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戴小桥全传(1彩绘典藏本)
内容
编辑推荐

我们是如何喜欢小尼古拉和他的伙伴的,

就是如何喜欢着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的。

梅子涵所著的《戴小桥全传(1彩绘典藏本)》是一部男孩儿们的成长故事。他们都是故事里的主角,每个人都有一个能让你记住的“符号”,比如戴小桥就叫大香蕉,林晓琪就叫林小气。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也许也发生在你和我的身上,一段永远不会变老的童年乐事,一群伙伴们的吵吵闹闹进行时。这就是淘气的、顽皮的,可以“说话不算话”的童年!

内容推荐

梅子涵所著的《戴小桥全传(1彩绘典藏本)》讲述的是一群男孩子的故事。

他们每一天都哇啦哇啦,打打闹闹,来回奔跑,尘土飞扬,开心得要命啦!

他们哪一天都有天才灵感:踢足球派个特务。

上课把小便小在裤子上。

写作文别的不写,只写裤子。

别的高手都不想当,只把小纸条粘在别人后背上,炉火纯青。

中午吃饭,抢汤喝,结果警察来抓了。

下课回家,把别人的书包背走了。

这些故事都不是最精彩的故事。

最精彩的故事还是你自己读吧。

读读,你的童年心情就怒放了。

成年人也读读,就欣赏童年了。

目录

1.大香蕉大土豆

2.马路上剃头

3.大方的林小气

4.不结婚的坏习惯

5.林晓琪救了我

6.绝活

7.足球特务

8.裤子作文

9.混合空屁球

10.公虎队

11.背错书包

12.打来打去

13.我们都是大人

14.写日记

15.永远的星期五

16.外公叔叔

17.我们全是马

18.捡垃圾

19.请客吃饭

20.跷腿

21.耳朵聋掉

22.说相声

23.咬掉牛尾巴

24.卫生透顶的妈妈

25.写检查

26.当爸爸很舒服吗

27.汪小中的好朋友

28.红牌罚下

29.脚印比赛

30.淘气的故事

31.绿颜色铅笔

32.四脚朝天

后记:我的水平线

试读章节

1.大香蕉大土豆

我叫戴小桥。

可是你们最好不要叫我大香蕉,因为我们班级里的同学就是叫我大香蕉的。我不明白,爸爸妈妈给我起这个名字的时候,难道就没有想到别人会叫我大香蕉吗?他们总说我做事不肯动脑子,可是他们自己这叫做事动脑子了吗?我看也没怎么动。因为如果动的话,那么他们就应该想到,“戴小桥”一叫就能叫成“大香蕉”的。不信,你试试,戴小桥,大香蕉,戴小桥,大香蕉,怎么样,戴小桥——大香蕉吧?

可是妈妈说,这个名字不是她起的,是爸爸起的。而爸爸又说,他征求过妈妈的意见。但是妈妈说,征求意见不等于是起呀!征求意见是征求意见,起是起。他们两个每次发生争论,都是你有道理,我也有道理。我还从来没有看见他们两个,你有道理,我没有道理的。这真是很了不起,不像我们小孩,吵架了,被大人看见,被老师看见,要么就是你错,要么就是他错,要么两个人全部错,怎么会你有道理,我也有道理呢?

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我的爸爸叫大土豆。他的名字当然不是叫大土豆,而是叫戴豆豆。可是人家从小到大都叫他大土豆。好几回,在马路上走,有人就哇啦哇啦地叫他大土豆,“这不是大土豆吗?你好!你好!”他们看见大土豆都特别高兴。弄得好些人都盯住我们看。大土豆说,那是他的小学同学,久别重逢。所以你说他的爸爸妈妈做事动脑子了没有?我看也没动什么脑子。他的爸爸妈妈就是我的爷爷和奶奶。

妈妈说:“你爸爸妈妈给你起个名字叫戴豆豆,他们就没有想到你以后会长大?长大了还叫豆豆,豆豆,不好玩吗?以后老了,就成了豆豆爷爷,老豆豆!”

爸爸说:“老豆豆怎么啦?老豆豆才可爱。”

“哈,老豆豆才可爱,老头子豆豆更可爱。你以后成了老头子豆豆了千万别叫我和你一起出去,要不走在马路上,人家叫:‘老豆豆!老头子豆豆l’我脸藏也来不及。”妈妈说。

其实这个问题对我也一样,以后我变成老头子了,人家仍旧是叫我戴小桥,戴小桥爷爷,或者干脆叫我大香蕉爷爷,大香蕉老头,那才有得好玩了!我的脸难道藏来得及?

