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兵要地志寻踪(走近军事活动的天然平台)/青少年讲武堂
内容
试读章节

伊朗:连接欧哑大陆的“支轴”

伊朗(Iran),亚洲西部国家。伊朗地处西亚的“心脏地带”,北临里海,东北与土库曼斯坦为界,东部与阿富汗、巴基斯坦为邻,南濒波斯湾和阿曼湾与阿拉伯半岛相望,西部与伊拉克、土耳其为邻,西北与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相连。首都德黑兰(Tehran)。官方语言为波斯语。

伊朗自古就闻名于世。伊朗在历史上称“波斯”,中国古书称“安息”。公元前6世纪,伊朗境内建立了庞大的波斯帝国,全盛时期版图地跨亚、欧、非三大洲,北达黑海、里海,东至印度河流域,南濒波斯湾,西抵尼罗河。公元前334年,波斯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所征服。公元前3世纪一前2世纪,建立帕提亚王朝(即安息王朝)和萨珊王朝。公元7世纪中叶,伊朗境内被阿拉伯人征服,纳入阿拉伯哈里发国的版图。哈里发国解体后,伊朗境内被一些不同的王朝统治过。ll世纪,伊朗境内被塞尔柱人征服。13世纪,伊朗被蒙古人征服。16世纪初,伊朗并入萨非王朝的版图。18世纪末,伊朗境内建立了卡扎尔王朝(或称恺加王朝)。19世纪末20世纪初,伊朗沦为英国和沙俄的半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北部被沙俄占领,南部则被英国占领。1925年,伊朗境内建立巴列维王朝。1935年,改称国名为伊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军队进驻伊朗北部,英国军队进驻伊朗南部,美国军队也进入伊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盟军撤离伊朗,但美国却加强和巩固了对伊朗的控制。1979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巴列维王朝,成立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伊朗大体上是一个…地国家,山区占全境一半以上。周围分布着北伊朗山、东伊朗山和南伊朗山,沿伊朗与土耳其交界的西北边境有库尔德斯坦山脉,北部是南里海低地,西北为库拉河一阿拉斯河低地,东北是戈尔甘平原,内地为高原以及包括卡维尔沙漠和卢特沙漠的地势很高的平原,沿南部海岸是格尔姆西尔沙漠平原,西南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虽然伊朗陆上交通并不发达,但是由于伊朗是连接亚洲大陆与欧洲大陆的通道,素有“欧亚大陆桥”之称。古代为“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为“东西方空中走廊”。冷战时期,在美国的策划和支持下,伊朗被卷入到由美国策划和英国出面组织的《中央条约》,成了美国遏制苏联南下印度洋的重要依托。苏联解体后,伊朗面临的邻国明显增多,周边关系更加复杂。美国企图填补苏联解体后在中亚形成的“力量空白”,特别看中伊朗的地理位置,把伊朗视为其进入中亚地区的前哨阵地。正因为如此,美国前总统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称伊朗为欧亚大陆的“支轴性国家”。

伊拉克:挡不住“魔鬼之火”的“神之门”

伊拉克(Iraq),亚洲西部国家。伊拉克东与伊朗接壤,北与土耳其毗邻,西与叙利亚、约旦交界,南与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相连,东南角濒临波斯湾。首都巴格达(Baghdad)。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和库尔德语,通用英语。

伊拉克是世界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4700年,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的低地美索不达米亚开始出现国家。公元前1894年,在融合一些奴隶制国家的基础上,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巴比伦王国。巴比伦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西亚第一部成文法典。巴比伦的数学和天文学高度发达,经济繁荣,巴比伦城代表古代两河流域建筑艺术的高度水平,国王宫殿壮丽辉煌,建有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空中花园”。公元前16世纪初,巴比伦为赫梯王国所灭。公元前626年,闪米特族的一支迦勒底人占领巴比伦,重建新巴比伦王国,疆界包括两河流域、叙利亚、巴勒斯坦、阿拉伯半岛北部地区。从公元前538年起,美索不达米亚先后被波斯人和马其顿人征服。公元7世纪,美索不达米亚被阿拉伯人征服。8世纪中叶,阿拉伯哈里发王国首都迁至巴格达,美索不达米亚成为阿拉伯世界的中心。11世纪,巴格达及整个美索不达米亚沦于塞尔柱突厥人的统治之下。13世纪中叶,美索不达米亚落人蒙古人统治之下。14世纪末15世纪初,美索不达米亚并入帖木儿帝国的版图。1639年,帖木儿帝国解体后,美索不达米亚被土耳其人征服,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都一直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版图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索不达米亚被英国军队占领。1920年,美索不达米亚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

