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理智与情感(插图珍藏版)(精)
内容
试读章节

“那好,就帮她们一把吧,可是帮一把何必要三千镑。你想想看,”她接下去说道,“那钱一旦抛出去,可就再也收不回来了。你那些妹妹一出嫁,那钱不就无影无踪啦。真是的,这钱要是能回到我们可怜的小儿子手里——”

“哦,当然,”丈夫一本正经地说道,“那可就了不得啦。有朝一日,哈里会怨恨我们给他送掉这么一大笔钱。他一旦人丁兴旺起来,这笔款子可就派大用场了。”

“谁说不是呢。”

“这么说,不如把钱减掉一半,这或许对大家都有好处。给她们一人五百镑,她们也够发大财的了!”

“哦!当然是发大财了!世上哪个做哥哥的能这样照应妹妹,即使是对待亲妹妹,连你的一半也做不到!何况你们只是同父异母关系!可你却这样慷慨解囊!”

“我做事不喜欢小家子气,”做丈夫的回答说,“逢到这当口,人宁可大手大脚,而别小里小气。至少不会有人觉得我亏待了她们,就连她们自己也不会有更高的期望了。”

“谁知道她们有什么期望,”夫人说道,“不过,我们也犯不着去考虑她们的期望。问题在于:你能拿得出多少。”

“那当然,我想我可以给她们每人五百镑,其实,即便没有我这份补贴,她们的母亲一死,她们每人都能得到三千多镑,对于一个年轻女子来说,这是一笔相当不错的财产啦。”

“谁说不是呢!说实在的,我看她们根本不需要额外补贴了。她们有一万镑可分。要是出了嫁,日子肯定富得很。即使不出嫁,就靠那一万镑得来的利息,也能在一起生活得舒舒服服的。”

“的确如此。所以我在琢磨:整个来看,趁她们母亲活着的时候,给她点补贴,这是不是比给她们更可取呢?我的意思是给她点年金什么的。这个办法产生的良好效果,我妹妹和她们的母亲都能感觉得到。一年出一百镑,管叫她们全都舒舒服服的。”

然而,他妻子没有马上同意这个计划,她犹豫了一下。

“当然,”她说,“这比一下子送掉一千五百镑要好。不过,要是达什伍德太太活上十五年,我们岂不上了大当。”

“十五年!我亲爱的范妮,就她那命呀,连这一半时间也活不到。”

“当然活不到。不过,你留心观察一下,人要是能领到一点年金的话,总是活个没完没了。她身强力壮的,还不到四十岁。年金可不是闹着玩的,一年一年地给下去,到时想甩都甩不掉。你不懂这种事,我可体验到给年金的不少苦楚,因为我母亲遵照我父亲的遗嘱,年年要向三个老仆人支付退休金,她发现这事讨厌极了。这些退休金每年支付两次,要送到仆人手里可麻烦了。此后听说有一个仆人死了,可后来发现并没有这回事。我母亲伤透了脑筋。她说,她的财产被这样长久刮下去,她哪里还做得了主?这都怪我父亲太狠心,不然这钱还不都是我母亲的,爱怎么用就怎么用。如今,我对年金憎恶透了,要是叫我给哪个人付年金,我说什么也不干。”

“一个人的收入年年这样消耗下去,”达什伍德先生说,“这当然是件不愉快的事情。你母亲说得对,这财产就不由自己做主了。一到年金支付日,都要照例支出一笔钱,这着实有些讨厌:它剥夺了一个人的自主权。”

“那还用说。尽管如此,你还不讨好。她们觉得自己到期领取,万无一失,而你又不会再多给,所以对你压根儿不领情。我要是你呀,不管做什么事,一定自作裁夺。我绝不会作茧自缚,去给她们什么年金。逢到某些年头,你要从自己的花销中抽出一百镑,甚至五十镑,可没那么容易。”

P9-10

作者简介
简·奥斯汀(1775.12.16-1817.7.18),英国女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等。
目录

译序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导读

附录:简·奥斯丁年表

序言

简·奥斯丁发表的第一部小说《理智与情感》,其初稿是1796年写成的书信体小说《埃丽诺与玛丽安》;而作者将《埃丽诺与玛丽安》改写成《理智与情感》,则是1797年11月的事。此后十余年,《理智与情感》变得无声无息,直至1811年3月,奥斯丁在书信中透露:她在伦敦看该书的校样。该书于当年10月30日出版,封面注明:“一部三卷小说/一位女士著/1811年”。10月31日的《记事晨报》上发布了该书的第一个广告,称其为“某女士的一部新小说”。11月7日,该书被誉为“一部杰出的小说”。11月28日,该书变成“A女士的一部有趣的小说”——比“某女士”进了一步,该广告亮出了作者姓氏的第一个字母A。这似乎是《理智与情感》的最后一个广告。

