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餐饮取胜之道
内容
编辑推荐

餐饮经营管理的千金妙方,企业做精做强的葵花宝典!本书运用鲜活的理论和案例讲述如何对企业进行策划包装和规范,视角独特而新颖。如“把您的菜刀磨快——题材单纯化是餐厅取胜的关键”,“美名方能占先机——给餐厅取个好名字”,“安身立命靠菜品——菜品创新放眼量”……

内容推荐

本书运用鲜活的理论和案例讲述如何对企业进行策划包装和规范,视角独特而新颖。比如“把您的菜刀磨快——题材单纯化是餐厅取胜的关键”,“美名方能占先机——给餐厅取个好名字”,“安身立命靠菜品——菜品创新放眼量”,“文化嫁接餐饮经营”,“梯形化管理给员工创造无限空间”……是餐厅经营管理者不可多得的实用教材。

目录

绪言(1)

把您的菜刀磨快(1)

 一、餐厅要尽快切入市场,它的着力点也应该较小(1)

 二、题材的单纯化,并不等于品种的单纯化(3)

 三、做精品也是在做一种题材(4)

选址的奥秘(7)

 一、菜系对经营地域的选择(7)

 二、高档餐厅和风味品牌餐厅的口岸选择(9)

 三、中低档或者规模较小的餐厅的口岸选择(11)

 四、本金较少的初入行者的最佳选择(11)

 五、品牌餐厅在餐饮一条街开餐厅是较好的选择(12)

 六、在名餐厅旁边开餐厅也是较好的选择(12)

 七、同一地段的微妙差别(12)

美名方能占先机(14)

 一、名称应与餐厅的档次和客层相呼应(14)

 二、名称应与餐厅的规模相呼应(15)

 三、中低档酒楼以人名命名更显亲切(15)

 四、以地名命名会使人感受到乡情美、风味美(16)

 五、取“老”比取“豪”好(16)

 六、以雅取胜添风韵(16)

 七、名称体系的相互呼应(18)

选择恰当的管理机制(21)

 一、直线制(21)

 二、直线职能制(22)

 三、职能制(22)

餐饮企业怎样选择人才(24)

 一、选才的理念要对(24)

 二、选才的方法要对(25)

菜品创新放眼量(27)

 一、将眼光盯住前经济地区的餐饮动向(27)

 二、将眼光盯住菜系的源头地区(28)

 三、把握经营地区口味的主旋律创新(29)

 四、借用社会力量推新菜(30)

 五、粗菜细作、细菜精作、精菜妙作(31)

 六、原调料的创新是菜品创新的基础(33)

树立良好的经营形象(36)

 一、依靠VI(形象识别)脱颖而出(37)

 二、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38)

 三、用声、光、色塑造餐厅的精、气、神(42)

像蜜蜂一样地经营(49)

 一、营销部的组织结构及主要工作(50)

 二、营销部工作应该注意的问题(51)

 三、营销案例——欧阳小姐公关记(51)

菜单的筹划设计说略(59)

 一、菜单的定义(59)

 二、菜单的三点作用(59)

 三、菜单的形式(60)

 四、标准及创新筵席菜单举例(67)

春江水暖鸭先知,搜集信息占先机(72)

 一、必须重视市场信息(72)

 二、怎样搜集信息(72)

价格策略(77)

 一、什么叫价格策略?(77)

 二、几种定价策略(78)

 三、标价的策略(83)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86)

 一、请客吃饭、免费品尝(86)

 二、折扣赠送(87)

 三、有奖销售(88)

 四、赠送小礼品(89)

攀龙附凤法(91)

 一、抓住名人活动的契机做文章(91)

 二、切人大的社会活动(93)

赊销和外带促进经营(94)

 一、赊销(94)

 二、外带服务是餐厅不可忽略的生意(95)

餐厅广告的作用和运用(97)

 一、餐厅广告的作用(97)

 二、餐厅广告的战略战术(99)

 三、餐厅广告应该注意的问题(111)

餐饮企业文化策划(115)

 一、还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企业文化(115)

 二、食文化嫁接餐饮经营(117)

 三、企业整体文化策划案例(127)

 四、单项的、主题性的策划(138)

树立现代餐饮企业管理理念(157)

 一、牢固树立科学化、艺术化、现代公司化的管理理念(159)

 二、管理为决策和经营服务的原则(162)

 三、制约和激励两个机制并用的原则(163)