1921年,在英国的“保护”下成立伊拉克王国。1932年,伊拉克在名义上成为独立的国家,但仍为英国的附庸,英国在伊拉克建有军事基地和驻扎军队。1958年,伊拉克爆发革命,推翻王朝,成立伊拉克共和国。1959年,伊拉克退出《巴格达条约》,取消英国的军事基地,英国驻军被迫从伊拉克完全撤离。1967年、1973年,伊拉克两次参加了阿拉伯国家反击以色列侵略的战争。1980年,伊拉克因领土归属纠纷与伊朗进行了持续8年的两伊战争。

伊拉克领土较大部分是平原,北部、东北部有亚美尼亚高原、伊朗高原的山脉为屏障,南部、西南部为叙利亚一阿拉伯高原的边缘地带,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从西北向东南流经伊拉克全境,两河在下游汇合后形成阿拉伯河,注入波斯湾。由于伊拉克处于亚、非、欧三大洲的交汇处,历史上是民族迁徙和文明信息交流的热点地区,因而有“神之门”称誉。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美索不达米亚这块肥沃的土地,不仅是来自北方的闪米特人、古提人、埃兰人、马其顿人、突厥人等游牧民族的掠夺对象,而且是亚述帝国、赫梯帝国、波斯帝国、安息王国、亚历山大帝国、塞琉古王国、萨珊王朝、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争霸的重要舞台。

如同历史上的帝国一样,美国也把伊拉克视为掌握中东命脉的关键地区。1990年,伊拉克指责科威特超过了石油输出国的定额而造成世界石油价格下跌而出兵,引发了海湾危机,美国趁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机,对伊拉克以战争相加。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动了战争,4月12日,联合国安理会宣布海湾战争正式停火。美国动用了所有高新技术武器对伊拉克大张挞伐,先后实施“沙漠盾牌”“沙漠风暴”“沙漠军刀”等军事行动,进行了一场不对等的高技术局部战争。战争结束后,美国及其盟国对伊拉克实施无限期的经济制裁,给伊拉克人民造成了无穷的灾难。

P14-16

书评(媒体评论)

普及和加强全民尤其青少年国防教育,是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的一个战略问题,对于凝聚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青少年讲武堂”丛书是新形势下对青少年进行国防教育的一套好书。总体感觉,该丛书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蕴含内容丰富,基本涵盖了军事领域主要门类和学科的知识体系;二是注重学术创新,该丛书22个分册,有的是近些年来军事领域新崛起的前沿门类和学科,有的虽是军事领域既有的门类和学科,但其中有机地增加了许多新知识、新观点;三是风格形式生动,注重科学性与通俗性、知识性与可读性、学术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统一。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原副院长、海军少将、博士生导师 崔常发

“青少年讲武堂”丛书,是国内第一套面向青少年的大型军事科普和国防教育丛书。它全面、系统、准确地介绍了国家军事活动,以及相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该套丛书各分册包含了古今中外相关历史和经典文献,既有理性和思想层面的知识,也有经验和实战层面的内容;既有统帅谋划和战场指挥的呈现,也有战场建设和实兵对抗的实例。该套丛书结构科学,观点鲜明,史料翔实,文字精美,对于军事科普和国防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 刘志青

目录

第一章 世界国别——环球世界莫不被战火烧过

 一、亚洲政区:曾饱受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

地理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56个民族的共同家园

朝鲜半岛:隔着“三八线”眺望的民族

日本:“太阳初升之地”

菲律宾:美国人的远东“跳板”

印度尼西亚:太平洋中的“香料群岛”

新加坡:“远东的十字路口”

缅甸:独立的旗帜肇起英帝国“殖民大厦”的崩溃

斯里兰卡:英帝国曾经的“王冠殖民地”

马尔代夫:印度洋中的“千岛之国”

印度:“坐在兔子群周围的大象”

巴基斯坦:“清真之国”

阿富汗:扼控中亚要冲的“山地之国”

伊朗:连接欧亚大陆的“支轴”

伊拉克:挡不住“魔鬼之火”的“神之门”

科威特:“海湾中的明珠”

