这一件事,越教我猜不出底细。

前几天,狼子村的佃户来告荒,对我大哥说,他们村里的一个大恶人,给大家打死了;几个人便挖出他的心肝来,用油煎炒了吃,可以壮壮胆子。我插了一句嘴,佃户和大哥便都看我几眼。今天才晓得他们的眼光,全同外面的那伙人一模一样。

想起来,我从顶上直冷到脚跟。

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

你看那女人“咬你几口”的话,和一伙青面獠牙人的笑,和前天佃户的话,明明是暗号。我看出他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们的牙齿,全是白厉厉的排着,这就是吃人的家伙。

照我自己想,虽然不是恶人,自从踹了古家的簿子,可就难说了。他们似乎别有心思,我全猜不出。况且他们一翻脸,便说人是恶人。我还记得大哥教我做论,无论怎样好人,翻他几句,他便打上几个圈;原谅坏人几句,他便说“翻天妙手,与众不同”。我哪里猜得到他们的心思,究竟怎样;况且是要吃的时候。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书上写着这许多字,佃户说了这许多话,却都笑吟吟的睁着怪眼睛看我。

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

(四)

早上,我静坐了一会。陈老五送进饭来,一碗菜,一碗蒸鱼;这鱼的眼睛,白而且硬,张着嘴,同那一伙想吃人的人一样。吃了几筷,滑溜溜的不知是鱼是人,便把他兜肚连肠的吐出。

我说“老五,对大哥说,我闷得慌,想到园里走走。”老五不答应,走了;停一会,可就来开了门。

我也不动,研究他们如何摆布我;知道他们一定不肯放松。果然!我大哥引了一个老头子,慢慢走来;他满眼凶光,怕我看出,只是低头向着地,从眼镜横边暗暗看我。大哥说,“今天你仿佛很好。”我说“是的。”大哥说,“今天请何先生来,给你诊一诊。”我说“可以!”

P2-3

序言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来改名树人。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但是因为一部影片,深知仅仅作为一个医生是不能拯救中国人的,于是弃医从文,试图以文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矛头直指“吃人的礼教”,发出了向封建社会进军的第一声号角。此后,他更是以极其深遂的思想和极其深刻的文字,挖掘分析了本民族人民的魂灵,并以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塑造出了众多的具有国民劣根性的经典人物,对中国人的精神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鲁迅不仅是文学巨匠还是民主斗士,是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用自己的文章和封建社会作了最坚决的斗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一生的写照,也是鲁迅精神的高度概括。从猛醒到战斗,从批判到建设,鲁迅在中国精神文化史上刻下了永远的痕迹,他的思想成为我们精神文化宝库中的一页;他的精神,已融人我们民族的血脉,成为激发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宝贵财富。“鲁迅精神不仅在下一个百年有其不可磨灭的价值,在下一个千年里也将愈加显现其理性的光芒。”

郁达夫在鲁迅死后曾经说过:“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虽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这是鲁迅同代人的卓越识见和深长叹憾。鲁迅先生是伟大的人物,他的作品承载着他的精神,是我们民族血脉中最鲜活的血液。嬉笑怒骂皆成文,语不惊人誓不休。这是对鲁迅文字最为精炼的概括。

鲁迅一生以笔代戈,创造了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在内的大量作品。他的小说把目光集中到了社会的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呐喊: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彷徨: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鲁迅先生后期的作品风格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从容、充裕、幽默和洒脱,但骨子里依旧藏着鲁迅固有的悲凉。

他的杂文是“匕首”,是“投枪”。他运用这一文体对封建旧文明、旧道德,对资本主义文明、半殖民地文明,对帝国主义奴化思想等都进行了毫无保留的批判;深刻地暴露并批判了国民劣根性,对国民卑怯保守的病态心理作了深刻的剖析。对社会的一切黑暗、统治者的凶残、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都给予了猛烈的抨击。与此同时,对于统治者的压迫以及文化界同仁的污蔑攻击,鲁迅也不惜用杂文对他们进行毫不留情的讽刺。在这些杂文中,鲁迅先生用自己的思想和智慧,以驰骋纵横的笔锋和变化多端的形式,自由、大胆地表现了现代人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为中国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

然而鲁迅的作品中不光充满了棱角,还有温情,在他的一些回忆性散文中,鲁迅深情怀念了那些滋养过他的生命的人和物,向我们展示了其内心深处最为柔和的一面。这些作品,文笔深沉隽永,叙述与议论、回忆与感想、抒情与讽刺有机结合;流畅自然,亲切平易,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

鲁迅的这些作品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无疑是达到了最高的水准,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奠基石和纪念碑。它所蕴含着的许多极端深刻的思想,往往伴随着一种强烈地关怀整个民族和人类命运的炽热情怀,辐射出了震撼着后代读者心灵的巨大光芒。

本书精选了鲁迅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作品,包括小说、散文、杂文,是鲁迅各个时期创作精华的浓缩。这些作品代表了中国文坛的最高水平,充分表现了鲁迅的坚韧人格和鲜明个性,反映了鲁迅追求独立和自由的精神世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阅读这些作品不仅可以激发思考,陶冶情操,还可以汲取人生智慧,获得精神启迪,提高人文素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鲁迅经典(经典典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鲁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30253
开本 16开
页数 277
版次 1
装订 其他
字数 425
出版时间 2013-02-01
首版时间 2013-02-01
印刷时间 2013-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6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0.2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5
201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5:4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