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追寻2.6百万年以来的地质遗迹 |
内容 | 内容推荐 《追寻2.6百万年以来的地质遗迹:一个女地质工作者艰辛历程的自述》是一位女地质工作者的自述,记录了作者60年地质工作中的艰苦生活和辛勤奋斗的历程。从独自一个人在海拔3600米的天山上行走考察冰川,到历时4年在黄土高原的塬、墚、峁及沟壑中滚爬;从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找水,到10年来回于桑干河泥河湾盆地进行地质调查、打钻、测制剖面。作者通过野外考察和编制各种地质图件与撰写文章,付出了艰辛劳动,获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也经受了在川西高山车祸事故对精神和肉体的折磨。 作者简介 闵隆瑞,女,1938年生,上海市青浦县(今青浦区)人。1944~1956年在上海市青浦县和江苏省苏州市读小学、中学,1956~1961年在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普查专业本科毕业,1962~1965年在北京地质学院第四纪地质及砂矿专业研究生毕业。1966年至今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研究员,研究生导师,党员。长期从事第四纪地质、地貌研究和全国性地质图的编制工作,撰写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2部,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地质矿产部(现国土资源部)一、二、三等奖多项,荣获地质矿产部“很好共产党员”、“巾帼建功”和“全国地矿系统优选女职工”等称号。 目录 前言 一、青少年生活阶段 二、大学学习阶段 (一)初出野外 (二)独立带兵 三、研究生学习阶段 四、结婚家庭 五、地质科研工作阶段 (一)“五七干校”劳动 (二)天山之行 (三)编制地质图件 (四)黄土高原考察 (五)川西之行 (六)大祸降临 (七)去莫斯科访问 (八)河套平原考察 (九)塔克拉玛干沙漠考察 (十)港台之旅 (十一)居延海考察 (十二)四年地调填图工作 (十三)沙地治理考察 (十四)编制地层典和地层划分研究 (十五)地层建阶研究和编制中国第四纪地层表 (十六)编制第四纪地质及地貌图的工作指南 (十七)参加学术会议和培养年轻人 (十八)学电脑 六、家务劳动 七、大病来了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追寻2.6百万年以来的地质遗迹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闵隆瑞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610484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9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0千字 |
出版时间 | 2017-07-01 |
首版时间 | 2017-07-01 |
印刷时间 | 2017-07-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P5-5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