巴林:“巴掌大”之地却战舰“林立”

沙特阿拉伯:“沙漠世界”中特大的阿拉伯国

巴勒斯坦:阿拉伯国家的“心脏地带”

以色列:阿拉伯世界“陆上走廊的关卡”

古腓尼基:“肥沃新月地带”的“产儿”

黎巴嫩:“篱笆”嫩

塞浦路斯:英帝国曾经的东地中海的“桥头堡”

土耳其:与欧洲“挂钩”最紧的亚洲国家

阿塞拜疆:通往里海石油富源的“软木塞”

 二、欧洲政区:曾是世界诸多力量并存的中心舞台

地理概况

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心脏地带”却一心想控制海洋

南斯拉夫:“多灾多难”的斯拉夫国家

希腊:西方文明的发祥地

马耳他:“地中海的心脏”

梵蒂冈:意大利半岛的“肚脐眼”

圣马力诺:比“母亲”意大利年龄还大的“胎儿”

奥地利:历史上屡屡成为战争策源地的“中欧花园”

瑞士:因“永久中立”而成为“国际中心”

德国:执欧洲大陆“牛耳”却难擒大不列颠“海狮”

波兰:国运随着欧洲大事变波澜起伏

丹麦:手握“岛王”格陵兰权杖的“半岛之国”

瑞典:现代百年无战事的传统“海盗国”

冰岛:“冰与火”的国家

英国:曾经的“日不落帝国”

爱尔兰:被大不列颠之剑劈成两半的“绿宝石”

荷兰:曾驰骋世界的“海上马车夫”

比利时:两次世界大战德国西进的“过境通道”

法国:“跨骑”海洋的大陆国家

摩纳哥:著名的游览胜地“袖珍公国”

西班牙:最早的“全球性”海洋大国

葡萄牙:欧洲走向世界大洋的“起点”

 三、非洲政区:曾是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进行全球征服的重要战略枢纽

地理概况

埃及:尼罗河滋养的文明大地

摩洛哥:阿拉伯世界的“极西圣土”

利比里亚:由美国移民黑人建立的“自由国度”

安哥拉:航空母舰“安身栖息”的好去处

南非:并非“黑人家园”的非洲国家

马达加斯加:“非洲航母”的“护卫舰”

科摩罗:法国插在西印度洋的“定海神针”

肯尼亚:曾受西方圣徒“保护”的“东非十字架”

吉布提:令法国人烫脚的“沸腾的蒸锅”

塞舌尔:殖民者“大舌头”的垂涎之地

毛里求斯:“五色土”染成的“蝙蝠岛”

 四、大洋洲政区:曾是英、法、德、美等列强瓜分的“大洋中的陆地”

地理概况

澳大利亚:“岛大陆”

所罗门群岛:历史上屡遭不幸的“幸运之门”

马绍尔群岛:“日出”和“日落”之地

瑙鲁:“恼愁”多多的“快乐岛”

斐济:多元文化的“微缩景观”

汤加:英国殖民者视为“圣石”的“神岛”

 五、美洲政区:哥伦布远洋探险而发现的“新大陆”

地理概况

加拿大:不能在北美洲“坐大”的大国

美国:年龄最小、力量最大的现代帝国

古巴:有着辛酸历史的“甜蜜之国”

牙买加:西方殖民者的迷人“圣乐园”

海地:“黑人革命”的发源地

委内瑞拉:拉丁美洲革命风暴的摇篮

法属圭亚那:被法国人当作囚犯流放地的“森林之国”

厄瓜多尔:以“赤道”之意命名的国度

巴西:曾被葡萄牙人节制呼吸的“世界之肺”

智利: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

阿根廷:近在冰极世界却“热情奔放”的国家

第二章 世界大陆——那些被镌刻在五色土上的战争印记

 一、亚洲大陆: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洲

堪察加半岛:俄罗斯太平洋核武库的“挡风墙”

西伯利亚大铁路:第一座“欧亚大陆桥”

乌苏里江:中国的内河变成中俄的“界河”

“三八线”:朝鲜半岛的南北军事分界线

鸭绿江:屡受战火袭扰的中朝界河

喜马拉雅山脉:全球“山脉之王”

南昌:中国武装革命的历史新起点

井冈:开辟中国革命道路的“星星之火”

瑞金:中华苏维埃的“红色故都”

延安:中国革命胜利的“大本营”