妈妈说,你们两个刚好是一对活宝,一个叫大香蕉,一个叫大土豆,都是可以吃的东西。妈妈这么说的时候,一定觉得很有趣,所以满脸笑容。

2.马路上剃头

上小学报名的那一天,爸爸妈妈领我去。一个老师坐在那儿,她问我:“是你吗?”妈妈就说:“是他,他叫戴小桥。”老师说:“哦,戴小桥。”她没有说,戴小桥是大香蕉,因为这个时候我还不是大香蕉,是上小学以后,同学才叫我大香蕉的。  但是她问我将来想干什么,我就说:“我想当个好学生!”

她说:“我的意思是你长大了想干什么。”

长大了想干什么?妈妈着急了,“老师是问,你是想当科学家呢,还是想当别的,就是你有什么理想吗?”

我问老师:“当警察算不算?”

老师说:“当然算。”

“我要当警察,把坏人抓起来。”我说的时候,还假装从腰里拔出一把手枪。

“还有吗?”

“还有……我要开飞机。”在幼儿园的时候,我们一直开飞机,就是放在草地上的那种假的飞机,每次开,我们都要说,现在开到北京去啦!美国到啦!

马儿帅说,他开到美国只要一个小时就够了。我说,一个小时不可能!他偏说我不可能但是不等于他不可能,他开到日本去也只要一个小时。林晓琪说,日本明明没有美国远,怎么开到日本和开到美国时间是一样的呢?马儿帅说,谁说日本没有美国远,日本要开过大海的。我们吵得一塌糊涂,可是还是不能证明一个小时可以不可以开到美国。马儿帅说,如果是火箭,十分钟就够了。林晓琪说,那么如果是人造卫星呢?马儿帅说,人造卫星最多十五分钟。我说,如果是电脑,那么只要两秒钟。我爸爸在电脑上寄信,就是只要两秒钟的,“嚓”一下。可是马儿帅说,电脑上只可以寄信,不可以开飞机。林晓琪说,但是可以发明!我也说,对,可以发明!可是马儿帅说,发明就说明现在还没有,现在还没有,那么说什么说?

当然,我没有对老师说,我以后是在电脑上开飞机。还没有发明,说出来有什么意思?

老师说:“很好,很好。”名就报好了。

回家的时候,走在路上,我突然想起来:“还有踢足球!”我刚才怎么会忘记了说还有踢足球?

P1-5

后记

我的水平线

梅子涵

儿童们很喜欢戴小桥的故事,这使我也更加喜欢自己的写作了。

阅读戴小桥故事的成年人也有很多说他们喜欢,我一直都知道,写故事给儿童读,也应该让成年人喜欢读,这才是为儿童写作的真正的完成,是儿童文学写作真正的合格线、水平线、地平线,所以我知道了,我写的戴小桥的故事已经接近了这条合格线、水平线,我会挪动脚步,渐渐去挨近那远处的地平线,地平线非常远!

戴小桥这几十个故事,我写了十几年。当然不是天天写,而是特别想写、完全有能力写得出的时候才写。有的人是飞快地写,有的人是慢慢地写,我就是慢慢地写,因为我知道自己只有慢慢地写,才会写得很好;能够写得很好,那么才是很好的写作,是很有意思的文学,才能让我自己高兴。阅读别人写的好文学,是我的文学生活,自己写很好的故事,很好的文学,也是我的文学生活。我是一个需要文学生活的人。同样活一生,有像样的文学生活,那么一生也会更像样,更有味道。我从不听别人的蛊惑、诱惑,任何人想催促我写得很快都是枉然,我不理睬的。写作文学的人不能什么都理睬,什么都想要,任何的利益你都眉来眼去。要清高一点,有样子,有风度,那么你才可能成为一个悦目的“作品”。写作文学的人,要努力让自己也成为一个比较好的作品,让别人阅读你的时候,一句一句,一行一行,一段一段,一章一章,可以读得下去,别连开头也读不下去,那么就会被扔了。我但愿自己别被扔了。人最末了,肯定会要死的,但不能还没有死,就已经被扔。那么就如同人家说的,虽然活着,已经死了。一个人写的文学可能被扔,一个写文学的人也可能被扔。其实,哪个知道,虽然死了,还能活着呢?人死了,那么人家说你还活着,你也丝毫无感觉,重要的是,活着的时候,写着的时候,让自己有些文学的尊严和诗意,不羞愧。我不知道自己这样想,这样说,究竟有多少意义,我只是说给自己听听,我说的很多话都是给自己听听的。我相信自己还是懂羞愧,也懂尊严的。我这个人,自己也觉得活得太顶真、太固执、太绕口,所以有些辛苦。

戴小桥的故事都是轻松、有趣的,我何必在这儿说这些不轻松、也不太有趣的话呢?我对自己说,因为如果我不对自己说这些不轻松、不太有趣的话,那么很可能我以后就写不出真正轻松、有趣的故事了,那么,我就会被人扔弃了。人被扔弃,书也被扔弃,于是就真的死了。你说,这是什么呢?这是哲学。哲学懂吗?我有点懂。

现在,我要回答儿童们总会提的一个问题:“你是大人,怎么能写我们小孩的故事呢?”