《理智与情感》定价为15先令一册,虽然印数不是很多(一说750册,一说1000册),但是作者于1813年7月3日写道:‘《理智与情感》每一册都卖出去了,除版权之外(如果那还有什么价值的话),给我带来140镑收入。”同年10月,《理智与情感》出了第二版。

从写作和m版年代来看,《理智与情感》与《傲慢与偏见》是一前一后创作、一前一后发表的,因而在格调上十分接近,很像一对孪生姐妹,几乎同样富于幽默情趣。两者不同的是,《傲慢与偏见》只有一个女主角,《理智与情感》却有两个女主角,小说以那姐妹俩曲折复杂的婚事风波为主线,通过“理智与情感”的幽默对比,提出了道德与行为的规范问题。

姐姐埃丽诺是个“感情强烈”而又“头脑冷静”的年轻姑娘。她在选择对象时,不重仪表,而讲人品,爱上了为人坦率热忱的爱德华。后来发现爱德华早已同露西订有婚约,她尽管极为伤心,却能竭力克制自己,交际应酬,行若无事。最后,爱德华相继遭到母亲和露西的遗弃,埃丽诺对他依然一往情深,终于与他结为终身伴侣,获得了真正的爱情。同埃丽诺形成对照的,是妹妹玛丽安。她虽然聪明灵慧,但过于多情善感,对爱情抱着富有浪漫色彩的幻想,一心要嫁个“人品出众,风度迷人”的如意郎君。三十五岁的布兰登上校对她表示好感时,她觉得他太老了,因而不屑一顾。随后,她意外地遇见了“风度翩翩”的轻薄公子威洛比,当即陷人热恋之中。不久被对方抛弃,她又悲痛欲绝,自我作践,差一点丢掉性命。沉痛的教训,姐姐的榜样,使她终于变得理智起来,最后还是嫁给了.直倾心于她而最没有浪漫色彩的布兰登上校。显然,作者通过这般对照描写,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人不能感情用事,感情应该受到理智的制约。

如果说玛丽安是吃了“感情有余、理智不足”的亏,那么,书中还有一伙人则是走了另外一个极端。这伙人在感情上可以说是一贫如洗,在“理智”上却相当“富有”。他们一个个不是冷漠自私,便是冷酷无情,为人行事总是机关算尽,貌似很有理智,实则满脑子歪门邪道,往往搞得自相矛盾,荒诞至极。约翰·达什伍德与埃丽诺姐妹本是同父异母兄妹,父亲临终时把全部家产都交给了他,嘱托他好生照应继母和三个妹妹。他当场也满口应承,并且慨然决定给每个妹妹再补贴一千镑收入。可是一回到家,经过比他“更狭隘、更自私,,的妻子以“理”相劝,他又变了卦,对寡母和妹妹不但分文不给,还把她们挤出她们长期居住的诺兰庄园。约翰的岳母费拉斯太太为长子爱德华物色了一门贵亲,爱德华不从,偏要与出身低贱的露西结婚。费拉斯太太气急败坏,剥夺了他的财产继承权,并且把他撵出了家门,扬言一辈子不让他有出头之日。约翰·达什伍德和费拉斯太太,一个要财产不要兄妹情,一个要门第不要母子情,同是利令智昏,令人鄙夷。

威洛比和露西是两个无独有偶的反派角色。从表面上看,他们两人都有强烈的“情感”,不过他们的情感是虚假的,内心极度冷酷与自私。威洛比从小养成了游手好闲、放荡不羁的恶习。他先是玩弄了布兰登上校的养女伊丽莎,等她怀孕后又无情地将她遗弃。后来,他抱着同样的目的,恋上了玛丽安,与她卷入了一场“真正的爱情”。然而,一想到玛丽安没有财产供他挥霍,便又同样无情地抛弃了她,而与一位富家小姐结了婚。婚后得不到应有的幸福,他又可怜巴巴地企图再找玛丽安重温旧情。露西是个自私、狡诈的女人,她先是与爱德华订婚,爱德华被剥夺了财产继承权之后,她转而去勾引爱德华的弟弟罗伯特·费拉斯。两人臭味相投,一拍即合。而结婚之后,她又在费拉斯太太面前“装作低三下四的样子,一再对罗伯特的罪过引咎白责,对她自己受到的苛刻待遇表示感激,最后终于受到费拉斯太太的赏识”。显而易见,简·奥斯丁塑造威洛比和露西这样两个典型,是想告诫无辜的世人,不要误上那些貌似多情、实则多诈的小人的当。