西安:中国由“内战”走向“抗战”的转折点

太行山:普照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

平型关:八路军首战告捷的“胜利关”

大别山: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大决战在这里拉开了序幕

西柏坡:“指挥世界上最大战役”的“最小的统帅部”

中南半岛:列强侵略东亚的“登陆场”

“十七度线”:越南南北方对峙的分界线

三塔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成为一条“死亡铁路”

路骨岬:“路有无数落水甲骨”

新德里:标志着印度独立的新都

克什米尔:失火的“天堂”

中东:因水而纷争的“连接五海之地”

西奈半岛:嵌入红海的“楔子”

戈兰高地:以色列“割舍不下”的“心头肉”

耶路撒冷:三大宗教的“圣城”和“战场”

特洛伊:“木马计”使历史名城变成了“墓地”

拜科努尔:震惊世界的“拜磕天门之口”

 二、欧洲大陆:飞离亚细亚的“欧罗巴”女神

乌拉尔:亚欧大陆的“分界线”

伏尔加格勒:敲响希特勒第三帝国丧钟之地

高加索:俄罗斯脚上的“高套枷锁”

车臣:“战车”难以征服的俄罗斯“臣子”

巴尔干半岛:欧洲史上著名的“火药桶”

马拉松:因报捷而成体育“和平竞争”的象征

波黑:“一波三折”的摸黑行路之地

克里米亚半岛:酷似“乌克兰龟”的“脑袋”

基辅:“俄罗斯的双脚”

明斯克:一座“光明克制死神”的英雄城

科拉半岛:“北方恐龙之首”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盘在欧洲大陆头顶上的“眼镜蛇”

加里宁格勒:俄罗斯西端的“飞地”

波兰走廊:德国东侵的“通道”

维斯瓦河:历次欧洲大战中的“死河”

易北河:德国东西分界的“界河”

慕尼黑:“黑幕外交”的代名词

滑铁卢:强大力量败北的代言词

“马奇诺防线”:固若金汤却挡不住“闪电袭击”

凡尔登:德法两国“凡夫俗子”的“绞肉机”

塞纳河:巴黎的“玉带”

凡尔赛宫:历史上在这里发生的事件总“不平凡”

阿尔卑斯山脉:欧洲大陆众山脉的“统帅”

 三、非洲大陆:驰骋于印度洋与大西洋的航空母舰

尼罗河:古代埃及文明的“摇篮”

刚果盆地:被西欧殖民者刀戈瓜分的“金盆”

好望角:葡萄牙满怀殖民帝国的希望之角

坦噶尼喀湖:“非洲心脏”的“血库”

 四、澳洲大陆:“漂浮”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沙舟”

 五、美洲大陆:“断了脊梁骨”的“亚美利加”

阿拉斯加:与美国本土“不沾边”的“飞地”

魁北克:英语王国中的法语特区

列克星敦:这里打响了美利坚独立战争的“第一枪”

纽约:联合国的所有成员国都可以升国旗的“世界之都”

华盛顿:为纪念开国领袖而命名的美国首都

戴维营:并不是“世外桃源”的美国总统夏日别墅

里士满:美国南北战争中“南蛮仔”的“老巢”

卡纳维拉尔角:美国人的“天堂之门”

库斯科:照耀古老印加帝国的“太阳城”

 六、南极大陆:地球上“最纯洁”之地

第三章 世界海洋——那些飘移在湛蓝海空上的战争风云

 一、太平洋:并不“太平”的世界第一大洋

白令海峡:三条国际分界线的“银色通道”

白令海:令北极熊与北美鹰“白眼瞪白眼”之海

阿留申群岛:美国撒向白令海的“巨网”

千岛群岛:俄罗斯自卫的“太平洋火环”

鄂霍次克海:养育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温海”

库页岛:几易其主的宝岛

鞑靼海峡: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的“搭担”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俄罗斯帝国的“东方皇后”

日本海:东亚霸权争夺之海

对马海峡:葬送过一对“巨龙”的著名海峡

仁川港:美国侵略朝鲜的“理想”登陆场

旅顺口:日本帝国入侵中国大陆必先争夺的关口

横须贺:美国第七舰队横行太平洋的“老巢”

种子岛:日本的“射天弹丸”

冲绳岛:美国冲着东亚大陆的“绳套”

钓鱼岛:中国拥有不可争辩的领土主权的列岛

台湾岛: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宝岛

台湾海峡:中国沿海的“哑铃之柄”