儿童们,你们去多读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它们都是大人写的,它们基本也都是小孩们的故事。因为这些可以写出优秀的儿童文学的大人,你们注意,是“优秀的儿童文学”,能写优秀的儿童文学的大人,他们的身体里都有一个长不大的小孩的,那个小孩会讲一些滑稽的话、好玩的故事,不是每一天会讲,但是常常会讲,不讲的时候,这个大人就不大好玩,不可爱,讲的时候,就好玩,很可爱,如果他趁机写下来,那么就有好玩、可爱的儿童文学了。那个小孩还会领着他飞,飞到一个成年人不容易去的地方,比如很远很远的小时候,比如那个《秘密花园》(这是一本重要的儿童文学),比如《爱丽丝漫游奇境》的那个洞里(这是一个更有名的童话),再比如,那个根本就没有的“永无岛”(它是在一个叫《彼得·潘》的故事里),他都能带你去。戴小桥们搞的那些稀奇古怪的游戏、花样百出的灵感,他们的莫名其妙、糊里糊涂……都是那个小孩领着我看见的,是他指着说:“请看!”于是我就都看见了。我就写给你们读了。没有更多复杂的原因,这个问题回答完了。

接下来我要问你们一个问题了,你们刚才说“我们小孩的故事”,我问你,我写的戴小桥们的故事,你认为就是你们的故事吗?就是你的教室里、学校里的故事吗?如果你们这样认为,那么是你们的错觉。戴小桥的故事并不是你们的故事,而只是那个小孩说给我听,领着我看见的,或者说,是我想象的、是我编的,它们有可能和你们的有一点儿象,但绝不可能一模一样,如果一模一样,那么我还写作什么呢,你们也就不用读,既然文学里的故事生活中应有尽有、一模一样,那你还不如只盯住自己的四周看,不用读文学,不用听故事,只读读四周就够了。“四周文学”不需要花钱买,图书馆也就不需要,把图书馆全部变成麦当劳、肯德基,吃到后来人人都是汉堡味,个个都会象鸡叫,那是不是很“价廉物美”?我以后要写一个戴小桥们根本不用阅读文学、只吃麦当劳和肯德基的故事,你们一定要阅读我写的那个故事哦,请你们等着。

我再问你们一个问题。阅读文学,是不是只阅读故事?阅读故事,是不是只要知道它讲了什么?阅读我写的戴小桥,是不是也只要记住他们干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

亲爱的儿童同志们,这样可不行,这样的阅读可是不完整、不文学的。文学里除了故事,除了事情,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怎么写的”。那个叫梅子涵的人是怎么说这些故事的,他是不是和别的作家不一样,哪儿不一样;他是不是也喜欢用“好词好句”?他没有用什么“好词好句”为什么也让你笑起来了?既然这样,那么“好词好句”还非常重要吗?你们可以想想这些问题,开一个“戴小桥故事阅读讨论会”,虽然我不能参加,但是很可能我心里的那个小孩会指给我看:“看,那儿,一个教室里,在开会,讨论戴小桥的故事,你快看!”于是,我就看见了,我还可能和他一起飞过去。等我走进你们教室的时候,你们千万别问:“你是谁?”你们应该立即说:“梅子涵,你来了,我们知道你还活着,欢迎!”

谢谢大家喜欢戴小桥的故事。

我的问题问完了,话讲完了。

现在是晚上八点整。我要暂时离开我心里的小孩,恢复到一个大人。我现在准备喝一点葡萄酒。你们不能喝,我可以喝,因为现在我又是大人了。儿童文学作家可以这样变来变去,好玩吗?

书评(媒体评论)

《曹迪民先生的故事》获得了普遍喜爱和好评后,梅子涵就一发不可收地写出了“李拉尔故事系列”和“戴小桥故事系列”,他兴趣盎然地追求—种曾被周作人称为“有趣味的没有意思”的风格。这些作品的内容,多为不加掩饰地描摹孩子们充满童趣的动作、语言、思维,它们都有不合情理、不合逻辑的成分,或者说都是很可笑的。……于是,孩子们都笑了,那是一种羞涩而会心的笑。大人们也笑了,那是一种喜爱的笑。

——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 刘绪源

戴小桥系列故事自2002年面世以来,一直享有“中国的小尼古拉”的美誉。与其说二者在形式上有近似乏处,不如说是灵魂气质上的相通。无论是法国的小尼古拉,还是中国的戴小桥,他们都是作家在心底为儿童成长竖起的一面镜子。抛开时间与空间的差异,童年的生命个体之中总会蕴藏着一些永恒不变的东西。这也正是儿童文学的灵魂所在。

——文学博士 何家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戴小桥全传(1彩绘典藏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梅子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657832
开本 16开
页数 1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5-03-01
首版时间 2015-03-01
印刷时间 201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8
CIP核字 2015029968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0
169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6: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