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第1辑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刊由南京大学汉语史研究所主办,张玉来教授主编。本刊敦聘戴庆厦、丁邦新、江蓝生、蒋绍愚、孙宏开、许嘉璐、王士元等先生为学术顾问,丁邦新先生题写刊名。本刊以历史语言学的理论、方法为指导,以汉藏语言比较为学术背景,立足汉语本体,注重跨语言比较,努力探寻汉语及东亚语言间的关系,特别关注汉语的形成、发展及演变规律的探索。本刊主要栏目有:历史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汉语史、汉藏语及东亚语言比较、出土文献语言、传统小学文献、学术史研究等,特别欢迎理论与史实相结合的反映学术前沿问题的佳作。本刊适量发表有学术价值的书评、人物评介及争鸣文章。 作者简介 张玉来,男,1965年生,文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联系导师、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等。张玉来主要从事汉语语音史(汉语音韵学)的研究,也旁及汉语研究的其他方面,已出版学术著作9部,发表论文7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6项。他的学术研究扎根汉语实际,努力探求汉语的历史演变规律,力求既能发现问题又能提升理性认识;也十分注意研究领域的相对集中、研究成果之间的内在系统性,在诸多领域都有重要贡献,是靠前外知名的汉语史研究专家。 目录 人类起源、语言的形成及其演化问题 音法研究与音史研究 “突变”还是“感染”:关于汉语历史音变模式的思考——以四川地区方言的平翘舌音声母对立现象为例 台州方言差比句的类型和演变 认同行为与语音变异——以(i)变项、(y)变项、(-?尾)变项为例 英·汲约翰编撰《潮正两音字集》(1909)潮、正音系研究 《中原音韵》与南曲用韵 《悉昙藏》所引《四声谱》解读 谈书面音系的“存雅求正” 论邵雍《皇极经世声音唱和图》的象数及其语音问题 高丽藏本慧苑音义的讹、脱、倒问题 《曹刿论战》释疑三则 复封壶铭文补释 上古汉语副词“方”用法辨析——《副词“方”多种时体用法的关系》献疑 《战国策》“贾不归四国”之“归”义证——兼谈“归”与“馈”的关系 汉语是抑扬还是扬抑格词模式语言?——昆虫名的词形韵律结构变化的启示 “雨”音义研究 汉藏语词汇语音结构的演变与轮回 名家经典 原始汉语研究的方向 稿约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第1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玉来 主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0785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9千字 |
出版时间 | 2017-05-01 |
首版时间 | 2017-05-01 |
印刷时间 | 2017-05-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1-09,H4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24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