南沙群岛:中国的“南海明珠”

北部湾:美国从这里烧起了侵略越南的战火

金兰湾:俄罗斯不愿放弃的“金蓝碗”

苏比克湾:美国克制“南洋”的战略依托

关岛:美国在西太平洋实施战略攻击的“关键”

马里亚纳群岛:西班牙“皇后群岛”成了美国的“大火鸡”

塞班岛:残留战争“斑斑”痕迹的如画之岛

中途岛:让日本帝国海军从此走上“穷途末路”

夏威夷群岛:太平洋的“三明治”

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掌上明珠”

比基尼:“轰动效应”的代名词

萨摩亚群岛:“魔幻般”的命运变迁

瓜达尔卡纳尔岛:太平洋战争的“天平”

珊瑚海:沉落日美帝国航空母舰之海

帝汶岛:分割归属两国的袖珍岛屿

加里曼丹:“西洋”与“东洋”的分水岭

樟宜港:美国航空母舰的“宜家”港

马六甲海峡:“远东海上锁钥”

 二、印度洋:全球海洋霸主入座的“宫殿”

查戈斯群岛:由美国人“拿捏”的英国人“念珠”

莫桑比克海峡:全球最长的海峡

波斯湾:波斯人无法掌握“石油命脉”的海湾

霍尔木兹海峡:“中东油库”的“阀门”

索科特拉岛:“鱼游”亚丁湾却被外人“索拉”

亚丁港:美国现代驱逐舰的“海葬场”

曼德海峡:最繁忙的“灾难之门”

红海:“血雨腥风”激荡之海

苏伊士运河:列强争相掌控的“海上咽喉”

 三、大西洋:欧美国家的“生命洋”

地中海:海洋帝国争霸于“三大陆之中”的内海

塞得港:苏伊士运河的“门卫”

克里特岛:“海王之岛”

爱琴海:主旋律并不总是“充满爱”

亚速海:昔日苏联的“内海”,如今变成“公海”

黑海:俄罗斯寻找海洋大国的“光明”之海

黑海海峡:土耳其人的“羊皮水袋”

西西里岛:“意大利靴”脚尖下的“橄榄球”

科西嘉岛和撒丁岛:分属法意“两家”的“孪生兄弟岛”

厄尔巴岛:因拿破仑被流放到此而名扬天下

土伦:法国的“卧虎藏龙”之地

直布罗陀海峡:英国人手掌中的“海格立斯石柱”

卡萨布兰卡:国际间谍频繁活动的“神秘之港”

圣海伦娜岛:“强人”拿破仑虚度余生的“温柔岛”

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人万里远洋征服的“蝴蝶岛”

拉普拉塔湾:让德意志帝国“撕心裂肺”的远洋海湾

波多黎各:本国居民应征参加美军的“富岛之国”

关塔那摩:美国立在古巴岛上的“法海魔塔”

巴拿马运河:美国扼两大洋的“权把”

诺福克:美国海军的“中枢神经”

纽芬兰岛:北美殖民史缩影的“新发现岛”

百慕大群岛:神秘的海上“死亡黑三角”

英吉利海峡:“双矛”与“蟹夹”对阵的海峡

多佛尔海峡:英国人遇难成祥的“多佛之地”

敦刻尔克:英法联军濒临灭亡而由此“胜利大逃亡”

北海:英德帝国“赌注的轮盘”

基尔运河:挂在日德兰半岛高颈上的“蓝色项链”

波罗的海:“战火纷飞”的“瓦蓝之海”

圣彼得堡:彼得大帝圣选的临海都城

波罗的海海峡:波罗的海的“五声波合唱组”

设得兰群岛:英帝国设在北海的“大栅栏”

法罗群岛:由“绵羊”组成的“法海罗网”

 四、北冰洋:美苏(俄)两家“对火”的捷径

西北航线:北美大陆头上的“蓝色绶带”

格陵兰岛:“红头发”诺曼人的“绿地”

挪威海:苏联(俄罗斯)南下大西洋的“内海”

巴伦支海:俄罗斯核潜艇“库尔斯克号”的葬身之地

摩尔曼斯克:俄罗斯北方舰队的“输血站”

北方航线:苏联(俄罗斯)冰极世界的“热血动脉”