 四、责、权、利、职相结合的原则(165)

 五、全方位管理的原则(166)

 六、重视培训管理原则(167)

 七、塑造企业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170)

提纲挈领说前厅(173)

 一、前厅组织机构和服务人员岗位设计(173)

 二、服务质量管理(178)

 三、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195)

 四、服务训练(199)

厨政管理约法三章(202)

 一、厨房组织岗位设置图(202)

 二、厨房管理程序(204)

 三、厨房质量标准(206)

采供系统管理探要(215)

 一、加强约束机制(216)

 二、强化激励机制(224)

库藏真经(226)

 一、库存的基本要求(226)

 二、储存方法(229)

 三、发放(231)

连锁经营研究(233)

 一、连锁经营的产生和发展(233)

 二、连锁经营的模式(235)

 三、连锁经营的优势(238)

 四、中国的餐饮连锁企业应该注意些什么?(240)

餐饮业网络化管理解决方案(260)

 一、eRun餐饮行业解决方案简介(260)

 二、eRun餐饮行业解决方案如何实现大规模连锁管理(261)

 三、eRun餐饮行业解决方案如何帮助你提升服务质量(262)

 四、eRun餐饮行业解决方案如何帮助你规范企业管理(269)

 五、eRun餐饮行业解决方案如何帮助你加强销售管理(270)

 六、eRun餐饮行业解决方案如何帮助你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271)

 七、如何实施eRun餐饮行业解决方案(271)

 八、附录(无线解决方案)(274)

寻找生活阳光,走入第二青春(代后记)(278)

试读章节

品牌餐厅和一般餐厅之间的差异往往就在“精细”二字上,同样是粉蒸肉,一个米粉磨得细一点,口感就会滋润些;一个肉上还带着生米粒就上桌了当然不行。拌凉菜,即使用好酱油,也应该加香料、冰糖、味精进行复制浓缩,这样拌出来的凉菜才香、才人味。糖醋蜇头、梅菜扣肉、冬菜扣肉,本来都是好菜、细菜,但你经常会发现一些餐厅没有将菜洗干净,还带着沙粒就上桌了。顾客没法吃,就将菜剩在盛具里,餐厅不去研究是何原因,以后又如法炮制,当然这样办餐厅是只有招致失败的。

精菜妙作,是一个餐厅取得突破性市场效果,创造辉煌的关键。

西藏饭店“红宫”创造的“桑拿虾”曾经带动了海鲜市场的销售,成为各大酒楼一时竞相效仿的名菜。它的妙处在于用烧烫了的卵石,现场制作白焯基尾虾,具有一定的观赏性,给食客增添了美食以外的乐趣,并且让顾客明明白白地看到这是上好的鲜活的虾,而不是冻虾、死虾。

“飘香”的鳝鱼面、宋嫂面远近有名,其他店总是模仿不像,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它的奥妙在于它的面里加有卤油。卤油里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既聚味又能增加香味,所以要好吃一些。

“大蓉和”的“蓉和第一骨”,是将猪的棒子骨内的骨髓调味以后,插上吸管上桌的。成菜的视觉效果好,很大气,敲骨吸髓给了顾客新奇感和王者之尊的感觉,成本低而售价却不低,在餐厅内走得相当好。这些菜如果点破了都会做,所以没有做不到的东西,只有想不到的东西。

深圳一家餐厅在情人节这天推出了一款名叫“龙风燃情岁月”的菜。锡箔纸将猪肉鸡肉等菜包裹起来,放人条盘里,盘内放两朵玫瑰花,再将蓝色的酒精掺进盘中,上桌时将酒精点燃,一下子气氛就出来了。玫瑰为情而殉身,菜品烧得滚烫,两颗心此时也烧得滚烫。于是来找感觉的客人,度过了一个“难忘今宵”。这样的构思难道不是很巧妙吗? P32-33

序言

绪为丝之头也!当笔者敲起键盘要向亲爱的读者说几句开头的话时,却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一些朋友建议我去找一个名人来作绪言,以增加本书的含金量。笔者却婉言拒绝了朋友们的好意。一是因为名人们都非常忙,例如巴蜀鬼才、著名剧作家魏明伦先生,我们就时有饭局聚会;著名作家邓贤,我们又经常相约乒乓球场,切磋球艺。但越是接近,越是知道他们已经为名所累,工作压力和社会应酬的压力到了极限,要请他们详细地看这本与他们的专业无关的30万言的书,然后写上一篇绪言,真是折磨别人。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于心不忍这确实是笔者不愿求人的重要原因。二是因为我这个人总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作品上我不愿意因袭别人,拾人牙慧。即使有一些借鉴,也要进行再创造,融入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对于一部完整的作品来说,笔者觉得开头的话还是自己来向读者说最好。