在简·奥斯丁看来,感情用事的人尽管显得十分滑稽可笑,但只要心地善良,待人热诚,总比机关算尽的势利之徒要强百倍。这可以詹宁斯太太为例。作为书中最滑稽可笑的一个角色,她最初给人的印象是缺乏教养,粗俗不堪。她自恃嗅觉灵敏,“善于发现儿女私情”,笑中寻求点精神安慰。一次,人们拿戴维斯博士开她的玩笑,她一时得意忘形,“装出认真的样子”求詹宁斯太太替她“辟谣”,而詹宁斯太太完全理解她的心意,“当即向她保证说,她当然不会辟谣。斯蒂尔小组听了心里简直乐开了花”。寥寥数语,活现出一个单相思小姐的可怜形象。有时,简·奥斯丁喜炊在对话和情节之外,加上几句带有讽刺意味的议论,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詹宁斯太太的二女儿夏洛特,她凭着自己的美貌,嫁给了一心向上爬的帕尔默先生。有好多次,她当着众人主动同丈夫搭话,丈夫全然不理睬她,她也毫不介意,只道是丈夫“真滑稽”。接着,作者写道:“谁也不可能像帕尔默夫人那样绝对和和气气,始终欢欢乐乐。她丈夫故意冷落她,傲视她,嫌弃她,都不曾给她带来任何痛苦;他申斥她、辱骂她的时候,她反而感到其乐无穷。”在帕尔默夫人看来,女子嫁人,不过是为了归宿和衣食之计,至于丈夫是否把她当人看待,那是无关紧要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妇女的可悲命运。

从布局上看,《理智与情感》包含着两个“三角”关系,故事可谓错综复杂,但作者始终能妥帖安排,作品看起来浑然一体。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说中,一个异样的表情,一个偶然的举动,都寓有一定的含意,引起读者的关注。例如第一卷第十三章,布兰登上校正打算带领众人到惠特韦尔游览,突然,他收到一封信,“一看姓名地址,脸色刷地变了”。随即,他也不肯道明缘由,便匆匆赶到伦敦。又如第十五章,本来同玛丽安打得火热的威洛比,突然一反常态,冷冰冰地来向玛丽安一家道别,只说是“到伦敦去出差”。作者利用偶发事件制造悬念,使读者急欲看个究竟。

对话,是文学创作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材料和基本手段。简.奥斯丁的对话鲜明生动,富有个性,读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难怪评论家常拿她和莎士比亚相提并论。在《理智与情感》中,露西听说埃丽把爱德华视为“心上人”,赶忙告诉埃丽诺:她自己早已与爱德华订了婚。尽管她是打着向“知心朋友”讲“私房话”的幌子,但是透过她那矫揉造作和洋洋得意的语调,读者可以直窥她那自私、狡诈的心灵:原来,她对埃丽诺信任是假,刺激是真。再看约翰·达什伍德,他张口是钱,闭口是钱,就连向妹妹们告别,也“祝贺”她们“不费分文就能朝巴顿方向做这么远的旅行”,生动逼真地表现了他那吝啬、贪婪、冷酷的性格特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读简·奥斯丁的小说,确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鲁迅语)。

简·奥斯丁的小说取材于一个“三四户人家的乡村”,天地虽然狭小了些,但却是个森罗万象、意味无穷的世界。

内容推荐

简·奥斯丁著孙致礼译的《理智与情感(插图珍藏版)(精)》是简·奥斯丁的第一部小说,其初稿是1796年写成的书信体小说《埃丽诺与玛丽安》,后改写成《理智与情感》,则是1797年11月的事。此后十余年,《理智与情感》变得无声无息,直至1811年3月,奥斯丁才在书信中透露:她在伦敦看该书的校样。该书于当年10月30日出版。

小说围绕着两位女主人公的择偶活动展开,着力揭示出当时英国社会,以婚配作为女子寻求经济保障、提高经济地位的不良风气,以及重门第而不顾女子感情和做人权利的丑陋时尚。小说中的两位女主人公均追求与男子思想感情的平等交流与沟通,要求社会地位上的平等权利,坚持独立观察、分析和选择男子的自由。在当时的英国,这几乎无异于反抗的呐喊。

如同书名所体现的那样,故事集中表现了“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冲突。女主人公埃莉诺既重感情又有理智,代表了作者在这个问题上的理想,即人不能没有感情,但感情应受理智的制约。

编辑推荐

简·奥斯丁著孙致礼译的《理智与情感(插图珍藏版)(精)》是简·奥斯丁富于幽默情趣的处女作。埃莉诺和玛丽安两姐妹生在一个英国乡绅家庭,姐姐善于用理智来控制情感,妹妹的情感却毫无节制,因此面对爱情时,她们作出了不同的反映……小说以这两位女主角曲折复杂的婚事风波为主线,通过“理智与情感”的幽默对比,提出了道德与行为的规范问题。本书和作者的《傲慢与偏见》堪称姐妹篇,同样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对白叙述没有富裕嫁妆的少女恋爱结婚的故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理智与情感(插图珍藏版)(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简·奥斯丁
译者 孙致礼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121458
开本 32开
页数 36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97
出版时间 2017-04
首版时间 2017-04
印刷时间 2017-04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594
CIP核字 2016262822
中图分类号 I561.44
丛书名
印张 11.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5
155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9: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