序言

200多年前,全世界公认的军事理论权威——若米尼在他的著作中深刻地指出:一个国家即便拥有极好的军事组织,倘若不培养人民的爱国热忱和尚武精神,那么这个国家还是不会强盛的。人类5000年血与火的历史表明,若米尼的这番话可谓至理名言。

中华民族是一个既崇尚与热爱和平又富有爱国传统与尚武精神的民族,自古就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之说,“投笔从戎”“马革裹尸”等英雄壮歌更是响彻神州大地。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高度重视全民国防教育,尤其重视对青少年进行国防教育。毛泽东同志亲自批准在高等院校学生中开展军事训练,为部队培养预备役军官。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国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要加强对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国防教育。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对青少年的国防教育工作作过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国防教育应当成为对公民进行以爱国主义为主要内容的全社会性的教育活动。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全民国防教育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战略工程,能够激发人们对国家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人们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强化人们的忧患意识和国防观念,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青少年是国家民族的未来,青少年时期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对青少年进行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工作。

为适应国内外发展变化了的新形势和国防教育的新要求。我们组织和邀请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空军指挥学院、南京政治学院、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总参工程兵学院等单位的一些专家、学者、博士、硕士,针对青少年学习军事知识的需求和特点,在注重科学性与通俗性、知识性与可读性、学术性与趣味性有机统一的基础上,编纂了《青少年讲武堂》这套丛书。

该套丛书共分22册,分别为《经典兵书导读走出战争迷宫的理性指南》《著名将帅传略展现军事翘楚的戎马生涯》《战争战役回眸追寻战争历史的闪亮足迹》《指挥艺术品鉴开启军事创新的思维天窗》《军事谋略精要掀开以一敌万的神秘面纱》《军事科技纵横领略军事变革的先锋潮流》《武器装备大观把握军事世界的核心元素》《军事后勤评说探究战争胜败的强力后盾》《国防建设考量通晓国强家稳的安全屏障》《军事演习巡礼体验军力提升的重要环节》《兵要地志寻踪走近军事活动的天然平台》《军事制度——瞥透视强军之基的内在支撑》《军事约章评介揭示军势嬗变的影响因素》《军事文化解读领悟文韬武略的历史积淀》《军事檄文赏析解读壮气励士的激扬文字》《军事心理探幽透析军人情志的心路历程》《军队管理漫话掌握军事行为的调控方略》《军事情报管窥练就审敌虚实的玄妙功夫》《军事危机处置感悟化危为机的高超艺术》《军事代号揭秘知谙诡秘数码的背后深意》《作战方式扫描解析军事对抗的表现形态》《世界军力速写通览当今世界的武装力量》。

本丛书在编纂过程中,参考借鉴了一些相关著作和资料,在此对相关人士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真诚地期望广大读者朋友对丛书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使其更加完善,更好地服务于青少年国防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程,更好地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丛书全体编者

2015年5月

内容推荐

“青少年讲武堂”共分22册,从中外军事历史、军事理论、军事实践、军事科技、军事文化等汇成的军事知识海洋中,萃取其精要和“管用”的知识,按照相关军事学科而编成,蕴涵丰富,体系完备,可谓对青少年进行国防教育的百科全书。

王生荣、郭松岩编著的《兵要地志寻踪:走近军事活动的天然平台》为其中一册,全面、系统、准确地介绍了国家军事活动,以及相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包含了古今中外相关历史和经典文献,既有理性和思想层面的知识,也有经验和实战层面的内容;既有统帅谋划和战场指挥的呈现,也有战场建设和实兵对抗的实例。本书结构科学,观点鲜明,史料翔实,文字精美,对于军事科普和国防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编辑推荐

王生荣、郭松岩编著的《兵要地志寻踪:走近军事活动的天然平台》分为世界国别、世界大陆、世界海洋三个部分,主要介绍了60余个世界主要国家、90余处世界大陆要地、100余个世界海洋主要海峡、岛屿等兵要地理的概况,引领青少年读者走进军事活动的空间平台,知晓世界上对军事意义极为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的和现实的作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兵要地志寻踪(走近军事活动的天然平台)/青少年讲武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生荣,郭松岩编
译者
编者 王生荣//郭松岩
绘者
出版社 文心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1007818
开本 16开
页数 2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0
出版时间 2016-12
首版时间 2016-12
印刷时间 2016-12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少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342
CIP核字 2016176735
中图分类号 E993.1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41
17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34.00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2:33:48