本书是笔者在《中国食品报·餐饮周刊》上的一个长篇连载——《餐饮取胜之道》的基础上汇集成书的。首先我要感谢《中国食品报》对笔者的看重,并给予隆重推介。在连载见报之前,2003年3月16目的《中国食品报·餐饮周刊》对笔者作了以下介绍:

“《餐饮取胜之道》是由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资深教授、中国食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治先生集多年策划实战经验精心撰写的一组实践性强、看点颇多的优秀系列文章。刘学治教授2000年撰写的《人间吃话》,得到餐饮业广大读者非常高的评价。在全国几次公开签名售书活动中都引起了较大的轰动。刘教授在《人间吃话》这本书的序言里,透露了他的下一本书《餐饮取胜之道》的写作计划,立即收到了许多读者的来信和电话,希望尽快看到该书。许多读者非常喜欢阅读和收集刘教授的文章,每次他的文章在我刊发表后,都能收到许多好的信息反馈。当我们了解到刘教授正在撰写新书的计划以后,便提前和他约了稿,以便让广大读者先睹为快。  “该书全部运用鲜活的理论和案例讲述如何对企业进行策划包装和规范,视角独特而新颖。比如《把您的菜刀磨快——题材单纯化是餐厅取胜的关键》、《美名方能占先机——给餐厅取个好名字》、《安身立命靠菜品——菜品创新放眼量》、《文化嫁接餐饮经营》、《梯形化管理给员工创造无限空间》,等等。本刊将于近期连续刊登。该组文章是餐饮经营管理者不可多得的实用教材,具有很高的剪贴收藏率。……”

连载文章一篇都未问世,就给予了如此高的评价,真有点使人惶恐不安。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唐代诗人朱庆余的一首诗《近试上张水部》:“昨夜洞房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诗人借一位新娘新婚的第二天早上,要去见公婆前忐忑不安的心情,来比喻自己进京考试后,在未发榜之前的心理状况。当时著名诗人,曾任水部员外郎之职的张籍,在接到朱庆余的这首采用隐喻的办法来打探成绩的诗后,也采用了隐喻的方法,写了一首《酬朱庆余》的诗:“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让朱庆余吃了一颗定心丸。实际上当时笔者的心情与朱庆余真是何其相似,很怕连载文章一登出,有负于报社和读者的期望。直到文章连续登出两三期以后,笔者请当时《中国食品报。餐饮周刊》的主编刘尊哲反馈信息,得到好的消息以后才如释重负。因此《餐饮取胜之道》就每周一期地登下去了。连载到十几期的时候,编辑部和笔者不断收到读者的来电、邮件,有时笔者一天要接七八个电话。甚至有许多读者由于不能将每期连载的报纸收齐而直接跑到编辑部去买。

在报社和广大读者的热情支持和关心敦促下,现在《餐饮取胜之道》终于编辑成书,与读者见面了。

本书不是一本面面俱到的教科书,所以对于别人写过的、特别是大家都比较了解和熟悉的东西,一般不再重复,或者只是点到为止,绝不赘言。本书主要是站在餐饮企业策划的角度,给广大经营者出谋划策,同时也辐射大量的新观念、新信息、新知识,让餐饮经营者和读者能获得一定量的新东西,得到一点启发,就达到了本书的目的,笔者也就心满意足了。

笔者是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的教授,平时有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另外还有一些社会职务,有许多推不掉的社会活动,因此总是在忙中偷闲地应对许多事务。对于本书的写作也是潜心不够,所以很可能书中有一些细节问题考虑不周,粗疏、遗漏甚至错误在所难免,在这里敬请专家和广大读者予以斧正,对于不吝赐教的朋友,笔者将不胜感激!

