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密不透风(短篇犯罪小说集)
内容
试读章节

他坐在我对面,隔看一张果子。

看上去二十七八岁,头发凌乱,面容憔悴,带着通宵审讯的痕迹。

他身旁有块展板,上面钉满嫌犯的画像和其被抓获之后的对比照片。

他瞟了二眼照片,又看了看面前的桌子,是张圆桌,而不是审讯室里的矩形桌子。当然,也看到了桌上的旅行包。

跟昨晚的审讯相比,他觉察到眼前的变化,包括坐在对面的我。

他知道我的身份。我是一名画像专家,带他进来的侦查员刚才介绍过。我想他是头一次听说。对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心里没底,不过不想表露出来。

我也知道他。一个专盯奥迪车下手的盗车嫌犯。他还有个同伙,在堵截的过程中溜掉了,侦查员正在展开排查和通缉,但没有这名同伙的照片——所以亟需一张摹拟肖像。

这就是他来这儿的原因。

紧张已经消退,脸上是一副无所谓的表情。他坐在那里漫不经心地打着哈欠,剩下的就是用挑战似的眼光看着我。

我们对峙着。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这话一点不假。我的目光掠过他稀疏的发际、眉间的一处伤疤、微微翕动的鼻孔及干枯皲裂的嘴角……然后又回到他的眼睛。里面是漠然和敌意,还有重压之下的坚守。

他移开视线,显得漫无目的。最终我们的目光还是交汇了,像被暗流旋起的两只小舟,极不情愿却又无法避免地触碰到一起。

“我想我们得谈谈。”我能看见玻璃门后面晃动的影子,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外面的侦查员有点急不可待了。

他抿了一下嘴角,露出几分不屑,好像在说:  “我们?我们有什么好谈的,去你的!”

之后把脸侧向一旁,若无其事地朝向展板。

这是预料之中的情形。侦查员告诉我,他在昨晚的审讯中“油盐不进,连屁都没放一个”。这种嫌犯并不少见,他们信奉“坦白从宽,牢底坐穿”,他们把自己的嘴巴堵得严严实实的。

我看到那只旅行包——他的同伙在仓皇逃离时将它落在了车上。

也许可以从这里找条门路。

打开后,里面有几件衣服和一顶白色棒球帽。还有一只透明的洗漱包,装着一些洗漱用品,包括两支眼药水和一支剃须刀。

“他的东西?”

没有回应。

“法国鳄鱼T恤,我也有两件,只有像我们这样的中年人喜欢这种款式,端庄沉稳。你们就不一样了,紧跟潮流。”我往对方身上瞟了一眼,他穿了件黑色圆领T恤,胸前有醒目的骷髅纹饰。

没有理睬。

“你有多高?差不多一米七五吧。他比你稍稍矮一点,一米七二,或许一米七三。不过比你胖多了,弄不好有一百八十斤。”我在摆弄一条卡其色长裤,裤子的腰围和长度很能说明问题。但真正吸引我的是裤脚内侧,在那里我发现了些许鞋油印迹。

“经常穿咖啡色皮鞋。”我说。

棒球帽绣有“王子”I Logo,我试着戴在头顶,感觉很宽松。

“这项帽子不适合椭圆脸或者像我这样的长方脸,”我把它取下来,用手指估算了一下头围,“他的脑袋偏圆。”

洗漱包里有两支眼药水。扁扁的天蓝色塑料瓶,功效是清润明目。显然是经常使用,其中的一支已经所剩无几。

“五行中眼属木,受制于肝,眼睛干涩说明肝火郁结,这种人皮肤粗糙暗淡,”我扬了一下眉毛,“长期熬夜会影响肝脏的休息,特别是这个年纪,可没有办法,他习惯了昼伏夜出。”

他似乎有些不耐烦,索性合上眼皮,像是在打盹——不过翘起的脚尖在微微摆动。

我看了看表,我想可以开工了,于是拿起画板,开始漫不经心地勾勒脸的轮廓。

很安静,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唰唰声。

“圆脸,宽额头,浑圆的下巴,整张脸看上去有些臃肿。”

余光看去,对面的脚尖停了一下。

“一双疲惫的眼睛,有些浮肿,有明显的眼袋。”

依然安静。脚尖又恢复了摆动。这丝毫不会影响我的兴致,相反,我感觉渐入佳境。

“鼻子的形态可以根据鼻根至鼻尖的距离进行推断,”我用画笔简单测量了一下,“距离比较接近——这种距离只能产生低矮、扁平的鼻梁。其次是鼻头,这取决于面颊的宽度和饱满程度。他的鼻头肥大、鼻翼宽阔、鼻尖上挑,稍稍露出鼻孔。”

然后是嘴。这是我最感兴趣的地方。

我认为那支铁灰色剃须刀能够提供答案。事实上刚才我已经注意到:在它的背部,有一个用来调整胡须长度的按钮——被固定在5mm的刻度上。P3-5

作者简介
付旭东,1971年生,摹拟画像专家,任职于武汉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局。著有《摹拟画像你我他》《与目击者沟通》,本书是作者的靠前部短篇犯罪小说集。
后记

我想感谢犯罪现场。作为一名刑警,我的职业生涯始终跟犯罪现场联系在一起,是各种各样的犯罪现场给了我灵感和提笔的冲动。

但最让我感兴趣的不是对现场的重建或再现,而是犯罪嫌疑人为什么要犯罪,为什么要不顾一切地买施杀人、诈骗、盗窃等行为。

就像写作一样,一个人铤而走险去犯罪,其内在的动因只是为了把控现实或者增强自己把控现实的能力,而不应该单纯地归咎于某种欲望。

我想说的是,在现实面前,每个人都很渺小。

目录

画像

轮回

晌午

发卡

命悬一线

雇主

永远完成不了的作品

尘埃落定

雨夜592

三眼桥的孩子

密不透风

变焦

内容推荐

付旭东著的《密不透风(短篇犯罪小说集)》是一部短篇罪案小说集,以简练的笔法和独特的视角,将犯罪和推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有侦探小说的悬疑惊悚,又有犯罪小说的发人深省。这些小说情节跌宕引人入胜,在获得阅读愉悦感的同时,也将给读者带来对隐藏在故事背后的犯罪动因的种种揣测和思考,这正是作者付旭东的目的。

编辑推荐

《晌午》、《发卡》、《命悬一线》、《雇主》、《永远完成不了的作品》、《尘埃落定》、《雨夜592》、《三眼桥的孩子》、《密不透风》……付旭东著的《密不透风(短篇犯罪小说集)》是一部短篇罪案小说集,以简练的笔法和独特的视角,将犯罪和推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有侦探小说的悬疑惊悚,又有犯罪小说的发人深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密不透风(短篇犯罪小说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付旭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群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455782
开本 16开
页数 1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6
出版时间 2016-11
首版时间 2016-11
印刷时间 2016-1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92
CIP核字 2016228204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0: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