后记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似乎感觉自己还只有28岁,但身份证却实实在在地告诉我:刘学治,1946年9月11日生,年轮已越过58岁,岁月不饶人啊!怎么一晃就过了“知天命”的年龄。

我这个人心性外向,喜欢体育运动。所以远看像小伙子,当然近看还是有点儿像老头子。平时爱说、爱笑、爱写、爱吃、爱交往,活动半径大。现为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教授,担任餐饮管理、餐饮企业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兼任香港国际教育研究院院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食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成都市乒乓球运动协会副秘书长,以及国内外一些品牌餐饮企业的顾问等。每年有几十上百篇文章见诸报端,业余爱好打乒乓球。即使到了这般年龄,在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省内甚至国内“纯业余”的乒乓球选手与我比试,都难以占到上风。1999年代表成都市参加在太原举行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杯”乒乓球赛,我们淘汰了北京一队,获得团体第三名。作为主力队员之一的我,被中国乒乓球协会评为全国第一批业余乒乓球运动健将。2004年11月又被中国食文化研究会认定为首批中国餐饮文化大师。头衔多,事情就多,于是成天忙忙碌碌,不知老之将至,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如今我怕照镜子、怕上电视。一脸的黄山、黄河,甚至洞庭湖会在脸上显现出来,无论用多么好的护肤霜、遮盖霜,都无法敷平岁月的沧桑。即是有较好的心理调试能力,有时也不禁会黯然神伤。“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啊。

胆大战胜“马列” 断了球坛青春梦

我的少年时代,乒乓球界出了容国团、庄则栋、邱钟惠等世界冠军。乒乓成了国球,于是国人喜欢说乒乓、打乒乓。受大环境的影响,我经常跑到文化宫、少年之家打野球。爱好就是天才,不久我就“杀”得众多老球皮难以招架。后来先后被朱锡永、张应彬两位教练选入西城区、成都市业余体校训练,很快在1960年成都市1O万人乒乓球赛上获得成都市少年冠军,1962年四川省少年乒乓球选拔赛冠军。1963年,我代表四川少年队参加在太原市举办的全国少年比赛。我们四川队这个业余班子,面对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河北、山西等专业队伍,当然处于弱势。但我取得了较好成绩,打了不少精彩球,从而受到关注。当时国家队的教练拉着我的手说:“你好好练,我们想通知你们省调你来集训。”整个大会,《体育报》只发表了一幅照片,就是我在比赛中削球的照片。但就是这张照片给我以后的道路埋下了祸根。照片下写了一段文字:“四川队刘学治以三比零战胜宁夏队马列。这是他在削球。”我的天!出身又不好,还敢战胜“马列”!可想而知,在那个年月岂不是自找麻烦吗?果然,我不但不能进国家队集训,连四川队也进不去。1963年我代表市中学生代表队参加全市比赛,获得全市冠军,以后又多次获得成都市冠亚、军,多次在体育馆打表演赛。进入省专业队训练几年的年轻队员,都还不是我的对手,那时许多报纸多次报道我的情况。可即使这样,仍然进不了当时十分令人羡慕的专业队。据说那位记者先生在“文革”期间,为了这张照片被打成了反革命。

1965年,我在成都第三中学高中毕业时,由于家庭出身的因素,许多大学的专业都不能填报。于是我想利用我这一技之长,报考北京体育学院,当时成都体育学院一位教师劝我第二自愿填报成都体院,并且说:“你这个出身情况,很可能北京体院不会收。体育是上层建筑,外事活动多,更要贯彻阶级路线。”那时的我却一意孤行,三个自愿全部填了北京体院。当时西南三省报考北京体院的考生都在成都体院考试。我的“术科”(乒乓球)考了第一名,学科成绩也上线了,可是最后仍然落榜了。

“我们自己吃,不请客……” 把青春出卖

没有考入大学,许多军工厂都想招我进去充实球队。一调档案,都只好摇头不敢接收。一个在押的国民党军人的儿子,怎么能进军工厂呢?现在暗自庆幸的是幸好没被招进去。后来一个喜欢看打球的老干部把我调到成都钢铁厂,成钢的乒乓球队一下子在全市所向披靡。但好景不长,“文革”一开始,这位老干部立即被打倒,其中有一条罪状就是重用坏人,重用“地、富、反、坏、右”的子女。于是年轻的我不得不倍加谨慎,夹着尾巴度日,哪一派“造反组织”的“革命活动”,都不敢参与。但对于这个人人说假话,相互残酷斗争的混乱世事,痛恨至极,厌恶的情绪时常要溢于言表。记得那个时候,搞任何活动,包括伙食团开饭前,都有人带领大家挥动《毛主席语录》,然后共同学习一段毛主席的“最高指示”。我们成钢有个伙食团团长,做这个活格外认真。一天已经搞到中午12点20分了,大家排着长队饥肠辘辘地等他快点把仪式搞完。他却仍然一丝不苟,不慌不忙地带领大家学毛主席语录:“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我确实憋不住了,就低着头大声说:“我们自己吃,不请客……”引得大家哄堂大笑。这一下团长满脸通红地说:“哪个说的站出来!不站出来,今天就不开饭……”大家静默了很久,虽然当时并没有人检举我,可是事后仍然被出卖了。以后军队开始“支左”,成钢被军管了。“清理阶级队伍”成了一项政治运动。虽然我没有被列为专政对象,但仍然被解雇回家。令人欣慰的是,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我的未婚妻始终陪伴着我,伴我走过了一段艰难的路,直到成为终身伴侣。

那时我可以称得上“成都的球王”,又因为打球我找到了新的工作。那年代既无电视,又无其他文化活动,只有几个令人心烦的“样板戏”硬塞给你,于是打乒乓就成了许多人喜欢的活动。我似乎又有了一段好日子过。

但“出身”这个包袱,我一直背着。提干不行,体委借我去当业余体校教练,正式调动仍然不行。恢复高考了,我不属老三届,又没有资格。要特批,又有个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没有人敢承担责任。加之孩子尚小,经济拮据,只好作罢。好在我一生没有不良嗜好,即使在最混乱的时候也没有沉沦过,仍然珍惜青春,爱惜生命,在别人无所事事的时候,读了大量的书籍,记了几大本日记。

岁月的足迹,写上了一个特别的“青春"

“文革”后期一批中专学校恢复招生,急需教师。我被调到市财贸学校教书。以后又调到成都市商业二局技工学校,从一般教师、教务主任、副校长,一直当到校长。这个阶段我的精力异常充沛。带职通过了国家第一次成人高考。利用4年业余时间,读完了教育学院中文系规定的课程。主编了一套技工学校的专业教材,单独编著出版了一本十多万字的《推销知识与技巧》,参加夜校英语培训班,通过统考拿到“高级职称外语合格证”,评上了高级职称。当校长的那几年,同事们称我为“工作狂”、“改革派”。一个小小技工学校,居然办了电大班、中专班、技工班、短训班,多种专业一二十个班,并接受当时的商业部委托,举办了多期全国性的“糕点培训班”,学员遍及全国各地。办起了校办工厂,除安排实习外,一年创利七八万。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年七八万元的经营收入,再加上十几万元的学费收入真是一笔可观的数目。那时的政策是“鞭打快牛”,因为你们自己能挣钱,上级就不再拨款,这样就让我们成为了全省第一个自负盈亏、以校养校的正规学校。教职工的收入不仅在教育系统里是最高的,在商业系统里也居于前列。那时候一个晚上的值班津贴,按国家规定只有三角五分钱。大家都不想值夜班。但学校小,住校学生又有好几百人,无人管就要出事。面对这种状况,我一下将津贴提高了二十倍,每晚七元,教师就争着值班了,学生的管理也跟上了。当时像这样的改革还有很多,学校通过改革迅速发展了。在几次干部民意测评中,我获得了百分之百的合格和优秀评价,连一张基本合格也没有。平时的改革决策,似乎在出台前后都会有许多不同意见,一些人甚至指着我的鼻子,骂我是国民党,但通过一段实践的检验,也就心悦诚服了。

不能只讲“过五关斩六将”,也说说“败走麦城”。商品经济兴起时,我想搞点经营,弥补教学经费,提高教职工福利。哪知竟被一个貌似诚实的无赖小儿骗走了十多万元。要命的是其中职工的集资款好几万。作为第一把手,我有无可推卸的责任。这是我一生从未体验过的打击,简直将我搞懵了。当时真有想跳河一洗清白、一去苦愁的想法。后来通过法院判定,追究了担保方的责任,又向当事人追回了一点资金,才还了群众的集资款。

从此以后,我对当干部失去了兴趣。虽然由于政绩突出,商业部教育司推荐我到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担任系主任,两届校领导班子都推荐我担任副校长。我不但没有争取,反而坚持一些不合时宜的观点,放弃了仕途。我斗胆地批评说:“大多数学校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搞成了党委书记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了。”我在干部会上呼吁,“要搞学术,不要搞权术;要提倡竞争,反对斗争,走出阶级斗争思维模式的阴影。”在办学方式上提出学习蔡元培先生的“兼容并包”,既重学历,又不唯学历论,更应重成果、重实践的观点。为此,我受了不少非议和指责。然而岁月的足迹告诉我,我走过的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青春。

“官大官小没完没了,钱多钱少各有烦恼”。据说有一个人平步青云,一直干到地厅级,离休后天天坐在路口的皮鞋匠的凳子上发呆,不久就离开了人世。一个年老的千万富翁,后来厌倦了人生,出家当了和尚。他们也年轻过,但到了晚年却在反思走过的青春。权势和金钱不仅未给他们带来积极的人生,反而带来了消沉。人们都要告别青春,所以不能不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不管担任系主任、基建处长、图书馆长、学报主编还是教师,我都给自己尽可能地留下一些闪光点。回想风华正茂的时候,我孤身在北京开辟了四个实习点,带领一个年级的学生在北京的大小宾馆闯出了名声,为此中央电视台邀请我作为嘉宾参加了第55期正大综艺的演播,十多名学生也随我作为来宾方队,参加了节目。在兼任学校基建处长的一年时间里,我挑灯夜战,住在新校工地里,大大地推进了基建进程……

无官一身轻 走入第二青春

当许多人眼热于行政职务时,我毅然地辞掉所有职务,一下子感到前所未有地轻松。担任专职教师,无论给哪个班级或者企业上课,我都受到学员们的热烈欢迎,甚至多次出现学生联名请愿要我上课的状况。我深入社会和企业学习,但绝不陷入经验主义的圈子;钻研理论书籍,而不为一些概念、框框和错误的推导所束缚。我用青春来谱写具有活力的教案,来编写自成体系的教材。十几年来,我先后公开发表了七八百篇文章,撰写和编著了七本专业书籍,许多获得了省、部级的奖励,还有一些被收录进了全国大型文献中。最近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人生经典格言》收录了我的四条人生格言,它表明了我的人生态度:“竞争能增加生活的动力,激活每一个社会细胞;竞争给人类前进的步伐在做着加法。而斗争却使人堕落,它杀伤社会细胞,斗争给人类前进的步伐做着减法。参与竞争,摈弃斗争吧!”“官大官小没完没了,钱多钱少各有烦恼。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水到渠成自有回报。”“健康的精神总是寓于健康的体魄之中,没有健康的体魄,精神就失去载体,失去状态。”“经院哲学犹如不生育的修女,它用枯燥乏味的说教扼杀生机,给生活蒙上一层灰暗的色彩。”这表明了我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

我参与一批餐饮企业的策划活动,都获得较大成功。由我担任顾问或主要策划人的一些全国餐饮品牌企业,例如北京眉州东坡酒楼,保定玉兰香酒楼,石家庄保定会馆,成都巴国布衣、大蓉和酒楼等,都获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走过了第一青春,远离灰暗和低迷的人生状态,去寻找生活的阳光,我感觉自己又进入了第二青春。应该说,如果我们心里充满阳光,大家都会拥有无限青春。

本书鸣谢

这本《餐饮取胜之道》原是《中国食品报·餐饮周刊》给我的连载约稿。本书绝大部分内容都在该报上连载过。文章发表以后,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反响。报社和我收到了上千个读者的来电、来函索要报纸、稿件和软盘。有许多读者甚至亲自来到报社索要,有的不远数千里光临我在成都的家与我交流。为此《中国食品报·餐饮周刊》将陈报卖光,我虽然为接待这些贵宾感到由衷的高兴,同时也因还未出书而无法完全满足他们的需要,感到非常地遗憾。我很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让《餐饮取胜之道》这本书与读者见面,了却一桩心事。但苦于尚有教学任务和众多无法推掉的社会活动,致使这本书迟迟不能问世。中国食文化研究会了解到这种情况,决定促成这本书的出版发行工作。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这本书终于与大家见面了。在这里我要对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同时我也要感谢中国食文化研究会、《中国食品报》对本书的推荐和报道,感谢广大读者对本书的支持和厚爱!并且希望能得到大家的继续关注和支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餐饮取胜之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学治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0068751
开本 16开
页数 2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05-04-01
首版时间 2005-04-01
印刷时间 200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图书小类
重量 0.4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719.3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3
出版地 四川
241
162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0: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